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風雲
第一百四十九章 大戰起(五)

多鐸面無表情地盯著楊承祖,半響沒有說話,使得帳中的氣氛凝固到極點,身側站立的兩個白牙剌手扶腰下刀柄,虎視眈眈。
不敢怠慢,楊承祖立即帶著信使前往多鐸大帳,稟報此間詐降進展情況。
「掖縣堅城,防守嚴密,兼之火器眾多。你可有把握明日將其攻下?」多鐸嗤笑道。
博洛大驚,要知道南路清軍的糧草供應,一路是從濟寧運至沂州,另一路是從淮北通過沂河,用漕船運到沂州,然後在用馱馬車架一路輸送至莒州,並由此,再轉運膠州、萊陽,攻前線大軍所用。
「末將為我大清盡忠,不畏生死,何惜此身!」
昨日傍晚,攻日照縣的劉武元派快馬來報,言,明軍三千余,在日照縣附近登陸,其中有齊國黑衣軍隨行。該部將在擊退此路援軍后,撤圍日照,準備固守莒州、膠州,為大軍掩護後路,但仍舊請求博洛能派出八旗精銳返回,以備不時之需。
登萊鎮右協副將韓孟波將手裡的文書翻過來翻過去,至少看了五遍,臉上陰晴不定。
然而,南北兩路大軍,十幾萬兵馬,每日耗費物資糧草無數,全都靠著後方轉運,綿延數百里的糧道,不僅使清軍督壓糧草的官兵苦不堪言,就是後方籌措物資的山東巡撫丁文盛也難以為繼。過度的搜刮,已使山東、河南、淮北等地出現民心不穩的跡象,數十府縣均有不同程度發生民亂、反抗征糧、派捐和-圖-書事件。若是戰事遷延日久,說不定登萊未能平復,反而後方會出現大亂的情形。
戰罷,聯軍不做耽擱,給日照城留下一千余守軍后,將城中所有馱馬牲口全部徵用,一日夜行軍,急速向莒州襲去。
博洛立時下令攻棲霞、文登的兩部清軍分別後撤至萊陽和即墨待命,他則親自點齊八旗甲騎五千余,從萊陽城出發,往莒州急馳而來。
11月28日晚間,明齊聯軍騎兵一部先至沂州,立即遮斷與濟寧方向的聯繫,捕殺清軍游騎。
「豫親王,末將……,末將斷然不敢是真去燒大營中的糧草。」楊承祖聽得多鐸語中不善,慌忙跪倒在地,「但那掖縣守軍將領傳話於我,需向其交一份投名狀。末將尋思著,莫如在大營之中空出一片場地,撿拾柴草樹木堆砌其中,然後點一把火,以為糧草被燒假象。」
看著莒州城熊熊大火,牛虎暗道一聲,可惜了。隨即,領大隊人馬往一百多裡外的沂州而去。
「這有何難?」那名游擊說道:「那楊承祖真要降咱們,就得在建奴大營里弄出一些動靜來,要麼燒了建奴的糧草,要麼,襲殺建奴的幾個主要將領,總要有一個投名狀不是?」
坐鎮萊陽的博洛收到了一連串的壞消息。
即使攻克了掖縣,後面還有黃縣,聽說登萊治所蓬萊的城防設施更甚掖縣,一路攻來的清軍八旗將領,都有種彷彿是在攻十余年https://m•hetubook•com•com前遼東諸城的錯覺,也是堡壘林立,城中守軍火炮眾多,士卒堪戰,對清軍而言,恐難以速勝。
「韓將軍說的是!」一名游擊笑著說道:「不說如今我們掖縣情勢危急,就是以當今天下局勢來看,也是建奴最強,這楊承祖不好好的給人家當奴才,卻要跑咱們這兒來玩什麼詐降?沒說的,將他誆入城中,一刀剁了他,然後將腦袋給建奴送回去。讓那些數典忘宗的降人好好看看,這就是給人當狗的下場!」
待午後時分,除了兩百餘八旗甲兵騎馬逃脫外,城中清軍盡數被殲,原劉澤清部官兵毫不意外地再一次投降,被聯軍全部編為輜重輔兵,在儘可能多的搬取了城中糧食等物資后,一把大火將清軍積存物資全部燒毀,然後撤離沂州。
掖縣城外清軍大營中,楊承祖聽到信使言及,城中掖縣守軍要求他在降順大明之前,必須要拿一個投名狀,方可予以接納,明顯對他此時來降,報以懷疑態度。
勒克德渾自攻克即墨后,分兵沿海邊攻擊前進,先後攻克大嵩衛、海陽所(今山東海陽市)、乳山,隨後朝東北方向的文登攻來,但遭到城中守軍的激烈阻擊,數日未克,后因補給不利,暫時退回乳山。但周邊掠無所獲,遂請求後方急速運送糧草,以攻大軍續攻文登。
「倘若,這楊承祖是真的因為不堪建奴的猜忌和壓迫,真心來降的和_圖_書話,我們不分青紅皂白,就將他殺了,其他若有降順我大明的建奴軍將,會不會就此寒了心,死心塌地地替建奴賣命?」韓孟波身旁的那名參將皺眉說道。
……
卻未料到,劉武元、李棲鳳等人遲遲未攻下日照縣,卻被突然登陸的明軍打了一個猝不及防,損兵六千余。如此一來,莒州危急,整個南路大軍的後路也面臨被斷絕的風險。
「巴圖,你下去與楊將軍好生布置一番。」多鐸轉身朝帳中一名八旗參領吩咐道:「若是能取得城中守軍信任,最好跟著混入城中,以為內應。」
「你們說,城外建奴數萬大軍,將咱們掖縣給圍了個圓,怎麼瞧著,隨時都有城破人亡的危險。」韓孟波將信件遞給旁邊的一名參將,然後笑嘻嘻地對著其他幾個將領說道:「這楊承祖要麼是一心向我大明,生死不渝,願與我等葬身於掖縣城中。要麼,他必然懷有某種不為人知的目的。諸位,以為如何?」
待11月27日清晨,聯軍不待火炮拖拽至莒州,立即對城池展開攻擊,同時逼數百降軍于城下掘土挖溝,埋設炸藥,當日午間即破莒州。
聯軍依然故技重施,火炮轟擊城牆,再分出數股人員,潛近城牆左近,挖坑埋設炸藥。在付出了兩百餘人的傷亡代價,將沂州城牆炸塌,郭虎部和李本深部在齊國火槍的掩護下,沖入城中,與八旗甲兵展開巷戰。
日照城外一戰,因郭虎部臨https://m•hetubook•com.com陣反戈,明齊聯軍大敗清軍,俘殺三千余,李本深部四百騎兵追亡逐北之下,又留下了千余清軍八旗漢軍。
「要是那掖縣明軍仍舊不信,還要你斬殺本王,你又如何應對?」多鐸問道。
「末將如何敢行這般大逆之事!」楊承祖聞言,頓時汗如雨下,連著重重地磕了幾個頭,「豫親王,末將對大清是忠心不二的,對王爺您,更是敬若父母,如何會行此……禽獸之舉?王爺明鑒!……既然明軍不信末將詐降之計,明日,末將帶麾下兵馬去攻掖縣,勢必為我大清奪取此城,覆滅登萊,擒殺永初偽帝!」
「軍中所攜糧草僅為三日儲備,若是一把火燒了,倒是真會使得大軍處於倉皇潰亂之中。」多鐸說道:「要是那明軍再潛行至大軍後路,攻昌邑,破濰縣,斷絕我大軍糧道,說不得就能令我數萬人馬盡喪於此。楊將軍,你說是吧?」
楊承祖聞言,心裏一松,知道多鐸打算讓他將詐降繼續演下去,並對他還報以一絲期望。掖縣圍攻數日以來,各部漢軍輪番攻城,除了留下一地的屍體,幾乎未有任何進展,連一座小堡壘也未攻克,讓主帥多鐸焦慮不已。
讓隨行的民夫取了部分糧食帶回日照縣,牛虎遂命縱火焚燒清軍積蓄糧草,然後馬不停蹄往西攻沂州。
……
從莒州俘獲的清軍口中得知,整個沂州城只有三千余兵馬,除了滿洲八旗正黃旗兩個牛錄四百余甲兵外,和*圖*書余者皆是清軍攻來時主動投降的劉澤清部官兵,戰鬥力可以忽略不計。
11月27日,登萊,掖縣(今山東萊州市)。
本以為,莒州距離海邊較遠,即使明軍憑藉舟船之利,在附近登陸,那麼莒州也會及早收到消息,做好應對準備,並且,博洛還特意留了劉武元、李棲鳳、郭虎等八旗漢軍,加上莒州、膠州留守兵馬,軍隊人數規模達一萬余,憑城而守,應該可以確保大軍後路。
郝效忠、張天福兩部漢軍連日攻棲霞不下,反而損兵三千余,未能再戰,頓兵棲霞城下,請求博洛增派援軍。
待次日上午,明齊聯軍大隊人馬趕至沂州城下,先將沂河碼頭數十艘漕船盡數焚毀,然後開始圍攻沂州。
多鐸聞言,心中鄙夷不止,大明養你數十年,尚不能盡忠,因畏我大清兵威,才不得不降。弄得你一個武夫,好似多麼忠貞不屈一般。
然而,博洛還未做出反應,今日清晨,又接到莒州快馬來報,言,漢軍郭虎部反戈,八旗漢軍鑲紅旗劉武元、李棲鳳部大敗,僅一千餘人逃回莒州。明齊聯軍和日照縣的李本深部明軍匯合后,已經圍了莒州,將要開始攻城。故,請博洛急速派援軍回返,以解莒州之困。
「老周說得在理。」韓孟波笑著說道:「就這麼著,讓那個楊承祖的信使傳話回去,約個日子,將建奴大營中的糧草給燒了,然後再來投我大明。想玩詐降,總得拿出點讓咱們信服的東西出來呀!」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