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1章 轉化

「娘……」一個十四五歲的晉軍少年嚎啕大哭。
如果效果不錯,就在所有俘虜中推廣,把雪球滾起來。
楊崢將這些人編為忠字營,以林森為校尉,分出兩百名親衛為中層軍官,又提拔一些積極者為下級軍官。
這人一看就是典型的河北壯士,相貌忠厚,眼神堅毅。
「怎麼,全都是孬種?只願意給司馬家當奴當狗?」
司馬家篡奪了曹魏,也繼承了曹魏越來越深的沉痾。
楊崢甚至想去洛陽試試。
司馬炎為了此戰,又是加稅,又是徵發民夫,百姓早有怨言。
五胡亂華,有多少漢人寧願為異族衝鋒陷陣?
楊崢連羌胡鮮卑匈奴都能接受,為何不能接受同根同種的漢人?
「晉軍的兄弟們,咱大秦是真心為你們好,等一統了天下,陛下會給你們的父母兄弟分田地,讓你們的家人再也不用挨餓受凍,我們關中早就人人有田,陛下說了漢人不打漢人,誰不讓我們得田,我們就打誰!」宣義郎們口水飛濺。
和_圖_書也並不是斥候有多厲害,而是荒山野嶺,又是秋冬之交,天寒地凍,晉軍挨餓受凍,早已失去戰鬥力,很多人見了秦軍還主動投降。
每個字的背後都是一種規則。
可以不信,但不能肆無忌憚的破壞它。
有人帶頭,越來越多的人跟隨。
跟以前不一樣,俘虜們異常順從,彷彿認命一般跟著秦軍。
每一什一名宣義掾,每一屯一名宣義郎。
這時代,一旦家中的頂樑柱倒了,對全家都是致命的打擊。
有多少士人寧願為異族出謀劃策?
連續大戰,士卒早就疲憊不堪,不過熱情非常高。
眼下也沒辦法為他們裝備盔甲,只能沒人一把矛,或者一把環首刀先用著。
有功者不賞,有過者不罰,有傷者不治,陣亡者不恤……
誰都嚮往跟好的生活,古今中外都是如此。
更有甚者,一支五十人的斥候小隊,弄回兩千多名晉軍。
而從古至今,土地都是最直接的財富,也是最能激勵人心的東m.hetubook.com.com西。
河東、弘農、潼關、武關拿下了,卻並不意味這場大戰就結束了。
楊崢剛準備一鼓作氣,拿下上黨時,卻聽到馬隆率四萬步騎從河內北上攻入上黨的消息。
而這一戰打出了天下大勢,誰也不會懷疑大秦一統天下的實力。
占田制是春|葯,不是神葯,吃多了,問題非但不會消失,反而更加嚴峻。
難的是,司馬家的幾個王爺,加上嚴詢等將,鼓搗出一支六萬人的大軍,跟在馬隆屁股後面。
雖然最終人不多,只有四千多人,不過楊崢覺得夠了。
拿下此地,司馬炎脖頸就露出來了,唯一的選擇只能遷都!
楊崢絕不相信司馬家能撫恤底層將士。
上黨兵力空虛,人心惶惶,劉弘、龐會不知死那裡去了。
很多人就是一件油膩膩黑乎乎的破襖,連雙布鞋都沒有,草鞋都是破破爛爛的。
楊崢心中一動,偉人說過,政治就是把自己人弄得多多的,把敵人弄得少少的。
但這麼和_圖_書多年,秦人是怎麼過的,晉人是怎麼過,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
宣義司經過這麼多年的打磨,越來越專業。
「你們為司馬家征戰,得到什麼什麼?功勞是士族老爺們的,金銀錢帛是將官的,田地是豪強的,你們只有妻離子散家破人亡!」
一開始楊崢派出騎兵前去抓捕,但後來四五人的斥候小隊,就能像趕羊一般趕回一兩百的俘虜。
斥候沿途發現不少潰軍。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產!
「我們也願意!」
唐彬堅壁清野,導致安邑城中有近十萬的百姓,四萬多晉軍俘虜,善後之事交給蒙虓,楊崢領著五萬步騎繼續向上党進發。
「去他娘的,我趙黑願意投順大秦!」一名孔武有力的大漢猛地佔了起來。
始作俑者,其無後乎?
所有的一切都要看家世。
一些晉軍的眼神果然活泛起來。
每個人眼中都帶著神采,彷彿有用不完的力氣。
絕大多數晉軍都是底層的窮苦百姓。
以馬隆的能力,拿下應該不難。hetubook.com.com
實話實說,晉軍在戰場上的表現超出了楊崢的預計。
以前他就是洛陽中軍的一員,曹魏時代開始,軍中就已然腐朽了。
將士們士氣高昂,安邑城中繳獲大量錢糧。
聲情並茂,感情充沛,很容易就引起了俘虜們的共鳴。
司馬炎二十多萬大軍灰飛煙滅,但楊崢覺得自己還有餘力。
不過晉軍的披甲率實在低得可憐,能穿上一件皮甲就是精銳,一件鐵甲就是精銳中的精銳了。
剩下的俘虜則被送回安邑。
如果有問題,四千人處理起來也不難。
彷彿打開了情感宣洩的水龍頭。
第一步走出去,其他的慢慢來就是。
上黨就是懸在洛陽、河北頭上的一把利劍!
以往還能靠司馬炎的威信撐著,但這一戰,司馬炎輸的底朝天,威信蕩然無存。
忠、孝、仁、義、信,司馬家玷污的東西,楊崢要重新把它們洗乾淨。
很多人還能謹慎。
沒趕到上黨,抓到俘虜已經三四萬之多。
有人呼喊自己妻兒,有人呼喊自己爹娘。www.hetubook•com.com
如果是以前,晉軍肯定不信。
現在不趁中原最衰弱的時候捅進去,難道要等他們喘過氣來?
於是下令將士殺牲畜熬肉羹給俘虜們喝,把軍中所有的宣義郎、宣義掾全都派了下去,進行思想、改造。
不過在此之前,要先拿下上黨、河內。
十二轉軍功制其實就是一種分配土地的方式。
此戰他們的積累的軍功,夠他們過上富足的日子。
本以為野戰能輕鬆獲勝,但最終還是逼的自己親自出手。
越來越多的人哽咽著。
問題擺在哪裡,你不解決它,它遲早會來解決你。
楊崢當機立斷,決定進兵河內,會一會司馬家的幾個王爺。
南陽、上黨、河內,隨便一地都是軍事要衝。
河東之戰,中原的士氣已經被徹底擊潰了。
不過俘虜們面面相覷,身份轉變太快,讓他們難以置信。
「陛下有令,免去你們俘虜的身份,編為忠、孝、仁、義、信五營,解救你們的父母妻兒,脫離司馬家的魔爪,以軍功換取土地!」宣義郎們的嗓子都喊啞了。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