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9章 人才

再說太忙了也不利於身心健康。
鎮守幽州的牽弘也算是一員宿將。
面子給他,裡子歸大秦。
這麼一場大戰打完,河東沒有餓死人,已經說明他們的能力了。
「哦?」楊崢聽說張特在關中這幾年,一直手不釋卷,還請了不少賢才充當幕僚,現在看來,早就不是當年的武夫了。
大秦還是有人可用的。
襄陽是天下腹心沒有錯。
只要掃平中原,還怕羊祜不識時務?
這種人才,楊崢覺得還是謹慎一些。
杜預的祖父杜畿治理河東,政績常為天下之最,為曹操掃平關中提供了物質保障。
不過張特帶來的驚喜遠不止於此,「羊祜當年在大秦羈留四年,陛下待之甚厚,襄陽於我可有可無,于東吳卻生死攸關,羊祜既然不願降我,也必不會降吳,陛下何不暗中支援羊祜,以抗衡江東?數年之後,我大秦掃平中原,羊祜定然俯首稱臣!」
「此非臣一人想到的,而是臣麾下主薄杜斌、沈聰等一同參謀。」張特也不居功。
這一戰他打的的確有些拉胯,兩萬人防守華陰重鎮,依https://www.hetubook.com.com然被陳騫攻破。
如今,楊崢沒有一口吃下中原的實力,他們當然也沒有吃下河北的牙口。
如今大秦全靠楊崢一人維繫,太子年幼,還未成長起來。
秦國朝氣蓬勃,啟用大量寒門庶族子弟,為他們打開了上升渠道,這些人相當賣力,安撫人心,開墾田地,井井有條。
至少未來幾年的戰略規劃前所未有的清晰起來。
張特咳嗽一聲,「臣麾下主薄杜斌……」
不過農夫們提著刀背著弓箭種田,讓楊崢多少有些不習慣。
張特拱手道:「我軍尚未興建水軍,即便興建,也不是吳軍對手,南下爭鋒,一旦不利,則是助戰鍾會氣焰。」
「誰?」楊崢以為自己聽錯了。
昔日呂蒙不過一武夫,後來勤能補拙、篤志力學,成為一代名將。
諸葛武侯若是能多活上十年,說不定就能恢復舊都,拿下長安。
衛瓘、龐青看張特的眼神也怪異起來。
高明!
既然張特用著順手,就讓他繼續輔佐張特。
老虎豹子狼群野https://www•hetubook•com•com豬,大白天的就能見到它們的身影。
讓其他兩派不至於斗的太厲害,也能給他們增加些壓力。
楊崢還真怕張特被他拉去嗑五石散。
福兮禍所伏,禍兮福所倚。
城中,四人已經等候多時。
「自古得中原者得天下,陛下當集中精力先掃平河北,再定中原,然後挾北方之士,與蜀中大軍兩面夾擊,江東縱有河北天塹又能如何?」張特還是有些東西的。
河東的開發比較成熟,良田、鹽池按部就班即可。
其實這也是楊崢願意看到的。
張特崛起,也能讓大秦維持三角均勢。
牽弘有部曲有地盤,還有河北士族豪強的支持,鮮卑三部未必有這麼好的牙口。
將領、官員們更不敢懈怠,河內快速恢復生機。
張特獨當一面,重創陳騫,秦軍上下沒人質疑他的能力。
兩邊也趨於平穩,眼看春耕將至,楊崢帶著親衛巡視河東各地。
晉軍俘虜有兩萬多人轉為奴隸,還有士族豪強釋放出來的近十萬人口,配上臨晉送來的耕牛駑馬,河東到處都是忙碌的身影。www.hetubook.com.com
不費大秦一兵一卒,用羊祜消耗和牽制江東。
「軍職、勛職全部降一等,你可心服?」
鍾會忍了這麼久,難道真的改了性子?
「善!」楊崢覺得今日大有收穫。
「臣領罪。」
但這個腹心也在發生變化。
大家一起隨著大秦的成長而成長。
「臣建議不必在荊州投入過多的精力。」張特拱手道。
早年在河曲擔任折衝都尉,還是有兩把刷子,只不過一直沒個正形,文不成武不就的,調回長安,立馬走上歪路。
也可能是幕僚幫他分析過。
與田氏一樣,牽氏也是河北大族。
如今河東大戰之後,司馬家敢不敢留在洛陽還是兩說,再說南陽已經在自己手中,襄陽也就沒那麼重要了。
楊崢頓時像吞了一隻蒼蠅般難受,前年這廝還拉著楊宏一起磕五石散,現在搖身一變成智謀之士了?
沒必要兩線作戰,先北后南,集中精力先滅司馬炎!
他們要防備的不僅是山賊土匪潰兵,還有野獸。
身體還是最重要的。
再則,鍾會這廝無風都要起三尺浪,不給他找點事做,這廝弄不好又和圖書弄出什麼幺蛾子。
「陛下,衛令君、張驃騎、龐將軍、孟將軍已至安邑。」趙阿七道。
楊崢將弘農和函谷關交給他防守。
而羊祜也應該能陪鍾會玩幾年。
「依臣觀之,羊祜不僅能牽制江東,亦能讓鍾會與陸抗反目!」衛瓘補充道。
巡視了一圈,總體上還是滿意的。
「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楊崢一拍大腿。
盆地之中利於大規模耕作。
有這幾年時間,足夠了。
楊崢哪怕是咳嗽幾聲,秦國就會顫三下。
羊祜不是扭扭捏捏好名聲嗎?
「謝陛下。」能主動替部下請功,足見張特人品。
其父牽招是劉備的刎頸之交,從袁紹時代便統帥烏桓突騎,與田豫死死壓制軻比能的壯大。
只要沒有戰亂,必然會成為新的糧倉和錢袋子。
衛瓘、龐青、孟觀還是留在身邊出謀劃策,秦國疆域如此之大,日理萬機,楊崢一個人處理不過來,多有疏漏之處。
他跟鍾會是發小,自然也知道鍾會的德行。
不過話又說回來,這傢伙是杜預的堂弟,家學淵源,水平肯定是有的。
河北這麼多年沒有受到鮮卑人的侵襲,hetubook•com•com正是因為這些在後世名聲不響亮之人。
「回城。」楊崢勒住戰馬打道回府,河東沒什麼看的了。
張特鎮守藍田、霸陵,離杜家不遠。
國中有大量羌胡匈奴鮮卑,士族門閥也並未完全消亡。
陳騫敗在他手上不是偶然。
晉吳最近在鼓搗結盟,楊崢也可以先跟羊祜來個心照不宣,各取所需。
位置高了,眼光也就變了。
別看慕容部在歷史上鬧的挺歡的。
而且參謀的不是杜斌一人。
似乎是想不到這個一向低調謹慎的驃騎將軍,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陳騫戎馬一生,七萬大軍多是中軍精銳,一上來就玩命,孟觀打不贏也情有可原,再則,若陳騫被擋在華陰城下,沒有深入關中,也就不會被圍殲,或許現在又回到洛陽為司馬炎出謀劃策去了。
楊崢情不自禁的點頭。
「每人賞金餅十塊,他日有功一併升賞。」楊崢道。
但司馬家沒崩盤之前,對他們而言,仍是巨無霸的存在。
張特本來就是元從系的魁首,身邊聚集一股勢力並不奇怪。
「臣愧對陛下。」孟觀一上來就雙膝跪地。
楊崢留在安邑,人心趨於穩定。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