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四章 寒冬送暖

說完之後,張重若又到另外一家安排爭水之事。
張一廣可以把父親及兒子放在後面,但是他必須放在前面。
謝德文想了想,嘴角勾勒一抹嘲笑:「張家莊也太窮了吧,明顯獎賞不公。」
張重若臉色一沉,搖搖頭,打量他們家人一眼,指著他的父親與兒子,沉聲吩咐:「不行,不但你要去,你的父親與大郎也要去。」
「諾,管家老爺,小人就出去爭水。」張一廣說完拱手一禮,從牆壁取下一根木棍,就要出去。
這種屋子在張家莊不止他一家,至少二十家以上。
謝德文嘆了口氣,臉色差點變成豬肝色,擺擺手:「既然有了官府,吾等就看看官府如何救濟。」
他們自作多情半天,以為小恩小惠可以到張家莊耀武揚威。
「管家老爺,爭水,爭什麼水,小人在成都,可是從來沒有爭水過。」張一廣聽到爭水,嘴巴張得老大,彷彿能夠塞進一個鴨蛋。
「管家老爺,你放心,老夫會出去爭水的。」張啟利點點頭,也從牆壁取下兩根木棍,一根給了自己,一根給了孫子。
而張啟利更加幸運,脫臼當即被趙家莊郎中接好,兩三天就沒有事情。
大郎接過木棍,一臉茫然,臉色極為蒼白,還退後幾步,顯然非常害怕,但是最後還是點點頭。
兒女營養不良,個個彷彿瘦弱得猴子一樣,被一些人戲稱為猴兒猴女。
幸運的是,他的父親只是脫臼,兒子只是鼻青臉腫,只是受了皮肉之傷。
他們正是沒有戶籍,官府不承認他們,生存完全系在謝家莊特別是族長身上。
謝德冬脖子一縮,急忙搖搖頭,拱手一禮:「稟告族長,沒有族長同意,老奴豈能私自派人出去宣傳?」
他陰沉如水地望著謝德冬問道:「子寒,官府為何這樣做?」
「就是,這個管家應該廢掉算了,謝家莊的糧食也不是刮大風來的,明明救濟一家人只有十斤糧食,到了他口裡竟然變成每人十斤大米了。」謝德夏臉色陰沉能夠滴水,雙手揮舞,也不停咆哮。
他更是為人之夫,要挑起家裡重擔,所以他必須義無反顧,沖在最前面。
張家莊雖然對官府瞞報只有五百人,但是卻瞞不過作為鄰居的謝家莊,對此了解得清清楚楚。
聽到這裏,張大郎才沒有那麼驚慌,甚至還有一絲興奮。
「稟告族長,聽說官府看見張家莊太貧窮了,故來到這裏救濟一二。」他是專門負責張家莊情況的,當然有自己的渠道來源。
「管家也太快了吧,竟然把和*圖*書糧食送了過去。」謝德文有些不滿地說道。
為了來年求生,他們不得不爭水。
張一廣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做的。
而他們原來的計劃,不過發放幾十斤糧食,最多也不過百斤稻穀而已。
其它耆老長老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好似晴天霹靂當頭一擊,又好像被人從頭到腳澆了一盆涼水,全身麻木。
在爭水過程之中,他沖在第一批。
張啟利沒有法子,其實管家不說,他也要去爭水。
所以謝德文這個族長一聲令下,他們就不得不參加械鬥。
家裡糧食本來就不多,現在主要勞力倒下了,以後怎麼辦?
他對著孫子拍了拍肩膀,安慰說道:「大郎,為了收成,為了生存,出去爭水去。」
他們有三個兒子,兩個女兒,一個還不到五十的父母。
「那老奴安排一個人,過去看看官府如何救濟。」知道主子難受,謝德冬這個管家腦子轉得極快,馬上轉移話題。
挑到協河亭實在走不動了,關鍵是所帶乾糧全部吃了,只有在這裏謀生。
「子寒,汝計算一下,張家莊要發放這些大米,」謝德文有些迫不及待,搓搓手問道,「要多少大米,要多少錢?」
他的父親張啟利一時茫然,耳朵里哄了一聲,如同被尖針刺了一下,全身都有些麻木了。
不過張一廣付出代價更多,他的大腿被打得骨折,直接倒在地面,不斷伸吟。
他畢竟是一個管家,雖然覺得丟臉,但是必須請示,不然族長怪罪下來,怒火自己無法承受。
「族長,族長,老奴來了,老奴來了。」謝德秋躬著身子,低頭頭部,屁顛屁顛跑了過來,對著他躬身一禮。
而協河只是一條小河,上游不過幾里。
他非常勇敢,把對方打得鼻青臉腫。
「可是,可是。」張一廣話沒有說出來,就被張重若打斷,「沒有什麼可是,族長這次也要親自參加爭水。如果不參加爭水,難道你們全家人準備喝西北風不成?」
謝德文眼裡噴著怒火,恨不得一把把這個假傳命令的奴才撕得粉碎。
其它之人聽到此話,其它之人,個個跟著哈哈大笑,人人輕鬆之極。
「父親,大郎,如果爭水,你們走到後來,不要衝到前面,一定要小心。前面有我就足夠了。」他想了想,還是有些放心不下,對著父親與兒子吩咐。
這是一句俗話,其意義就是虧損沒有底了。
聽到此話,謝德文臉色頓時鬆懈下來:「看來張家莊自己沒有那個救濟能力,只有https://m•hetubook.com•com依靠官府了。」
謝家莊這次參加械鬥的,除了護院,就是住在茅草屋的人,住在瓦房的人基本上沒有參加。
這是一個左右為難的事情,一方面是生存,一方面是重傷。
大兒子與二兒子還好點,還能夠背一些糧食衣物之類。
最後他同意他們一家人租下四十畝田土,還同意讓以黃桷樹方圓半丈搭建茅草房子。
張家莊也是謝家莊的對手,相鄰根本就不遠,只有一條小河。
他們哪裡知道,都江堰依靠岷江,岷山雪水可以源源不斷流來。
「難道管家心太急,一邊調濟糧食,一邊通知張家莊不成?」謝德春搖搖頭,忍不住哈哈大笑。
而參加械鬥之人,都是沒有正式戶籍的佃客。
母親白髮及皺紋更多,顯得更加老一些。
張重若本來沒有答理他們,聽到他們是張家份上,還有一貫會子上面,勉強同意他們留下。
聽到此話,謝德文、謝德書、謝德夏等人面面相覷,有些茫然不解。
他們話音沒有落下,張家莊又傳過來聲音:「張家莊村民聽清楚了,這次發放大米衣物乃是官府,地點就在亭子那裡。」
張一廣點點頭,心裏不以為然。
小河的水正常年生基本上還足夠,但是乾旱之年,只要有水,必須給田裡加水。
這裏只是小小山丘,沒有雪山,根本就雪水可以提供。
也就是說,這些人,官府根本就不知道他們存在,彷彿隱身一樣。
屋子主人就是張一廣,他今年三十齣頭,妻子剛剛三十。
「什麼,是官府發放?」謝德文驚呆了,張著嘴,半天說不出話來,過了好一會兒,才搖了搖頭說:「這是真的?老夫不信。」
其他之人臉色鐵青,目不轉睛望著謝德冬。
十斤糧食並不等同十斤大米,十斤糧食可能是小麥稻穀。
他的妻子也是那種非常大眾,不過賢惠。
他們不是本地人,而是大半年之前成都金堂縣逃難到這裏的。
只不過要完全好轉,可能大約兩三個月。
見到事情難以阻止,張一廣的母親及妻子哭哭泣泣,不停吩咐他們一定要小心。
張家莊實力與財力遠遠不如謝家莊,所以包括族長本人也親自參加了械鬥。
現在才剛剛進入冬天,一家人已經吃差不多一半糧食,還是在全家人省吃儉用的情況之下。
他不停咆哮,口水四濺說道:「族長,不是說每家人只有十斤糧食,一套衣物,怎麼變成每人十斤大米,兩套衣物了?」
「稟告族長,還救濟張和-圖-書家莊不?」謝德冬舔了舔乾巴巴的嘴唇,艱難地小心翼翼地問道。
他以為自己完蛋了,畢竟腿骨被打斷,極有可能成為瘸子。
謝德文搖搖頭,否認他的說法:「這次參与械鬥的,不但有居住茅草屋的,也有瓦房的人。」
可以說,還不用過年,他們家裡就已經沒有糧食吃了。
重慶離昌元縣差不多兩百多里,彷彿謝家莊把他們大米從昌元縣一直虧損如此之遠。
董家沱在哪裡,乃是大江(後世長江)在重慶一個非常深的沱灣,據說水深有五十丈。
但是生存面前,重傷又算什麼。
由於沒有戶籍,謝家莊在繳納稅賦時候,可以減少相當大的開支。
雖然只有一丈見方,但是卻分成五間,一間是夫妻卧室,另外三間則是兒女及父母卧室,還有一間是灶屋。
張家莊一個黃桷樹下面,有一個茅草搭建的茅草屋子。
彷彿人人被扇了十幾個耳光,個個恨不得地面有一個地溝鑽進去。
沒有法子,他們五個兒女都在長身體,個個都非常吃得。
如果不爭水,來年他們的水田可能沒有水。
「奇怪,你沒有過去,張家莊怎麼有人叫喊發放糧食及衣物?」謝德文瞪眼望著謝德冬,兇猛的目光射在他的身上,「難道你派出護院過去通知張家莊了?」
他們話音剛剛落下,個個目瞪口呆,下巴差點掉在地面。
他不但為人之子,也是為人之父,他是中間力量。
他現在幾乎不能動彈,躺在床上養傷。
他們把最後一點錢全部拿了出來,找到管家張重若。
兩個女兒卻慘了,年齒幼小,哪裡走這麼遠的路。
「族長,老奴還正在清點糧食及衣物,沒有過去,更沒有發放什麼大米之類。」謝德冬一臉懵逼,急忙拱手一禮回答。
謝德書的鼠目轉了幾圈,指了指張家莊背後的山坡,皺眉說道:「聽說張家莊飼養不少山羊,應該是賣了山羊購買的大米吧。」
前幾天,管家張重若突然通知:「謝家莊過來爭水,你們拿起木棍,一起去爭水。」
即使如此,由於收成欠佳,他們一家人上繳地租只有千斤糧食。
看到這裏,管家滿意點點頭,最後說道:「你們放心好了,主家已經安排好了。」
萬萬沒有料到,他們還沒有出門,就被狠狠地打臉。
謝德文脖然大怒,一張白臉也變成了豬肝色,口裡大聲叫喊:「管家,管家。」
張一廣實在無奈,就讓坐在她們坐在籮筐裏面,幾乎是從成都挑到協河亭。
張啟利打量張一廣與張大郎一和圖書眼,點點頭:「大郎自有老夫照顧,倒是你要小心一些。」
父親頭上及鬍鬚有少量白髮,臉上有不少皺紋。
「諾。」放心大半的謝德冬鬆了口氣,馬上拿出隨身攜帶的小算盤,不停地撥打著。
可是這兩百斤糧食,能夠換來他大腿被打斷的傷害嗎?
但是爭水,極有可能受傷,甚至重傷。
謝德文深深地吸了口氣,強制壓抑心裏怒火,沉聲問道:「說,你說出來,你為何要給張家莊每人發放十斤大米?」
張重若如看白痴一樣打量他一眼,瞪眼吼道:「不爭水,你們田裡栽種什麼,就是小麥高粱也要有水。」
張家莊的敲鑼的人聲音頓時傳過來:「住茅草屋子的人,出來領取糧食與衣物。」
說是一個屋子,其實簡陋之極。
「兩百貫,這個可不是不值錢的會子,張家莊哪裡這麼多錢?」謝德夏眼睛瞪得老大,眼睛差點從眼眶掉了出來。
「張家莊山羊雖然不少,但是成年山羊也不過百隻左右,其餘都是未成年山羊。」謝德文搖搖頭,眼裡都是不屑一顧的神色,「況且山羊羊肉價格遠遠低於灘羊羊肉價格,兩百貫銅錢,差不多要二十幾隻羊肉。」
張一廣一家人找到落腳地方,終於鬆了口氣。
「救濟,救濟也只能一時,」謝德文哼了一聲,長袖一甩,「張家莊上上下下賤民差不多上千,看看官府能夠救濟幾時?」
只有風調雨順,他們水田才有水。
「難道張家莊太窮,大米與衣物只發放茅草屋之人,瓦房之人不發放?」謝德書眼睛又轉了幾圈,得出一個答案。
「張家莊這次出手爭水鬥毆,難道發放這些大米衣物,是為了慰問他們不成?」謝德書鼠目轉了幾圈,皺眉問道。
幸運的是,趙家莊鎮的郎中用正骨之術,接好他的大腿。
萬萬沒有料到的是,他們竟然遇到百年少見的乾旱。
聽到此話,謝德秋臉色鐵青,頓時變成豬肝色,人頓時跳了起來。
不過他畢竟是族長,不能失了自己風度。
「難道是張家莊看到村民損失慘重,發放糧食食物來安慰人心不成?」謝德書鼠目轉了幾圈之後,有些惴惴不安地問道。
他相貌不算突出,但是身材算得上高大。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這是兵家常識。
兩人由於營養不良,都比較瘦削。
還好,張家莊的看到是外地新來之人,又是乾旱,只收了兩成地租。
張家莊的居住茅草屋子人佔大半,按照每人十斤糧食發放,他們要發放三四千斤大米。
謝德書一張老臉頓時變hetubook•com•com成豬肝色,彷彿能夠滴得出血。
金堂縣到協河亭多遠,差不多七百里路。
謝德秋狠狠地向著地面吐了大口口水:「這次謝家莊虧大了,簡直虧到董家沱了。」
「族長,這個不正是吾等所需的嗎?相信張家莊下次參加械鬥之人,沒有得到慰問的肯定不會參与了。」說完,謝德夏忍不住放聲大笑。
大郎、二郎、三郎分別十五歲、十二歲、十歲,兩個女兒分別六歲及三歲。
張重若板著臉,臉上僵硬如石頭,冷冷地說道:「你父親好像還沒有五十,比老夫年齒不小,你的兒子已經十五,哪裡還沒有成年?」
張家莊敲鑼的人聲音又傳過來:「住在茅草屋子的人,還不出來,每人十斤大米,兩套衣物。」
十斤稻穀碾出米率多少,不過四斤六兩而已,最高也就是五斤頂天。
謝家莊不像張家莊,由於良田甚多,大部分人沒有直接參加械鬥。
不過萬萬沒有料到的是,謝家莊沒有出村民,而是護院,也是打手。
這是用籬笆圍的,總共不過一丈見方。
謝德書眼睛轉了兩圈,搖搖頭:「管家還在調濟糧食與衣物,好像人還沒有出去。」
即使是千斤糧食,他們一半是稻穀,一半是高粱米。
「管家老爺,求求你了,父親年事已高,大郎還沒有成年,哪裡能夠參与械鬥。」張一廣聲音帶著哭腔,苦苦哀求。
為了節約糧食,他們基本上喝粥,是那種能夠照出人影子的稀粥。
但是張家莊不一樣,否認有沒有有正式戶籍之人,都要參加械鬥。
此時,並不甘心的謝德文終於清醒過來,臉色鐵青。
對方又有他們卧底,只要稍稍打聽,對於自己的對手自然了解得清清楚楚。
謝德冬這個管家倒也厲害,很快就有了答案,「稟告族長,張家莊居住茅草屋的人,老奴估算有六七百多人,每人十斤,要六七千多斤,預計銅錢至少兩百貫。」
張家莊讓他們參加械鬥,倒也沒有食言,最後送來兩百斤糧食。
這個原因現在這些耆老長老都知道這一點,只不過沒有說破而已。
三兒子年齒不大,能夠走路已經不錯。
他的妻子張胡氏母親張王氏一臉憂愁面容,坐在他的床前。
「確實,如果沒有官府,張家莊那些賤民哪裡挨過這個冬天。」謝德書眼睛一轉,給自己找了一個台階下。
為人之子,他要孝敬父親;為人之父,他要照顧兒子。
走著走著,僅僅幾十里路,就走不動了。
但是張一廣搖搖頭,事情肯定沒有那麼簡單,不過現在是騎虎難下。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