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二章 四

李世民聽到東瀛大捷的消息,那個心情也是一波三折,他心裏清楚得很,這場仗是在自己沒有發布任何的命令情況下打起來的,從情理上說,他很樂意見到這樣的結果,但從法理上來說,這又是國法難容的,如果每個帶兵的將領都如此,那麼置帝王的威嚴何在?置朝廷的臉面何在?
王況被李靖連夜的找了過去后,也不免為黃大擔心起來,如果李世民要處罰他王況,他並不怕的,大不了,從頭來過就是,自己如今已非昔日吳下阿蒙,再怎麼處罰他,頂多也就是將他一擼到底,還他原本的白身身份而已,李世民不是個嗜殺的人,或者說,對外,李世民或許有著他血性的一面,但對內,他卻是個相對其他人來說仁慈許多的帝王,連魏老頭這個當年建成太子的死黨,在他奪位之後將他罵了個狗血淋頭都能夠不計較而加以重用的人,怎麼地也不會將自己怎麼樣。
那硃筆就筆直的照著王況的腦門砸了過去,可也怪,恰恰到離王況還有兩三尺遠的距離,就勢盡了,叭嗒的掉在了王況的腳跟前,在地上翻了兩翻,在金磚上勾出個鮮紅的大勾來。
回到林府,王況幾乎是整晚的睡不著,黃大不比別人,這麼些年來,黃大為他王況出生入死,乾的都是那些不能見光的隱密事居多,如果說黃大是純粹的為了報恩,那麼當黃大提了人頭半夜來見王況的時候,他就已經做到了,不再欠王況什麼了,但黃大還是跟著他,職位沒得升遷也沒任何的怨言。
「哈,果然瞞不住二郎,這賀表果然是從建安來的,不過確是出自於琉求國主之手。」李靖原本是不大相信王況能猜出來這賀表的來處,沒想到還真被他給猜了出來。
而倭奴的語言和中原漢話的差距就非常的大,這不是幾百年之功可以做到的,起碼需要上千年的演變才能有這樣的效果,就如同建東人的語言和中原漢話的語言,如今只剩下了幾個詞大概和中原相近。
「這賀表從建安來罷?」王況還是要確認一下。
這就好比,一個富翁,再是貪婪,也是瞧不上一個乞丐碗里的那幾文錢的,如今的大唐,就是個富翁,還不是貪婪的富翁,而琉求自己呢,就是那行乞的乞兒,穿得破破爛爛的,見富翁前來,還要防這防那的,真真是可笑至極啊。
得了,乾脆,自己主動點吧,就以自己和_圖_書為質,顯示出對大唐的順從之心來,反正自己也是想到建州住些時日的,於是就央求著建州水軍帶上自己,一路行到建安。
洋洋洒洒的又是萬言,幾乎通篇都是頌揚建州水軍如何勇武,大唐天子是如何的體恤藩屬小國,讓他琉求上下以自己是大唐子民為榮。
「好!」一聲喝彩從一直都悶聲不吭的程知節口中吐了出來:「陛下勇武不減當年啊,這力道拿捏得是恰到好處。」他這是在提醒王況,諾,你瞧見了,陛下可不捨得傷你的。
如此一來,就揭過了王況和誰做手勢的話題,也把那個剛剛在侃侃而談什麼黃大有罪的人給生生晾在了一邊,把那個傢伙氣得呀,差點當場咳血三升。
因此這麼逍遙了幾天之後,當黃良找上門來,說是要讓他寫一封賀表上去,他立馬是滿口答應下來,於是就按著柳老夫子早就寫好的重新雋抄一遍,並且很是敬業的將代表他身份的所有印章全印了上去,其中一個印章還是當今天子李世民賜的。李業嗣則派人快馬送到了長安來。也正是因為如此,這賀表才會先落到李靖的手中,而不是先到的鴻盧寺。
應該讓倭奴怎麼樣分散開來呢?王況有點頭疼,好在這起碼是幾年以後的事情了,而且要移居也是要慢慢來,一個部族一個部族的來,如此就不會引起劇烈的反彈,最好的結果就是倭奴他們自己主動要求到大陸來定居,這個倒是好辦,你們不是貪圖大陸的富裕么?就用大陸的生活來吸引他們就是。當然,各族族長那是肯定不能留的,蠻夷之輩,大多都對本族首領有著盲目的崇拜,只有將崇拜的根源給剷除了,才是一勞永逸的辦法。
王況在一邊拍著李世民的馬屁的時候,一邊就已經將那跳出來的人看了個清楚,這是個老頭,王況沒什麼印象,其實,就是這朝中的大半官員,王況都沒什麼印象,大抵是屬於別人認得王況,王況卻認不得他的。
若是要嚴格追溯起來的話,倭人還應該是從中原移居過去的,至於傳說是徐福所帶的童男童女的後代什麼的,王況倒是有點不信的,在他看來,倭人的先輩移居過去比徐福出海尋仙山應該還要早些,恐怕是春秋時期或者更早就已經過去了,若是從秦時移居過去,到現在也還不到千年,幾百年的時間,語言再怎麼變https://m.hetubook.com.com化,總歸是能找到些影子的。
至於說柳老夫子捉刀寫的這個賀表,並不是破綻,就是直接在賀表上寫上柳老夫子的大名,然後由琉求國主簽名都沒任何問題,你總不能要求一個藩屬國的人對中原文化和行文格式了如指掌罷?不要說琉求國主,就是其他國的使者,在給朝廷的奏摺裏面,大半也都是到了長安之後請人代筆的,這是天下皆知的,所以,就是知道這賀表是柳老夫子所寫,李世民也不會傻到懷疑這是一封假賀表的地步。退一萬步來說,如果懷疑是琉求國主在被威脅的情況下寫的賀表,將人招進長安來不就清楚了么?再說了,做為一國之主,琉求國主哪怕再不願意,也是一定要抽個時間來長安拜見一下大唐天子的。
等到建安,琉求國主就不想走了,連回去的念頭也不曾起過一分,這建安,實在是太繁華了啊,就以建安城而言,城中的人口比他整個琉求三島加一起還多一倍有餘,生活又是如此的富裕,當下原本有些惴惴的心就拋到了九天之外去,人家都這麼富裕了,又怎麼能看得起自己那個窮得叮噹響的小小琉求?再一想,自琉求有國主以來,可不都是琉求自己哭著喊著要歸附中原的么?中原又有哪個皇朝曾經對琉求用過兵?人家那是根本看不上你呢。
李靖也是刁滑,明明當天就可以將賀表送進宮去的,但他偏不,而是要等到第三天常朝的時候才拿出來,說是要看看這時候誰會跳了出來,如果這時候跳出來的,就必定是對建州起了覬覦心的了。這倒是不能怪他,王況也理解,誰讓他孫兒可是黃大名義上的頂頭上司,王霖泊的水軍是歸李業嗣指揮的呢,如果要問起黃大的責任,那麼李業嗣也是沒跑,要責罰起來,恐怕對李業嗣還要更嚴厲些,要比黃大多個御下不嚴的責任。雖說再責罰也動不了李業嗣是國公繼承人這一根本,但這可畢竟是個污點,現在不會有人挑事,難保以後不會有人拿出來當做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啊。
這話聽得王況一個激靈,睜開眼先瞅了一把李靖,見他正沖自己點了點頭,王況就偷偷伸出大拇指比劃了一下。然後這才正眼去瞧到底是誰跳了出來?
真真是想磕睡就有人送枕頭來,第二天一早,李靖又將王況找了去,給他看了一封琉求國主hetubook.com.com上的賀表,賀表中說,琉求這些年受了海賊之苦,可以說是幾乎月月都要受到海賊襲擾,恰好建州水軍巡海到琉求補充淡水,自己便壯了膽子請建州水軍幫琉求解決海賊這個後患,建州水軍那真箇叫義薄雲天吶,兩天時間,就幫琉求清剿了附近的海賊,然後打聽到這些海賊的老窩在東瀛,為了幫琉求一勞永逸的解決了後患,建州水軍義無反顧的一路向北開去了,沒想到大唐軍隊威武,只用了短短的時間,就將東瀛強族給滅了,從此,他琉求就可以高枕無憂了。
果然,當日常朝,李靖正老神在在的手握笏板,攏在袖子里,坐在那裡閉目養神呢,而王況呢,因為他來長安已經不是秘密,所以這次的常朝他也是沒跑,偷懶不成了,正因為沒睡夠而縮了頭用了坐在他上首的蒲熙亮做掩護在那打著磕睡呢。就聽得隱約有人大聲的說什麼羽林軍黃軍史有罪之類的話來。
原來,黃大讓人將近江氏的重要人物押解到建州的時候,因為怕船不夠用,所以,只給了一艘船讓底下人押人回來,結果物資自然也就不夠,於是又跑到琉求國去「借」,那琉求國主見大唐水軍才去了不到一個月,竟然真的將那近江人給俘虜了,心下又是歡喜又是驚恐,歡喜的是以後倭人估計再也沒膽南下了,驚恐的是萬一這伙唐軍起了壞心,也如同剿滅倭人一般的將他琉求給滅了,那自己又如何抵擋得住?
人家為什麼要滅東瀛,那是因為倭人不識好歹,竟然敢到建安來擄人,擄的還是建安縣伯的人。這事情不要說攤在建安縣伯頭上,就是攤自己頭上,也是咽不下這口氣,一定要想著法子出了不可的。所以,琉求國主就很是安然的在建安當起了他的富家翁來,因為他一到建安,建州刺史就給他撥了一大片的地皮來建宅子,匠人,物料,工錢全由建州出,不用他掏一分一毫,而且建州鎮將還給他配了守衛,並說,什麼時候他想回琉求了,只消得說一聲,就能一路護送他回去。
王況早在李世民的手在龍案上東摸摸西摸摸的時候就已經知道了李世民的心理活動了,這個李老二,你這番動作要是放到後世,那是一個屁作用也沒的,後世人個個都是鬼,一瞧你這摸摸,那掂掂的還不立馬知道你捨不得?現在程知節這麼一說,他也是馬上順著杆子往上爬,連聲讚揚m.hetubook.com.com什麼陛下這身手,這麼遠就能隔空的在金磚上畫出硃批,絕對是百步穿楊的之類的話來。
自己被擼到底是不怕,不用多久就又能站起來,但黃大不同,李世民或許不會動自己,但動一動黃大,藉此來警告自己也是極有可能的,甚至他都能給黃大來個「永不錄用」。如此一來,黃家又少了個支柱了,黃良曾經跟王況討論過黃家的問題,黃家就是苦於後繼無人,黃良的兒子,當年也是因為他黃良之功而被封個小校尉的,卻不是個人才,這麼多年,才爬了這麼一點級別,當不起一族重任,而黃大,卻是黃良已經內定了要接替他的位置的最佳人選,原本,他這個黃家族長的位置,就應該是黃大他父親的。
旁邊的蒲熙亮將手藏在腋下,伸了過來,用笏板連捅了王況四下,王況一楞,四下?這是什麼意思?四?肆?還是說是諧音?要是蒲熙亮不捅還好,王況不知道也就不知道了,他也不會多想,管他是誰,跳出來就打就是了,可蒲熙亮這麼一捅,王況反而疑神疑鬼了起來,打壓吧,又怕蒲熙亮另有所指,不打壓吧,又看不慣那老頭的嘴臉。
這還沒看清楚是誰呢,就聽得上面李世民在喝斥:「王卿,你在下面偷偷摸摸的比劃什麼呢?」王況一楞,這朝中什麼時候又出了個王姓官員了?太原王家目前最高職位的可就是王縣令啊,但他品級雖高,因為是縣令,有許多事情需要處理,卻是不用上朝的,那麼是誰呢?扭頭四處找了一遍,這朝堂上應該再沒姓王的了,說的誰呢?
李世民心裏那個氣啊,好你個王二郎,你偷偷摸摸的磕睡倒也罷了,朕知道你是個憊懶貨,又沒上慣朝的,你要睡就不管你了,這倒好,一說到和你有關的,你就醒了,還在偷偷摸摸的打著暗語,當朕這坐得比你們高几尺是擺設的么?當下一把的抄起案上的一個物件就想甩出去,可一拎到手上,嗯,這是硯台,太沉了,換一件;又摸一件,不行,這是鎮紙,還是太沉……好不容易一把抄起了一管硃筆,當下心神一定,衝著王況就甩了出去。
琉求國主心裡頭那個感動啊,自己只是「借」出了幾艘船,只是幫著唐軍補充了些給養,就換得了如此豐厚的回報,而且,到了建安之後,琉求國主總算是見識到了富來客棧銅牌的威力,比他一國之主的身份管用多了,在建安城裡,www•hetubook•com.com不管到哪去,只要他腰上掛著富來客棧的銅牌,就是身無分文,那也是要什麼人家就給什麼,哪怕對方並不知道他是誰,都允許他賒欠的。
王況並不知道這其中的原委,也不清楚琉求國主心中的小九九,但見到這麼一封賀表,心裏就有底了,有了這個賀表,黃大就不僅無過,反而有功。大唐邊軍,向來都負有戍衛國土及番屬國的重任,只要藩屬國有請求,而且確認敵人的確對其構成了威脅,那麼邊軍將領可以不用上報朝廷直接出兵協助藩屬抵抗來犯之敵。而且,這次黃大隻帶了五百兵士出去,雖然是和塘報上所說的帶兵四百有出入,但也在可控範圍里,並沒有違反調兵兩千就必須要有兵部行文的規定,屬於黃大可以自己做主的範圍內。
塘報上並沒說黃大的出兵時間,究竟是《討賊詔》發布之後出兵的呢,還是之前就出兵的呢?一句也沒提,因此,雖然有不少人從時間上推敲出了不對勁來,卻也大多都以為這是皇帝行了兵之詭計,暗中命建州先出兵,算著時間差不多了,再發布《討賊詔》,以達到出奇不意的效果。
後世棒子的語言上,從發音上就可以依稀的看到中原漢化的影子,哪怕他們後來竭力的去漢化,但如果看棒子的影視作品,裏面說話聲音慢一點,再加上字幕,就可以發現,許多讀音是和中原漢話近似的(大家可以試試,絕對可以找到許多讀音極為相近的許多詞,當然意思也是一樣,沒任何變化。)。
也是王況基本都是用了一種旁觀者的心態來參加朝會的,他的潛意識裡,並沒把自己當做一個唐時的高官,甚至就到現在,他也還沒能適應過來朝野上下對他的評價,沒能徹底的認識到自己在旁人心目中的地位和影響,所以李世民明明是在說他,他卻恍若不覺。
甚至連程老魔王和尉遲老黑也是這麼認為的,只有李靖心知肚明,建州是出兵在先,朝廷的《討賊詔》發布在後,而且建州出兵前,皇帝沒有任何的密旨,如果有,那定是要照會兵部一聲的,這個謊,該怎麼圓?
這不是柳老夫子的手筆么?王況狂汗,雖然字不是柳老夫子的字,但柳老夫子的這種寫法王況是再熟悉不過,幾乎每一次王況需要給各州刺史寫信,都是由柳老夫子幫他捉刀的,王況只管把自己要說的意思說一遍,自有柳老夫子幫他整理,而王況最後只要簽名了事。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