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6章 炒河粉

「呵呵~!」
不過陳理並沒有留在深城,而是前往了羊城。
學普通話自然不用說,前世他剛到燕京的時候,可沒少因為說話時帶有川省口音遭到別人的笑話。
對於張若蘭的誇讚,陳理並沒有什麼特別的感覺,畢竟以他如今的位置,類似的話他可是經常聽到。
最終~陳理答應了徐興的要求!
或許是感受到了陳理的態度,張若蘭第一時間給予了陳理回答。
陳理在吃了一口炒河粉之後,心裏卻是有些感慨。
畢竟~到時候陳理把自己多餘的資金交給徐興打理,總不可能徐興拿著陳理的資金去投資陳理名下的公司吧?
講道理~不說陳理如今的身家,即便是張若蘭這個助理~基本上也不太可能會到這種小攤上吃東西。
在外出打工之前,陳理只需要考慮自己的學習成績就行,根本不需要為自己的衣食住行操一丁點的心。
還是那句話~他們這種小攤販……講究的就是一個效率!至於味道嘛……
這一切~都是因為陳理自身的能力不足導致的,畢竟……他前世就是一個搞夜店的,哪兒干過這些啊?
平日里的張若蘭,不說經常出入一些高檔場所,最起碼也得有個小資的檔次。
不過~陳理明顯有些失算了,因為眼前這個賣炒麵炒河粉的老闆根本就不是本地人。
在把收購OICQ的事情交給徐興之後,陳理還特意在粵省留了一天。
從學生到工人之間的轉化可不僅僅只是一個身份簡單,最能體現的一點就是……陳理第一次體會了生活的不易。
畢竟~對方的目標已經精準到那種程度了,那讓對方跟著賺點錢其實也是理所應當的。
不過~這個要求並不算是正式合約,頂多隻算是一種口頭協定。
「以前剛工作的時候,我也經常來這種路邊攤吃飯的。」
甚至~在徐興看來,陳理更是沒有拒絕的理由。
再過幾年~這位徐興就應該離開目前的這家資本公司,然後……自己創辦了一家風投資本。
2000年的羊城,在陳理的記憶里依稀還有那麼和-圖-書一丟丟的熟悉感。
此時的時間是中午的1點半~這個時間還處於工廠的午休時間。
老闆在第一時間重複了陳理的點單,但與此同時他的手已經擰開了旁邊的煤氣罐,然後就見那個簡易煤氣灶上噴出了強烈的火焰。
不過這也正常~畢竟那時候的陳理做為一個打工人,自然不可能對這些賣吃食的老闆過多關注。
除非陳理打算跟徐興翻臉~否則他肯定不會為了這麼件小事與徐興鬧掰。
最終~在吃完三分之二的炒河粉之後,陳理突然……
「我之前都有想過,如果沒有考上大學的話,可能我也會來這家電子廠上班。」
在這家工廠里,陳理待了一段不算短也不算長的時間,從一個衣食無憂的學生仔變成了一個出身社會的打工人,其中的心理路程……大概懂的都懂。
而且只是一個首輪的融資名額而已,陳理也不可能給出太多的份額出去。
因為……陳理喜歡聽粵語歌,也喜歡唱粵語歌。
論能力以及投資的眼光,陳理和徐興之間的差距簡直就是一個天一個地。
「先不說以老闆您的學習能力,當初華清和燕大沒招您那都是他們的損失。」
但此刻的張若蘭~在面對這種流動小攤的時候,卻並未表現出任何一絲不滿和抱怨。
就像神農啤酒~陳理明明知道神農啤酒在未來的全球市場大殺四方,可神農啤酒到了他手上卻變得有些糟糕。
想吃肉了。
很快~小攤老闆端著兩個蒙了塑料口袋的餐盤走了過來,兩份河粉炒制的時間非常之快。
但是一般來說,這種口頭協定和合約也差不了多少。
只不過這份熟悉感非常的淡,淡到陳理幾乎想不起來的程度。
張若蘭這可不是在拍馬屁,她這頂多算是說一些漂亮話。
但無論是管理企業~還是發掘人才,陳理其實都不是很擅長。
雖說陳理從來沒想過靠融資獲得資金,但是融資這種事情本身還是有一定意義的。
當然~現在說這些還為時尚早,而且即便給徐興背後的資本投資新m.hetubook.com.com公司的機會,陳理也有辦法讓對方主動退出。
這兩者之間的差距,自然是不用說。
甚至哪怕陳理擁有重生以及系統的優勢,可是能力的限制讓他即便知道很多行業會在未來崛起,他卻還是有些無從下手。
畢竟陳理在外國語大學的表現,她這個助理可是早就打聽的一清二楚了。
那時候二龍鎮的老師自己都不會說普通話,一口椒鹽普通話能讓聽課的學生們腦袋發懵,與其用這樣的普通話授課,還不如直接用本地語言教學。
「河粉來了~兩位慢慢吃!」
「兩份炒河粉,加蛋。」
在華夏語的系統空間內~陳理一共就學了兩種語言,普通話和粵語。
好吧~實際上……前世的陳理也說不上多喜歡吃這炒河粉,他之所以過來吃這玩意,也只是想要懷念一下自己的前世而已。
雖說陳理家其實算不上多富裕,可在那之前陳理還真沒怎麼吃過苦。
如今陳理的普通話水平~即便是去考級,也能考個非常不錯的水平。
只是她哪兒知道~陳理早就給她把後來的路給算好了。
人家都是因病或者學業不好才會退學,可自家這位老闆……是因為在學校里按部就班學不到東西而退學的。
前世,陳理在高考失敗之後,就跟著鎮上的熟人南下來到羊城,進了一家工廠。
嘶~好吧!想到這的時候,陳理的眼珠子都在冒著綠光。
陳理是不打算讓自己名下的企業上市~但他並不抗拒融資本身。
最終~陳理答應了徐興的要求,但是特彆強調了這個口頭協定只針對徐興而不是徐興背後的資本。
等到徐興成為了自己人……那這個口頭協定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再加上如今的陳理已經不是前世那個電子廠的打工人,歲月的轉變導致的物是人非~讓陳理面對這份炒河粉的時候,竟然沒有想象中的那般美味。
甚至~張若蘭這連漂亮話都不算,因為她只是闡述了一個事實。
「老闆您說笑呢!」
但是……陳理根本沒有那麼多時間和精力hetubook.com.com去學習,畢竟按照系統的劃分~全國五十六個民族加起來的方言竟然多達上百種。
畢竟~做生意可是要講究效率的,火小了可不行!
這就是一個優秀的助理的表現,她甚至都不需要陳理開口詢問,就給出了陳理想要的答案。
只不過~和那些需要技能書激活的外語不同,這些國內方言,根本不需要技能書激活,陳理可以直接在系統內的華夏語分區內直接學習。
陳理當初和幾個工友曾不止一次的去那個檯球廳里消費,但目的卻只是為了多瞅那個服務員幾眼。
她甚至都沒有皺眉頭,只是在落座之前從兜里掏出了紙巾幫陳理擦了一下板凳。
「好嘞~兩份炒河粉,加雞蛋!」
陳理轉頭看了看這家電子廠的大門方向,2000年這時候的電子廠,和前世陳理來這裏打工時幾乎一模一樣。
不是說老闆的手藝不行,其實這炒河粉非常的一般。
所以經常會看見一些企業和企業之間強強聯手,亦或者是獲得某某機構戰略投資等等,這裏面的學問可不僅僅只是融資帶來的那點資金。
如果對方真的能夠發現互聯網社交軟體的前景,最終答應陳理給出的高估值……那陳理就認可對方的投資行為也無所謂。
陳理還記得往右邊大概五百米的位置,還有一家海鮮大排檔,那時候每個月發了工資陳理和工友們都會去那邊小小的消費一番,然後……又會覺得有些虧。
說起來~無論是粵語還是閩南話甚至國內的幾乎所有方言,在陳理的系統內其實都有存在。
比如~陳理曾經打過工的那家電子廠。
可在成為這家電子廠的工人之後,陳理才發現……以前的自己到底有多幸福。
就像粵語就分為羊城話~港島話~澳島話等數十種,有些差距之大就連本地人都摸不清楚頭腦。
「而且即便老闆您萬一沒考上大學,我相信以老闆的能力~無論做什麼都會是最優秀的那一小撮人。」
這種語言表現~算是任何下級都必須掌握的一種話術,畢竟沒有誰會傻到沒事幹去挑和_圖_書上司的刺兒。
現在陳理管理企業的方式……大概就是找到一個人才,然後往死里用對方。
畢竟對於那時候的陳理等人而言,即便那只是一家普通的大排檔,可消費仍然還是有些高的。
倒是現在陳理的粵語水平已經很高了~最起碼和本地人進行交流完全不是問題,至於聽歌唱歌那就更不用說了,絕對標準滴很!
當然~之所以不正是擬定協議,主要是徐興以及她背後的資本,也需要對互聯網社交這個領域有更多的了解,並且還要酌情考慮陳理的企業到底是否具有投資的條件。
陳理在這些流動攤位上轉了一圈,並沒有發現有哪個攤位能夠讓自己的記憶重新浮上心頭。
一家企業想要壯大~單靠企業本身的資源,是很難做大做強的。
陳理這邊找了位置坐了下來,然後看了一眼跟他一起來的助理張若蘭。
大不了到時候給出一個超出對方預判的估值就是了,反正機會是給了,對方覺得陳理要價太高談不攏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好吧~煤氣罐的火確實要比天然氣灶的火大多了,而且他們這種流動攤位的灶都是有過改動的,火力可比普通人家裡用的那種煤氣灶大多了。
不過有些東西~哪怕隔了二三十年,陳理仍然能在這裏找到其對應的存在。
當時徐興還以為陳理是只認可她這位老大姐,甚至還感慨了一下陳理這個小弟。
相比這些賣吃食的老闆,陳理還記得這家工廠斜對面的那家檯球廳里~似乎有個很漂亮的服務員。
只不過~這一次陳理嘴裏的語言用的是本地方言,也就是粵語。
畢竟,在外人眼裡有資本願意給公司投資,那可是很多企業夢寐以求的機會。
至於陳理之所以會答應徐興,倒不是他真打算給對方插|進來的機會,而是他突然想起了一件事。
所以在發現系統空間之後,陳理也在系統的幫助下糾正了一些口音。
「你可能不知道,我有個同學的表哥就在這家電子廠上班。」
畢竟前世的陳理在前往燕京之外,幾乎很少會用到普通話交流。
只不過前https://m.hetubook.com.com世的陳理在粵省也就待了大半年的時間,雖然學了幾句靚仔~猴賽雷之類的粵語,但總體而言沒什麼意義。
電子廠的大門附近~仍然還有不少流動的小吃車在此地停留,老闆見到人就賣力的吆喝詢問,試圖在這個午休時間的最後時刻能夠多賺上幾塊錢。
在這方面,陳理做的還不錯。
但如果……陳理提前下手,將徐興這位風投界的女王招攬至麾下,那又會是一種什麼樣的局面呢?
後來陳理在燕京待久了,普通話自然也就越說越好,但語氣之中不免又沾染了一點燕京的京片子。
她這番不矯情的態度,獲得了陳理的好感,原本陳理還打算照顧一下這位助理的。
「唔……!」
其實每個人都更願意聽一些好話,陳理也不例外。
至於粵語……那就純屬陳理的個人愛好了。
只是當有別人指出陳理缺點的時候,能不能接受對方的提醒……那才是衡量一個人的重要標準。
即便陳理有系統相助,可他也沒辦法把這些方言一一學會。
但徐興就不同了~做為老牌的投資人,她可是最擅長發掘人才和優秀的企業,這樣的人……
好在這哥們在羊城討生活,對於一些簡單的粵語還是能夠聽得懂的。
甚至包括陳理自認為最了解的互聯網,實際上很多時候陳理都感覺有些抓瞎,不知道應該從什麼地方開始著手才能取得最佳的效果。
可是~那時候的徐興,代表的仍然是國外的有錢人和企業,因為那些老外很信任她,所以願意把資金交給她來打理。
陳理說的~其實就是羊城這邊的方言,而且他說的非常的標準。
同樣的還有理想農產品公司,陳理在有著系統的加持之下,可發展仍然算不上快。
因為融資帶來的除卻資金之外,還有資源~人脈~甚至是市場等多重優勢。
既然沒有找到自己有記憶的流動攤販~陳理最終就找了一個看起來桌子收拾的比較乾淨的攤位,對老闆嚷了一嗓子。
當然~其實粵語也分地方,地方不同的粵語即便是本地人也很有可能聽不懂,這玩意跟川省方言也差不多。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