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3章 隱戶

金城、隴西、天水、安定、廣魏、南安諸郡折衝府東移或者南下。
古往今來,華夏文明的基本邏輯就是土地和人的關係,所有財富都是依附在土地之上。
楊崢背著手踱了幾步。
「杜都督整理蜀國戶籍,在籍編戶九十三萬。」龐青掏出小本道。
若是操之過急,弄不好,蜀中震蕩,內外勾結,陸抗就殺入巴東了。
皇帝控制的人口居然只是士家豪族的一半,這還怎麼玩下去?
身為君主,戰場已經不局限於外敵,還有內部。
不利與蜀中聯繫,也沒有大國氣象。
話說吳國的那一套,蜀中豪強們肯定喜歡。
剛一動身,中原的情報就來了,「鍾會領十四萬大軍,從宛城北上,直撲洛陽!」龐青欣喜道。
錦衣衛這個名字,也是對他們的一種激勵。
眼下潼關、武關還在司馬氏手中,現在遷過去,軍事隱患較大。
「投鼠忌器啊!」楊崢伸了個懶腰。
秦、漢以來修建了多條水渠,讓渭南渭北遍地都是良田。
他們和_圖_書對付的就是明朝的文人士紳集團,當然會被文人污名化。
這時代人對土地的渴求無比強烈。
每地預計十個折衝府,共計四萬五千府兵。
「這麼少?」楊崢忍不住皺眉了,這還沒有涼州在籍人口多……
僅漢武帝在位期間,就修建了漕渠、白渠、龍首渠、六輔渠等多項水利工程。
魏晉時期,秦嶺中的一個略陽,就養了十幾萬的氐人,歷史上的苻堅、李特都是從此地走出。
這個時候搞清丈土地,無疑是自己找不痛快了,一百八十萬人亂起來,就不是杜預三萬大軍能鎮壓的了。
在漢中又呆了幾天,魯芝已在關中歸化好屯田和府田。
除了永安,各地戰事基本平息。
不管怎樣,司馬昭這次有難了。
辛苦了大半年,收穫巨大。
只有姑臧的迎接事宜準備好之後,楊崢才能與劉禪會面。
不過漢中沒有人口,姜維堅壁清野,良田也被毀棄了,楊崢無田可屯。
至於鎮撫司丞,早有人選,沒https://www.hetubook.com.com人比趙阿七合適了。
自己手上還憋著大招,但眼下蜀中剛剛平定,東吳這幫癟犢子玩意兒還在做夢趁火打劫。
臨晉和藍田當年也是秦軍駐紮之地。
春耕也如火如荼的開戰。
歷來遷都都不是小事,勞民傷財不說,對地緣格局的影響也是深遠的。
楊崢遂將分田的消息傳達軍中,府兵人人大喜。
錦衣衛在後世被污名化,實際上,極大的維護了皇權。
府兵一批批的北上之後,楊崢也準備動身返回姑臧。
府田主要集中在臨晉、華陰、藍田三地。
蜀中到處都是山,有多少百姓不在統計之內?
就這麼去蜀中,反而像是去參拜劉禪。
涼州喝西北風也養了百多萬人口。
兩百畝永業田,子孫世襲,形同這些府兵一個個都成了中小地主,自然人人歡喜。
「蜀中宣義司、九野營正在組建之中。」龐青道。
司馬家的底盤還在,他就敢跟司馬昭翻臉。
杜預也是此意,不能操之過和_圖_書急,當徐徐圖之。
釋放人口是一定的。
田是自己的,兵也是自己的……
毫無疑問,長安是最佳的定都之地。
還不算隴西與河西。
楊崢根基單薄,沒有宗族勢力,所以必須有聽命于自己的強有力部門。
三萬府兵灑在關中平原上,每人兩百畝,簡直是毛毛雨。
最早出現於元鼎二年,會五銖錢白金起,民為奸,京師尤甚,奸益不勝,繡衣使者開始出現。
還有漢中,未來也會有七個折衝府,一萬府兵抵擋上庸三郡。
直接聽命于皇帝,打擊地方不法,壓制豪強。
另一方面,正因為他獨立在涼州之外,沒有跟涼州大大小小的勢力有瓜葛,為人又比較低調,最合適不過。
原本想去成都看看,但現在身份變了,一舉一動都要合規制。
對府兵移屯長安之事大加讚賞,稱是利國利民利軍之事。
即便鎮壓下去,也是元氣大傷。
府兵歡天喜地的陸續北上。
楊崢留在漢中,也是為了跟蜀中更好交接。
衛者,近衛也,相當https://www.hetubook.com.com於楊崢的私人衛隊。
天下間越來越多的說書人全是九野營派出去的,中原的情報網已經相當完善。
現在設立鎮撫司,以錦衣衛對付士族豪強,再合適不過了。
楊崢心中一動,「改九野營為鎮撫司,細作以後更名為錦衣衛!」
九野營、九野營,楊崢越聽越覺得的這個名字不順耳,更沒有壓迫感和威懾力。
歷史上,大隋在關中開墾的田地就有兩千五百萬畝。
楊崢也是一震,鍾會這廝膽子真的肥。
「眼下當鎮之以靜。」楊崢決定還是溫水煮青蛙。
姑臧好是好,但太過偏遠。
也難怪劉禪要投降。
索靖與楊濟隱隱提及,應該遷治所于長安。
楊崢目光望向南面,蜀國的糧食很難運出來,但蜀國的人完全可以走出來。
不過眼前關中一片廢墟,需要幾年的恢復時間,現在討論遷治所之事有些過早。
細作的規模早就超過一營了。
就像涼州的「涼」一樣,跟秦晉吳楚齊這些名號比起來,氣勢天然的弱了幾分。
魯芝、杜預m.hetubook.com.com、索靖、楊囂、楊濟等人的信陸續送來。
除了這些,還有山中偏遠地區不好統計的隱戶。
十多年來,他一直留在江油,任勞任怨,忠心耿耿。
漢朝就有繡衣使者,手持節杖和虎符,四處巡視督察,發現不法問題可代天子行事,亦稱「繡衣直指」、「繡衣執法」等。
也就是說,現在地盤大了,人口不足的問題更為突出。
偌大的蜀中,遍地錦繡,氣候宜人,只有九十多萬人,實在說不過去了……
關中土地之肥沃更不需多言。
每郡保留一個折衝府,以防止地方動蕩。
而且涼州的觸角還未滲透進來,對蜀地的掌控尚不完全。
這時代土地還相當肥沃,人口壓力也不大。
未來肯定是要將蜀中填補漢中與關中。
龐青道:「此為在籍人口,另外,杜都督已查明,蔭附士家豪族的戶口有四十余萬戶,以每戶四人保守計,共一百八十余萬口!此外還有兵戶和吏戶,蜀軍十萬二千,合四十三萬九千口,吏四萬,合十六萬口,計有兩百四十萬口不在編戶上!」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