第519章 上天告狀

而且戰場上得到的功勞,可算不上『仁善』二字。
這舉動很快就讓天庭上下有些緊張起來。
一將功成萬骨枯,殺的越多,就越是背道而馳。
石仲魁繼續說道,「那若是同位地府四大判官的魏徵,在人間犯下大錯,對道兄此時的處境,是否會有些許幫助?」
用不著擔心的前途。
石仲魁得到消息后,這才把已經回地府,再次做判官的崔判官找過來,詢問楊文輝轉世投胎到什麼地方。
而且石仲魁的伏魔大都督府,某種程度上來說,是搶了天庭斗部的差事。
剛到雲樓宮,就見哪吒等在宮門外。
加上歷史上親爹李淵在貞觀九年,媳婦長孫皇后在貞觀十年先後病世,李世民悲痛之下,心情大變。
但貞觀十年之後,李世民坐穩皇位,大唐國力也蒸蒸日上,他就變的不怎麼愛聽大臣的諫言了。
換成五百年前,哪吒還看不上這個師弟。
當然,說他變的剛愎自用,糊塗了,只是對比他壯年之前的行為。
崔判官眼https://www.hetubook.com.com睛一亮,隨後也不問石仲魁打算做什麼,笑著拱手一禮,又說了幾句客套話,就以地府公務繁忙,回了地府。
但人心卻難以琢磨。
算計了魏徵,免得他親自安排楊文輝轉世的事。
石仲魁沒遮遮掩掩,笑著點頭道,「小弟當年在小千世界收下的弟子,娶了西海龍宮十七龍女。算起來,我和那老龍王也是親家。既然龍王覺得龍宮三太子敖烈被人迷惑,才犯下大錯。那敖烈深感玉帝仁慈,畏懼玉帝威嚴,連自辨都沒有就認罪、接受處罰,那背地裡暗算他的人,也該和敖烈一起受罰。」
免得被人打了,即便能告狀,也丟了面子。
這方世界里,長孫皇后還活著,李淵卻已經死了好幾年。
「師弟,你此番上門,可是因為西海龍王告狀之事?」
畢竟石仲魁這舉動,肯定會讓很多仙神不安起來。
既然大部分人都舉薦魏徵,加上這傢伙確實只愛名,李世民沒多思hetubook•com.com考,就同意魏徵負責抗災和賑災之事。
可賑災容易,只要有足夠糧草,基本上沒什麼大問題。
隨後石仲魁命人盯著西海龍王。
想接魏徵夢裡斬殺涇河龍王,就得看看地府里有沒有人去告魏徵了。
截教弟子和斗部本來就不受玉帝信任,若是連本職工作都被人搶了,那還要他們斗部做什麼?
哪吒再自負,也知道自己是打不過同樣修鍊八九玄功的楊戩的。
雖說伏魔大都督府只有一千兩百個兵員、將佐,可八個太尉人人都是比肩孫悟空的太乙金仙。
可五百年後,他已經沒任何把握能打贏石仲魁了。
心裏沒底氣,自然心虛。
說不羡慕,那是不可能的。
李世民此舉確實穩定了朝局。
那老龍王果然還是上了天庭,去找李靖告狀。
石仲魁也明白若是沒有呂岳吃虧的是,西海龍王或許就不會上天。
也不知道大臣們是不是真心希望解決問題,還是有其他心思,李世民很快發現至少有五分之一的朝和圖書臣舉薦魏徵。
崔判官倒是沒敢拒絕,只是心中難免有些顧忌。
自己又沒那個福分,像石仲魁一樣受罰回天庭,就被太乙真人收為親傳弟子,做了闡教三代門人。
不僅留下魏徵等李建成還活著時的太子黨,在朝為官。
更讓他羡慕和無奈的是,號稱最難學的八九玄功,居然被石仲魁練到第五層。
石仲魁見鬧出點動靜后,這才架起雲彩,一路飛去三十三天的雲樓宮去找李靖。
隨後石仲魁暗暗想著,西方教若是想借涇河龍王違抗天條,私自改了下雨時辰和雨量后。
石仲魁雖然不願意因為降妖除魔的那點功勞,而得罪基本上九成都是截教弟子把控的斗部。
而石仲魁自然知道了楊文輝,轉世去了哪裡。
哪吒見金光一閃,石仲魁就出現在自己面前,心裏頓時緊張起來。
石仲魁化成金光,瞬間出現在哪吒面前,「小弟見過大師兄。」
哪裡還敢有半點猶豫。
而他在貞觀初年,即便心裏不喜歡,甚至嫉妒延誤喜歡找自己不足https://www.hetubook.com•com的魏徵,卻真的聽魏徵和不少大臣的諫言。
李世民入地府絕對是西方教做的局,目的就是讓他害怕,但這也讓他多活了二十年。
楊文輝此時才轉世,至少在李世民還活著的二十年裡,基本上沒機會獲得軍功。
但此時他是深怕自己耽誤了兩天,會引得石仲魁惱怒,最後把目光盯在自己頭上。
好比當年劉邦封賞雍齒一樣,滿朝文武見劉邦最恨的人都有賞,那自己應該也沒危險了。
西遊記中,生死簿上李世民一開始的壽命只到貞觀十三年,可崔判官卻在生死簿上加了兩筆,變成貞觀三十三年。
李世民皇帝做久了,還是難免有些自得意滿。
即便他學武的天資非凡,也不可能十幾歲就上戰場。
幾個丞相見狀,沒思考多久就默許,甚至主動站出來認可。
比現實世界中649年去世,多了十年壽命。
魏徵倒是沒站出來,說些冠冕堂皇的話來推脫,這事做好了,收穫的聲望可不小。
龍王告狀的事,在天庭傳出來后,石仲魁立https://www.hetubook.com.com馬就回了御馬監,召集等著的八個太尉,點起兵馬。
石仲魁微微一笑,「道兄當年因為幫天蓬遮掩所犯之罪,不得不主動下凡,在人間受苦五百年。雖說道兄勤勉、仁善,這五百年裡做了許多善舉,得了不少功勞。可道兄回陰曹地府後,難免還是會被人說閑話,對嗎?」
群臣基本上達成一致意見,目光全看向了李世民。
崔判官嘆息一聲點點頭,下凡受罰就如污點,怎麼洗都洗不掉。
而且沒了約束,上朝時最不願意看到的,就是凡事都喜歡挑刺的魏徵,還有那些個喜歡進言的大臣。
相比歷史上很多皇帝來說,即使是晚年的唐太宗仍然超越不少人,並不能算是昏庸無能。
甚至害怕大臣不說真話。
……
就算是四大天王、九耀星君、二十八星宿見了,也得讓著點。
可斗部上下對大都督府的任何出兵舉動,還是非常上心的。
剛做皇帝時,李世民大概是知道自己殺兄、殺弟、逼迫親爹退位的事,失了人心。
報復的手段也很簡單,引楊文輝習武就行了。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