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七章 被識破了

而響樂隊來得比較早,喪事第一天就進場。
怕人多排隊難等,棺材前面有兩個蒲墊。
可在肖少婉眼裡,就大大不同了。
這幅君子之交淡如水的場面,讓她禁不住想,妹妹的擔憂是不是多餘的?
但不管哪種說法,客人放鞭炮了,主家立馬會回放一掛鞭炮,然後響樂隊要奏樂迎接客人。
米見說:「抱歉雙伶,郴市離得比較遠,沒能趕到與爺爺生前見一面。」
她認為自己年輕氣盛、性子急、對感情的處理沒經驗也是導致分手的重大因素。
客人進靈堂后,會遵循死者為大的原則,先是到棺材前面的蒲墊上三鞠躬三跪拜。然後扶起一眾對著自己行跪拜禮的孝子,嘴皮子麻溜的還會出言安慰幾句。
可日子久了,肖少婉就發現不對勁了。
響樂隊一般是8到12個人之間,有打鼓的、有打鈸的、有吹長笛的、有吹衝鋒號的,最後還配置兩到三名嗩吶hetubook.com.com手。
肖少婉敢肯定,張宣和米見的關係不簡單,杜雙伶危險了。
90年代邵市農村很多地方的喪事,一般會請兩種樂隊進場:響樂隊和西樂隊。
都說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別人不知道張宣的習性,都以為張宣和米見、莉莉絲是很好的朋友,沒有其它。
陳日升今天特別正經,也很嚴肅地說了聲安慰的話,接著把位置讓給了後頭的米見和莉莉絲。
他一直用行動告訴雙伶和米見,自己兩個都想要,不會拿誰去作賤誰。
莉莉絲和杜雙伶就好處多了,畢竟兩人還隔著窗戶紙沒捅破,互相擁抱下,說幾句話就去了外面。
她之所以這麼說,就是無聲中告訴杜雙伶:你永遠是我最好的朋友,我這次來只是看在我們的友誼上,沒有其它目的。
不過孫俊還是老樣子,寸頭,瘦削,對張宣和杜雙伶說:「老同學,節哀順www•hetubook.com.com變。」
其實不止杜雙伶害怕,杜靜伶也同樣擔憂。她甚至在想,就算自己經驗豐富、處世有手段,可與妹妹互換下位置的話,面的米見也沒太大把握。
在這種場合,哪怕就是米見在,他也不會分心去對米見和莉莉絲怎麼樣怎麼樣?
爺爺過世了,杜雙伶雖然傷心,卻很識大體,主動拉著張宣跟米見、莉莉絲、孫俊、陽永健和陳日升坐一桌吃麵條。
初一初二兩年期間,面對杜雙伶,只要自己在場,張宣就是如此表現的。
杜靜伶在想什麼?肖少婉在想什麼?老男人都不知道,就算知道了也無所謂。
全程觀察下來,杜靜伶發現張宣一直眼觀鼻、鼻觀心,對米見也好,對莉莉絲也罷,有招呼有交談,卻唯獨沒有曖昧之意。
杜靜伶在觀察張宣的實時候,站在人堆里圍觀的肖少婉也在觀察張宣。
而後面的結果也證明,自己當初同m•hetubook.com•com張宣分手之前的擔憂和吵架沒有一絲冤枉他。
如果沒人哭,那代表不吉利,比較講究的客人就會停在外面不會進來,如果等久了還沒哭聲,也有直接掉頭走了的。
不過讓杜靜伶稍顯安慰的是,這氣質凝練的米見好看歸好看,但似乎很矜持,剛才那番話中話,她也聽懂了個七七八八。
甚至有好幾次在路上遇見了,張宣都是抬頭望天就走過去了,可把肖少婉氣壞了。
可有一點讓肖少婉不理解的是:有了米見,張宣為什麼還會這樣乖巧的當杜家女婿?
呵呵……!這幅裝死的場景是何其眼熟?
每逢有人來「看活」時,客人先放鞭炮進場,這是對死者和主家的尊重,也是圖個熱鬧。
沒人懂自己和雙伶之間的感情,也沒人能懂雙伶在自己心目中的地位。
可就算如此,當看到張宣今天又是這幅面貌時,再聯想到邵市見到的兩人騎自行車的那一幕,肖少和-圖-書婉想笑,卻又心情複雜。
當米見進場的時候,杜靜伶就一直在旁邊觀察張宣的表情。
西樂隊要出殯前一天才進場,時間比較晚。
首先進來的是陳日升和孫俊,三鞠躬三跪拜之後,米見和莉莉絲跟著行了禮儀。
她很明白,自己妹妹最害怕的人就是這個像畫中走出來的米見。
都是聰明人,又默契地相識相交了這麼多年,杜雙伶自然聽懂了米見的話,「謝謝,你們千里迢迢趕來,我就已經很感激了。」
那時候肖少婉還天真的以為自己男朋友是個拎得清的人,對自己閨蜜不冷不熱,有禮貌的同時還保持距離。
女人了解女人,肖少婉自然知道米見這樣的女人簡直就是男人的致命毒藥。米見只要給甜頭,張宣絕對抗拒不了。
當然還有民間說法,說鞭炮是驅邪的,去死者家放掛鞭炮也是驅趕污穢之物的意思。
當然了,雖然杜雙伶是間接導致兩人吵架分手的根源,但肖少婉www.hetubook.com.com並沒有把全部責任都推給杜雙伶。
其隱晦的意思是:不管我們之間有沒有誤會,或者其他爭端,我這次來都不是向你挑釁示威,是帶著誠心來的。
當然了,不哭的很少發生,或者百年也難遇到一個。
一般都是女兒戴孝伏在棺材蓋上哭,兒子則帶著一眾孝子向客人行跪拜禮。
由於陽永健跟孫俊打了快一年冷戰,張宣足足有一年沒看到對方了。
四目相視,米見和杜雙伶安靜無聲,然後兩人心靈相通地互相抱了抱。
同時孝子也要做出回應,靈堂前必須有人哭。
為什麼沒有拋棄杜雙伶?
杜雙伶輕聲說:「謝謝你們看得起我爺爺,謝謝你們給我和張宣捧場,中飯還要兩個小時去了,我們一起先吃碗麵條吧。」
杜雙伶眼紅紅地說了聲謝謝。
想當初,自己氣頭上提出分手后,張宣硬是沒來哄過,沒有試圖和解過。
米見和老鎮長不沾親,按道理米見人能來就已經是最大的誠意。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