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他會後悔的

老吳卻呵呵一笑,開口說道:「如果真有那麼一天,那我就再回來。說不定到那時候,我已經在美國賺到大錢了!」
李衛東則接著問:「那你去了美國,人生地不熟的,又不懂英語,打算做些什麼?」
等二三十年後,這些追求「美國夢」的華人回國後會發現,原來中國的物質生活並不比美國差,中國的基礎建設、社會治安和生活便捷度,還要好於美國。
兩人有閑聊了幾句,然後老吳便去準備四合院的交易合同。
「不行,400萬實在是太便宜了!」房主老吳搖了搖頭。
上世紀九十年底啊,國內曾經掀起過一股移民熱潮,當時不少的國人普遍覺得,國外的月亮比國內圓,有條件的人紛紛選擇了移民。
「一億美元?也就是八億人民幣?」何安安等著大眼睛,一臉不可思議地問:「你是說這套四合院,二十年能漲到八億人民幣?別逗我了!」
同時他們也會發現,中國大城市裡的房子,比美國還貴!
「咱們生個娃,不就是三個人了么,然後再養兩條狗,那也是一家五口。」李衛東壓低了聲音,接著說道;「京城的四合院,當然是越大越好,越大的四合院,就越是稀缺資源,以後有錢都買不到的。」
因為接下來的三十年,是中國發展最快的三十年,歷史上從未有一個國家,能在短短的三十年內取得那樣的發展成就。
這麼大的四合院,連挖地窖,再加上裝修,估計又得話一百萬。
既然要結婚,就需要有一個容身之所。
……
李衛東覺得這套四合院很不錯,位置好,面積夠大,而且維護的也很不錯,並沒有破敗的感覺。
「是啊,等二十年後,他從國外回來的時候,便會發現,他賺的那點錢,連這四合院的十分之一都買不下!」李衛東開口說。
李衛東微微一笑,開口說道:「老吳,一口價,400萬!」
「不會英語,那你還敢去美國?」李衛東笑著問。
如今的房主老吳,便是曾經的住戶之一。
「十萬塊錢也不夠和-圖-書!」老吳搖了搖頭:「現在美國簽證特別難拿,得虧我以前當過廚子,否則的話三十萬都辦不下來!」
「400萬,你也賺了不少了!再者說來,能一下子出得起這個錢的人,一時半會也不好找,這400萬的放在手裡待一年,光利息的損失多少,你早一些脫手,哪怕是把這400萬買國債,也能賺回來50萬利息了。」李衛東笑著說道。
「我可沒逗你。」李衛東接著說道;「到時候,給我八億人民幣,我都不願意賣!」
「老吳,美國的月亮,未必比咱們中國的圓。我相信用不了二十年,我們的城市也會像美國城市一樣的發達,甚至更發達!」李衛東開口說道。
李衛東同樣的笑了笑:「那好啊,不過等到那時候,這四合院我可不會還給你的!」
「那你覺得在美國要花多久時間,能掙到一億美元?」李衛東笑著問。
提到于老師,李衛東開口問道:「對了,老吳,你要去美國的話,簽證可不容易辦啊,你們于老師托福考了660多分,老美都沒發籤證給他!你這一句英語都不會,怎麼過簽證官那一關?」
同樣的機遇,人類歷史上不知道還有沒有第二次,然而那些出國的人,卻錯過了中國改革開放的最大紅利期。
很多人在國內有著很令人羡慕的體面工作,可以得到社會的尊重,出了國之後卻只能在餐廳刷盤子,做最沒有技術含量的工作。
那時候住房也不像八十年代那麼的緊張了,筒子樓已經退出了歷史舞台,新建的住房都有獨立的客廳和卧室,改變了進門就見到床的尷尬。
老吳卻搖了搖頭:「我又不會說英語,到了美國,就算是擺地攤也賣不出去東西。」
「到了那裡現學唄!」老吳話音頓了頓,接著說道:「不過我也不是完全沒有準備,我報了個英語培訓班,離這裏不遠,就在珠市口那邊。」
其實很多大的四合院,原本就帶有地下室的。大宅子以前都是達官貴人居住的,達官貴人家裡,自和圖書然要挖一個地下室,用來儲存冰塊和蔬菜。
當時老吳買四合院,也沒有花太多錢,每戶人家給個兩萬塊錢,也就把人給打發走了。
「你還認識學校的于老師啊!」老吳開口說。
「有錢能使鬼推磨唄!」老吳壓低了聲,接著說道;「有中介專門幫人辦理簽證,他們跟美國大使館有關係,能搞定簽證官,不過中介收費也不低,收了我三十萬呢!」
有些人運氣不錯,找到了一份適合自己而且薪水不錯的白領工作,但奮鬥幾年後便會發現,自己會遇到職業天花板。
對於移民到美國、追求所謂「美國夢」的華人而言,如果你不是原本就家底豐厚,那麼的你的上限也就是所謂的中產階級家庭。
就因為你是黃皮膚黑眼睛,身上流淌著中國人的血,所以高層管理的職位,永遠都輪不到你。
「紐伊斯特,就是新東方啊!」李衛東笑著說。
「就這四合院,等我在美國賺到錢,能賣十套!」老吳信心滿滿地說道。
這套大四合院還是清朝修建的,據說最早的擁有者是清朝時候一個旗人官員,後來幾經倒手,民國時期還住過幾位名人,算是個名人故居。
「三十萬?這麼貴!我以為美國簽證也就是十萬塊錢呢!」李衛東有些驚訝地說。
「紐伊斯特英語培訓學校?我怎麼沒聽說過。」老吳愣了愣。
現如今,這點錢可買不到這套四合院了,得知李衛東向買,老吳直接開價450萬人民幣。
在四合院里轉了一圈,何安安忍不住開口說道:「這也太大了吧!」
對於單位的年輕職工而言,就算是分不到好的房子,分一個老破小用來結婚,還是做得到的。當然具體也得看單位的情況,有的單位就是條件困難,那就連老破小都分不到。
京城二環內,某個四合院內,李衛東正帶著何安安四處參觀。
你的職位不會繼續提升,你的薪水不會繼續提升。然而比你來的更晚、能力也不如你的印度裔同事,卻可以平步青雲,走上管理崗位,成為你和_圖_書的上司。
九十年代出國的人,即便是有一定的外語基礎,但外語水平也不會很好,畢竟當時國內學外語的環境也不好,所以出國以後,哪怕是有技術的人,也找不到專業對口的工作,不得不從事低端的服務性工作。
李衛東這種土豪,當然不用等著分房子,而一般的商品房,李衛東也看不上,乾脆就趁著四合院還很便宜,買上一套四合院。
1994年年的時候以後利息還是很高的,老吳猶豫了一下,大概覺得這是他能接受的心理價位,便點了點頭:「那好吧,就400萬賣給你了,要不是我趕著去美國,肯定不會賣的這麼便宜!」
「那也沒有這麼大啊!」何安安話音頓了頓,接著說道;「就咱們兩個人,住這麼大的房子,怪害怕的。」
網上有個段子說,一個京城人為了圓出國夢,賣掉了自己的四合院,背井離鄉去國外淘金,辛苦節儉過了三十年,終於攢下了一百萬歐元,打算回國養老享受生活,結果發現自己當年賣掉的四合院,中介掛一個億。
500萬花出去,李衛東卻並不覺得心疼。
後來隨著經濟的開放,京城也有了服裝市場,老吳便在服裝市場里買了攤位,繼續做服裝生意。又過了幾年,老吳已經是擁有五個服裝攤位的小老闆了。
於是李衛東便找來了施工隊,先對地下室進行擴建,然後再開始裝修。
1994年還屬於單位分房的年代,國企或者事業單位職工結婚的話,就給單位寫一份申請,然後就等著單位分房子分房子就可以了。
何安安瞬間明白過來,反倒是不懂英語的老吳一臉不明所以地說道:「我報名的學校就是新東方,原來這學校還有另外一個名字,紐伊斯特,比新東方洋氣多了!」
老吳原本是一所中學的廚子,偶爾會偷著賣一些墨水、稿紙之類的小東西賺點錢,結果紅顏的人舉報了。
「我說老吳,你這就算錯賬了。你在國內,好歹是個資產千萬的老闆,想買啥就能買啥,別人拿你當大爺。可去m•hetubook•com•com了美國的話,當個廚子,可就得拿別人當大爺了!」李衛東開口說道。
在上個月,按摩座椅的銷量又創新高,李衛東輕輕鬆鬆的撿了上千萬。
這雖然是個段子,但卻是那個時候出國的人的真實寫照。
裝修這種事情,在當時也是不怎麼流行的。能給地面鋪個瓷磚,再安裝一個鋁合金的窗戶,就算是豪華裝修了,到了九十年代末,才逐漸的流行起各種木製的裝飾物,比如博古架、木質的牆面包裹等等。
因為這件事情,老吳的媳婦也跟老吳離婚了。出來后的老吳,乾脆把「投機倒把」事業進行到底,當起了個體戶,在京城擺攤賣衣服。幾年下來,竟然賺了不少錢,八十年代中期的時候,就成了萬元戶。
「李老闆,這套四合院1000多平方,賣你450萬,真的不算貴了。」房主老吳開口說道。
「大?」李衛東呵呵一笑,接著說道:「你又不是沒有住過大房子,你爺爺住的那個療養院,不也是獨門獨院么!」
……
四合院挖地下室,也算是常規操作,不挖反而不正常。京城裡寸土寸金,地下多一層,那也是大把大把的鈔票,最起碼能讓四合院升值三成。
此時,房主老吳從旁邊走了過來,一臉堆笑地問:「李老闆,看的怎麼樣了?」
不久之前,兩家的家長見了個面,一起吃了頓飯,便將兩人的婚事定了下來。
李衛東花了400萬,買了這一套1000多平方的四合院,四合院到手之後,李衛東並沒有忙著裝修,而是先雇了個施工隊,挖出來一層地下室。
望著老吳離去的背影,李衛東臉上露出了玩味的笑容,同時開口說道:「他會後悔的。」
「不至於吧,人家在美國爭得可是美元!」何安安開口說。
「你說老吳么?」旁邊何安安問。
「你要去美國?看你這年紀,也不是去讀書吧,是去做生意么?老吳,你這生意做得挺大的啊,都做到美國去了。」李衛東有些八卦的問。
當時還是七十年代末,個體經濟還是不被允許和-圖-書的,有正式工作的人兼職做個體賺外快,也是犯了大忌,於是老吳便被扣了個投機倒把的帽子,關了一年半不說,還被學校開除了。
李衛東則開口說道:「回頭你去上課的時候,問問你們于老師,是不是還有這個名字,他絕對說有。」
然而那個時期出去的人,總體發展都不是太好,真正能成在國外出人頭地的寥寥無幾,反倒是有很多人在國外待了幾年後,回國創業,然後搭上了中國經濟發展的快車道,最終會成為了知名的企業家。
李衛東買的這套四合院,原本是清朝官員居住的,自然也有地下室,只不過這個地下室不大,不能滿足李衛東的需要。
至於商品房,都是那種剛富裕起來的人,為了改善住房條件才會購買的,年輕人的話很少會有人買商品房來當婚房,就算是有心想買,也買不起。
「這房子很好,不過價格嘛,能不能再便宜一些?」李衛東開口問道。
李衛東則開口說道:「你們京城有個紐伊斯特英語培訓學校挺有名的。」
解放以後,這座四合院先做過學校、醫院和幼兒園,後來成為了公用住房,也就是所謂的大雜院,最多的時候住了十幾戶人家。
這個時候的京城四合院是真的不貴,小一些破一些偏一些的五六十萬就能買到,大一些的也不過四五百萬。
如今李衛東看的這一套四合院,就是一套大的四合院,面積1000多平方。
老吳卻開口說道;「那可是美國啊,美國多好啊,那麼的發達,去美國當廚師,也比在中國當老闆強啊!」
旁邊的何安安也開口說:「我也沒聽說過啊!」
於是老吳乾脆將所住的四合院買了下來,小部分自己住,大部分當倉庫,晚上回家睡覺的時候,也就等於順便看倉庫了,可以省下一個人的工錢。
那是一個充滿了機遇的時代,對於那些抓住急於的弄潮兒來說,他們不是在賺錢,而是在撿錢!
當然對於當時的人而言,五六十萬已經是個天文數字了。
「大不了就再去當廚子唄!」老吳一副信心滿滿說道。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