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一章 安達

竟然被拒絕了。
但是我沒有放他找,找了其他借口留下他。」
金江鎮軍多,而我遼西軍少,必定要拉攏蒙古軍的支持,以對抗金江鎮。
如果傳了出去,那麼自己無疑把金江鎮得罪死了,徹底斷絕了自己的後路。
一行人在夜色中,打著拱兔部的旗幟,以防止探馬的窺視,悄悄的離開大營。
賈鑒雖然不知道程之信的話,卻看到了忠順王急於蒙古部落的支持的處境。
賈鑒向忠順王請辭。
「如果……」
可惜了。
不管是在遼西,還是朝廷。
不然就算他靠著先手,搶先佔領了海州城,也抗拒不了金江鎮。
所以對於數萬蒙古騎士,忠順王必定要拉攏過來,如此才有從金江鎮虎口奪食的底氣。
既然賈鑒這麼堅定,程之信反而認為此人不可留。
剛說完這條建議,程之信心中就有些後悔。
「賈鑒此人剛才向我請辭,我沒有答應,許下重諾想要拉攏他,可他同樣拒絕了。
而對於蒙古部落的態度,自己又是關鍵人物。
如果聽到我被抓住的消息,你們什麼都不要顧,要立刻趕緊的逃命。」
把王達子的恩情記在了心裏,賈鑒回去后,找到原來護送他的幾名金江鎮的騎手。
「賈鑒一定不能放走。」
聽到忠順王的話,程之信面色怔了怔。
民心決定了一切,影響著方方面面,大事小事都受其影響。
兩人寒暄一番,賈鑒看著程之信進入忠順王的帳篷中,內心瞭然。
賈鑒是一個老狐狸,這一回真的感動不已,向王達子說了實話。
當時的遼東經略殺良冒功,這個良就是王達子m.hetubook.com.com的部落,因此有人彈劾。
就像他到了遼西。
造化弄人。
「我會看著辦的。」
「哈哈哈。」
「賈鑒安達,你好好保重。」
他錦州軍才萬余兵,史鼐帶領的國內軍,也才五萬兵,而金江鎮有十二萬兵。
其實有一句話他沒有說,如果自己真的被抓住了,他們幾人估計得不到信息,就會被人亂刀砍死。
忠順王極力的挽留,賈鑒沒有辦法拒絕。
「蒙古各部還需要你的幫助,先留下些許時日幫我,你在這裏幫助遼西軍,和幫助金江軍都是一樣的。
朝廷斥責了當時的遼東經略,併火速下文,命令遼東經略撤軍,並向拱兔部封以厚賞作為補償。
這些如今人到中年的熟人,像歹青年輕時也是陰壞陰壞的,一枚老硬幣。
忠順王覺得自己還是小覷了眼前的人。
原本自己還是史鼐的幕僚的時候,和此人關係還不錯,與恩主史鼐一樣,對此人的能力也是認可的。
賈鑒神色動容。
王達子部向來遵守大周朝廷的規定,和大周的交往,都是遵照大周的章程辦事。
歹青的行為能理解,當時遼東經略的行為實在無法理解。
王達子聽到賈鑒想要離開,沒有強留他,反而為他著想,主動的派人護送他。
因此程之信認為投靠忠順王才是捷徑,才是正確的道路。
忠順王要考慮軍事,更要考慮政治。
路上遇到了程之信,竟然沒有發現他,直到被他的叫聲驚醒。
如果遼西光復佔領了海州,代表著把金江鎮地盤擴張之路堵死了,海州後面的遼瀋地區,m•hetubook•com•com都將落入遼西之手。
作為金江鎮的機密奔走,他不光接觸了遼東的各項事務,也有國內源源不斷傳來的情報,所以對國內的形勢極為的了解。
拱兔部的王達子,個性爽朗,如今也是最先幫助大周對抗蠻族的部落。
以己度人,他覺得自己可能有危險。
「是程將軍啊。」
此地留不得。
多年前巴林部的皇台吉侵犯邊地,在唐清安來遼東前,當時在任的遼東經略。
加上一旁敖漢部的台吉歹青拱火,一句有仇不報誰看得起你,因此有了歷史上大名鼎鼎的哈流兔之仇。
進入了大帳后,程之信一改剛才的嘴臉,誠懇的再一次向忠順王提議道。
還有朝鮮的五萬兵,以忠順王最近的所知,朝鮮軍竟然直接受平遼侯指揮。
程之信遲疑,下面的話沒有說出來,他不知道自己這麼說了后,忠順王會如何看他。
所有人都一時間投靠了他。
此人果然如將軍所言,乃真蒙古豪爽之性格,與他結為兄弟,那就是真兄弟,值得付出與信任。
他手中的人才,猶如過江之鯽。
「安達,你可要救我。」
不反擊巴林部,卻突襲王達子的部落。
賈鑒慎重的交代他們。
「此人本身才能就極強,深知遼西的情況,如今又在蒙古各部中都有關係,竟然能說服蒙古台吉們改變主意。
忠順王聽完程之信的想法,他也是這般想的。
不知道當時的遼東經略哪根筋搭錯了,還覺得自己受了委屈,將兵甲一律焚毀。
海州城不只是一座城。
當時處於敵對雙方的遼東經略和歹青,兩人竟然不謀和-圖-書而合的出手,把一個心向大周的蒙古部落,逼到了敵視大周的境地。
忠順王有心留下此人。
「拱兔部有的是馬,最好的馬就是我騎的,安達之間不要說借,我把我的坐騎送給你,我還要派我的勇士護送你。」
「我以前的心中,其實有利用安達你的心思,我很慚愧,希望你能原諒我。」
王達子也悄悄的準備好了馬匹,以及十幾名部落的勇士,包括自己的大青馬。
忠順王熱切的說道。
倒是賈鑒順利的逃回了金江鎮,他們幾名留下來的人,反而能活下來。
如果戰事順利,我們光復海州城,隨後趕來金江鎮,必定討要海州城。
乃至從忠順王的營帳中走出來,心思都在思考。
程之信雖然有才能,卻困守一地,不如賈鑒的視野開拓,其收到的信息遠不是程之信能比的。
聽到賈鑒的求救,王達子十分的納悶,好端端的怎麼就有了性命之憂。
「哈哈哈。」
聽到忠順王的挽留,正是因為自己是聰明人,才要做聰明的決定啊,賈鑒委婉的拒絕。
「王安達,我心中有些話不吐不快,此行危險,我怕以後沒有機會說了。」
他是皇帝的親叔叔,隨著皇帝掌權日久,國內想要投靠他的人不知凡幾。
欺負老實人不是。
以忠順王的威望和背景,換做是自己是賈鑒的話,也不會輕易的拒絕忠順王的拉攏。
對於戰事,都是有幫助的。」
如果放了此人回去,以他的能力和關係,蒙古軍必然被他拉攏,而支持金江鎮。」
忠順王想要在遼東和金江鎮爭雄,實乃天方夜譚。
這才是徹底惹火了當時和*圖*書年輕的王達子。
「你們不能跟我一起走,否則動靜太大,反而誰都走不了,我如果順利的離開,你們則沒有危險。
王達子好奇的看向賈鑒。
賈鑒從忠順王的大帳中走出來,因為被忠順王拒絕他的請辭,正陷入走神中。
此人這麼年輕,卻殺伐果斷。
這說明了什麼不言而喻。
我們離海州最近,而蠻族主力卻都在前線,所以爭奪海州城我們是有優勢的。
可以說在眾多的蒙古部落中,是對大周態度最好的部落之一。
這個遼東經略,十年後又帶領軍隊前去薩爾滸作戰,同樣個性十足,一意孤行,完全不聽軍中總兵的建議。
「我想要回金江鎮,你能不能借我兩匹馬,我悄悄的逃回去。」
覺得拱兔部好欺負是嗎。
粆花此人心思太過厲害,不好輕易的交心,唯獨台吉王達子,才是真正的直爽的性子。
忠順王笑道。
賈鑒找到了王達子處。
「你的才能我非常喜愛,我的身份你也清楚,你是個聰明人,我將親自向朝廷為你奏功,你可願意留下了輔助我?」
賈鑒對王達子非常的信任。
「我們是安達,讓你利用又何妨,只要是我的安達,我就願意。」
自己目前的處境好像不太妙。
賈鑒難道認為在金江鎮的好處,比在忠順王這裏都要強么。
王達子小聲的笑道,拍了拍賈鑒的肩膀。
不過又想到自己有什麼資格兩頭下注呢。
忠順王臉色陰晴不定。
此人已經投靠了忠順王。
沒有人是傻子,幾名騎手雖然不知道為何突然這麼危險,但仍聽從賈鑒的命令,幾人和往常一樣的動靜。
沒人是傻子。和*圖*書
也就是大周的朝廷,為了彌補此事,多年來給了他很多的支持和厚賞,才算是讓他放下了仇恨。
聽到忠順王的保證,程之信才鼓足勇氣。
賈鑒不看好他,以及他投靠的忠順王。
「賈先生。」
「此人在蒙古部落中影響力太大,他既然鐵了心投靠金江鎮,說不得不能留他。」
忠順王雖然內心不喜,面色卻不變,到了他這等地步,國內權勢滔天,不會因為一個人的拒絕而感到憤怒。
結果就是薩爾滸之敗。
以此人的年輕和能力,多半能獲得的他想要的東西。
大周有些將領,的確不可理喻。
賈鑒委屈的說,可能有人會殺他。
「賈鑒安達,有我在此,必定保你無事,你就留在我的部落,看誰能動你。」
過了幾日。
王達子豪爽的說道。
因為金江鎮有民心。
如果此人能在金江鎮的話,以金江鎮的環境,必定能成為一名把心思全部投入到軍事中的將領。
賈鑒無言,用力的點點頭。
賈鑒連忙客氣的回了禮。
突然大笑一聲。
甚至對關於軍事的方案概不過問,以此向朝廷表明他的委屈。
營地中的幾名金江鎮的騎手,被五花大綁送到忠順王面前。
最後忠順王一封撫恤名單,他們戰死沙場,就能堵住了將軍的質問。
「儘管說,我信任你。」
有了他們幾人盡心掩護,旁的人還以為賈鑒仍在帳中,而賈鑒早已趁著夜色到了拱兔部。
如此寬慰自己一番,程之信離開了忠順王處。
沒有人選擇去告密求生。
聽到這麼一說,王達子反而理解了他,自己當初受到的委屈,不就是人在家中坐禍從天上來么。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