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6章 立威

兩個軍士持棍而入,當著全軍大大小小四五百號人,就要行刑。
一山不容二虎。
不過兩邊的氣勢不可同日而語。
如同每一個王朝一樣,禁軍中軍越來越弱,邊軍外軍越來越強。
楊崢全身一震,趕緊跪在郭淮面前,「謝陛下隆恩,謝將軍!」
有些東西史書中看再多都是局外人,而身臨其境,才深刻感受到其中的波譎雲詭。
「部曲將嚴彪,進別部司馬,賞金三十斤,銀百斤!」
「既然都督有言,今日饒你一次。」郭淮寬宏大量道,也沒有步步緊逼。
曹爽、何晏、丁謐、鄧颺看似風光,看似大權在握,實則漂在水面上,並沒有什麼根基。
凡作戰不力者,皆軍法從事。
「多謝將軍。」龐會向郭淮雙膝跪地,頭重重的磕在地上。
曹爽此敗,不僅失去了人心,更重要的在於讓曹魏失去了雍涼,失去了關中!
比百人將不知強上多少。
朝廷的旨意不經過夏侯玄的手,反而交給郭淮,其中深意不言而喻。
中軍諸人的眼神中和圖書不禁升起怨氣。
「百人將黃彬,進牙門將,賞金十斤,銀五十斤!」
周圍羡慕有嫉妒的目光紛紛投來。
堂中頓時一肅,人人皆半跪在郭淮面前。
秦嶺中的蜀軍彷彿感覺到魏軍氣勢的變化,不敢再來挑釁,收兵沈嶺之上,互相對峙。
而這唯一的人物龐會,也在想著轉換門庭。
而今日之後,中軍諸將在雍涼再無話語權。
上首的夏侯玄卻始終閉著眼,一言不發。
城中氣勢為之一變,郭淮接掌兵權之後,立即整頓全軍,重新歸化建制。
「今日若是輕饒了你,他日何以號令諸軍?你既然敢違抗軍令,當知軍法無情。」郭淮朗聲道。
楊崢叩謝之後,回到隊列。
堂中諸將雲集,有很多沒見過的面孔。
怎麼自己也在封賞之列?
魏國朝堂,表面看諸夏侯曹氏子弟位居高位,但很多實權部門掌握在世家老臣身上。
政治的本質是妥協。
而中軍將校也無一人為他說話。
連中軍諸營也服服帖帖,無人敢抗命。和*圖*書
轟轟烈烈的伐蜀之戰,亦結束了。
龐會一身是血,半跪在地,垂著腦袋。
不過楊崢有些疑惑,朝堂不是被曹爽把持嗎?
其實誰都靠不住,只有權力在自己手中才最穩妥。
連夏侯玄也不得不行禮。
一顆顆人頭掛在城牆上,三軍肅然,士氣重新回歸。
聯想起十幾年後的滅蜀之戰,許諸之子許儀,鍾會說殺就殺。
楊崢心中忍不住有些震撼。
而此時的皇帝不過六歲,想來這份詔令是經過尚書台的手。
部曲將雖然只比百人將高了一級,但已經邁入中級軍官的行列,領三百至五百人。
怎麼會有這種詔令?
郭淮是肯定不會提拔自己的,難道是夏侯玄?
軍中向來崇拜強者,曹氏兄弟於國于社稷于天下沒有一絲一毫的功績,全躺在父輩的功勞簿上,自然不得人心。
此後,魏軍頻出,截擊深入關中的蜀軍。
不愧是縱橫沙場三十載的宿將。
「謝陛下隆恩!」
郭淮全身盔甲,手按劍柄站在堂中。
曹爽與鄧颺和_圖_書每日飲酒作樂,哪會管自己,大小軍務都扔給夏侯玄與郭淮。
歷史上高平陵之變后,夏侯玄在關中名義上握有十萬之眾,還有夏侯霸為輔,但結果是雍涼軍沒有絲毫動靜,夏侯霸逃亡蜀漢,夏侯玄坐以待斃。
今日之後,他才是雍涼第一人!
整個中軍被封賞的有五人,其他四人全部是都尉級別以上,屬於高級軍官,只有自己一人是低級的百人將。
就在楊崢思索的時候,從郭淮嘴中念出他的名字。
而中軍,全都垂頭喪氣的。
郭淮先借龐會立威,壓制夏侯玄,然後又憑封賞,將自己的威望推到頂點。
郭淮威嚴沉穩的目光掃過眾人,「陛下有令!」
今日之事,表面上是懲戒龐會,實則是郭淮與夏侯玄的交鋒。
時至今日,中軍除了龐會,居然連一個拿得出手的人物都沒有。
雍涼軍人人亢奮,精神抖擻,楊崢還看到一個熟人——杜展,站在雍涼將校之後,看他神清氣爽的樣子,似乎混得不錯。
沒人提拔是不可能的。
看著m•hetubook•com•com地上龐會的慘象,楊崢心中多了一絲警醒。
「百人將楊崢,進部曲將!賞金五斤,銀三十兩!」
雍涼軍、中軍分列左右,涇渭分明。
真正的大魚都沉在水底。
以曹叡之聰慧豈會看不出曹爽的無能?
楊崢難以置信,難道是曹爽提名?
夏侯玄依舊坐在上首,閉目養神,像一尊神像。
司馬懿就是世家老臣的代表。
郭淮似在等人為他求情,等了片刻,沒有一人說話,頓時臉就寒了下來,「來人,將龐會重打四十軍棍!」
「龐會為國家忠良之後,有功勛在身,駱谷之戰盡心儘力,今有小敗,不折前功,望將軍念在其父為國捐軀的份上,寬恕一二。」夏侯玄關鍵時刻睜開了眼,語氣神態卻放的極低。
楊崢心中一嘆,這就是跳槽的代價。
楊崢心中一陣寬慰,也不枉自己在戰場上玩命了。
郭淮帶著本部一萬人提前撤出戰場,反而成了最大的功臣。
……
但夏侯玄早已沒了鬥志。
卻全都是如他一樣的庸碌之人。
龐會低沉著頭,和_圖_書「末將一時立功心切,中了埋伏,請將軍恕罪!」
此番伐蜀,中軍的折損還在雍涼軍之上。
「伐蜀之戰失利,非諸軍不力,實乃蒼天不佑,諸軍奮勇,勞苦功高,朕在深宮,亦常念之,望諸君振作,守土安民,保大魏社稷,不可懈怠,有功人等,一概封賞……」郭淮厚重的聲音讀來,不覺讓人有種皇恩浩蕩之感。
彷彿郭淮才是雍涼都督。
一個個雍涼系的人被封賞。
夏侯玄又閉上了眼。
或者說,他早已經輸了,根本沒有跟郭淮較量的實力。
過不多時,各軍將領陸陸續續趕到,聚集了四五百人,連下級軍官也召集了。
連皇帝曹叡都不得不向世家老臣們妥協,託孤司馬懿,以安撫他們。
腦海里閃過原主的記憶,忽然有些明白了。
「謝陛下!謝將軍!」
「本將令你驅趕蜀軍即可,為何要追殺敗軍?」郭淮的聲音打斷了楊崢的思索。
曹爽又如何不向他們妥協?
曹爽上位以來,以曹氏兄弟分掌諸營,曹羲為中領軍,曹訓為武衛將軍,曹彥為散騎常侍。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