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日中之卷
第四十五章 叔侄煮茶論四國

「其四,三好家復國後知行應該賜予多少,選何處為佳。」
「啊?那件事」秀家的神色剛剛回到現實,沒有跟上秀長的思路,故而發問道。
很明顯是在詢問秀家是否已經預料到了秀吉對毛利家和小早川家的態度。
「推恩令?」秀長好奇的問道,見到秀長詢問推恩令的情況,秀家只能用一段時間向他解釋這個政策的目的和影響。
「你也是久經戰陣了,第一條問題你還要來問我?以前怎麼不見你如此畏首畏尾,此次兄長將四國問題全盤交給你處置,也是對你的考驗,沒想到你連最簡單的敵將安置問題都處理不了,讓我很是失望。」
這是什麼意思?兄弟倆都在猜謎語?羽柴秀長什麼時候開始和自己的這個兄長靠齊了?
要知道此時的小早川隆景可還是毛利家的家臣,此次乃是受秀吉之邀作為盟軍參戰,拖延長宗我部家的攻勢。
只是讓秀家沒想到的是,對於自己的第一個問題,秀長就是劈頭蓋臉一頓臭罵,這對於這個儒雅的君子來說是不多見的表現。
秀家當然久經戰陣,對於敵軍的處置向來不手軟,能改易就改易,不能改易就死命的削弱。
而如果抗拒不尊,都包圍本據城了才投降,那自然逃不脫本領消減,家主流放的結局,這一點來看齋藤龍興和北條氏政就是代表。
「你也別高興的太早,能不能娶到菊姬,全看你在四國之戰的表現了,我可不會讓我的女兒嫁給一個庸才的。」
也許是多年未見的原因,秀家的目光從進屋開始都沒有離開過菊姬的身上,即便她已經消失在目光所及之處,秀家依然再朝她離開的方向眺望。
只是面對年輕的長宗我部元親父子,已經半截入土的小早川隆景應對起來明顯有些吃力,要知道此刻的他可沒有毛利雙雄的幫助,完全是一個人撐起伊予的局勢。
與豪姬不同,沒有家族可以依靠的菊姬,是和自己一樣的毫無退路的人啊,自己和她都將賭上一切去為自己爭取一個未來。
誰知秀家卻笑著對他說道「我知道,強幹弱枝才能使得羽柴家走的更遠,本家現在有的一切,全賴父親大人的庇護,如果父親大人有需要的話,本家有許多家臣知行數m.hetubook.com.com都超過了萬石的大名界限,父親大人可以根據需要進行拆分的。」
更重要的是秀家沒有蘿莉控的變態屬性,如果可能的話,他寧願等到女孩子18歲之後再發|生|關|系,但是這在自己身上恐怕很難實現。
如果長宗我部家選擇抵抗,那麼羽柴秀吉對於他們的處置力度恐怕會更加強硬,但是恐怕不至於全領消減。將長宗我部家消減到什麼程度,這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
「三好三人眾的後代在攝津、河內領有大概3萬石左右的知行,兄長的意思是,以阿波國三好、美馬、阿波、麻植為核心賜予他們5~6萬石的領地,恢復三好家的家名。」
因此即便長宗我部家現在派人請降,也多半會被晾著直到教訓一頓后減封處置吧。
說完這個這個問題,在對於小早川隆景的問題上,羽柴秀長的回答就值得玩味了「四國局勢能不至於糜爛到底,全賴小早川中務大輔之功,你在敘功時候應當特別標記他的功勞上呈兄長決斷。」
宇喜多秀家終究還是沒有等到羽柴秀長出來,恐怕是因為德川家康的離開使得羽柴秀吉特地留了秀長討論相關的事情,秀家只能在第二天去羽柴秀長的府邸特意去拜訪他。
「確實如此。」秀家對這個回答給與了肯定,秀家也不好奇秀長為什麼會知道,時間已經過去一天,羽柴秀吉兄弟倆肯定已經做好了功課,派人探查了十河存保的情況。
依照規矩,盟軍一般不會給與實際的土地賞賜,只會在報銷軍勢錢糧的基礎上給與一定的金錢賞賜,畢竟你和他沒有從屬關係,他的主公也不是你,要賞賜自然有他的主公會給與土地知行。
秀家這個句話本就是以退為進,在羽柴秀長耳中聽到的就是秀家是一個全心全意為羽柴家著想的孩子,好像的拍了拍秀家說道「真是好孩子。」眼角甚至留下了一絲淚痕「真是委曲你了。」
「至於第五點,對於河野家、西園寺家、一條家改如何處置問題,全部交由你決斷,兄長的意思是公卿就要有公卿的樣子。」
見到秀長答應,秀家終於放心將自己內心的疑問全盤拖出
「其二,隨征大名立功者是和*圖*書由我直接評定賞賜,還是上陳父親大人決斷賞賜。」
秀家本以為秀長會贊同這個提案,只是出乎秀家預料之外的是,秀長對於秀家的這個提議不置可否,說出了一個讓人頭大的回答「如果長宗我部家值得土佐一國,那就給他土佐一國。」
如今的她明明還只是一個孩子,即便是關原時候也是她如花似玉的年級。
秀家的這個方案,恰恰是歷史上羽柴秀長對長宗我部家的最終的處置決定。
說完臨了抬頭看向對面的秀家,或許是對於他的不放心,開口勸諫道「你放心,兄長與我談過,你我兩家三代之內不會分家,至於之後的事情,自然交由後世子孫進行處置。」
這和秀家的想法其實的一直的,雖然說日本戰國時期女子13歲嫁人是常態,但是這個時候女孩身體還沒有長好,生育對於她們而言反而是一個負擔。
這個答案在秀家的預料之內,只是此前沒有座位軍團長統領過羽柴家的大名,因此程序性的問一問罷了。
「哦哦,是這件事。」說到男女之事,秀家再次變得唯唯諾諾害羞起來。
「但請教四國評定方略。」秀家非常正式的向秀長行禮,這是弟子向師傅請教時候的禮節,秀家如此正式的向秀長行禮,秀長當然要仔細應對。
這也算是家臣眾中的獨一份了,就連秀家都只能住在京都的府邸,每日早上走2個小時前往坂本拜會羽柴秀吉。
誰知秀長此刻居然要秀家提前記錄好小早川隆景的功勞,上報羽柴秀吉賞賜,或許從很早開始,秀吉就有了拆分毛利家的打算,將他們分別拆開賜予一定知行,作為自己下屬的獨立大名存在。
「是,一切全憑叔父做主。」
第二個問題,秀長給與了秀家非常明確的答案「諸將都是羽柴家的家臣,就連你也是,你只是四國軍團的總大將不是羽柴家的家主,功勛評定,敘功排位,賞賜建議這些都是你的職權範圍,但是最終決定應該上交兄長決斷。」
於是秀家試探性的提問道「土佐一國如何?」
依照日本戰國普遍的規矩,踏入國土之前的大名大多會給與本領安堵的安排,目的就是能使得這些領地不受兵亂,快速成為自己的助力。
其實這hetubook•com.com個問題秀家本不該問出來,只是秀家記憶里在歷史上秀吉是賜予了小早川隆景伊予35萬石的領地,正式從毛利家獨立成為自己的下屬大名,秀家至此一問,也是為了確定秀吉的態度是否如歷史上一致,因此秀家的心態沒有特別的變化。
秀長聽聞之後說道「卻是如你所說,雖然方式不同,但是目的卻是一致的。」
聽到秀家說到這兒,秀長終於明白了秀家的目的,原來是這個孩子不放心如何處置秀吉對他所說的「度」,於是對著他說道「但說無妨。」
但是秀家的舉動落入秀長的眼中就是另一番意思了,他乾咳了兩聲將秀家拉回現實說了一句道「兄長已經和我說了那件事了。」
秀家不是痴漢、變態,秀家是真的在思考自己和菊姬的未來,畢竟這將會是之後陪伴自己一生的女人。
秀家聽聞在一旁計算后說道「知行數倒是差不多,這裏可是四國的中心,父親大人的意思莫不是讓三好家作為楔子,卡在四國的咽喉之地?」
秀家聽到秀長向自己詢問這個問題,思考著要如何回復的這個問題,最終他還是選擇著實回答。
再加上長宗我部家子孫繁盛,關係盤根錯節,處置稍有不慎就容易讓已經投降的領主再次離反,最終陷入到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之中,這如何不然秀家慎之又慎啊。
但是秀家沒有變化的表情在秀長的眼中恰恰是最大的變化,他試探性的問道「你已經預料到了嗎?」
「我知道你很喜歡小菊,但是也要注意影響啊,她如今還是一個9歲的孩子,總而言之她15歲之前我是不會同意成親的。」秀長義正言辭的說道。
這些規矩秀家當然知道,但是他依然有些拿捏不住,畢竟對於秀吉而言,他怎麼可能容忍四國又一個橫跨三國的百萬石大名存在。
公卿就要有公卿的樣子,說的就是西園寺與一條兩家,倆家本就是清華家人,原本是宗家,但是在應仁之亂后從京都逃出了京都。
在日本戰國,很少有會將對方大名斬草除根的情況,即便是破城后對於這些大名也大多除以流放的結局。
聊完自己的女兒,秀長這才想起正事,於是問道「你今日拜訪有什麼事啊?www.hetubook.com.com
說罷特地命人端上來一壺熱水,秀長親自泡茶給秀家品鑒,倆人邊喝邊說。
「其三,作為盟軍的毛利家小早川中務大輔,我該如何評判他的功績。」
為什麼不在坂本置辦府邸?因為坂本只是秀吉臨時性的居所,天下人都知道他馬上要移據大坂,坂本城下町大多是臨時性的屋敷,供旗本們居住。
秀長此刻的表現,像極了要將女兒託付終身的慈愛的老父親的角色,看似是對秀家嚴厲的告誡,實則是對他的關懷,我們的羽柴秀家又怎麼可能是一個庸才呢。
歷史上,面對來勢洶洶的羽柴秀吉,長宗我部接受了谷忠澄對他的建議「與其家破人亡,不如得到土佐一國,保全長宗我部氏。」
羽柴秀長的本據城在越前的北之庄,但是他的母親卻是和秀吉一起暫住在坂本,而女兒也交由妻子和母親在坂本居住,秀吉為此特意在坂本城的本丸修築了西丸供他們居住。
「猜到了部分,如此也算是好事了,毛利家畢竟太過龐大,羽柴家下不需要這麼龐大的大名,如果由機會的話,和平分化他們確實是不錯的決定,有點類似明國歷史上漢朝的推恩令。」
要知道那個時候,長宗我部家在阿波、贊岐可是全線潰退,也就伊予與毛利家的交戰不相上下,如果不是羽柴秀長的勸說,秀吉根本不可能答應這樣的條件。
如今經過百代的繁衍,已經徹底成為一個武士家族,秀長的意思很明確,對於公卿的處置用公卿的,對於武家的處置用公卿的規矩。
倆人感慨了一段時間后,話題終於回到正軌,秀長也終於透露了對於三好家處置的決定「十河存保在你那裡領有1萬2000石對吧?」
「你和菊姬的事情。」秀長佯裝發怒道「你到底有沒有上心啊!」
秀長非常認真的將秀家的問題一一記下,審閱一眼之後,和秀家一條一條的交代。
「我此次前來,乃是請教四國大名處置及功臣賞賜事宜。父親大人雖然說四國之事我可自專,但是還有許多問題我想請教一下叔父大人。」
可是此前的對手不過是幾萬石的小大名,秀家動起刀來毫無壓力,如今要面對的是接近百萬石的大大名啊。
後來天皇裁定,留在京都分家成為新和-圖-書的宗家,至於他們雖然失去了宗家的名分,但是在鄉下活的可比在京都的親戚滋潤多了。
作為羽柴家最被器重的親藩,秀家向來被倆兄弟看重,因此在得到通報后就連忙將秀家引了進來。秀家拜訪的時候,他正陪著女兒菊姬觀賞著一個地球儀。
只是秀長還是有些疑惑,對著秀家問道「四國評定方略,你不是已經提交給兄長,並得到同意了嗎?大致方略就是這樣,細節你到了四國隨即應變吧,還有什麼問題?」
這是秀家2年來第一次看到菊姬,此刻已經9歲的菊姬已經有了一絲姬公主的模樣和舉止,見到秀家的到來,趕忙向自己的父親告退避免誤會,再也不是當初秀家做人質時候追在秀家屁股後面跑的小妹妹了。
但是河野家可不是公卿後裔,他們是古代瀨戶內海之王越智氏的子孫,是和宇喜多家一樣,從朝鮮半島來的渡來民族後裔。
如今秀吉的意思很明確了,西園寺家和一條家的大名,家名不再復興,給與幾個莊子,百石的恩養料就行了,本來他們的領地也被長宗我部家奪了去,不能守家的大名還指望別家替他們復興嗎?
儘管沒有得到秀家想要的答案,但是秀家知道這已經是羽柴秀長的態度,再有問題只能自己消化了,因此也就不再糾結,詢問下一個問題。
「其一,長宗我部家如果在登錄前投降、討伐中投降、圍城困守時投降應該如何處置。」
秀家這裏的提問自然是前兩種情況面臨的處置,如果是第三個,本城都被包圍了,即便是秀家都不可能使他們成為獨立的大名存在。
原因非常簡單,宇喜多家子孫單薄,如果真的等到菊姬18歲,自己22歲了,那就是1595年了,就算自己不著急,家中家臣恐怕早就急瘋了,這對於自己家族的穩定也非常不利。
秀家的猜測得到了秀長的贊同,他點了點頭說道「正是此意,三好家本就在四國頗具威望,又與長宗我部家有仇,倆家正好相互鉗制,不敢越矩。」
「其五,河野家、西園寺家、一條家該如何處置。」
對於初期抵抗,但是後來打不過降服的家族,一般會對他進行一定的處置,消減一些知行后賜予本領安堵,就像此前秀吉對德川家康的處置一樣。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