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5章 當個煤老闆,真香!

亞洲金融危機對於中國的經濟影響雖然不大,但1997年的時候,中國還是煤炭凈出口國,而且主要就是向東亞地區出口。
然而煤炭的產量是固定的,即便是存量有很多,但都在地底下埋著呢,挖出來需要時間,而等這些地底下的煤挖出來,價格指不定要漲成什麼樣。
其次就是工業的直接用煤。那時候鍋爐基本是很多企業的標配,哪怕是一些幾個人的小作坊,也會配備一台小鍋爐,因此也就需要大量的煤炭。
房地產的產值雖高,但中間的各種稅費也高,而且一個樓盤從立項到盈利需要時間,這期間會佔用大量的資金,因此房地產企業的盈利並不像表面看起來那麼高。
煤老闆們來錢實在是太容易了!
有些礦主還覺得,能夠給趙金山打工,成為他的馬仔,就是攀上了高枝,比當礦主要強得多。
趙金山接著說道:「前些年的時候,煤炭價格又便宜了,怎麼漲也漲不上來,今年的價格卻是蹭蹭的往上漲,都快成一天一個價了。我現在真擔心,萬一有一天,煤炭價格又跟以前那樣跌回去。」
也是在這一段時間,無論是煤炭企業,還是煤老闆,都紛紛將煤礦低價甩賣,而李衛東的東山礦業,也是在那個時候抄底的。
然而這麼多有經驗的管理者,一時間去哪裡找呢?
煤炭產業的這一波好日子,一直持續到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爆發以後,能源需求大減,煤炭價格也大幅度回落,煤炭行業第一波紅利算是結束了。
「這是老張,家就住在這個村,當年我就是從手裡,買了這個礦。不過我手裡也沒有那麼多人去管礦上的事情,所以乾脆就聘了他,負責管理這個礦的運作。」趙金山開口解釋道。
這些原礦主對於煤礦的情況,本身就很熟悉,而且也有管理經驗,不用時間磨合,直接上手就能幹活,比專門再請其他人要方便多了。
這種三十萬噸級別的小煤礦,就是每次山西清理小煤礦,都能關停三四千家的那種。一家小煤礦一年盈利4500萬,那四千個小煤礦,一年就是1800億!
整個煤炭行業也迎來了苦日子,大部分的和圖書煤礦都是負債經營,越是小煤礦,負債的情況月嚴重。
後世的房地產行業可謂是支柱產業,但那些房地產老闆,比起當時的煤老闆依舊要遜色不少。
2000年煤炭價格在谷底的時候,某村的小煤礦求爺爺告奶奶的,希望把村裡的煤礦轉包出去,承包20年只需要20萬,但卻無人問津。
「李老弟,你說這煤炭價格也是奇怪,我記得九十年代的初期的時候,煤炭價格也是上漲的厲害,當時我還跟幾個哥們兒倒騰過煤炭呢!」
整個煤炭行業的苦日子,一直持續到2002年。
這些卡車都是來拉煤的。
「沒事,一切正常!現在煤炭價格好,挖出來的煤根本不愁賣,基本上是一出井就被搶走了。而且現在煤炭價格高,挖煤的也漲工資了,所以礦上也不缺人手。」
李衛東恍然般的點了點頭,東山礦業盤下這麼多煤礦,自然是需要有人去管理的,而且這個管礦的人還得有經驗,畢竟這不僅僅是一筆生意,裏面更牽扯到重要的安全生產問題。
「未來十年內應該不會跌。」李衛東接著解釋道:「這一次的煤炭價格上漲,會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因為我們國家對於煤炭的需求量會越來越大。去年年底的時候,咱們正式加入了WTO,未來工業用電的需求會大幅度的增加,所以國家才在今年取消了電煤指導價,就是為了保障能源供應,現在的煤炭也算是徹底市場化了。說不定等過些年啊,咱們自己生產的煤炭都不夠用了,到時候每年得從國外市場進口幾億噸呢!趙老哥,你就放心吧,煤炭價格是跌不下來的!」
煤老闆們的好日子,在2008年達到了頂峰,那一年煤炭價格一度突破了四位數,煤炭的利潤比之前也翻了好幾倍。
「趙總,您過來也不提前通知一聲,我好去迎接你啊!」那人開口說道。
就好比發改委公布明天油價上漲,那今天肯定會有很多人去加油站,把油箱加滿。
這些大型煤炭企業有保障國家煤炭供給的生產任務,或者是有自己的煤化工企業,即便是煤炭價格下跌,也可以依靠煤化工這方面和圖書來盈利。所以大煤礦輕易是不會出售的。
就比如寶強的處女作《盲井》,原型就是那個時代小煤礦的事情。
煤炭一直是中國最主要的能源,而早在八十年代的時候,李衛東就跟煤礦買賣打過交道。
一般的村集體,也沒有錢對於集體的煤礦進行投資,乾脆就承包出去,甚至層層轉包,利潤空間自然就縮小了。
礦山範圍內,趙金龍指了指面前的礦洞,開口說道:「就這座礦,我當年花了二百萬包下來的,前些天的時候,已經有人開出五千萬想買走!這才兩年的功夫,就漲了整整二十五倍,我之前在東南亞買空賣空,也沒有這麼高的回報率啊!李老弟,你這眼光,我真是佩服的五體投地,要說點石成金也一點兒都不過分!當年你說煤礦能賺大錢的時候,我還有些心虛,要不是你也願意投錢進來,就憑我一個人單幹的話,肯定不敢搞這麼大!現在看來,三年以內,咱們投進去的錢就能收回來!」
那時的煤礦工人也會陪同煤老闆四處要賬,名義上是陪同,實際上是監控,怕煤老闆跑路,錢拿不回來了。
直到2012年,在經濟大環境和供需關係等多方面的影響下,煤炭行業才告別了所謂的黃金十年,然後又是新一輪的經營困難時期。
再加上當時三角債橫行,煤礦行業也是重災區,一年賣煤的錢,年底能要回來兩三成就算是不錯的了。
因為那一年,每噸煤的凈利潤有150塊錢,這還只是技術水平落後的小煤礦。採煤技術更高、生產規模更大的大煤礦,每噸煤的利潤可不止150塊錢。
而類似的規模煤礦,東山礦業整整抄底了二百多個。
隨著市場上對煤炭需求的增加,國家也在2002年,開放了電煤的指導價格,這時候煤炭行業徹底的市場化,隨之而來的是煤炭價格迅速的上漲。
老張話音頓了頓,接著說道;「就是這個回採率啊,實在是太低了,以現在的煤炭價格,咱們的這種回採率,就像是在扔錢!我看了都心疼。」
挖煤本來就辛苦,若是還不賺錢的話,自然就無人問津,那時候還在從事採煤工作的,大m.hetubook•com•com部分是實在無路可走的人。
當時的煤老闆也並不像未來那麼的風光,甚至有些可憐。
既然知道明天要漲價,那今天還不趕快多買點存著!
趙金山就用了個很聰明的辦法,買下礦以後,直接雇傭原來的礦主作為管理者。
「不後悔。」老張搖了搖頭,趕緊說道:「趙總當時肯買我的礦,那是看得起我,我高興還來不及呢!而且我現在幫您管礦,你肯定也不會虧待我的。」
從這方面來說,趙金山還是很有頭腦的。
「三年以內還是太保守了,稍微提高一些效率,我估計兩年以內,本錢就能回來,再接下來就是純賺的了。」李衛東笑著說道。
東亞恰恰是亞洲金融危機的重災區,當時東亞各國經濟幾近崩盤,大量的企業倒閉,對煤炭的需求自然也大幅度減少,因此國內的煤炭價格,才會受到影響。
因此真正被拿出來低價甩賣的,都是那種幾百萬或者幾千萬的煤礦。
首先是電力需求,製造業離不開電力,高、中、低端的製造業里,都有用電大戶。別的不說,就一個電解鋁,生產一噸就要消耗12000度的電。
二百多個煤礦,放在大西北其實不算多。
「回採率能有多少?」李衛東馬上問道。
這還只是一個山西,在內蒙、XJ、陝西等地,土地更加廣闊,煤炭的儲量也更高。
緊接著在1998年,煤炭管理體制也進行了改革,煤炭工業部被撤銷,原本屬於煤炭部管理的終點煤炭企業,也被下放到地方。
在2001年底的時候,中國加入WTO,國內的製造業開始迅速的成長,而這時候對於煤炭的需求量也越來越大。
前往礦山只有一條簡單的土路,但正是這條簡單的道路上,卻有幾十輛的卡車在排隊。
也是在這一年,中國開始成為煤炭凈進口國。從外國進口煤炭的價格,已經遠低於自己產煤的價格,這時候自然是從國外買煤才結束。
「是個明白人!以後好好乾,有我趙金龍一口肉吃,就有你老張一口湯喝!」趙金山開口說道。
在各個煤礦,原本那些催債的人瞬間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拿著大捆現金,求和圖書著買煤的人,到礦上拉煤的卡車也排起了長龍。
這些年來,東山礦業囤了不少的煤礦。如今國家取消了電煤指導價格,東山礦業的好日子終於來了。
中國的電力主要依靠燃煤發電,工業用電的激增,也使得煤炭消耗的大幅度增加。
於是乎煤炭價格變成一天一個價,誰也不知道第二天煤炭價格是什麼樣,但可以肯定是,明天的價格一定是上漲的。
李衛東和趙金山,站在礦井門口閑聊了半天,這時候礦井裡升上來一個人,見到趙金山後匆匆的小跑過來。
如今李衛東所在的這個煤礦,規模其實也不大,但也能夠得上中型煤礦的標準,日後不用擔心被清理。
……
按照這個價格,一個三十萬噸級別的小型煤礦,一年就能霍利4500萬元。
那時候,很多卡車司機為了拉一車煤,願意在礦上乾等一個星期,因為只要把這一車煤拉出去,獲得了利潤比他辛苦跑一個星期還多。
這麼低的回採率,真的是在扔錢!
趙金山則接著問道:「最近礦上沒出什麼事吧?」
只聽趙金山笑盈盈地問道:「老張,現在這礦這麼賺錢,你有沒有後悔把礦賣給我了?」
當年李衛東還在運輸公司的時候,便提出了以運代銷的經營策略,而那時候以運代銷的產品,便是煤炭。
這還僅僅是小煤礦的產出,算上中大型煤礦,一年得是多麼驚人的數字。
像是泰豐礦和泰盛礦那種價值十億的頂級大礦,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哪怕是價值上億的煤礦,也都在大型煤炭企業手上。
看到這個數字,大家應該知道,當年那些煤老闆,為什麼會那麼的風光,為什麼各個都是一擲千金而面不改色。
以趙金山的背景,這些村裡的土礦主想巴結都巴結不上,所以當趙金山發來邀請的時候,幾乎所有礦主都答應了。
到了村集體這一級別,幾十萬的煤礦也有的賣。當然這種級別的小煤礦,日後都被國家給清理封存了。
後來整治小煤礦的時候,光是山西一個省,哪次不得關停三四千個小煤礦!後來小煤礦整治的差不多了,而在SX省內90萬噸級的煤礦,依舊有700多個。
運輸公司從兗和_圖_書礦,直接拉煤到港口,除了正常運費之外,一噸還能賺個兩三塊錢的差價。
很多大型的房地產企業,動輒一年上百億的盈利,但一查財務報表,竟然還是負債經營。
老張趕緊一臉賠笑的點頭稱是,甚至露出一副很感激的表情,對於他這個土礦主而言,能跟趙金山喝上一口湯,已經是人生巔峰了!
「當年咱們不也是石油生產大國么,大慶、勝利也都是大油田,現在還不是指望著進口。」
很多煤老闆要麼是在要賬,要麼是處於要賬的路上,有些人一年到頭什麼事不幹,就是要賬,只有三十回家過年,大年初六接著出門要賬。
然而到了2004年,有老闆開價9000萬,這個村卻死活不賣。
與之相比,煤老闆們顯然滋潤的多,挖一噸煤就賣一噸煤,錢就賺到手了,今年沒挖完,明天接著挖,煤炭價格更高,賺的也更多。沒有那麼多稅費,也不用擔心負債。
到了1993年,煤炭行業的轉機出現了,國家開放了除電煤以外其他的煤種的知道價格,煤炭產業也迎來了第一波發展浪潮。
當時的煤炭,已經不是一天一個價了,而是按照小時來計算,前一個小時是這個價格,后一個小時可就不是這個價了!
「大約是20%到25%之間!」老張開口答道。
「從國外進口煤炭?應該不至於吧!咱們國家什麼都缺,可就是不缺煤。整個西北地區有這麼多煤可以挖,哪能用得上進口啊!」趙金山搖著頭說。
「這麼低!」李衛東眉頭一皺。
李衛東笑了笑,接著說道:「趙哥,你這話說的可別太滿,說不定十年之後,咱們東山礦業得去海外買煤礦,然後運回國內賣呢!」
1993年到1997年,是國內小煤礦生長最野蠻的幾年,那幾年相關的法律法規不健全,監管力度也不夠,煤炭產業發展過程中,免不了會出現很多破壞環境、破壞耕地,甚至是一些嚴重的違法事件。
而在當時,煤礦要麼是國營的,要麼是集體的,那些國營大礦技術好,產量大,效益是有保障的,那種鄉村集體的小礦,採礦手段還比較的原始,基本上全靠人力操作,經營都是比較困難的。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