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3章 趙國偉的圖窮匕見

應用響應的速度還是很快的,明顯原湯化原食,自己的系統適配自己的處理器要流暢很多。
基本上市面70%的軟體在這裏都能用到,但是體驗上有非常明顯區別的就是操作邏輯和UI。
「到那時,我們就會將應龍系列發售,預估性能應該能達到今年英特爾酷睿三代i7的60%水平。」
他們自己的瓏芯在幹嘛?
身後幾個研究員也抑制不住的興奮圍了上去,即便是穿著無塵服,隔著一層透明的面罩,也完全掩飾不住他們臉上的興奮與火熱!
「無雙科技還有一套完成度在80%以上的星辰操作系統,不過那個系統針對的是英特爾酷睿處理器和X86指令集做的。」
「當然。」
至於應龍系列賣不賣的出去?
「如果不出意外,明年的這個時候我們就能拿出這三件套90%以上的完成度。」
胡偉文幾乎瞬間就變得激動起來,前面各種東西對他而言都只是驚奇,唯獨指令集讓他激動!
好的中樞神經會用最節省力氣最高效辦法驅動身體,不好的中樞神經就會走彎路。
這看起來只是增加了一個滑動邏輯,但背後帶來的連鎖反應是整個應用底層邏輯的改變。
這可不是一件小事,就像是當初開發極光系統一樣,要用一公司成千上萬的人去被動的適配市面上的所有軟體。
然後搭配鍵盤的不同按鍵組合實現不同的操作,但是這套系統有很多不同。
他們當然不介意,因為他們三人心裏都有一個共同的目的,看著他們非常渴求的眼神,心裏的那根進度條已經走完了大半!
不止於此,當你按下滾輪按鈕的時候,在返回鍵的上方你甚至還能看見你歷史打開頁面的微縮模板一個個整整齊齊的展示在歷史菜單里。
指令集就是如此。
胡偉文彷彿聽見了做夢都不敢想的東西,指令集啊!這種東西對於瓏芯來說簡直是最為致命的存在。
電腦屏幕此刻正亮著屏保壁紙,那是一副慢慢閃爍,不斷東升西落的璀璨群星!
然後09年發布酷睿一代i5和i3,只不過今年才一月才上市,為了容易區分,大部分消費者把今年的i3,i和*圖*書5,i7全體系稱為二代酷睿,因為i3,i5都是09年發布的,屬於酷睿系列的第二年,但是今年才跟著三代酷睿i7售賣。
這就是有晶元設計經驗的好處啊!即便移動處理器和PC處理器有很大不同,但是在硬體上是大差不差。
「星辰系統是在融合蘋果PC操作系統相當一部分技術再加上無雙科技自己的研究成果做出來的全新操作系統。」
通過游標上下滑動迅速切換歷史記錄,點按滾輪打開歷史菜單,長按回到應用首頁。
經過好幾道密閉的門,劉偉文幾人被帶領著走進了實驗室,進入實驗室的第一眼,幾人的目光就被擺在旁邊當做展品的幾台電腦給吸引住了。
「雖然我不知道星辰指令集和X86以及其他指令集有多大的性能區別,不過我覺得這套指令集搭配這個晶元來運行不同的應用,流暢度已經達到令我分不出和其他指令集有任何的區別了。」
趙國偉圖窮匕見。
「那能讓我們看看嗎?」
「不過,目前這一套系統的完成度只有60%不到。」
胡偉文一群人沒空操作電腦,各自抱著擺放在桌面上用透明樹脂已經封起來了的應龍處理器展品仔細查看。
「這套測試用的星辰系統屬於先行版,在沒有讓它完美之前,不會投入使用,在無雙科技那邊,真正會投入商用的星辰系統還是和現在熟知的操作邏輯一模一樣。」
指令集就是代表一個晶元到底能被利用到什麼程度的最佳典範,對於處理器來說,硬體是它的肉體,指令集就是他的靈魂。
他身後的幾個研究員神色無一不如此!
如今改變只是一個小小的邏輯,甚至也需要把所有適配應用的底層架構推倒重來。
「星辰Starts複雜操作指令集(一次測試)」
「不過唯一的不同是,現在蘋果的技術也是我們的,而這裏面超過45%的新東西是完全由我們自己弄出來的。」
胡偉文在心裏迅速想了一些有的沒的,然後一下子就想開了,眉開眼笑,即便只能打平明年的酷睿i3,但這對於國產處理器來說卻是一個史詩級的進步!
www.hetubook.com.com統和軟體不好,即便再強大也沒有用。
就像是大腦的中樞神經,把一切想法轉化成具體的信號傳遞給身體的每一個部位,然後驅動身體去把想法變成現實。
「到了第三代,就是我們最近一次流片測試失敗的應龍晶元,它的性能已經達到了我們預計的70%左右,指令集的完成度更是能達到75%以上。」
劉文遠上前來非常肯定的回答道:
然後把本該是三代酷睿的i7也一同稱為二代酷睿,這讓更容易區分。
嘴裏時不時發出驚喜的歡呼,那歡呼聲很是低沉,就像是水底下最洶湧的水流咕嚕咕嚕。
胡偉文一臉敬佩的認真說道。
這就是自己指令集的好處了,因為自己的東西才能知根知底。
這個邏輯和極光系統的應用邏輯一模一樣,只不過極光系統的手勢操作是手指從屏幕邊緣外往屏幕邊緣內滑動然後停頓兩秒,就會打開一個切換當前應用不同頁面的選擇項。
「非常厲害!確實非常厲害!」
這個做工,對比他們的瓏芯三代不知道好到哪裡去了!他們的瓏芯系列直到現在都是焊接在主板上的呢,根本不是分離式的封裝工藝。
星辰OS目前最大的好處就在於它已經擁有了相當完備的應用生態,蘋果用了幾十年調|教自己的MacOS,即便依然還有很多的軟體它不好用,但數量是絕對足夠的!
「老天!!」
「當然可以。」
你可以將游標再次移動到歷史菜單里,選擇自己想要回到的某一個頁面。
而且這個處理器可是集成了CPU和GPU的,瓏芯三代直到現在也還需要顯卡。
「當然,我們當然在研發自己的指令集,而且目前的進展很順利,以至於指令集的研發比處理器更加容易。」
「對了,說是我們可能不太恰當,應該說是無雙科技,未來科技旗下和我們無雙製造同父同母的親兄弟公司。」
「這個邏輯是系統上的改變,對指令集來說沒有多少關係,軟體的載入速度快與否才和指令集有關係。」
當應用打開以後,現在眼前的就是V客界面,主頁面是大量需要上下滾動的內容。和_圖_書
所以趙國偉在旁邊笑著解釋:
當你在電腦界面上拖動滑鼠指向一個軟體的時候,平常的使用方法是雙擊滑鼠左鍵打開軟體,這個邏輯在這個系統上完全保留。
本質上這對鍵鼠的邏輯沒有改變,但是卻讓滾輪的使用效率大大增加。
「星辰StartsOS桌面操作系統(無雙科技-0.7.9測試)」
胡偉文是用過未來手機的,對他們的那一套「未來屏操作手勢」很感興趣。
這無疑是個非常有趣的東西,甚至於為了這套滾輪切換應用歷史頁面的邏輯,這套系統給每一個適配的應用都做了特殊優化。
胡偉文嘖了一聲,不得不認真點頭:
而是旁邊幾個小小標牌上面寫的文字。
WinGon是拆分縮寫,一個無用的代號,但是在它的下面還寫著:
但是當你在一個應用內打開多個頁面,這時候你再把游標移動到頁面的「返回/下一步」時,再次使用滾輪,你就會你打開過的所有歷史界面會隨著你滾輪的上下滑動迅速地從左往右在眼前切換。
「到了第二代,平均水平就能達到60%,不過這裏面不包括操作系統。」
「而這一套星辰操作系統,如你所見,是針對我們自主研發的星辰指令集和應龍處理器做的。」
「極光系統就是他們的傑作。」
在這台機器的旁邊,還有另外的兩台機器,文字介紹沒有任何的不同,只是分別變成了第二次和第三次。
操作邏輯很有區別,大體上基本的操作邏輯沒有變,依然是鍵鼠那一套。
應龍一代的性能是本代酷睿i7的60%,就意味著應龍一代的理論性能是超過酷睿i3的,畢竟技術工藝更先進這是擺在這裏的事實。
「至少基本的辦公娛樂我認為沒有任何問題。」
雖然現在用起來感覺還有一點奇怪,但是就這操作一會兒的時間,已經完全適配了的應用用起來還是相當得心應手的。
「這邊請。」
「這個東西全都是我們自己的?」
「應龍(WinGon)處理器測試一代。」
而這個是增加了一個滾動區域。
趙國偉在旁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可以說,第一代和*圖*書無論是操作系統指令集還是處理器,平均水平都在30~40%左右。」
邱志林看著吳偉文的表情,淡淡一笑,但是臉上微表情是掩飾不住的驕傲。
這時候有意思的地方就來了,你再度將滑鼠拖到快捷菜單圖標的啟動按鈕上時,下滑滾輪兩次,就等於給這個應用施加了啟動指令。
任重而道遠啊!
那個電腦沒什麼特別,就是普通的家用機,甚至電腦的品牌都還標註著戴爾。
「那吳偉文先生有考慮過帶領你的團隊來我們無雙製造工作,共同研發,我們的應龍和白澤系列處理器嗎?」
「第一代應龍處理器只有我們預料性能的40%,指令集的完成度也不高。」
那麼問題來了。
還在揪著英特爾的06年發布的68nm奔騰4不放呢!這對比之下,酷睿作為英特爾最暢銷也最為看好的產品,不知道比奔騰厲害到哪裡去了!
「你們現在在研發自己的指令集??」
嗯……感覺有點奇怪,就是說,操作這樣一台電腦的邏輯有點像是操作手機。
現在在這個電腦上,他也感覺到了這樣的熟悉感。
桌面處理器每一代的提升,對比上一代是有很大差距的,這個性能至少是10~20%的甚至更高提升。
劉文遠微微一笑,伸手示意旁邊的研究室,指令集研發組的實驗室不需要那麼嚴格的防塵處理,但是在這裏的每一個人依然整潔。
即便有星辰OS和星辰指令的完美配合,這個性能也只可能勉強打平明年的酷睿i3。
這根本不用他去操心,賣不出去大不了就讓地區接盤嘛,讓每一個機關單位使用的電腦必須採購應龍處理器,這銷量不一下子就漲上去了嗎?
胡偉文戀戀不捨的放下手上的展品,然後用極度渴求的眼神看著旁邊的三人,其他一些研究員的目光也如同嗷嗷待哺的幼嬰。
「不過也不全是我們的,比如現在的星辰操作系統,有相當一部分的底層都來自於蘋果公司,或者說這個系統本來就是藉著蘋果MacOS的模板做出來的。」
只不過沒有適配的應用,用起來就比較混亂,感覺不倫不類,因為點按邏輯和滑動邏輯起了衝突。
和-圖-書吳先生覺得我們這個系統應用啟動的速度還算快嗎?」
但是對稱和居中原則沒有變。
「趙總,劉先生,邱先生,我們可以操作一下這些電腦嗎?」
不過重要的不是這個。
任重而道遠!
「劉先生?」
處理器理論性能是理論,真正能把這個性能發揮到什麼程度,還得看系統和軟體的調|教。
旁邊是一些小的文字。
那樹脂裏面的應龍處理器,正面的金屬封蓋上面有一個圓形的金色標誌,是一條華夏龍,只是多了一對翅膀。
胡偉文他們當然是用過MacOS的,這個系統在UI界面上和極光系統保持高度統一,和原版的MacOS有很大差別。
胡偉文等人咽了一口唾沫,英特爾的酷睿i系列最早08年發布,當時只發布了酷睿一代i7,一個四核心的怪物!更是世界上首張集成CPU和GPU的晶元。
現在的鍵鼠操作邏輯,滑鼠右鍵菜單欄,左鍵選中,滾輪通常都用來作為頁面滑動的工具。
這時候滑鼠上下滾輪選取內容的邏輯完全沒變化,當你把滑鼠的游標停留在任意可進入二級頁面選擇項上的時候,依然依靠點按的當時進入。
完全適配了的應用已經完全整合了應用內所有返回和下一步的按鈕取代成為了兩側滑動欄。
「三代酷睿i760%的水平?」
胡偉文嘴裏喊了一句,隨即像是看見寶藏一般,連忙朝著那幾台電腦「撲」了過去。
「當然可以,幾位隨意。」
這種耗時耗力的工作,可以做是現在不能拿來商用,好在未來科技在應用生態上的影響力足夠強大,號召起來也不成問題。
用現在的一代應龍對比明年的四代酷睿i7,那現在的60%就有可能會退步40%。
一群人圍著電腦,手上捏著滑鼠,彷彿是在觸摸自己的情人一般。
不同的地方在於,當你把滑鼠拖過去的時候,只要滑鼠停留在應用上,應用旁邊即刻就會多出一個快捷菜單欄,快捷菜單欄裏面最多可以塞進去五個自定義常用選項。
但是!應龍一代必定是明年才會發布的產品,但同時發布的不只有應龍,還有新代酷睿。
停下滾動,就回到了一個歷史操作上。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