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關東鎮八荒
第五十八章 岩付太田氏

永祿7年(1564年),安房的里見義堯應上杉謙信之邀揮軍下總,打算從背後騷擾北條氏。
天文5年(1536年)父親死後、由兄長繼承家督、由於資正和資顯相處不睦、就離開岩付城前往舅舅難波田憲重的松山城居住。
作為後世者來說,不能說北條氏這樣的策略是對是錯,北條氏確實通過這樣的變化極大的加強了中央集權。
隨後陣地前移,秀家命令拆出惣構內的部分房屋,堆砌起2米高的炮台以對岩付城本城進行炮擊。
換句話說就是,關東豪族在關東又有極大的話語權。
這座城修的非常漂亮,城防結構有點類似廄橋城。相比忍城城池各城垣更為緊密,不想忍城那樣鬆散,即便失去了水堀的保護依然是一座堅固的平山城。
歷史上很多人很奇怪,北條氏明明在老虎還在甲斐曬屁股的時候就已經佔據了伊豆、相模、武藏三國,之後更發展至上野和下總部分,為什麼兜兜轉轉40年,卻還沒有擴大出去。
根據前面的情報,岩付城內有守軍400騎和農兵千餘人,根據歷史上的記載,人數應當不會超過2000人,而秀家這邊的兵力達到2.4萬眾。
因為松山城守備上田朝直遭到北條氏寢返的緣故,天文17年(1548年)1月,太田資正向北條氏降伏。
大道寺政繁這邊沒有結束的時候,他怎麼攻城都是應該的。但是一旦忍城這邊分出勝負,不論是大道寺政繁投降還是被殺,他都需要停止對河越的攻勢,再次派人入城詢問投降的意見。
所以,事情演變成這樣,只能說是一個無奈的結局。
永祿10年(1567年),太田氏資在上總國發生的三船山合戰中戰死。
這也使得北條氏自氏康開始改變了蛇吞鯨的策略,改為穩步推進,逐步消化的策略。
對於忍城的處置,秀家交給了成田氏長自己負責。畢竟到現在為止,秀家都還沒有確立新和_圖_書的封賞安排,那麼他依舊是投降的忍城城主。
大道寺政繁于成田氏長與秀家了解不深,還不清楚秀家說話的習慣,秀家的反諷讓兩人很不舒服。
在處理完忍城的事兒后,秀家便再次啟程,沿著荒川南下,將部隊撒出去掃蕩武藏的諸多小城,而主力則直奔武藏另一座核心城岩付城而去。
但是他的骨子裡依舊是分封體制,這就導致這個政體有些四不像。
不過這一切都需要將岩付城拿下之後再說。
況且秀家已經與其敲定了聯姻的事兒,那麼成田氏長就算是本家的一門眾了,讓他把手自己的後路,自己也可以放心。
如今,由於北條氏房在小田原城協防,岩槻城則由他的宿老伊達房實負責守備。
真田信繁跟在秀家身後笑著回答道「臣,遵命。」
所幸5月經由上總酒井胤治(自北條方叛變)的支援下,仍保住了岩付城。7月資正前往密會了里見氏,但親北條派的兒子氏資在北條氏康的策劃下,趁機聯合北條氏將弟弟梶原政景幽禁,順勢佔領了岩付城,正式將資正追放。
他的話音未落,秀家的聲音就在後面響起「駿河守的忠心當真的日月可見,如此我更要成全你的忠義之名了。」
望著走到自己面前的成田氏長,大道寺政繁嘲諷道「下總守是來為我送行的嗎?聽說你在上野就直接降了右大將,你怎麼對得起先殿對你的恩德?」
兩種觀點對立的主要原因在於,史料中都提到了「正等」和「顯泰」兩個名字,由於記錄不詳,不能確認其全名,因此有了各自猜想。
說罷對著身後的真田信繁說道「你等下詢問一下這邊負責看押駿河守的武士,務必把今日的故事完整的、原封不動的記錄下來,不得更改。」
真不是秀家坑他,秀家已經儘可能的為他拖延時間了,秀家此前還勸說他水攻岩付城,是他一意孤行要水攻河越的,要怪也只能怪他自己。和圖書
成田氏長本來確實是來送老同事一程的,可是被他這麼一說頓時感到一絲不適,對著他說道「聽聞您剛剛也向右大將祈求饒恕,前一段時還想要與其議和,你就對得起先殿了嗎?」
在大道寺政繁的首級被砍下后,秀家便命人將首級處理好后快馬送去河越城外石田三成本陣。
天文16年(1547年)9月,趁北條氏不備急襲松山城並將之奪回。
關東與信濃不同,信濃這邊主要是村上、小笠原等大名在,老虎打贏了這些敵人可以順勢接管領內。
之後、兄長投靠相模國的北條氏、資正則與憲重仍然仕于扇谷上杉氏。
至此,北條氏終於把岩付城徹底規入統轄之下。
大道寺政繁聽到秀家這樣的安排,臉色瞬間變成了豬肝色,畢竟這個時候生死是小,自己明潔是大啊。
太田資正亦率軍支持里見軍,雙方在市川北方的國府台決戰(第二次國府台之戰),但里見太田聯軍大敗。
而「顯泰」也不是成田顯泰,而是長尾忠景的三男,後來成為了太田道真的養子的太田資常。
天文6年(1537年)、難波田憲重與北條氏戰爭,失去了3個兒子及外甥隼人正、資正就成為憲重婿養子,並取得松山城的繼承權。
而且岩付城本是就建築在荒川邊上的土山上,而周圍都是平地,岩付城是周圍唯一的制高點,秀家也不能像忍城那樣站在制高點進行指揮作戰。
但是自新世紀一來,根據記載1478年(文明10年)古河公方下屬的忍城主成田顯泰的父親成田自耕齋正等築城的史料的發現,也有成田氏築城說。
在這個荒川還沒有改道的年代,岩付城的好你想象不到,他既擁有絕好的地勢和地理位置,有沒有江戶城那樣頭痛的飲用水問題,以至於秀家在親眼見到此城的那一刻,就有了要將他作為即將統治關東的本城的想法。
但是秀家沒想到,並沒有等到信和*圖*書件返回,反而分到了帶著關東諸侯的石田三成親自找上門來。
當大道寺政繁看到成田氏長來的時候,他心裏清楚自己恐怕真的要死了。
而從單單一個太田氏就消化了近20年來看,北條氏這樣的安排確實嚴重拖慢了北條氏擴張的步伐。
而關東不論是上杉還是足利,當初都是被派到這裏監視關東諸侯的大名,類似於大陸古代的刺史,關東的本質依舊是在這些萬余石左右諸侯統治之下的。
不管這個城究竟是誰築的,後來都流轉到了太田道灌手中,後來江戶、岩付太田氏分家,並經過一輪流轉最終被太田資正繼承。
岩付城是武藏中部一座非常重要的城堡,最早的歷史觀點認為他是在1457年(長祿元年),為了對抗古河城的古河公方足利成氏,由扇谷上杉持朝及其家臣太田道真、太田道灌父子與江戶城、河越城一起建造的。
「你!……我……我已經為北條氏盡忠到了最後一刻……」
面對成田氏長的反駁,大道寺政繁想要反駁,可是卻被正好出來的秀家聽到了。
最初,其與父親太田康資、兄長太田資顯同於扇谷上杉氏仕官。
相模北條氏與甲斐武田氏、駿河今川氏三國同盟后,關東后北條氏與越後上杉氏之間的抗爭隨之展開。
秀家在讀完石田三成的信件之後總覺得過意不去,畢竟搞砸了別人的Show,因此回信說讓其考慮隨自己攻略下總的想法。
大道寺政繁的首級一旦送達河越城,石田三成就必須結束對河越城的水攻。
至於說秀家把大道寺政繁放回去這種事兒更不可能,就依照大道寺政繁這個性格,回到河越之後很可能直接投降了,那不是把功勞白白讓給石田三成嘛。
岩付城的守軍只有不足2000人,而秀家的兵力20倍于其,直接沿著荒川兩岸布陣,13門火炮全部布置在西側,對著岩付城直接炮擊。
進攻岩付城的主力部隊依舊由和圖書佐久間盛政和小笠原秀貞負責,秀家炮火的支援下,當天傍晚時分就攻入岩付城大手口,進入三之丸。
同年10月兄長死去,12月趁當主不在時進攻岩付城、以軍事實力繼承家督,隨即遭到北條方反擊。
但是永祿3年(1560年),越后國上杉謙信率領關東大軍包圍小田原城(小田原城之戰),資正叛變成為上杉軍一方,從北條氏離反。
那些被俘的近2000俘虜,秀家是不可能就這麼放走的,忍城的地理位置和城防基礎是很不錯的,正好可以趁著水堀排空的這個機會大修一遍忍城。
秀家確實欣賞這個人才,不僅准許了其保全全城性命的要求,更是許諾將其收為家臣。
秀家知道石田三成正在圍攻河越城,河越城的結局必然不會很美好,因此只是模稜兩可的說道「駿河守忠義之名流芳百世,你的兒子想必也能得到各家追捧吧。」
秀家本打算岩付城落成之後轉道向東攻略下總,但是就在這個時候石田三成從河越城送來書信。
至於修築忍城的方案和計劃,秀家讓成田氏長與明石景親一同討論議定。
在書信中讚揚了秀家忍城攻略的迅速,以及處置大道寺家的問題,秀家從他的字裡行間中看不出一絲情緒,好似只是在稱述事實和問題,但是秀家總覺得石田三成在怪罪自己。
天文15年(1546年),主君上杉朝定在與北條氏康的河越夜戰中被討死、扇谷上杉氏滅亡。太田資正退出松山城、暫時在橫瀨氏支配下的上野新田安頓。
岩付城的城防修築的非常有意思,他利用元荒川的舊河道,及河川中間的河間洲修築了一座三面臨水的城堡,西側沒有水堀的位置在外圍也學小田原城設置了總構作為外圍防線,而在東側有一條小道,連接荒川對岸。
這也就導致即便北條氏攻滅的扇谷上杉氏,逼降了關東公方,依舊需要面對領內此起彼伏的降叛豪族。
可是秀家hetubook.com.com並沒有給他這個機會,轉頭看下成田氏長說道「下總守,駿河守似乎還有未竟的事兒。畢竟同僚一場,你去幫幫他,好讓他安心去盡忠義。」
而原始派別認為,在新發現的史料中作為築城者的「正等」是指法名為「正等」的而是法名正等的太田道真(資清)。
資正當時為北條家臣、北條氏康考量資正乃名門太田家的末裔,名目上也是古河公方·足利義氏的家臣,於是將女兒嫁給資正的嫡男氏資。
其實從北條氏處理太田氏的過程可見一斑,武藏這個地方實在是魚龍混雜,當地的武士太根深蒂固。
大道寺政繁原本還想要掙扎,不過見秀家已經絲毫不給他生的機會,只得懇請秀家寬恕大道寺家。
見到秀家遲遲不肯給出承諾,大道寺政繁無奈的搖了搖頭,仰天長嘆留下辭世詩后自裁,而成田氏長則成為他的介錯人,及時為他減少痛苦。
如果城內值守的大道寺直重選擇投降,他就必須無條件接受,不然就有欺壓關東豪族這樣不好的名聲,甚至會因此連累到秀吉。
秀家本想命令大炮前移,繼續對二至丸、本丸進行炮擊,不過守城的伊達房實也意識到自己守不住岩付城了,以切腹為條件,請求換來全城的性命。
是的,在忍城攻陷之後,秀家便將在上野的明石景親召了回來,忍城位於關東之中,地理位置太過重要,正好可以由其一同駐守。
由於氏資無子,北條氏便直接掌管岩槻城。天正8年(1580年),由北條氏直之弟太田源五郎繼任城主,在他逝世后則由另一弟弟太田氏房繼承。
同時鐵炮足輕、槍足輕在武士的指揮下從西側對其發動進攻,在上午就將外圍惣構擊破。
要知道他此次是為了立威,將關東諸將聚集在自己身邊水淹河越城。
在擴張或者勢力龐大的時候或許看不到問題,但是當秀吉和上杉謙信南下的時候才發現,這個政體居然集合了集權和分封兩邊的缺點。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