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三章 倭國番(6)——倭國滅國

在將來,崇禎甚至打算讓這2萬將士長期駐守在倭地。
「夠了,500畝職田已經足夠。」閻應元道,「若是按江南的市價,500畝職田就算是最貧瘠的山地,也至少能值5000元。」
明軍當然有能力一個藩國一個藩國的平推過去。
……
心說讓將士們多納妾這當然沒問題,身為男人,誰不想多納妾?
其中一個名叫見原益軒的學生很快被帶到了崇禎跟前。
紹仁又問他怎麼辦?木下順庵說藉助明軍的武力恢復朝廷權力。
於是松永尺五就派了幾個學生去聯絡明軍並打探消息。
閻應元立正敬禮道:「聖上放心,臣知道怎麼做。」
所以,就算想造反也得藉助別的力量。
而且一旦逼得急了,迫使倭國的200多個大名聯合起來,就會非常麻煩,到時候恐怕就要再次動用主力來鎮壓。
這也是各鎮的鎮兵會如此踴躍參戰的原因,因為打了勝仗能發財,一夜暴富不是夢。
好傢夥,這樣一來,第2師的將士不是瞬間成了地主?
崇禎的這招其實並不新鮮,在很難一口吞掉的前提之下,分化瓦解然後逐蠶食才是最佳的選擇,否則容易撐著。
所以崇禎臨走之前對閻應元面授機宜。
「賬不是這麼算的,倭地的耕地不值這價。」崇禎笑了笑,又道,「不過,2師的將士們不虧就是了,畢竟有了500畝職田,每人就可以納娶十個八個的小妾,哈哈。」
倭地的耕地並不少https://m.hetubook.com.com,足有兩百萬公頃,也即三千萬畝。
按規定,打了勝仗,獲利的三成得拿出來給將士們分紅。
現如今,整個大明的鋼鐵年產能已經達到了足足90萬噸。
在鎌倉幕府時期就曾經發生過一次日本皇室的御謀反。
只要有充足的食物,三代之後,2萬將士就能夠繁衍出200萬人,繁衍到四代,整個倭地的百姓就全成了漢人。
但是這麼做太過耗時費力,也會造成資源浪費。
……
頓了頓,崇禎又道:「至於種地,不久之後南洋商號就會從南洋販來奴工。」
要不然也不會鬧出所謂的紫衣事件。
「好,朕就把倭地交給皕亨你了。」崇禎欣然點頭,又道,「包括你在內,2師將士駐軍倭地期間允許納妾,而且可以多納妾,倭女一旦嫁給我大明將士就一律視為大明子民,生了孩子也是大明子民,等將來孩子多了,長大了,朕會讓南監北監派學生過來建立學堂,讓這些孩子打小接受正規的大明新學教育。」
「啊?五百畝職田?」閻應元震驚了。
這時候,大阪夏之陣已經結束,幕府的60萬大軍已經土崩瓦解,包括主帥酒井忠勝在內的將帥不是遭到擊斃就是被活捉。
「借兵。」見原益軒說道,「借兵平叛,平定德川府幕叛亂,恢復王治。」
「不過,朕還是想要額外叮囑你幾句,倭國的這些大名,單拎一個出來,根本就和_圖_書不足以對你們第2師構成威脅。」
倭國已經滅國,德川幕府也已經滅亡,但是德川幕下的200多個大名基本都還在,這些大名手中的軍隊加起來仍還有一百多萬人。
當下閻應元小聲說:「聖上,這個口子怕是不宜開呀,不好收場。」
紹仁雖然心有不甘,可他沒人又沒錢,所以只能照辦。
這五十萬壯丁中的一半將被發往湖廣開採鐵礦,另一半將會被發往北直,負責修建京沈鐵路,也就是從北京到瀋陽的鐵路。
只不過,隸屬於德川幕府的200多個大名並沒有立刻跟著德川幕府消失,而是仍舊維繫著藩國統治,崇禎也沒有急著出兵,而是暫時給予了冊封。
問題是,多一個妾就多一張嘴吃飯,再下一個崽就多了兩張嘴,第2師的將士都是南直鎮台的鎮兵,沒有軍餉,僅只有少量津貼以及打了勝仗之後的獎金,靠著津貼以及獎金養活一個小妾完全沒有問題,下一兩個崽也能負擔得起。
60萬幕府大軍被擊斃了2萬人,活捉了20多萬。
「但如果200多個大名聯合起來,就會很麻煩。」
但是這一提議遭到了松永尺五和他的學生的激烈反對。
「借兵平叛?」崇禎忍不住大笑起來,這要是放在兩年前,崇禎或許還可以考慮扶值紹仁充當幾年傀儡,至於現在么,已經完全沒有這個必要。
剩下的40多萬潰兵正向著京都、江戶方向漫山遍野的潰逃,大明陸軍第和_圖_書1師、第2師正銜尾追擊,準備一口氣追殺到江戶。
年僅十歲的德川幕府四代將軍德川家綱也淪為了俘虜。
日本皇室的當代天皇名叫紹仁,沒姓,今年才二十歲,正是最為朝氣蓬勃的年齡,所以不甘心只是當一個德川幕府的政治吉祥物。
第一批五十萬人基本都是壯丁,將會跟隨崇禎一道返回南京。
日本這個國家都快要消失,還留著紹仁這個天皇做甚?
總不能把徐州恩賞田的收成變賣了,拿來倭地花銷。
「沒錯,這是朕給他們的獎賞。」崇禎笑道,「除了這500畝職田,其他獎賞就沒了,包括販賣奴工所得的分紅,都沒有了。」
給明軍將士種地的長工只能是南洋的奴工,而且南洋奴工販來倭地之前,必須先進行物理閹割才行。
崇禎25年6月底,大明陸軍第1師前鋒第1旅第1團推進到江戶城外,並於次日晨轟開江戶城門,江戶陷落。
……
臨走前,崇禎特意召見了一次閻應元。
秀才造反,三年不成,紹仁找松永尺五幫他造反卻是打錯了算盤。
好吧,直白一點說,就是先等等看,等明軍與幕府大軍在大阪分出了勝負,朝廷再來決定怎麼辦?若是幕府大軍勝了,那就當成什麼事都沒發生,若是最終明軍勝出,那就學朝鮮尋求大明朝廷的保護以及冊封,當一個藩屬國也挺不錯的。
一個名叫木下順庵的士子更是引用了孫子兵法的名言:「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和_圖_書,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戰端一旦開啟,則必然生靈塗炭。」
明軍與幕府軍在大阪城外大戰之時,另一場政治風暴也正在京都城內醞釀。
「說吧。」崇禎哂然說道,「紹仁讓你來覲見朕有什麼意圖?」
直白點說,就是日本天皇要造反了,皇帝造反這種事,也只有在日本這樣的畸形國家才會發生,而且,這已經不是第一次造反。
「哈依,學生師承松永尺五,學的正是朱子儒家。」見原益軒以十分生硬的大明官話說道,「奉日本國紹仁天皇旨意,前來覲見大明皇帝陛下。」
松永尺五學的是程朱理學,在京都城內創辦有尺五堂,號稱有門徒五千人,其中就包括紹仁天皇。
「啊?」這點,閻應元屬實沒想到。
這時候,見原益軒被帶到崇禎跟前。
「你說,你學的是朱子儒學。」崇禎笑吟吟的看著見原益軒。
眼下明軍完全控制的關東及關西平原,足有上千萬畝,這些良田荒著也是荒著,為什麼不分給2師的將士耕種?就當是發放福利。
兩年前,漢陽冶鐵工坊的產能就有了極大提升。
因為整個倭國有一千多萬人口,短時間內不可能消化掉這麼龐大的人口,所以需要一個時間的緩衝,崇禎打算花五年時間來消化掉這一千多萬人口。
當然了,這隻是權宜之計而已,只是為了穩住這些大名。
「皕亨,你是擔心將士們負擔不起?」崇禎笑著說道,「那你可是多慮了,朕已經替你們考慮好了和_圖_書,第2師將士駐守倭地期間,每個將士可以分五百畝職田,這些職田除了需要繳納每畝一毛的稅收之外,產出盡歸私有。」
「而且每年都可以不服從大局為借口,滅掉幾十個大名。」
包括紹仁天皇在內,京都城內的幾十萬倭國貴族及平民盡皆淪為俘虜。
江戶的陷落以及德川家綱被俘,昭示著倭國正式滅國。
今後的五年時間,大阪商號每年會往本土販賣兩百萬人口。
再一個,北直以及遼東的冶鐵工坊也已經建成。
按紹仁的本意,造反當然要武裝暴動,直接發動京都城內的武士、士子以及平民,趁著幕府大軍不在之時控制京都城。
崇禎25年6月中,大明陸軍第2師第6旅攻佔京都。
「皕亨,你的軍事能力朕是很放心的,有你在,倭國的局面斷不會失控。」
不過有句老話是怎麼說的?
不過,在經過鎌倉、室町以及江戶幕府的連續削弱后,日本皇室不光是政治影響力變得微乎其微,經濟上也已經窮得揭不開鍋。
但是養兩個小妾再多下兩個崽,就會捉襟見肘。
在保證造船廠、兵工廠等需求的同時,還可以同時保證兩條鐵路的建設,大明的鐵路建設已經進入快車道。
這200多個大名,搖身一變瞬間就成了大明朝的子爵。
紹仁找的造反幫手是理學大儒松永尺五。
「所以,你一定要利用好這些大名之間的矛盾,挑起他們間的仇殺混戰,這樣你就可以以居中調停的名義保持一個超然地位。」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