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三章 一日破之

比起大炮。
戰弓的保養成本遠高於鳥銃,使用壽命卻遠不如鳥銃。
幾個世紀以來,毛葫蘆兵先後為三個朝廷,元明周,剿滅了無數的叛亂。
如果郎阿取得勝利,更是要不計代價,不讓金江軍左翼抽出一兵一卒。」
而失去了己方炮兵的掩護,蠻兵在金江軍火炮和鳥銃,以及弓矢的遠程打擊之下,開始了大量的傷亡。
隨著唐清安的前進,整個金江軍的兩道防線,都在往前移動。
這個詞只存在烏合之眾的軍隊裏面,或者民夫,新兵組成的軍隊裏面,或者士氣低落的軍隊。
多年前的薩爾滸之戰,浙江兵戰至最後一人,並沒有因為傷亡而奔潰,更沒有人因為陷入絕地而投降。
比起西方國家託運的柵欄,拒馬樁等,大周的車廂使用以及運輸,要更先進和便利。
「國內援軍雖多,卻連大名鼎鼎的毛葫蘆兵都大敗於蠻族手中,只怕指望不少啊。
行軍的道路上,遇到敵人又能第一時間依託車廂展開防禦。
車廂後有長槍兵,配合鳥銃兵防禦騎兵,以及穿戴重甲,手持重武器的,可以對抗敵人穿戴盔甲的重步兵。
就能取他的性命,不存在渾身插滿箭矢,還能奮勇作戰的情況。
無邊無際的秦嶺山脈中,以遊獵為生的毛葫蘆兵,人人善射,都是優秀的獵手。
因此反而是蠻軍後方的炮兵先敗下陣來。
誰的大炮多,誰射的遠,射的快並射的准,誰就能贏得勝利。
國內援軍五萬余,卻未建立存功,之所以能前進百里,和-圖-書無非是因為金江軍拖住蠻族主力之功。
蠻族靠近蒙古和草原,奴兒干司也有馬,所以不缺優秀的戰馬。
不論是蠻軍,還是金江軍,都不存在這一個詞。
唐清安親自帶領中軍,為劉承敏壓陣。
一觸即潰。
而支援的三萬周軍主力,被蠻兵兩百探馬所阻擋,不敢在前進一步。
這是輕步兵正在崛起,但是還未徹底崛起的時代。
「遵命,大汗。」
在金江軍的陣前,或被長槍捅死,或被鉤鐮拉下馬,拖入陣中被亂刀砍死。
收到各處的戰況后,皇台吉思來想去,還是動用了一批調來的精銳之軍。
「國內援軍戰鬥力並不差。」
在營口大本營坐鎮的唐清安,收到前線傳來的戰報,知道戰場形勢越發的嚴峻。
火光猶如煙花一般,在陣地上發出耀眼的光芒。
唐清安起身。
全軍軍心士氣下滑,史鼐不敢再輕舉妄動,立馬派人去聯絡左翼的金江軍請求支援。
同樣的一支精兵,放在山西甘肅陝西,則無人可以戰勝。而放在遼東之地,則不能建立寸功,反而被打敗乃至擊潰。
「命令劉承敏,全線出擊。」
「場安,你支援長庫,盯死金江軍左翼,不讓他們支援大周國內援軍。
大周朝廷多次借用廣西狼兵,平亂雲貴或者兩廣之民亂,但是這一回同樣起不到作用。
這些蠻族的騎兵,發揮不了絲毫的作用。
對面漢軍的炮兵陣地,已經被金江軍的炮兵擊敗了。
數百年來先後為三朝征戰www.hetubook.com.com,都給新朝之初造成了大量的損失,令新朝統治者頭疼無比。
靠著重騎兵的慘重傷亡,牽制了金江軍的火力,蠻族的步兵隨後突入進來。
車兵消失了上千年,在火器崛起的時代,從歷史的灰塵中重新翻了出來。
廣西的狼兵也是如此。
車廂后的刀盾兵,在隊長們的帶領下,面對氣勢洶洶衝來的蠻兵,針鋒相對的衝擊。
二部以及蒙古各部,穩打穩紮的同時,要速速攻取海州,斷絕蠻族大軍的糧道和後路。
精銳之軍,無論古今,當形勢需要的時候,可以戰到最後一個將領。
我們眾部齊心,為朝廷迎來太平,還百姓清安。」
傳令官匆匆騎馬趕去前軍。
任如何穿戴精良盔甲的將領,乃至猛將,一名訓練幾個月的普通鳥銃手,發射出來的鉛子。
何種戰術的勝利,仍然取決於將領的安排和布置,以及士兵的堅韌程度。
然後進入蠻兵的內臟中,滾燙的翻滾,甚至裂開數塊。
「傳信給忠順王,史鼐二人,我金江軍牽制蠻族的主力,做出最大的犧牲。
車廂還能防備敵人的弓箭,為士兵提供遮掩。
但是對於農耕民族來說,火繩槍甚在便宜,使用成本低廉。
唐清安如此認為。
這一次終於遇到了強敵,甚至大敗於同是遊獵起家的蠻族。
「殺。」
「各軍不熟悉遼東,因此暫時遇挫是人之常情,但是蠻族軍少,僵持下去必定會被國內援軍突破。」
金江軍的大炮更多,射程更遠https://m.hetubook.com.com,參考了西方的炮兵技術,多年的訓練射的更快,更准。
謝友成聽到將軍的分析,心中信心稍起。
車廂后的金江軍的鳥銃兵,一息不停的扣下扳機,從槍管中發射鉛子。
一直到力量耗盡,這顆發揮了作用的鉛子,才終於安靜下來,停留在了對方的體中。
「領命。」
「滋。」
在陣仗的側翼,同樣處於保護之中的金江軍的炮地,正源源不斷發射出炮彈。
蠻族的騎兵,不懼死亡,堅韌的突入到金江軍的陣地,但是面對金江軍猶如鐵通一般的防衛。
當蠻族抽出數千騎兵來攻打時,三萬周軍主力一觸即潰。
「皇台吉發動猛烈的進攻,還敢抽出軍力去旁處,安敢小覷我?」
這就是大周的國情,國土面積太大了。
以鳥銃為代表的火繩槍,並不能取代冷兵器,更不能取代騎兵。
毛葫蘆兵雖然和蠻族一樣起家于遊獵,但是毛葫蘆兵和蠻族兵比起來,優劣是不一樣的。
但是只要金江軍抗住蠻族的進攻,那麼勝利就能屬於金江軍,因為蠻族身側,還有合計十余萬的國內軍,蒙古軍,錦州軍。
一名蠻將領命而去。
運輸,防衛,便利等等方面,都要更勝一籌。
「嘭。」
收到了捷報的皇台吉。
軍司的官員,聽到將軍的命令,立刻做出了安排,一旁的謝友成,神情露出擔憂。
鳥銃的子彈能破甲,箭矢卻不能輕易的破甲。
發射出的鉛子,在空氣中旋轉,形成了空氣牆,然後在蠻軍的盔甲上造成了一個洞和圖書
毛葫蘆兵的戰場不在遼東,就像蠻族的兵,他的戰場不在南方。
因此形成了一條閻王線處於兩軍之間,軍陣中的士兵蜂擁趕去,無人退卻一步。
對於謝友成的說法,唐清安並不認可。
隨著皇台吉的調令,塔山大營源源不斷的進出。
蠻軍是精銳,金江軍也是精銳。
帶領自己的族人,往右翼趕去。
每一回被新朝打壓,但是最後都因為戰鬥力的原因,又被新朝的統治者重用。
各處都在以寡擊眾,只要一處被突破,則處處落於敗局。
戰場上最為慘烈的,還有雙方不可計數的探馬,夜不收,你追我趕,全力打探對方的軍情。
他看見了危險,蠻族的危險。
一匹戰馬重重的摔倒在地上,連帶著騎手一同滾落數步之遠,騎手的右腿變了形狀,明顯的斷了。
「砰砰砰。」
幾千毛葫蘆兵損失慘重,被蠻族騎兵造成了大潰,史鼐親自帶領中軍,才接應回了毛葫蘆兵。
所以傷亡率導致的潰敗,是不存在精兵之中的,除非這支精兵受到各種原因,導致士氣皆無。
「郎阿,你負責守住三岔河一帶,務必阻擊大周國內之軍,最好給予殲滅。」
……
蠻族有騎馬步兵,就是騎馬行軍,到了目的地下馬作戰的步兵,但是也有精良的重騎兵和弓騎兵。
毛葫蘆兵威名傳了數百年,從元朝時就有了偌大的名聲,不論是前明,還是本朝之中。
應該是開心的,但是他並沒有開心。
一名雙手全是老繭,特別是大拇指和食指之間一層凸起,四十余歲的蠻族大將和圖書
而毛葫蘆兵準確的說,應該屬於山地步兵。
蠻兵倒在了地上,這種劇痛讓他失去了呼吸的力氣,翻著白眼痛苦的掙扎。
現在維持蠻族不敗的局面,所憑唯老兵老將,以及對遼東戰場的熟悉和默契。
毛葫蘆兵他知道。
謝友成開始擔憂起戰事來。
一名優秀的硬弓手,需要從小培養,才能做到精準,並持久的射擊,而製作一張戰弓同樣需要數年之久。
蠻族不知道發了什麼瘋,只全力攻擊金江軍的陣線,他也沒有餘力調去支援國內援軍。
在地面上他滿頭是汗,努力的爬向自己的戰馬,以此躲避友軍的馬蹄。
炮兵之間的戰鬥,更加的專業和高效。
朱秀既要統籌左翼大軍的戰線,又要留出精力,關照國內的援軍。
……
需要設置一些柵欄,拒馬樁等障礙物,同時配備大量的兵種,長矛兵,刀盾兵等。
數十年的遼東之患,平息就在今日。
金江軍的鳥銃兵,配備的是更有利於行軍的車廂,以此替代柵欄,拒馬樁等工器。
每名負責射擊的鳥銃手,身後都有數名輔兵配合,源源不斷為其提供可以直接扣下扳機的鳥銃。
蠻族軍隊的戰鬥力,仍然不可輕視。」
碰撞聲,鐵器在鐵具上發出刺耳的撕拉聲,各種聲音匯聚到了一起,只形成了一道殺聲。
在這個子彈是笨蛋,刺刀是好漢的戰術,都還未崛起的時代。
火繩槍的三段射,並不能取得決勝。
「嘭。」
所以蠻族塔山大營有軍隊調動,犧牲慘重的金江軍探馬,第一時間把這個消息傳了回去。
……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