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一章 不差錢

「行,你忙你的。」
陶歌往鏡子前一照,她自己都笑傻了,臨了拉過張宣並排站好,對攝影師說:
聞言,張宣趕忙揮手制止,「可別,柴灰多,不要把你這貴衣服糟蹋了。」
張宣走過去問:「叔,你這是要撈魚?」
堂叔一副闊氣樣子的擺擺手,說不用。
「誒。」
張宣嘆口氣,抓起電話給李梅打了過去。
「嗯嗯……」胖小孩走了,帶著高興的淚水走的。
攝影大哥和助理想忍,最後沒忍住,哈哈大笑。
把料撒好,接著鍋里放一瓢水,滾開后,把魚蒸上去。十分鐘左右出鍋,撒上蔥花,淋上熱油,美味既成。
張宣繞過灶膛彎腰一看,好嘛,滿灶都擠滿了柴火。
陶歌毫不猶豫地說:「聽聞已久了,既然來了,就不能錯過。」
胖小孩惱火,「我就知道瞞不過你,可她媽媽不讓我們來往。」
袁瀾笑笑:「你先跟我講事,再問我有沒有時間,我哪裡還好意思拒絕。」
小賣部老闆見事不對,趕在張宣前頭報了警。
就問:「你抽的出時間么?」
這堂叔雖然勢利眼,但幹活確實是一把好手,前後不到20分鐘,就有三條胖頭魚上岸了。
破魚去腮,魚頭剁下來,蔥姜腌制……
見到大作家過來,這堂叔乾癟的臉上像氣球一般,瞬間堆滿了笑容,往裡屋嚎一嗓子:
見人離開了,躲門后偷聽的陶歌笑著走出來,圍著他轉一圈,打量一番,揶揄說:「還是個菩薩。」
吃飯。
「好吃。」陶歌嘴巴緊實得很,嘟著嘴一直在吃東西,沒空搭理他。
胖小孩不說話,只是咧嘴嘿嘿嘿,末了要走時,才問一句:「張宣,你讀書多,初中畢業的女孩子下崽會不會影響身體。」
阮秀琴假裝沒看見,低頭悄悄笑了。
李家找不到李香,就喊上幾個兄弟,抄著鋤頭扁擔來胖小孩家要說法了。
張宣說好。
陶歌沒聽他的,已然坐到了樹墩上。往從灶膛里塞一把松樹葉,摸和-圖-書根洋火劃過去,噗地一聲燃了,豆大的亮光恍惚間就充滿了整個鐵鍋底。
菜做好了,陶歌也不成樣了。頭上滿是柴灰,衣袖子黑漆漆的,臉上還像特種兵似的塗了黑釉。
張宣悄悄摸摸問,「你這是鐵了心了?」
陶歌搖搖頭,「這隻是小場面,更混亂的場景,我都見過。」
張宣沉默了,好久才說,「那祝你一路順風,到了羊城,我安排人接你,給你找個臨時住處吧。」
袁瀾爽快道:「這話我可記住了,到時候我可要挑貴的點。」
上村位於盆地中,四面都是高山。上面有雪,山頂常年雲霧繚繞,在相機里這種景色猶如一片仙境。
由於對門小賣部安過電話,有現成的線路,不到兩小時就安好了。
張宣說:「阿姨你好,我是張宣,我找李梅。」
陶歌笑說:「沒有。」
吃完早飯,張宣帶著三人去了河對門的茶葉山。
張宣翻記白眼,「我知道,那你等其她女孩長開點,再讓其她女孩懷孕吧。」
張宣聽得想笑,然後還是禁不住笑了,說:「你既然這麼在乎李香,就等個幾年吧,等她身子骨長開點。」
不過幾人只敢走大路,走平路,像什麼田間小路啊,河邊啊,山邊啊,那就算了。
張宣揮揮手,「別下輩子了。你這麼年輕,就這輩子吧,這輩子我缺牛又缺馬。」
陶歌望著他的後腦勺,知性一笑,不說話了。
袁瀾告訴他:「312萬。」
中午張宣帶著幾人到村裡村外逛了一圈,觀民俗,看鄉風。
張宣,「……」
張宣無聲無息走過去瞄一眼,就明白了怎麼回事。
胖小孩想了想問:「要是其她女孩已經懷孕了呢?」
都成黑心火了,還怎麼燃。
「誒。」
攏緊衣袖子,張宣冒著白氣,哆哆嗦嗦趕到河對面時,發現堂叔正在弄漁網。
張宣一直在憋笑。
堂叔樂呵呵一笑,就說:「那行,等會我給你撈兩條。」
中間陶歌https://www•hetubook.com•com燒火,燒著燒著鍋涼了,火熄了。
張宣驚了個呆:「你讓其她女孩懷孕了?」
小小虛榮心作怪,這個提議張宣接受了。
目的是給張宣拍照,拍背影照。
聞言,張宣一邊彎腰扒火,一邊嘀咕:「哎喲,哪敢!我現在走文壇,有求於你,不敢說這話。」
胖小孩媽媽叉腰說:「怎麼就沒有了,張家二女兒不就把男的拐走了。」
坐著的陶歌仰頭看他,「你是想說我差勁?」
再後來,跟李香訂親的王家得知消息后,也是帶著一伙人氣勢洶洶地趕了過來。
關鍵是一個充滿書香氣質的女人,還像貓一樣長了鬍子。
她興奮地喊:「這個角度好,雲霧、高山、遠方,把你襯托的像個謫仙人。」
接著她看了看灶膛,毛遂自薦道:「等會我來幫你燒火,燒柴火我曾在電視里看過,覺著好有意思。」
回到家,張宣對阮秀琴同志說:「老媽,這魚沒給錢的。」
凳子搬出來了,他兒媳婦親自動的手。
張宣心加速跳了一下,感謝說:「辛苦你了。」
回去之前,張宣叫上雙伶同志,還帶著陶歌去了一趟隔壁鎮,參觀了魏源故居。
張宣站中間,右邊雙伶,左邊陶歌,背靠魏源故居,來了個三連拍。
張宣瞅瞅灶眼,瞅瞅陶歌,再瞅瞅灶眼,再瞅瞅陶歌,直到這女人不好意思了,才揶揄說:
女兒跟她說過張宣。
……
李家反駁說:「放你娘的狗屁,自古以來就是男的拐帶女的跑,哪有女的騙男的?」
胖小孩激動地抓著他胳膊說,「謝謝你張宣,下輩子我做牛做馬報答你。」
「你也是喝過洋墨水的啊,灶里塞得這麼瓷實,哪還有氧氣?」
娘希匹的,安好電話,第一通電話竟然是為了胖小孩的事。
就為這事而來,您說呢?
聽著這話,張宣居高臨下盯著她直視了三秒,奚落道:「我看你採訪時嘴皮子蠻利索的,哪曉得你和*圖*書動起手來這麼,這麼……」
說著,兩人相視一眼,默契不再提這茬。
張宣聽得無語,老張家遭了無妄之災。
胖小孩臉都紅了,頓足罵道:「張宣你個狗東西,我怎麼可能讓其她女孩懷孕呢,我怎麼可能背叛李香呢。」
胖小孩爭辯說:「不是李香,是其她女孩。」
個頭還大,大的起碼十來斤。
說起來,魏源故居也就是名氣大。其實平常的很,籬笆樁,老虎灶,灰牆黑瓦,茅舍三兩間。
下午,安裝電話的師傅來了。
兩家人罵著罵著,打起來了。
李梅母親自然知道他是誰,就說:「李梅不在羊城,她去俄羅斯辦事去了。你有什麼要緊事找她嗎,我把那邊的電話號碼告訴你吧。」
得知張宣家安了電話,胖小孩第一個跑了來,把號碼寫在了本子上。
堂叔家他來過好多次了,以往可從來沒這般待遇,別說搬凳子讓自己坐了,人家說話都是眼睛長在腦袋上的。
李梅不在國內,幫不到忙,張宣本能地撥通了盈泰外貿公司的電話。
小心思被戳破了,但張宣也沒覺得什麼,許諾說:「這破事你隨便弄一下吧,也不要太給面,過年回來我請你吃飯。」
張宣不要臉地說:「吃,我最愛吃魚了,尤其是您老餵養的胖頭魚,我在外邊都經常念叨呢。」
張宣一邊剁辣椒,一邊問旁邊充滿好奇的陶歌,「沒見過農村人做飯吧?」
張宣說:「行,等明天吧,明天路上應該可以走人了,到時候帶你們去看看。」
「老陳,這個畫面值得銘記,給我倆拍張照。」
遊覽一番,走之前陶歌對他和杜雙伶說,「來,張宣、雙伶,我們三合個影。」
張宣開心笑了,不氣他了,真走了。
而如今……
「你以為我願意哦,這種狗屁倒灶的事情既然碰到了,總得幫一下良心才過得去。」
袁瀾笑道:「我還以為你又要請我吃頓到呢。」
電話一通,張宣把這邊的事情簡單介紹一遍。
堂叔心www.hetubook.com.com裏好痛,但還是一臉笑意:「走吧走吧,趕緊拿回去給你家客人做早飯吧。」
得,話題都有現成的了。
早上鬧到中午,這場鬧劇才平息,4個進了醫院,人民同志帶走了13個。
張宣說:「謝謝。」
接電話的是李梅母親,「喂,哪位?」
拍完照,陶歌笑說:「過個幾年,這些照片就很值錢了。」
張宣為了緊緊抱住這根大腿,也是拉著杜雙伶樂呵呵地走了過去。
一瞬間,半間灶屋被照得紅亮亮的。
這時堂叔主動問,「張宣,你吃魚么?」
李家人多,可胖小孩這邊的叔叔伯伯也不少。
母子連心,阮秀琴秒懂滿崽的心思,溫笑說:「好,媽知道了,等會我去付錢。」
堂叔眼睛盯著錢,嘴巴一歪,不爽道:「都是一家人,要撈子錢?談錢傷感情,拿去拿去。」
嚯,這模樣……
張宣笑呵呵道:「可以。」
堤壩不好走,結冰打滑,一不小心都差點掉到河裡去了。
上午拍照。
哎喲,這體貼的,這善解人意的。都不好意思了,那就趕緊坐吧。
人兒媳婦不說話,笑著點點頭,那眼神兒,收不住的在他身上亂晃。
「好,那就這麼說定了,掛了,手頭還有點事。」
張宣歉意地對陶歌說:「讓你見笑了。」
袁瀾隨即說:「第二批馬爹利XO快買賣完了,年前把賬轉給你。」
張宣開心表示,「這話我愛聽。」
自己這電話打不了國際長途,但張宣還是把李梅在俄羅斯的聯繫方式記錄了下來。
張宣問,「魚頭味道怎麼樣?」
陶歌見他拿著鐵鉗子,一扒拉退出好多柴火,也是挽尊說:
匆匆披個衣服往外一瞧,十字路口已經擠滿了人。
張宣看著人家強塞給自己的網兜,看著網兜里的兩條大魚,算了,不矯情了,拿起走吧。
張宣熱乎問:「第二批我可以進賬多少錢?」
這個冬天格外冷,路上冷冷清清的,偶爾只有一兩個村民匆匆行過,村子里的人都縮在家裡,沒有和*圖*書暖氣,沒有空調,大家都是自己上山砍柴取暖。
人家心細,大冬天的怕張宣屁股坐著冷,還特意放了個海綿墊子在上面。
這下好了,兩家打一家,更理不清了。
張宣掏出一把零票,問:「叔,這多少錢一斤?」
「張宣來了,搬個凳子出來。」
吃過中飯,地面消融地差不多了,因大雪滯留許久的陶歌三人準備回京。
張宣無語,但還是說:「我們都在羊城,想吃飯來找我就成,隨時奉陪。」
張宣點頭,「你想去看看?」
花了20來分鐘找角度,陶歌終於拍到一張滿意的了。
由於老男人不想在公眾面前露臉太早,陶歌提議給他來一張黑色背影照當「風聲」的封面。
還是親媽說的對啊,自己現在像那些村幹部、鎮幹部一樣,已經成了堂叔眼裡的厲害人物,達到了讓堂叔巴結賄賂的標準。
可胖小孩的媽媽也不是善茬啊,手持一根柴火棍反咬一口,說是李香把自家孩子拐跑了。
走了幾步,張宣突然回頭,「叔,我不差錢,還是把錢給您吧。」
張宣懶得跟他繞彎了,「李香都懷孕了,這個天你還帶她私奔,這樣安全嗎?」
再走幾步,張宣又回頭說:「叔,我拿著魚走了啊。」
第二天清晨,天才剛剛亮,張宣就被叫喊聲、打架聲驚醒了。
陶歌問,「魏源故居是在你們隔壁鎮吧?」
李香和胖小孩逃跑的事被發現了。
但隨即一想,公司那三人都不是本地人,對羊城也說不上多熟悉,於是把電話摁掉,轉而打給了袁瀾。
「還不是你一個勁催我火大點,火大點,你催一句,我就加一塊柴,加著加著,結果就這樣了。」
嚯!去年分魚時,兩斤八兩的草魚,你都不是這態度的,還親自開口討要錢的。
蒸完魚,又炒了臘肉,做了血鴨,來個青菜,最後上一個冬筍羊肉火鍋,早飯就算好了。
現場亂成了一鍋粥,旁邊人拉都拉不住。
攝影大哥應一聲,跑到房裡拿出照相機,給兩人來了個五連拍。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