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六章 風聲出圈了

回頭我給家裡去個電話,囑咐歐陽勇弄一些干野味送你爸手裡,讓你爸以你的名義寄給陶歌就行。」
張宣說:「差不多29萬。」
洪振波怕辣,不敢吃湘菜。但姜柏和陶歌、以及攝影師就大吃特吃,吃的歡實。
他是個世俗之人,自然也不例外。
交易達成,三人談話的氣氛頓時好到炸裂。
張宣有點懵,這麼值錢?
拒絕了就相當於落了人家面子。
陶歌瞥一眼空茶杯,神色倨傲地抬起下巴,點點,示意他倒滿。
放下第四冊,洪振波在座椅上緩了緩神,爾後才笑著對張宣說:「吃飯,吃完飯陪我到學校里走走。」
陶歌給杜雙伶帶來了禮物,一條蒂芙尼手鏈,上面鑲嵌有鑽石,一看就不便宜。
更何況「潛伏」不同於「風聲」,有一半是自己原創,意義非凡!
見張宣似乎想通了,陶歌伸個懶腰打趣道:「要是李老兒子看了你的『潛伏』小說,估計出價能翻好幾倍。」
一時間里,書房中只有「沙沙沙」地落筆聲,「嘩嘩嘩」地翻頁聲……
第一本書的手稿,誰他娘的捨得賣啊?
「嗯,行。等會我讓杜叔寫上『張宣和杜雙伶夫妻』行了吧?」
不過她同張宣對視一眼后,就替張宣斡旋說:「能不能只買一版?留一版給我弟做紀念。」
要知道京城去年的平均房價是1400元每平。」
陶歌嗯一聲,就細細地解釋道:「李老兒子去年在京城開了一家非常高檔的私人會所。
張宣真心覺得漂亮:「好看,和你的氣質蠻搭,你這聲『姐』沒白叫。」
同時洪總編話里還有另一層意思:金庸是誰?那就不用多說了吧。而人家買了金庸的手稿后,還想買張宣的手稿,意味著人家非常看好張宣的未來。
畢竟像洪振波這類人,這種身居高位的人,一般小事不會胡亂開口,不值得開口。
張宣應一聲,就講起了心路歷程:「這本書開始動手之前,我就想好了該怎麼寫,一共寫幾卷,每卷的內容和主題都清晰明確,有著完整的大綱和細綱。
三人一路默不作聲,安安靜靜地欣賞林蔭小道的沿途風光,春天來了,花花草草盛開了,奼和圖書紫嫣紅,各有風采。
洪振波愛吃淮揚菜,時不時還會吃幾筷子粵菜。至於湘菜,吃了一點蕨菜,覺得好吃,又開始吃,後來臉都辣紅了,一個勁喝湯解辣,隨後再也不敢碰。
那收藏陳列室,不僅有末代皇帝傅儀弟弟的書法,齊白石的名畫蝦,還有黃永玉的親筆繪畫,金庸老先生的手稿也放在裡邊。
你的『風聲』手稿能被他看中,無形中也算是替你在京城一畝三分地宣傳了一波,提高了你的身價。」
但30分鐘后,洪振波慢慢變了。
我現在就想試著趕趕進度,看能不能早點完本,這樣會有多餘的時間改稿。」
攝影師閑的無聊。因為不能給稿子拍特寫,畢竟「潛伏」小說還在創作階段,仍需要保密。所以在旁邊給三人煮茶。
直到傍晚6點過,杜雙伶進來喊幾人吃晚餐時,這氛圍才瞬間土崩瓦解。
回去后,張宣逮著單獨相處的機會問陶歌:「李是誰?」
且一般人也很難讓人家開口。可一旦開口了,就不好拒絕。
要是這點都想不明白,自己這麼多年不是白活了么?
瞧瞧他那虛偽的樣,陶歌都看笑了,說:「那你別用就是,我帶回去。」
而張宣則陪著洪振波、陶歌下樓散步。
張宣蒙了,遲疑問:「人民文學那位退休的前總編輯?」
哎,老男人沒見過大世面,不敢想,也不想去多想。
悄悄觀察一會後,陶歌隱晦地遞個眼神給張宣:示意開局良好,不用擔心。
張宣恓惶,這問題還真是難到他了。
想到這裏,張宣內心興奮不已。
張宣有點懵,陶歌也有點懵,顯然金額超出了她的預期。
張宣眼皮一掀,「李老兒子?」
其實,他雖然忐忑,但不是特別擔心。
陶歌忍不住問:「你還沒寫完,就已經有8個版本了?」
面對這問題……
要是缺錢還好說。
這個靜謐的奇異狀態持續了整整一下午。
書房。
這些都是一些積極的信號。
杜雙伶問:「那我們回點什麼禮好?」
洪振波一眼就洞穿了她的小心思,看看張宣就笑著說了一個字:「李。」
有什麼決定做的呢?
思緒到這,張宣https://m•hetubook•com.com求助地望向陶歌。
張宣麻了,一個普通會員的年費都可以在國內任何城市買一棟別墅了。
娘希匹的,似乎沒得拒絕的可能啊。
陶歌問:「想明白了?」
陶歌巧笑著打量他一番,舒舒服服喝一口茶,最後眉飛色舞說:「有姐在,只要你不想賣,他不會為難你的。」
張宣回答道,「我習慣一邊寫作一邊修改。因為寫著寫著總是有更好的新點子出現,這樣就難免要動前面的。」
李?
好在他一開始就沒想著把作家的心頭好全部買走,剛才說買兩個版本只是做做樣子,借收藏之人的口表達自己對張宣的看重。
張宣撇撇嘴,不情不願地起身給她倒一杯。
張宣錯愕,問:「買手稿?用來收藏?」
杜雙伶喜上眉梢地糾正他:「是我們的名義。」
聽到陶歌語氣稱呼都變了,聽到陶歌把這個「弟」咬得很重。
張宣秒懂,這洪總編是告訴自己,買手稿的這位是個固執之人,遠在香江的金庸老先生的手稿都弄到了,肯定也會纏著他的手稿不放的。
至始至終,人家壓根沒想著跟張宣和陶歌搭話。
前面半個小時,洪振波比較隨意,坐姿、神情都比較放鬆。
張宣沉吟一陣,就抬頭道:「都說寫作不能忘初心,我留第一版做紀念吧。」
「當真?」
吃完飯,杜雙伶、文慧和鄒青竹去了校外,去菜市場買菜,為明天的一日三餐做準備。
洪振波安靜接過,對著封面上的「潛伏」二字觀摩許久后,開始翻頁,聚精會神地閱讀起來。
張宣想了想,說:「我們還是學生,不要搞太貴重了,你籠絡籠絡文慧和鄒青竹的心,把菜做好就行。
但是不賣嘛,那就有可能葬送目前的大好局面,葬送自己的文路前途,使之好不容易才打開的文壇人脈付之一炬。
同樣的,杜雙伶、文慧和鄒青竹也走了,下午5、6節課有課。
張宣表面高興,心裏卻鬱悶地想,雖然自己做菜確實是不如文慧和鄒青竹,但也不能當面說啊。
「差不多。」
陶歌等很久了,等到洪振波放下第一冊本子時,她就迫不及待地拿了起來和-圖-書
吃完中飯,坐著喝了會茶,聊了會天。姜柏後來走了,今天是星期二,人家有課要上。
杜雙伶凝視著他,抿笑抿笑,一副「我的就是你的」樣子瞅他。
真他媽的頭疼啊!
……
張宣點頭。
說句老實話,知道是李老后,張宣心裏就不抵觸了。
陶歌聽到這個姓氏,似乎沒怎麼驚訝,反而高興問:「聽說這位花大價錢買到了金庸老先生的手稿?」
「成。」人家是客,張宣這個東道主自然滿足客人需求,笑著應允。
得,這娘們已經做主給賣了。
陶歌直白講:「我給你一個參考案例,去年有一位老領導想買『白鹿原』的手稿,出價150萬元,陳老先生沒賣。
倒是這麼一說,「風聲」手稿賣過去好像也不算掉價。
下一秒又在想,他娘的太狠了!
更是隱晦表明,洪振波也極其看好張宣的未來。
張宣聽出了潛在意思,陶歌認為「潛伏」比「白鹿原」好。
「德性~」
一問,原來姜柏是贛省萍鄉人,是個辣不怕的地方。
正所謂人生難得一知己。
張宣坐下問:「你覺得『潛伏』小說手稿能值多少?」
這李老不僅是他的知己,還是他的伯樂。
張宣嘴角抽抽,做什麼決定呢?
奶奶個熊!見不得這樣,真是不想慣她,真想一指頭把她摁在地上摩擦。
找個機會,杜雙伶歡喜地轉轉右手腕,悄悄問張宣:「好看不?」
為了給私人會所撐門面,李老兒子最近一年砸重金四處收購名貴古董、名畫、高價值藝術品。
他找個位置坐下,詢問張宣:「三月,你那『風聲』的手稿還在吧?」
……
「當然,姐這點面子還是有的。」
張宣不可置否:「50萬的身價么?」
不疾不徐,走到惺亭時,洪振波四處觀望一番,終於打破了沉寂。
洪振波點頭,對面露好奇的張宣說:「確實有這麼回事,也是花費了好一番功夫才到手。」
一進門,洪振波眼神在一排書牆上溜達一圈,隨後就凝神靜氣地看向張宣,一改之前的悠閑狀態,明顯辦正事要緊。
張宣恨不得打自己一巴掌:「那我還是用吧,帶來帶去的多麻煩,怎麼說也是你的m.hetubook.com.com一番好意,我不能這麼不識趣。」
於是順著陶歌的台階下坡,「第一版手稿30萬,最後一版50萬。」
陶歌接受到訊息后,轉頭問洪振波:「叔,你朋友願意出多少錢?」
張宣弄懂了,原來是有這層關係在啊,難怪這娘們會替自己做主賣手稿。
雖說自己兩世為人,有「風聲」這樣優質的小說在手,不愁沒機會。但這個世道真不是這麼簡單幹凈的。
洪振波頷首,十分坦誠地說:「我知道這有點強人所難。
咱這老臉還要不要的?
「哎喲!……」
而你這『潛伏』小說,沒個200萬以上,開口就是掉價。」
張宣笑笑表示知道。
飯到尾聲,陶歌來了一句:「這次的菜比上次味道還好,下次我還來吃。」
陶歌大樂,對他說:「李是你真正的貴人。」
沒什麼決定好做的,人家一開始就衝著最後一版手稿來的。
一個半小時后,洪振波看完了第一冊本子。
見張宣不做聲,陶歌又給他簡單普及了一下:「你知道這私人會所的門檻么?它只向vip會員開放,而最普通的會員年費是1.7萬美金。
你想一想,你的『風聲』手稿同這些名貴珍品並列擺放在一起,供來自全國各地的顯赫之人參觀,是不是一種無上榮耀?」
當初這女人面對「風聲」時,可不是這態度的。看來「潛伏」小說已經征服了她。
可能是熟悉了的緣故,晚餐吃得比中餐熱鬧。
洪振波說完就望著張宣,等他做決定。
像變了個人似的,臉上的輕鬆寫意不見了,思考和凝重爬滿了臉上。
不過興奮過後,忽的又生出了擔憂:「『潛伏』小說出版后,李老兒子會不會纏著我買?」
陶歌喝一口老鴨湯,笑道:「隨你。」
陶歌跟他說:「當初要不是李老力排眾議,你的『風聲』很難在人民文學上發表。」
因為心裡有數,前生自己也是從事的筆杆子的,文章寫得是好是賴,自然無比清楚。
至少因為李老的存在,自己在文壇少走了很多彎路。
最關鍵的是自己現在不缺錢!
說著,張宣伸手拿出最右邊的一摞本子,遞給一言未發、卻緊盯著稿子的洪振波。
張宣四和_圖_書人和陶歌三人的交流多了,連鄒青竹都沒了之前的緊張感,慢慢插入到了話題中。
見張宣陷入沉思,陶歌及時接過話茬,問:「叔,是誰託付你的啊?」
「就是他。」
陶歌有事做了。張宣也開始做事,攤開本子,繼續開始寫作。
嘿!這女人!
不避諱地拉開抽屜,一瞬間,八摞稿子盡情展現在兩人眼底。
張宣樂得如此,客套什麼的最是麻煩了,還不如直來直去地叫人舒心。
陶歌笑著搖頭,「你就知足吧。那會所我年初去過一次,裏面的傢具清一色紅木、或金絲楠木的,地毯來自中東,而這些僅僅是明面上最基本的東西。
洪振波知道陶歌開始護犢子了,也知道這事只能點到為止。
房間里靜悄悄地……
一出手就買最珍貴的兩個版本的手稿,果然是搞收藏的路數。
這還只是普通會員的年費,要是高級一點的呢?
他的閱讀速度明顯在減緩。
但那朋友知道我要來見你時,特意到我家來了一趟。他讓我問問你,如果你願意,他會給你一個滿意的價格。」
洪振波伸出手指:「聽說三月的『風聲』有13個版本,我這朋友願意出80萬買最初版本和最後定稿的版本。」
張宣假裝說:「那多不好意思,你不遠萬里來幫我,到頭來我還用你的東西,不像話。」
陶歌又問:「現在多少字了?」
真是會賣關子!真是會指使人!
張宣瞄了陶歌一眼,見後者也是莫名時,如實回答:「在。」
「嗯。」
陶歌驚詫:「你這是加快進度了?」
誰不想自己辛辛苦苦的成果得到別人的認可呢?
陶歌接著又說:「其實我猜測,這手稿也不是李老自己買,應該是李老的兒子在收藏。」
洪振波看著張宣,想了想,措辭道:「有朋友托我問問你,你那『風聲』的手稿賣不賣?」
至於張宣,嗨!都老油條了。雖然缺的課不多,但偶爾有事就一定會缺。
張宣一臉不爽:「我們?她又沒給我送禮。」
趁著這個間隙,洪振波喝了一口茶,隨後閉上眼睛靜靜地回味一番,半晌,開始翻看第二冊本子。
這女人有心了,蒂芙尼品牌還沒入駐內地呢,一般人有錢也買不到。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