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六章 品牌戰略

這時內地和港島那邊相比經濟差距仍然比較大,雖然滬市的GDP在09年就超過了港島,但平均薪酬上還是相差太多,更何況港島還是世界第三大金融中心。
現在看了這份策劃書後,她頓時有了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
品牌企業卻不想著好好做產品,心思全放在了虛假營銷、文字遊戲上,誤導消費者購買假劣產品。
從品牌形象戰略定位到如何營銷推廣,無一不包。
簡單來說就是一件產品也沒生產,光靠賣牌子就賣了13億。
美特斯邦威、TCL、奧克斯、TP-LINK……這些都是國貨。
很快,白薇和張文君就看完了策劃書,先後放下了手裡的文件。
「李總,你取的什麼名字?」張文君好奇問。
白薇和張文君接過文件,仔細地翻看了起來。
況且海外還有6000多萬的華人華僑,以及眾多的華語文化愛好者,這些都是可以輸出的海外市場。
「李總,品牌的名稱還沒有定下來是嗎?」白薇說。
白薇想了想說:「叫卓雅(JORYA)怎麼樣?」
又有哪個女生能拒絕一套好看的漢服呢?
hetubook•com.com這樣一來,就不是頂流明星們為了代言歐美大牌互相爭搶了,而是歐美大牌們難以在國內找到有影響力的頂流代言人。
就像「大名鼎鼎」的南極人。
李哲對未來服裝、化妝品牌的定位是中低端產品,高端奢侈品規則的話語權已經被歐美給把持了,要想殺出一條路來就只能效仿南韓和島國。
先期披上一個港貨的名頭,有利於品牌的快速推廣。
不過,李哲雖然放棄了華裳這個品牌名稱,但卻打算做一個華裳漢服系列。
白薇不愛打扮,對女裝品也不怎麼了解。
「這個名字很不錯啊!」
並封殺所有為歐美大品牌(僅限相應的服裝、化妝品)代言的明星、網紅。
也就是李哲掌握著國內最大的民營娛樂集團,可以通過利益捆綁的方式讓旗下的明星、網紅們拒絕為歐美大品牌代言。
他想起什麼似的說:「公司別註冊在內地,註冊在港島那邊。」
李哲搖了搖頭,「這個品牌名稱文化特色太強了,不利於對外推廣,品牌名稱要夠簡單、通俗易懂,還要好聽,符合潮流,這https://www.hetubook.com.com樣才容易被消費者記住,利於宣傳推廣。」
不要說國內,就是服裝和化妝品產業比較發達的南韓和島國也只能做中低端產品。
而在這麼乾的品牌不只是一個南極人,更不局限於服裝行業。
漢服實用性不行,在美觀上卻是吊打西式服裝。
「要不叫艾薇兒?不行,好像這個品牌也有了。」
一方面,背靠趣動集團互聯網新媒體平台,以大量明星、網紅進行宣傳、代言,充分引導年輕消費群體對產品的認可,並以其為時尚。
很多人不是不想支持國貨,而是很多國貨品牌實在不爭氣。
他現在有些理解為什麼很多國產品牌都起個洋名字了。
國際上著名的服裝、化妝品設計師大多都在歐美,國際頂級模特大賽,時裝秀也都在歐美。
別的不說,只說一件事。
國產服裝品牌發展不起來,其中一個很大的原因就是國內很多企業過於「聰明」,凈搞些歪門邪道。
後世對漢服著迷的老外也不少。
李哲接著拿起了會議桌上的一份文件遞給了她倆。
「記住,服裝品控一定要把好www.hetubook.com.com關,雖然我們做的是輕奢品牌,但設計和質量卻不能比那些國外大牌差。」
原本白薇對於李哲突然讓她去負責開拓服裝產業,有些措手不及,不停思索著該如何去做。
等品牌、口碑做爛了,就再「換馬甲」。
品牌的營銷推廣離不開創意廣告,大量的宣傳投入。
「品牌名字我想了幾個,不是已經被人註冊了,就是感覺不太合適,你們倆商量著定吧,實在不行就公開對外徵集。」李哲說。
「對了!」
……
有的企業甚至乾脆連產品都不生產了,以賣牌子為生。
這也是為什麼即便沒有上層推動,後世也能掀起漢服熱、漢服運動的原因。
白薇和張文君同時點了點頭,表示明白。
明星的咖位不只取決於作品、熱度,商業價值也是很重要的一項。
這個早年的國產知名品牌其實早已停產多年,但卻有1000多家合作供應商,4500多家授權經銷商,19年僅品牌授權費用高達13.05億。
例如香奈兒、迪奧、普拉達、路易威登等國際奢侈品品牌為了增加品牌的知名度,鞏固市場地位,每年在廣告宣傳和www.hetubook.com.com明星代言上的投入高達十幾億美元。
「算了,你倆還是等回去后再慢慢想吧。」李哲有點煩了。
幾年下來,一些歐美大品牌在國內的影響力必然大降,然後再趁勢反攻,推出高端產品在國內、港澳地區,乃至東南亞市場和歐美大牌進行競爭。
這說起來簡單,但想要真正做到卻很難,特別是最後一點。
另一方面,培養屬於自己的優秀設計師,選拔模特舉辦有東方文化特色、有地區影響力的國際時裝周,制定屬於自己的行業標準,跟歐美國大品牌搶奪話語權。
「這是我制定的一份服裝公司規劃發展計劃,你們可以看一看。」
歐美的服裝審美風格真適合東方嗎?肯定不適合。
真要能把漢服運動給做起來,讓國內每個年輕女生都擁有一套物美價廉的漢服,就是幾百上千億規模的市場。
三人商量了半天,想了不少名字,但總覺得不夠好。
會議結束之後,李哲把白薇和張文君留了下來:「你倆從各部門抽調一批合適的人手作為班底,然後去杭城、四明、甌州那邊收購幾家服裝廠、製鞋廠,儘快把服裝公司組建起來。」
還有就是港島和-圖-書是自由港,將公司設在那邊也更有利於出口和開拓東南亞市場。
因此不少人對港貨還是高看一等,喜歡去港島那邊旅遊、購物。
趣動集團旗下所有的公司拒絕與其合作。
奈何人家掌握了話語權掌握了行業標準,以至於國內的審美都越來越西化給帶偏了。
為什麼大多數奢侈品品牌都在法國和義大利?
因為很多國人就是偏愛、信任國外品牌。
「華裳,章服之美謂之華。」
這是一份完整、詳實的服裝品牌創建、營銷策劃書。
「這是個女裝品牌,早就有了。」張文君提醒說。
因為行業的制定標準掌握在西方手裡。
因此國內的明星們都以代言迪奧、香奈兒、古馳等歐美大品牌為榮。
等事情說的差不多了,李哲便和白薇和張文君兩人一起離開了會議室。
三流的企業做產品,二流的企業做品牌,一流的企業做標準。
但一個名牌要想成為國際著名品牌,只靠廣告宣傳和明星代言是遠遠不夠的。
問題是國內明星、名人們都以代言歐美大品牌為榮,引導著粉絲、年輕消費群體去購買,並以其為時尚,國產品牌又怎麼可能做得起來,怎麼可能實現產業升級?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