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公門好修行

聞言,蘇浩也笑道,他想當這個捕頭並不是一時心血來潮,而是這一個月來,經過無數次深思熟慮的。
聽到孫傳庭話里的擔憂,蘇浩心中也是一暖,孫傳庭的為人還不錯,若是其他人,誰管他的身體如何。
不過他不認為蘇浩能那麼容易就考中進士,他自己已經是讀書人中的天才人物了,六歲讀書,十三歲考得秀才功名,可是直到二十六歲才考中舉人。
「那就依賢侄你的,為叔這就安排下去。」
聽到蘇浩的話,孫傳庭嘆息,這種事情他也無能為力,蘇家的實力他也知道,有福伯在,縱使是一流高手也未必奈何得了蘇浩。
一旦被朝廷通緝,他離死也就不遠了,朝廷能坐穩天下,可不缺對付修行者的手段,縣城之中有捕快衙役,府城也同樣有,如果捕快衙役對付不了,上面還有布政使司衙門和提刑按察使司,這兩大衙門可不缺乏高手,而且這些大人物發話的話,和_圖_書治下的江湖門派都得乖乖出手。
所以他現在的想法是暫時先謀劃一份直指一流境界的道家內功心法以抵消控紙秘術對身體的損傷,以他現在的實力謀划這種級別的內功心法希望還是很大的,而且風險也小很多。
自古就有公門好修行的說法,除了各種天材地寶,這無數的神功秘籍也是錦衣衛能夠鎮壓天下的原因。
「捕頭?」
至於內功心法的問題,他已經暫時沒有謀划那些頂級內功心法的念頭,有悟道系統在,縱使是鐵布衫那種大路貨他也未必不能將其練到武學大師境界,不過這種方式需要的悟道點將是一個天文數字。
「孫叔,我想在商丘縣中謀個捕頭的差事。」
除了這個原因之外,讓他選擇加入朝廷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功法!
對於蘇浩想要當商丘縣的捕頭,他是絕對贊同的,他和蘇安相識這麼久,對於蘇家的實力很清楚和_圖_書,有蘇浩坐鎮的話,就算是一流高手也不敢輕易在商丘縣中搗亂。
而且不僅僅是江湖上的門派,就連龍虎山、茅山這些道家大派的神功秘典都在宮中收藏著。
所以加入朝廷是最好的選擇,有衙門背書的話,只要他有證據,那麼他就算殺再多的人,也只是有功無過。
之前和靜塵一起趕路的時候,他曾經問過靜塵,該如何才能獲得高深的內功心法,當時靜塵給他的建議是加入錦衣衛。
若是蘇浩成為商丘縣的捕頭,出手的次數肯定少不了,他可不想蘇浩早早就英年早逝,要不然他以後死了也無顏去見蘇安了。
但對方現在能夠逼得蘇浩狼狽而逃,實力肯定不容小覷,想要保護蘇浩安全參加科舉,至少要請武學大師級別的人物出手,可是這種級別的人物,若是沒有足夠的人脈,根本別想請得動。
除此之外,朝廷真正鎮壓天下邪祟的是錦衣衛,這個世界的錦衣和-圖-書衛可不像他上輩子那個世界的錦衣衛只負責對付官員,這個世界的錦衣衛是朝廷除了軍隊之外,最大的殺手鐧。
僅僅出手了兩次就招惹了范家和洪家兩個豪門世家,若是繼續下去,用不了多久,他就得上朝廷的通緝令了。
據靜塵所說,她師父曾經告訴過她,整個天下的功法朝廷大部分都有,無論是少林還是武當,江湖中排得上名號的門派其實都早已經將自己的大部分功法獻給了朝廷,錦衣衛中就有不少人修練各門派的鎮門心法。
范歸勝那邊是因為有張嘉燾替他扛下了范家的壓力,而且主要還是因為范家自己做賊心虛,而洪家那邊到現在都還是個不穩定炸彈。
沉思了許久后,孫傳庭才開口道:「那賢侄接下來有何打算,若是有需要為叔幫忙的,賢侄儘管開口。」
「多謝孫叔!」
他想要獲得更多悟道點,那就必須斬殺一些罪孽深重之人,可是這些人做惡多端還和圖書能活得好好的,絕不是那麼好對付的,洪啟嵩且不說,就像季紹良、李彪、范歸勝三人,他們背後都有靠山。
他和蘇安相交莫逆,如今蘇浩逃難到了他的地盤上,他自然得照顧好這位故人之子。
可是他也知道,蘇家的人每次出手的代價都不小,他認識了蘇安十幾年,蘇安出手的次數不足百次,就這,蘇安也早早就病逝了。
如果被朝廷通緝的話,他除了遠遁塞外或者徹底隱姓埋名,沒有其他路可走!
雖然朝廷確實禁止胥吏當官,但是縣主薄和典史這種九品和不入流的小官還是可以的,而且他以後若是高陞,有他在背後替蘇浩撐腰,蘇浩想要謀個七品官也不是做不到,有了七品的官身再加上蘇浩自己的實力,蘇家的世敵就算再厲害也不敢繼續招惹蘇浩。
「孫叔放心,有福伯和其他衙役在,需要小侄出手的機會不多。」
聽到孫傳庭的話,蘇浩頓時眼前一亮,連忙說道。
和*圖*書更何況蘇浩就算真的科舉中舉也沒用,區區一個舉人的功名根本保不了蘇浩,如果蘇浩可以進士及第,入朝為官的話,對方可能還會忌憚一二。
聞言,孫傳庭擔憂道:「賢侄,你的身體……」
聽到蘇浩的話,孫傳庭皺著的眉頭頓時鬆了下來,確實,有福伯在,一般情況下也用不著蘇浩出手,而且蘇浩若是可以藉此立下功勞,那麼以後謀個官身也不是不行。
整個大明的每座府城都設有錦衣衛衙門,錦衣衛的主要職責就是對付他們這些不束朝廷約束的江湖遊俠和左道術士,整個錦衣衛可謂高手如雲。
可惜他沒有門路進入錦衣衛,而且錦衣衛也輕易不收外人,因此他只能退而求其次,在商丘縣謀一個捕頭的差事,有了捕頭的身份,他做事也很能放開手腳了。
以蘇浩的讀書天賦可能三四十歲都考不中舉人,畢竟天下讀書人如過河之鯽,能考中舉人的屈指可數,進士及第的更是鳳毛麟角。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