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拯救民族品牌

王廠長又說道:「膠鞋這東西,可不好做啊,競爭非常激烈,浙南和閩東做鞋的個體戶多如牛毛,很多還都是從對岸弄來的技術,你們北方的製鞋企業,恐怕競爭不過他們啊!」
說起大孚橡膠廠,就必須提一下大孚橡膠長的王牌產品,那就是飛躍鞋。
這也使得中國的飛躍品牌,只能在中國境內銷售,出了國就是侵權。
在李衛東看來,這個飛躍品牌正是大孚橡膠廠最值錢的東西。
大孚橡膠總廠,建立與1931年,當時稱之為「大孚仁記橡膠廠」,是老牌的民族工業,主要生產膠鞋。
……
李衛東點了點頭:「王廠長,我能理解你的心情,但是魚與熊掌不能兼得,你總要有個取捨!」
於是李衛東先從宋錦龍那裡,要了十分之一的橡膠原材料,算是先給大孚橡膠廠一點甜頭嘗嘗,也是證明一下,自己有能力,從黃海石化拿到橡膠原材料。
後來法國商人將飛躍品牌賣給了一家美國公司,只賣了200萬歐元,也能說明這一點,如果是大品牌的話,肯定不會只賣200萬歐元。
在王廠長看來,飛躍鞋已經失去了市場,飛躍的品牌不值幾個錢,要這麼一個只剩下半口氣的品牌,遠不如要點錢實惠。
當時生產回力鞋的廠家,也都是國企,也都歸當地化工局管,所以回力品牌最終也落入到了這家大型化工企業手中。
1993年的時候,大孚橡膠與另一家企業合資成立了大博文鞋業有限公司和*圖*書,膠鞋業務也都有大博文所承接。也就是說1993年以後買到的飛躍鞋,都是大博文生產的,這也就是大博文飛躍鞋。
至於剩下了的橡膠原材料,只要李衛東幫黃海石化搞定美孚設備的事情,區區幾百噸丁二烯和苯乙烯,還不是手到擒來。
「李廠長,你想要我們廠的飛躍牌商標?」王廠長開口確認道。
而在國外出售的飛躍,源自一位法國商人。
次日中午,李衛東跟王廠長在一家飯店的包間里見了面。
事實上這就是飛躍商標方面的歷史遺留問題所造成的。
一個誕生於五十年代的民族品牌,本身的價值,就是無可估量的!
五十年代被公管以後,改名為國營大孚橡膠廠,國營后的大孚橡膠廠,年產膠鞋就已經超過了一千萬雙。
五十年代初期,大孚橡膠廠主要生產軍用的解放鞋,到了五十年代中後期的時候,國際環境穩定,軍用鞋需求驟降,大孚橡膠廠便設計了一款民用鞋,那便是飛躍!
李衛東所看中的,正是大孚橡膠廠的飛躍品牌。
當李衛東見到大孚橡膠廠的王廠長,得知大孚橡膠廠已經轉產輪胎,便對飛躍這個品牌動了心思,從那時起,他就開始琢磨著,怎麼把飛躍品牌拿下來。
於是王廠長直接問道:「那你想要什麼?」
所以國內的市面上,就有了三種品牌的飛躍鞋,分別是大博文飛躍、生龍飛躍和回力飛躍。這些飛躍都跟當年的大孚橡膠有關係,也不和圖書能單純的說是誰真誰假。
「王廠長太客氣了!」李衛東話音頓了頓,隨後笑著說道:「不過我弄這橡膠原料,也是花費了不少精力,王廠長不至於眼睜睜的看著我白忙活一場吧!」
王廠長也知道,該進入了正題了,他也開門見山地說道:「我們大孚橡膠廠,自然不會讓李廠長你白幫忙的。你想要加價幾個點,不妨直接說出來,咱們也好商量!」
王廠長點了點頭,他知道飛躍牌就是了李衛東所開出的條件,如果自己不答應的話,恐怕是拿不到橡膠生產的原材料了。
李衛東微微一笑:「實不相瞞,我看中了你們的膠鞋。」
在那個時代,飛躍是跟回力同等級的存在,在國內的地位,就相當於是今年的阿迪和耐克。那時候的年輕人要是能穿一雙飛躍,就跟現在穿一雙新款AJ差不多。
「我不要錢。」李衛東搖了搖頭。
這個法國商人拿到飛躍的授權后,通過一系列的推廣手段,成功地將飛躍帶入了國外的市場,而且他還在美國、歐洲等全球一百多個國家,搶注的飛躍的商標。
當時大博文覺得,飛躍鞋在國內都沒啥市場了,國外肯定更沒人要,不如拿他們覺得沒有價值的飛躍品牌,換來了一批鞋子的訂單,好歹能落點實惠。
李衛東則接著說道:「我要的可不是你們倉庫里存的那些賣不出去的鞋,而是你們的膠鞋品牌!」
王廠長馬上開口答謝:「能買到十分之一,我就已經很滿足了!m.hetubook.com.com之前我跑了那麼多石化企業,一共也就買了幾噸貨。李廠長,我得好好謝謝你啊!」
最開始的時候,誰也沒有提正事,完全是在閑聊,這更像是在試探對方。
而在九十年代中後期,當地的化工局改制,成立了國資為主的大型化工企業。所以這家大型化工企業在大孚廠破產以後,就繼承了飛躍的商標。
「不要錢?」王廠長眉頭微微一皺。
後世的飛躍鞋,在歐美國家的售價不比阿迪耐克便宜,也有人說飛躍已經成了國外品牌,還有人認為飛躍就是回力。
恰好大孚橡膠廠需要原材料來生產輪胎,這讓李衛東意識到自己的機會來了!
李衛東笑著點了點頭:「對,我對運動鞋市場很感興趣。」
而實際上法國商人在國際上賣的飛躍,也是國內廠家代工的,只不過同樣都是中國製造,出了國就成了外國人的了。
然後這個大型化工企業進行了產業的調整,將回力鞋和飛躍鞋的業務整合在一起,也就有了回力飛躍。
「你要我們的膠鞋?」王廠長猛地一愣,心說這小夥子還真要我送他膠鞋啊!
……
對於這件事情,很多人覺得惋惜,明明是中國的民族品牌,在國外卻不是中國人的。
這位法國商人,用訂單從大博文鞋業那裡,換取了飛躍品牌的國際授權。
這能談錢的事情,往往是比較乾脆直接的,裏面沒有那麼多彎彎繞繞,而若是不談錢的話,反倒是會比談錢的事情更複雜。和*圖*書
「我這個人比較懷舊,就喜歡老品牌。」李衛東開口答道。
有了這點甜頭,接下來再大孚橡膠廠談飛躍品牌的事情,就好辦多了。
酒過三巡后,李衛東才主動切入正題:「王廠長啊,你昨天說,需要700噸的丁二烯和300噸的苯乙烯,我琢磨著你們廠短時間內也用不了那麼多,就先幫你要了十分之一!」
「你說的我都明白!我們大孚橡膠廠需要生存下去,所以需要這一批丁二烯和苯乙烯。」
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的時候,浙南和閩東的製鞋業開始發展起來,逐漸擠壓了老牌國營膠鞋廠的市場,於是大孚橡膠的鞋業業務急劇下滑,再加上汽的桑塔納開始大幅度的投產,於是大孚橡膠就轉做汽車輪胎了。
王廠長一臉的無奈,接著說道:「李廠長,只要你能給我們廠找來原材料,飛躍這個品牌,就歸你了!」
王廠長轉念又一想,廠里倉庫里那些膠鞋,反正也不好賣,要是李衛東想要的話,都搬走也無妨。
見到王廠長諸多理由,李衛東臉色一沉:「王廠長,看來你是不想把飛躍品牌賣給我了!」
其實在國外市場上,飛躍也只是個小眾品牌,並沒有國內自媒體吹的那麼神,大概只有海外明星和網紅的小圈子裡,才有些名氣。比起主流大品牌差的還遠。
這一點跟回力不同,在九十年代以前,國內有多家膠鞋廠都生產回力膠鞋。
但是當時這個授權,並沒有獨佔許可或排他許可,因此大博文依舊可以生和*圖*書產飛躍鞋。
王廠長卻嘆了一口氣:「我進入大孚橡膠的第一年,廠里就成立的飛躍的品牌,不誇張的說,飛躍這個品牌,對於我而言就像是自己的孩子一樣,讓我把這個品牌賣出去,我心裏面肯定是不情願的。」
「李廠長,我們飛躍牌雖然有名氣,可已經失去市場了,你想要做鞋的話,自己註冊一個品牌,也不算麻煩的,頂多就是準備點材料,跑幾趟工商局。」王廠長開口說道。
一來是因為飛躍品牌有價值,二來也是不希望中國的民族品牌,落入到外國人手中。
六十年代的時候,大孚廠更名為膠鞋一廠,七十年代中期開始生產輪胎,所以又從中分出了輪胎廠,八十年代中期,輪胎廠和膠鞋廠再次合併,成為了今天的大孚橡膠總廠。
得知李衛東想要飛躍的品牌,王廠長顯得有些茫然。
2000年的時候,大孚橡膠廠停產,大孚橡膠廠的下崗職工另謀生路,就成立了生龍鞋業,並且得到了飛躍的品牌授權,這也就是後來的生龍飛躍鞋。
「李廠長,恕我冒昧的問一句,你要飛躍牌商標做什麼?難不成你也想做膠鞋?」王廠長開口問道。
飛躍這個品牌,原本是屬於大孚橡膠總廠的,九十年代以前買到的飛躍鞋,也都是大孚橡膠總廠生產的。
「王廠長,我不白要,我花錢買。」李衛東馬上答道。
大孚橡膠廠作為國企,原本是隸屬於化工局的,所以大孚橡膠廠破產以後,橡膠廠的資產和債務,也都歸化工局繼承。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