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耀日之卷
第八十九章 自我「神」化(上)

「即便遠出大和本島也……」答到這裏,大司命停滯了一下,抬頭看向秀家,看著他那渴求確認的眼神咽了咽口說繼續說道「無論在哪裡,殿下都會得到大彥命的庇護。」
聽到大司命回復的秀家又從袖中拿出一個布袋,依舊是一個裝滿金砂布袋。
而對面大司命位秀家出主意為直家請的「命」神號其實是普通人去世后所能請的最高名號了。
誰再敢呱噪宇喜多直家的上為史,那就是在忤逆天皇!
「好,好謚,有威而敏行,克威捷行曰魏,絕對的美謚。」對面的神官尷尬的笑了笑。
最後秀家只能對著兩人說道「此事我已經知道,正好我們這邊伊予銅礦也在擴大開採,鴻之舞那邊的開採就暫時放緩吧,還是先以河川中淘金為主,反正儲量也不低不是嗎?」
秀家則向其伸出頭,輕聲的詢問道:「我想在光珍寺不動的同時,在岡山神社內再為我父親請一個神位,併為其上神號,會不會很難?」
對於秀家的請求,剛剛收了錢的大司命喜笑顏開的回應道「殿下所求何事,只要在下能為您請示大彥命,在下一定幫您滿足。」
岡山神社除了供奉了「大吉備津彥命」之外還有「倭跡跡日百襲姬命」、「妹姬命」、「日本武尊」、「大山咋命」、「倉稻魂命」等諸神。
秀家無奈下了逐客令,實在是此次立原久綱和瀨戶家正上報的信息太過複雜,他需要一些時間考慮一下,眼瞅著已經11月了,他需要在前往大坂前,將事情全部敲定。
而對坐的大司命面對秀家的自責則在一旁寬慰道「殿下從石山小城,拓展至如今陰陽兩道、四國北側8國百萬石領,雄踞西國之中,不正是受了大吉備津彥命的庇護嗎?
他過去曾受命討罰謀反的武埴安彥命,將安定還給了吉備諸國,因此一直為吉備諸國所信奉。
秀家被人引至一處偏殿,剛山神社的大司命早已在此等候秀家多時,秀家坐在他的對面,自有以為身穿白色神服、紅色緋袴的巫女來為秀家請上一疊神茶。
「即便遠出大和本島和圖書也一樣庇護我嗎?」
「既然神官殿下已經替大彥命收下了我的供奉,那麼現在有一事請求應該能予以滿足吧。」見對面的神官收下供奉,秀家則開口將自己此行的真正目的向他合盤托出。
「是嗎,那麼請代我告知大吉備津彥命,就說在下感謝他的庇護」秀家對於大司命的話表示懷疑的問道「只是想要問一下,如果我離開了吉備,大彥命是否還會庇護於我呢?」
至於外人自然不清楚這其中的道道,只要魏這個神號被請了下來,就等於有了天皇的背書。
立原久綱見秀家沒法給出回應,也知道在一旁輕輕的嘆了一口氣,他知道他提出的問題是非常尖銳的,即便是秀家都難以解決。
其實瀨戶家正自己在蝦夷地區開拓田地已經掌握了超過3000石的土地,在蝦夷地怎麼說都算是一個中等豪族了。
說罷他掏出一袋金砂放在兩人之間的案几上,拉開封口的拉繩,露出裏面閃著光芒的金砂,看得對面的大司命眼睛都至了。
我覺得以武魏靈命這個神號稱頌我的父親,您覺得如何?」
對於立原久綱提出的問題,秀家其實可以理解,但是自己並不具備雜交水稻的技術,不能幫助解決吃飯問題。
「我想在這兒供奉一個神位。」
秀家深吸了一口氣,對著他緩緩說道「由於修築岡山城之故,將神社從山體上遷徙下來,實在是過意不去。
就在前不久神社的主體剛剛完工,神社也終於再次開門向外迎候香客。
只聽他非常小心謹慎的向大司命繼續請示道「我還想讓你為我請一個神位,而且這次的得是神號。」
但是宇喜多直家是佛教徒,他的神位是放置在光珍寺的,並沒有被防止在神社之內,換句話宇喜多家與剛山神社完全沒有瓜葛。
如此三次之後,秀家的身體和心靈得到了凈化,只有這樣才可以和「神」的代言人直接對話。
即便殿下沒有來還願請命,大吉備津彥命依舊在庇護著殿下,庇護著宇喜多家的過去、現在和未來啊。」
這裏要著重和*圖*書提一下,日本的神社的神官是繼承製,就和天皇一樣是被賦予了神格的前神的後人,世世代代傳檄下來。
當然了,向這樣的有當地背景的神社一般還會將一個神列為主祭,即當地領主的直系已經去世的親屬,以及他們祖上曾經作出特別貢獻的祖先,歷史上安置的就是武安靈命(池田光政)。
在明石景親還沉浸在驚訝中時,立原久綱開口說道「殿下,冬小麥現在已經最能抗寒的糧食作物了,但是照顧起來非常艱辛。
過去蝦夷地人少,瀨戶大人從東北、關東購糧尚且可以隱藏,但是現如今一年糧食缺口達到5、6萬石,我們已經不得不去朝鮮購糧了。」
在這裏我們不討論其中的具體區別,你們只要知道,從豐臣秀吉和德川家康開始,明神和權現在日本的等級才與原來的神齊平。
大司命被秀家問得一時語塞,秀家見他吃了癟也不再為難他,把抓著他的手放開並說道「縱使大彥命不需要我的侍奉,但是我也發自內心的想要供奉他。」
明神意思是以明顯的身姿現身出現的意思,是吉田神道系所使用的稱號;而許可權與明神的意思相似,卻是來自山王神道。
在大司命的祝福中,秀家將這碟茶水一口飲下,一旁的巫女再為秀家添上一疊。
誰知他話音未落,就看到秀家一手指向自己,非常自行和淡定的向他說道「那個神就是我。」
蝦夷地苦寒早就在明石景親和長船貞親的預料之內,但是他們沒有想到蝦夷地的糧食產出這麼少。
說起來,在下統御的領國大多都是過去大吉備津彥命的封國,可是自在下接管家事一來,還沒有來拜訪過一次,是在是在下這個身為備前國主的失職啊。」
日本的神號分為命、尊、神三個等級,等級逐次遞增。再此之外還有與神基本平級權現和明神講個稱呼。
「這個……先賢畢竟過去沒有信奉過大彥命,現在想要在大彥命之下列神龕,確實有些困難。」
只有經過了凈化了流程后,大司命才開口說道「右近衛大將統御備前以來m.hetubook•com.com,似乎對於我們神社沒有什麼特別的交集,今日您突然到訪,著實是打了我們一個措手不及啊。」
「額……這……」
大司命說罷他習慣性的伸出一隻手,想要將裝滿金砂的布袋收入囊中,卻被秀家一把手拉住。
秀家之前不是沒想過尋求光珍寺和尚的幫助,可是那幫和尚是天台宗的人,也就是日本的密宗,滿腦子就知道自身修行,對於秀家的請求根本油鹽不進。
說罷他又抬頭看向瀨戶家正「鴻之舞既然已經開礦,那邊就需要派遣專管金礦開採的礦金奉行,這方面的人員安排我也會在之後與你們商議,今日的會議就到這裏結束吧。」
但是現在,岡山神社也受到秀家的庇護,更因為秀家要在岡山築城,今後他們的就是宇喜多家政治中心下最緊要的神社,因此對於秀家的到訪非常的客氣。
就連岡山神社的大主祭都被秀家的突然到訪感到了意外,畢竟宇喜多家此前和他們一點關係都沒。
這裏最初是在日本貞觀年間(859-877)時候建立,裏面供奉的主神是「大吉備津彥命」,是最早被封為山陽道將軍的孝靈天皇的第三個皇子。
「『德之精明曰靈。亂而不損曰靈。』倒也是個美謚,只是我的父親是個武士,以『文』定謚不甚妥當,而且這個靖字也不太妥帖。
換句話說,秀家眼前這個穿著寬大的白色神服的男人,在傳統的地位上要比秀家高出不知道多少。
(這個時候的岡山神社還被稱為酒折宮,但是為了方便記憶,在後文我會用岡山神社進行稱呼。)
臨家臣告退前,秀家對著瀨戶家正開口說道「你在蝦夷這邊的表現我有目共睹,我決定幫你在備前的知行從400石加封至1000石,今後你在本家就屬於大身旗本,總管本家對蝦夷貿易事務。」
過去在下繁忙於國事,現如今恰逢貴社落成,我這個身為國主的,怎麼說也要來拜訪一下,請求大吉備津彥命的庇護啊。
大司命則非常自信的回答道「那是一定的啊,山崎、賤岳、三河、www.hetubook.com.com四國、九州,殿下奮戰過的土地,大彥命那次沒有庇護殿下逢凶化吉呢?」
在將自己父親的神號確立之後,秀家終於有機會主動提出自己此次前來最重要的目的。
看到布袋的大司命眼神都不一樣了,他眼疾手快的揣過布袋,打開一個小縫,再確認裏面是黃金后馬上回答道「這事兒交給我吧,我會幫忙請示大彥命,並向洛中宮司所報備,您看需要為先考請什麼神號為佳?不如叫文定靈命如何?」
但是在宇喜多家官方譜繫上依然只是400石的小中等旗本,在家臣排位上甚至排不上號。
要只是在當時日本的天皇實際上的是以,天照大神的孫子「瓊瓊杵尊」子嗣的身份代管人間的存在,他倆直接躍然于天皇之上。
大司命一聽是「神」號,頓時緊張了起來,有些為難的看向秀家問道「不知是哪方山神、川神能得殿下的重視,殿下想要請什麼神號,在下當儘力而為。」
秀家眼神直逼向對面的神官,好似要將他看穿,嘴上說道:「既然大司命說無所謂,殿下您為什麼又要伸手來取呢?」
臣私以為蝦夷現在的問題已經不是人口不足了,而且糧食人均產出不足,在不能將糧食畝產提高上來以前,繼續向蝦夷移民開拓田地是沒有意義的。
這座神社最早修築在岡山之上,因為秀家打算修築岡山城,於是以幫助其在山下修築新的神龕、鳥居和寺舍,並奉獻300石為寺領為條件,將其從岡山上搬遷了下來。
而根據知乎大神扒皮換算,在戰國時期以主糧糙米來算,1石稻米大約是130千克。這還是初脫殼的糙米。
當然他也會如鷲山重家一樣,其中有一半將會在今後幾年中被收歸蝦夷奉行所。
之所以將這兩個神號排除在外,是因為這兩個神號是受到佛教影響之後才出現的。
說罷一把薅過布袋,仔細掂量了一番重量,這麼重的一袋金砂,可相當於神社好幾年的供奉了。
「大彥命說庇佑殿下是他的本分,他非常看好殿下帶領吉備人們開創新的未來,至於給不給金的根本無所謂。https://www•hetubook•com.com
「殿下想要供奉哪位先賢?啊~我知道了,一定是您的父親吧!可是我聽說他是天台宗信徒,已經供奉在您家中的菩提寺中了。」
現如今得到了加封,超越了千石這道坎,雖然知行上只是加封了600石,但是在政治地位上提升不小,因此他依舊激動的向秀家表示感謝。
大司命則在對面附和道「啊~對對對!」
不然秀家開拓蝦夷的任務,哪裡會用得上一向宗和尚,畢竟一向宗和尚可是有前車之鑒的啊。
待眾人向秀家告退,秀家便馬不停蹄的下了城,渡過波濤洶湧的旭川,來到岡山城南岡山神社。
試想一下1反及大約10畝地產量130kg未脫殼的小麥,經過精細脫殼之後只剩100千克,這樣的畝產放在現在根本難以置信,勞動和產出更別不成正比。
維基百科上關於日本戰國的單位換算是1石大約是189千克,但是這個換算標準其實是明治時期統一全國度量衡之後定下的。
大司命是刻意躲避了這半句話,因為他知道這半句話說出口就是禍從口出。
秀家將其摔在案几上,向大司命問道「很困難嗎?」
也只有在畝產普遍低下的古代,秀家這才覺得後世那位姓袁的先生,當真是做了一件利國利民的大事。
但是秀家刻意給直家選了這個神號,就是為了給他正命,抬高宇喜多家統治備前的正統性,不然宇喜多家在歷史上永遠是一個下克上逆臣的形象了。
而在蝦夷地的主糧麥面是必須要經過精細脫殼才能食用的。
你不用管這些神都是誰,又有什麼歷史,感興趣的話可以主動維基百科一下,總之就是供奉了自古以來幫助吉備國穩定的聖女、開拓吉備領地的武士、守護吉備土地安穩的山神和保障糧食豐收的糧神。
其實對於魏還有半句話,即「雖威不逆禮,克威惠禮曰魏。」宇喜多直家可是下克上上位的,這可是妥妥的逆禮啊!
得到的答案的秀家非常高興,他對著大司命說道「如此一來真的太好了,作為虔誠的信徒,得到大彥命的庇護,自當已經給有所表示以報答他的恩情。」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