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
你可以自行取用其中的三成。
儒家和百家,好像也並沒有什麼區別吧?
你、我若都在儒家一道上,我若成聖,就等於斷了你的成聖之路。
兩人齊聲應了下來。
所以這條路就走的通了。
「說。」
「老師,學生還有一事不明,還請老師解惑。」
總之現在儒道之上就儒聖一個人,所以儒聖既是儒道代表,又是儒道守門之人。
「老師。」
你只管做好你份內之事就好,剩下的事情,我自會替你撐腰。」
而且三皇五帝武道至聖,離奇失蹤在前,聽上去好像還是不靠譜。
如此一來,當真是細思極恐啊!
「這個具體我也不知,不過儒聖留下的文章中,曾留下了蛛絲馬跡。
等百家學堂,收了束脩,你再歸還就是了。
兩個人來到孔祭酒在國子監住處。
孔祭酒搖搖頭道:「非也。你可將儒道,看成是終點。
寧辰最終還是按捺不住內心疑惑,對孔祭酒提出了疑問。
「國子監內的內庫,應當還有一百多萬兩銀錢結餘。
「謝,老師。」
自
m.hetubook•com.com己猜的,都能說的這麼篤定,是孔祭酒沒錯了。
就算是路不同,但是大家最後都是在一道上成聖,所以不還是聖見聖了。
可是現在不一樣了,儒聖親口承認了百家之路。
如若再想百聖齊吟,那就是貪天之功。
什麼恐遭不祥,什麼離奇失蹤?
拿著聖旨,寧辰覺得有些不解了。
儒家也好,百家也罷,最終都是要通向終點的。」
寧辰覺得儒聖要是在後世寫小說的話,一定會被罵的。
那他們為何不改走百家之路呢?」
如果推廣開來的話,很多人知道之後,極有可能產生兩種情況。
所謂終點,也並非一點,實則應為一面。
寧辰抬頭對柳仲直問道:「師兄,你覺得今天孔師,讓我們加快百家學堂創立這事,會不會還有別的什麼深意?」
而且儒聖不知道,挖坑不埋坑,死了沒人埋嗎?
收斂了發散的思維,寧辰再次對孔祭酒提問:「老師,按照儒聖的說法。
不都是走的儒道嗎?
孔祭酒點點頭和圖書,把一張明黃色的綢緞,丟給了寧辰:「這是我今日去宮裡,找順帝幫你要的聖旨。」
搞的寧辰,都有點不適應了。
孔祭酒坦然受了寧辰一禮,而後對寧辰與柳仲直說道:「剛剛我與你們說的有關聖人之道,你們聽之就好。不要與外人再說。
按照儒聖所言,人族從神魔困頓中殺出深淵,已經是偷天之功。
孔祭酒待寧辰問過之後,才答道:「兩個原因。其一,走儒家之路,明顯更寬闊,在很多人眼中沒有必要捨本逐末。
興百家之說,是你提出來的。
但是寧辰必須又要承認,這的確是孔祭酒,在為自己未來謀划。
孔祭酒突然之間,如此高光偉岸。
孔祭酒斂色說道:「自古以來,王不見王,聖不見聖。
你已佔了先機,就沒有給人讓路的道理。
還是說儒聖,親自創立了儒道。
寧辰聽完之後,愈發迷惑了。
這麼說寧辰就懂了。
「謝,祭酒大人。」
我已把門為你們打開,之後如何走,就看你們自己了。」
「老師,這些都是儒聖說的?」
而https://m.hetubook.com.com
聖不見聖這樣的事,我想儒家當中應該還是有幾人知道的。
孔祭酒話沒說完,但是寧辰已經懂了。
「還有其它問題嗎?」孔祭酒看向兩人問道。
這就是典型的挖坑不埋。
這個道理說的通,但是好像還是有bug。
儒聖不同意開門,百家之路,就接不到儒道裏面來。
此為天地所不容,恐遭不祥。
「多謝老師,為學生謀划,學生定當銘記於心。」寧辰恭恭敬敬的說道。
呃,好像儒聖死在什麼地方,都沒有人知道。
雲山書院那邊,我已經與他們說過了。
就算孔祭酒想把自己踢出自己的賽道,那是不是也太著急了一點了。
「老師百家並非今日誕生,百家早就在這裏了。
「那你們兩個就下去,儘早拿出一個百家學堂的章程來。
不管儒道是本就存在,被儒聖開發的。
知道的多了,反而會讓一些人誤入歧途。」
「老師,學生能問問,此事如此著急嗎?」
就算有人想要搶路,我還在呢。」
這樣讓孔祭酒生氣的問題了。
比如聖不見聖這m.hetubook.com.com樣的事情,知道的人肯定不多。
「這並不同,武夫只有一路。然儒道的路卻有很多。
寧辰拿過聖旨,快速的瀏覽了一下。
其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百家之路並沒有得過聖人應允。」
「寧大人,是有什麼不妥的地方嗎?」柳仲直快步走回到寧辰身邊,對低頭沉思的寧辰詢問道。
同時也代表著,百家學堂,可以自行公開招生,聘請老師,在各地興設學堂。
但是不管怎麼說,孔祭酒如此費心,為自己謀划,這個恩,寧辰得記著。
一個面只有一點上戰人,那必然偏墜,不翻盤是不可能的了。
寧辰跟柳仲直,一道坐著寧辰的馬斯萊斯來到了國子監。
孔祭酒這個真的是為了更多人好。
兩個人從孔祭酒這兒離開之後,柳仲直走了一段路,才發現寧辰並沒有跟上來。
孔祭酒說道:「聖不見聖是儒聖所言,剩下這些都是我推測的,不過與真相應該並無差別。」
要麼誤入歧途,想要比別人走的更快,要麼就是胡亂開路,最終只能天下大亂。
而且儒聖還曾言,三皇五帝的離奇https://www.hetubook.com.com失蹤,可能就與此有關。」
兩個人都搖搖頭,表示沒有問題了。
有些事情,並非知道的人越多越好。
如此一來,百家學堂,在名義上,就跟儒道、武道等國子監內的學堂平級了。
聖旨上的內容,是順帝批准國子監正式設立百家學堂,同時任命寧辰全權負責百家學堂之事。
寧辰聽完了孔祭酒說的話,就一個想法,這原理太高端了,對自己來說,有點超綱了。
只是王不見王這個寧辰可以理解,聖不見聖又是怎麼個情況?
三皇五帝的出現,足以證明這個事情了。
所以寧辰就不打算問一下:『老師為何篤定,老師能在我之前走儒家成聖?』
最後的結果,不還是一樣嗎?」
就算孔祭酒,覺得自己阻撓了他在儒家的裝逼之路,是不是也太著急了一點。
「祭酒大人。」
留下這麼大個的坑,還不埋上,這是等人往裡面掉嗎?
但是當一面上,只有一點有人的時候,情況就不同了。」
柳仲自知自己學識不夠,所以是不稱孔祭酒為師的。
孔祭酒一口氣,把百家學堂的一些事情,說給了寧辰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