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六章 為錢犯愁

李梅用紙巾擦擦嘴,就看著他說:「這一年來,你不是一直要求我漲價嗎?」
年後7個月,三家報紙每月走量13萬噸,平均利潤是29.5元每噸。7個月算下來是2700萬左右。
如今8月份都還沒過完,這個月兩本書的版稅也是可以預計,到時候又是一大筆錢進賬。
女聲說:「不在身邊啊,不在身邊就好。
樹挪死,人挪活,為了心中大計,區區兩頓白蘭地原液又算得了什麼呢?
撇開人家的人情關係網不談。就單單吃回扣這一項來講,和陌生人風險太大,和熟人就穩妥多了。
它們有什麼不同意的?不過我也並不是沒有任何代價。」
裘博仁說:「幫我調查一個人。」
李梅坦誠地開口:「對。三家報紙就是因為心知肚明我們掙得不多,才爽快地同意我漲價。
「都不是,剛大一完畢,下半年讀大二。」
陳敏側頭:「要是經濟達到預期呢?」
聽到張宣是國內大名鼎鼎的大作家三月時,裘博仁瞬間懵了,不可置信地問:
以這兩年的通貨膨脹情形來看,這代價還不小。
裘博仁整個人都不好了,不說話了,一時間失聲了。
陳敏疑惑問:「沒錢?沒錢還開虎頭奔,沒錢還信誓旦旦地說要建世間獨一無二的地標建築?」
聽到是郭卓明,那邊同意了:「好,等我消息。」
「怎麼樣?那兩人不是騙子吧?」
見裘博仁沒回答,那邊說:「好了,你慢慢回味吧,我這邊還有事,先掛了。對了,張宣這事還不被眾人知道,你暫時不要聲張。」
這情況它們三家報紙也是知道的。
看到張宣臉色開朗幾分,李梅想了想又道:「我目前正在公關羊城日報,要是能拿下來的話,我們的資金壓力一下子會緩解很多。」
「要是方便,你再幫我簡單調查下張宣和李梅這兩人的資料。」
再多就影響外貿公司的正常運營了。
「查到了,你說的地皮確實在盈泰地產名下,而盈泰地產的法人是張宣,平時由李梅在管理m.hetubook.com.com。」
陳敏正拿大作家嚇唬女兒時。
見張宣一臉鬱悶地坐在那,不急不慢吃完涼粉的李梅安慰道:「你是在擔心錢?」
那邊一下就反應過來了:「你又接到大項目了?」
張宣期待地問:「這家報紙有多大把握?」
那邊說好:「你把信息告訴我。」
張宣眼睛一亮:「成了?」
張宣非常高興地說:「行,我等你好消息。要是實在不行,你告訴我,我到時候想想辦法。」
陳敏聽出了話中話,就催促道:「說吧,把那個嚇人的消息說出來聽聽,看能不能嚇到我。」
裘博仁似乎知道妻子所想,就安慰說:「你也別急,雖說現在沒錢,但這兩人掙錢的能力還是嚇人的。」
雖然還沒支付到賬,可人民文學這麼大的機構,還不至於賴這點錢。
裘博仁望著虎視眈眈的妻子,一臉尬笑。
張宣又忍不住算了算,以後每噸的利潤那就是71.5元了,每月13萬噸,能掙930萬左右。
商人逐利,要是沒一點代價,他是打死也不信。
年前5個月就是1200萬進賬。
只有傻子才輕易更換供應商。
張宣心裏算計一番,好一會兒才反應過來:
李梅說:「我向它們承諾,未來一年內價格不再變動。」
李梅點頭:「就是這麼簡單。其實就算漲價42元,和以前我賣給它們的單價比,還是低很多。
裘博仁一回到萬邦設計,水都顧不得喝一口,就直接去了辦公室,把門關上,開始打電話。
「其實我們的利潤率還是不高啊,才堪堪7%多一點,還沒到8%,在對外貿易中還是屬於低利潤行列了。」
裘博仁措辭說:「那他就是個天才,該他賺得盆滿缽滿。
裘博仁也跟著笑了,他很期待。
裘博仁說:「項目很大,但張宣和李梅沒多少錢。」
而自己賬戶上,目前也躺著172萬。
裘博仁早有準備,連忙解釋道:「老同學你理解一下吧,這個項目很大,我和和圖書陳敏兩個人接不了,必須請有分量的外援。
所以當我前段時間以通貨膨脹的緣由提出漲價,每噸漲價42元時,它們沒有反對,很是坦然地接受了。」
過去一年我為了維護關係,一直是以微利在給三家報紙輸送新聞紙張。
接著不等裘博仁搭話,那邊又一股腦兒地把張宣的個人資料說了出來。
這家報紙不管有多難,我們都必須拿下。
「嗯?」陳敏不解:「這是什麼意思?」
「好。」
再加上銀行抵押貸款的2000萬,就4000萬了。
它們擔心通貨膨脹下,也怕我做不下去不做了。」
車子一路向南……
「博仁?」一個中年人的聲音。
裘博仁把天河路228號的地皮講了講,隨後又道:
裘博仁和陳敏駕車回了海珠區。
那邊有點意外,好奇問:「你倆還做不了?請誰?」
「爸,是我,媽媽在不在旁邊?」一個女聲。
這筆錢是用來做新聞紙張的啟動資金。
半個小時后,見丈夫從辦公室出來,正在忙碌的陳敏立馬放下手頭的活、跑過來關切地問:
「還在中大讀書?」裘博非常驚訝,這麼大一作家還在讀書就有點怪了。
聽到聲響,陳敏只是看看了座機,沒理會,繼續讀報。
爸,你跟媽媽說下,下個月我不回國了,理由我替你想好了,就說她女兒找不到男朋友無顏回家見江東父老。」
一時間里,辦公室沒了聲音。
「哎呦媽,你在啊?」突如其來的吼聲,女聲被嚇了一跳。
再加上白蘭地原液的本金,3600萬加884萬,攏計是4484萬。
「讀研?還是讀博?」
「老同學,你沒弄錯吧?」
裘博仁贊同:「這完全是在賭大勢,觀這規模比香江太古城還大,要是國內經濟沒有張宣預期的好,必定會血本無歸。」
隔壁在建的天河廣場你也去看過,那就是簡陋版的太古城。原因你也能猜到,就是擔心羊城的消費水平跟不上。」
話到這,那邊頓了頓,說:「張宣是大作家https://www.hetubook.com.com的事情,目前很少有人知道。
聽到壞消息,陳敏心一沉,急急問:「你先說好消息。」
那邊沉默了,許久才說:「博仁,這可不像你。」
張宣秒懂,這就是所謂的一個蘿蔔一個坑,利益鏈早已定型,人家不可能隨隨便便給外來者機會。
而新聞紙張到目前為止做了剛好一年多點。
警告你,下個月必須回來幫著做事,再遊手好閒,就斷你口糧!」
吃過中飯,幾人小聊一陣后,也是分道揚鑣。
「對,在讀書。」
「成。」好久才緩過來的裘博仁應一聲,掛了電話。
裘博仁說:「好消息是張宣和李梅不是騙子,那地皮確實在他們名下,總計5.3萬平米有多。」
這些零零總總加起來,2000萬總有的吧?
哪怕回扣給多一點,也必須拿下。因為除了這家報紙,國內其它報社我們很難再公關進去,除非它們固有的供應鏈出現問題,我們才有機會。」
至於公司賬戶上,張宣雖然不經常明著查看。
三聲過後,電話通了。
5000萬建西塔樓,建大型購物商城還是夠嗆。
這還說得通……
這筆錢的來龍去脈,也是非常清晰地。
張宣問:「代價是什麼?」
一個吸煙瞅著老婆,一個低頭看報紙。
前面三個月,光「風聲」的版稅就達到987萬。
聽著這話,陳敏沒來由的鬆了一口氣:「那壞消息是什麼?」
問題是,15億預算都已經要老命了,他娘的還增加。
這裏要拋出公司的日常開支、以及人情往來的小300萬。
張宣心思一下就活泛了:「真的這麼簡單?」
望著後視鏡中不斷向後拉遠的天河路228號,陳敏忍不住感慨:
這裏1000萬,加上前面的4000萬,如今能動用的資金只有5000萬。
半天後,裘博仁接到了回電。
「有個好消息,有個壞消息,還有個嚇人的消息。」
當初10噸白蘭地原液賣了884萬。
我也是看資料顯示他在中大讀書,順著找那邊的hetubook.com•com一位副校長,才意外得知的這消息。」
不過下一秒,女聲又堅持說:「我回來你也天天催我找對象,但我又找不到,還不如不回來礙你眼了。」
裘博仁看著她不說話,算是默認。因為他內心也是這麼吐槽的。
此刻的大作家正坐在路邊攤,望著夕陽犯愁。
就只剩3600萬了。
要是能順利把這批粉鑽銷售出去,那肯定也能掙幾百萬吧?
那邊靜了靜,然後說:「沒有錯的。剛開始我也不信,為此我還確認了一遍是不是同名同姓。」
裘博仁用手指點著一篇新聞說:「許軍告訴我,張宣是三月,是大作家,目前在中大讀書。」
嚯!要是不去管外貿高風險的話,每月真是不少了。
見丈夫不說話,陳敏很是失落。
說完,「砰」地一聲響,電話兇殘地被掛斷了。
但李梅很規矩、很自覺,每月都會把財務報表送上門給他翻閱。
還要不要活了?
而年後開始,多了粵省日報的每月5萬噸銷量。
陳敏氣笑了:「你以為你算哪根蔥啊,世界上就你了不起啊!大作家,我幫你找的對象是大作家。
陳敏說:「不用你找了,我幫你找好了。」
裘博仁說:「老同學,幫個忙。」
但是在不確定的前提下,我也不能冒冒然然把人請過來。」
裘博仁掃一眼外面的公司職員,就把陳敏拉到辦公室,關上門對她說:
咚咚咚……
按理說,自己現在也算是掙錢小能手了啊。
「還在接觸階段,我需要你幫我確認一下。」裘博仁如是說。
不犯愁都不行,都沒法麻痹自己了……
而天河路228號這塊地皮和紡織廠,前後兩次支出2800萬,公司賬戶上現在就剩1784萬。
還好中間我們沒出差錯,要不然我們兩個現在連飯都吃不起了。
李梅點頭:「自從地皮到手后,我就一直在為錢的擔心。
張宣現在也是掙錢心切,只要能掙錢,他都要把握住機會。
裘博仁也不隱瞞:「郭卓明老爺子,還有兩位在荷蘭IBA事務所的朋友。」
這178和圖書4萬最多能抽出1000萬出來。
自從羊城本土找不到設計師、要從國際上找人時,張宣就明白,15億預算肯定不夠了。
「嗯。」
陳敏眨眨眼,下一秒猛地低頭,拿起報紙看了起來。
……
女聲停滯幾秒,稍後弱弱地問:「誰啊?還有誰配得上我啊?」
十多分鐘就這樣過去了……
李梅直白地講:「這是我在國內最後有關係網的報社了。
陳敏一把搶過聽筒,厲聲道:「下個月你必須回國。」
年前的業務只有新民晚報和華西都市報。兩家報紙每個月走量是固定的8萬噸,利潤均下來每噸掙30元。
也即,新聞紙張一年的收入總共是3900萬。
她還真以為有一個天大的項目砸在自己頭上了呢,沒想到原來是一場空。
還有23粒粉鑽。
每個月差不多240萬純利潤。
……
那邊問:「你說,什麼忙?」
如果,到時候,實在不行的話,就把自己存放的2噸白蘭地原液賣掉算了。
裘博仁瞄一眼妻子:「有什麼事你就說,你媽現在沒空。」
「……」
「後生可畏,真是好大的魄力!好大的手筆!」
裘博仁把剛才自己看過的報紙擺妻子跟前:「都在報紙上,你自己看。」
太不符合常理。
「什麼?沒錢?」
關鍵是,氣人的是,賣了錢也不夠啊,離綜合體第一期的啟動資金還是差了不少。
裘博仁把煙換到左手,右手拿起聽筒就問:「喂,你好。」
抓起聽筒,裘博仁就迫不及待地問:「怎麼樣,查到了沒?」
裘博仁點根煙,嘆口氣說:「這是許軍告訴我的,千真萬確。」
直到某一刻,叮鈴鈴的電話聲打破了死寂。
真是為錢犯愁。
張宣看她一眼,沒做聲,知道她有話要說。
不過雖然夠嗆,但如果按照行業慣例,狠心壓一壓供應商的結餘款,還是能運轉起來的。
聽完,陳敏沒太大反應,只是直勾勾地盯著丈夫看,眼皮都不眨一下。
陳敏思索小會,隨後笑道:「要是這個綜合體成功了,天河廣場會被壓制的永無出頭之日。」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