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日中之卷
第八十四章 中西城望元親來襲 岡美作從容作出決斷

將自己的計劃告知兒子岡利家,讓他在通知淺野長政之後,火速前往伊予向宇喜多秀家求援,至於自己這邊能堵住多久就只能聽天由命了。
「哪裡會有援軍?」眾將都這麼想到「長宗我部主力正在伊予與左門衛督殿決戰呢,還不是這個傢伙不願意分潤功勞,想要吃獨食罷了。」
好在昨夜宇喜多軍提前發現了問題,提前做好了準備,此時此刻這隻被元親寄託希望的別動隊被藤堂高虎堵在若山腳下,與吉野川對岸的中西城遙相呼應,成為長宗我部家進軍最大的障礙。
淺野長政是誰?秀吉的小舅子,根正苗紅的一門眾,好不容易出來打一仗結果你告訴我我被一座小城困住了步伐?說出去哪裡還有面子。
事實證明岡利勝的擔心是應該的,第二日長宗我部元親果然帶著1萬人走土贊線主幹道來到中西城下,二話不說就將城池包圍,吉野川的對岸則是由其長子信親率領的3000人別動隊。
由於之間緊迫,城砦的修繕極為簡單,木材根本來不及細作,直接用圓木製作木門、門柱,用粗壯的支杆製作柵欄罷了。
至此,僅僅經過第一天的奔襲,秀家的隊伍人數就從2萬8000餘人下降到了2萬2000人左右。
岡利勝勝的命令被迅速下達,藤堂高虎和馬場職家先一步離開,叫醒自己所屬備隊的3000人,渡過吉野川前往對岸的若山,砍伐樹木,開闢出一片區域修築城砦。
常年來的勝利讓他們,擁有超乎別家的自信,認為自己已經是超越武田上杉的「天下第一軍」,怎麼可能在四國這種土巴巴的地方翻車呢?
聽說岡利勝已經在中西城兩岸布置防線后,這位沒有什麼作戰經驗的總大將急切的向岡家利詢問道「美作手既然已經作出布置,是否有傳來我方想一步部署的建議?」
拒守池田城的細川忠興和中西城的岡利勝,見白地城遲遲不能拿下,紛紛傳訊前來詢問是否hetubook.com•com需要派出支援。
以往山的那頭就是這樣,作為支城,本就沒有多少物資,因此每到晚上就黑的看不到光亮,誰知到了今天居然看到那邊燈火如晝。
在岡利勝的理解中,現在要做的只有連個選擇,膽子大一點呢就留下部分軍勢監視白地城,自己帶著主力前來與自己會和與長宗我部家對峙。
前文說過,吉野川在這裏走了之字型,受制於水流沖刷和堆積的原理,中西城所在的吉野川東岸和下山城所在的吉野川南岸都有一片平原地區,這裏也是土贊線的主幹道。
一個優秀的將領就是善於從微小的細節中發現問題,從這一點來看,藤堂高虎已經擁有了成為獨當一面將領的基本素質。
岡利勝在讓岡家利出發前顯然也沒有預料到會有這種情況,岡家利思索半天不敢擅專,向淺野長政告退說「在下會在向父親請示后再來傳訊,這段事情還請大人早作準備,提前整頓軍勢,無論是繼續攻城還是前來支援都不至於手忙腳亂。」
如果長宗我部元親帶著大部隊封鎖中西城,然後讓人帶著幾千人從若山下的小道行軍,白帝城下的淺野軍根本沒有預警,就有可能被夾擊在城下。
而作為第二陣的福島正則和第三陣的丹波眾等人就不行了,第一天的高強度行軍,讓這群畿內老爺兵就掉隊了1/3,以至於眾武將只能前來找秀家要求放緩速度。
這個問題可真的是吧岡家利問懵了,你才是總大將啊!怎麼反而問起了前來支援的友軍部隊的意見了呢?
因為相比走主幹道,儘管對面的小道狹窄不適合大部隊行軍,可以直接來到白地城的後方,對圍城的淺野軍造成致命一擊。
經過兩天的攻略,吉野川東岸的中西城和池田城接連失陷,此刻也僅剩白地城還在苦苦支撐,淺野長政將自己下屬的但馬、因幡、畿內眾分為三股,日夜不停的輪番攻城。
岡利勝聽hetubook.com.com文,從御館離開看向西南3km左右的下山城,吉野川在此處過了一個之字彎,中西城和下山城正好在直角的兩邊。
「另外,藤堂殿渡河之後的第一時間派人摸到下山城查看一下敵情,儘可能的確認敵軍的情報回報與我,時間緊迫大家快點著手去準備吧。」
要知道在年中時候,秀家提議從伊勢渡海對三河作戰,已經被家臣所詬病,這還是建立在秀家的威望之上的情況下,可以想象其他的武士如果提出這樣冒險的計劃,會被噴成什麼樣子。
畢竟這座要塞如果不攻下,會成為身後一顆影響行軍安全的釘子,以當時的後勤及軍隊組織水平,沒有一個軍官會做出這麼毛線的舉動。
但是守城的乃是長宗我部元親最重要的臂膀香宗我部親泰,這位弟弟自小和哥哥元親一道隨同父親國親南征北戰。
岡利勝點了點頭,又搖了搖頭好似贊同卻又拒絕的模樣說道「目前情況不明,如何向淺野大人彙報情況,你們也知道白地城的情況,眾大名連日攻城,精神早就極度緊張,此刻告知他們土佐來大部隊的消息,恐怕會對他們有所影響。」
當然這個想法也有一個問題,就是如果長宗我部元親死咬著不放,白地城守軍又出來決死拖住行軍速度,淺野軍團也有覆滅的危險。
一來宇喜多家的士兵每月都會聚集起來訓練4天,而常備則是常年訓練,二來花房正幸的準備工作比較充足,宇喜多家在第一天掉隊情況並不多。
岡利勝一拍大腿,現在好了也省的自己給淺野長政做選擇題,如今自己這邊是徹底退不出去了,只剩下第一個選擇以了做了。
淺野長政計劃之初,是準備由自己率領8500人,負責最重要的城池白地城的攻略,攫取此戰中最大的政治功勛,但是他沒有想到,自己無心的安排卻救了他一命。
如今白城城在他手上,他高舉守護阿波國百姓安寧的大旗,成功和-圖-書聚攏起一批死忠分子,儘管守城的過程非常艱難,但是到目前為止這座邊境要塞依然在他的手中。
儘管還沉浸在震驚中,但是經驗老到的岡利勝還是很快作出了部署「不管對面是怎麼過來的,我們都必須在這裏拖住他們。」
且說此刻的淺野軍團,自從5日前包圍了白地城,就將軍勢分為三顧,一股由先鋒眾細川忠興為將帶領3200人先一步渡河攻略池田城,一股由岡利盛帶著宇喜多眾4100人負責中西城的攻略。
正在岡利勝思考讓兒子怎麼轉告自己的建議時候,麾下武士來報「已經能目視長宗我部軍來襲,先鋒軍人數在1500人左右。」
也是多虧了他幾年前配合羽柴秀吉中國大返還的經驗,花房正幸在後續返還的道路上廣設兵站,在提供物資補給的同時,也會收攏掉隊的士兵。
在跟隨秀家常年征戰四方的岡利勝看來,這也是最常規的一種作戰情況,如今池田、中西兩城皆以奪下,白地城內守軍不足500人,留下但馬眾2000人看管已經是綽綽有餘,主力1萬3000餘人想要看守狹窄的吉野川通道還不是手到擒來的事情?
在古代,由於缺乏足夠的照明工具和能源,柴火和木炭自願也是極為匱乏的存在,因此每到夜晚除非必要的照明外人們都會選擇早早睡去。
他們的腦子中想過無數中可能,但是無一例外的把宇喜多軍團覆滅的可能拋之腦後,他們是見證國宇喜多軍成長的老人,自然是知道宇喜多軍的戰力比過去成長了多少。
以堀尾吉晴為首的丹波眾即便有所不甘,但是士兵們的身體素質擺在那裡,身為傳統大名的他們,把自己的軍勢看得比什麼都重要,因此也只能作出妥協。
馬場職對長宗我部家的到來感到吃驚,其實不止是他,藤堂高虎和岡利勝同樣想不明白,長宗我部元親不是前些日子剛剛奪下湯築城嗎?照理說就算打過來也是經東伊予和圖書而來啊,屆時最先對上的必然是主公的軍團。
受制於山勢阻擋,中西城並不能看到下山城的情況,但是確實可以看到在山的那一遍的天空好似被照亮的一辦。
……
淺野長政拒絕了倆人的提議,讓倆人分別看好阿波和土佐方向可能來的援軍。
中西城這邊,由於秀家的命令,到了夜晚,每個中隊之間都要放置火盆,再加上必要的節點位置,因此中西城4000餘軍勢每晚都會點亮超過200個光點。
儘管不知道長宗我部家對這方面的要求,但是沖光亮程度來看,依照大家以往的經驗,對面的軍勢必然是自己的2倍有餘。
但是在中西城的對岸依然有一條小道可供同行,這也是為什麼岡利勝命人在對岸設置城砦的原因。
「這是應該的」淺野長政如此答道。
屆時淺野長政在吉野川固守待援軍,派人去通知伊予的宇喜多秀家主力來援,只要淺野長政不整啥幺蛾子,最後的勝利還是屬於我們。
望著遠處的亮光,倆人開始盤算起來對面大概的人數,此時和氣備備隊長馬場職家也趕了過來。
但是無論選擇哪一種,都比現在總大將猶豫不決來的好,外出打仗,最怕的就是外行指揮內行,最怕總大將猶豫不決貽誤戰機,現在淺野長政算是兩個全佔了。
等到岡家利把白地城這邊的情況帶回給岡利勝,岡利勝也是被淺野長政的操作搞懵了,儘管知道這位大佬是來鍍金的,但是怎麼這麼不靠譜啊,現在要做什麼都不知道。
福島正則等人本就是先手役,此次前來四國是渴望戰功的,至於手下那些跑不動的足輕死活他們才關不上,留下極為同樣身體素質不夠的家臣收攏部眾,自己僅帶上能跟上秀家速度的部隊繼續前進。
岡利勝在儘早將探明的情況告知了還在睡夢中的淺野長政,與剛知道信息的岡利勝一樣,淺野長政經歷了震驚-迷惘-懼怕的過程,開始想要收拾東西準備跑路,好不容易在使者岡和圖書家利的勸說下終於安撫下來。
「儘快把城下散落的軍勢收攏至城內來,中西城小,根本容納不下4000多人。今天晚上,和氣備和白虎備全部渡河,到對岸的若山新築城砦,屆時由藤堂殿帶著白虎備到對岸的若山駐守,若山城交由我和馬場大人負責守備。」
最後還是藤堂高虎的一再要求下,收割吉野川內的蘆葦,以樹枝做支架,蘆葦做肉再糊上濕泥。這樣等到濕泥幹掉后,一面簡易的土牆就完成了,這些土牆被依靠在柵欄內側,成為簡易的屏板。
接過在3天後的夜裡,駐守中西城的岡利勝突然收到藤堂高虎的急報「美作守,下山城那邊突然燃起了比以往多得多的燈火,把整個下山城照的燈火通明。」
宇喜多家多年來訓練的成果由此展現出來,在秀家下達命令后,各備隊長迅速回到自己的備隊,將命令下達到各級指揮官處,再由指揮官帶領著士兵有序的開展準備工作。
「該怎麼辦,是否要向淺野大人傳遞這個消息?」馬場職家神色凝重的問道。
再說就算真的翻車了,主公秀家會沒有傳來一點訊息就讓長宗我部元親從另一邊過來了嗎?
第二種想法自然是趁著長宗我部元親還沒有趕來趕緊命令中西城這邊撤兵,整個淺野軍團退回東伊予固守,屆時縱然會丟失到目前為止的攻略成果,但是不失為一種較為安全妥善的處理方式。
現在的秀家可是爭分奪秒,自然拒絕了他們的提議,和他們說道「如果跟不上來,可以脫離主部隊放緩速度跟來。」
「可是,長宗我部家的部隊為什麼會出現在這裏,他們不是應該在伊予與殿下對峙嗎?」
秀家的命令很快被安排下去,由旗本眾隨同小早川隆景去湯築城取蜜柑分發下去,花房正幸則帶著一個小隊的旗本眾先一步離開,去安排各城的接待工作。
在32歲的時候,以阿波南部的海部城為據點,幾乎憑藉自己一己之力,就將昔日的霸主三好家逼到了牆角。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