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關東鎮八荒
第八十三章 羽奧仕置大會(下)

這隻特殊的別動隊的目的很明顯,就是要在羽奧地區,各大名體制之外獨立存在一隻不屬於任何大名的指揮的部隊,就好比秀家交給蝦夷總督府的長生軍一樣。
不過好在現在有秀吉這個虎皮在,秀家倒是可以直接逼迫羽奧大名交人,即便失去了大寶寺及小野寺兩家的部隊,秀家這隻軍勢的人數也接近6500人。
因為他本身的材質問題,有重量輕、易製作、易修復的特點,就好似竹槍一樣,逐漸在下級武士及農兵中普及,如今在民間依舊有著不小的保有量。
在秀家的心目中,這個「叛亂勢力」可不僅僅只有一揆眾啊,其中就包括這些不足以取信的羽奧大名。
平民百姓的一揆並不可怕,但是一旦武士參与進來那麼天下時刻有傾覆的危險。
特別是重量輕這一點,對於營養不良的日本農兵來說,可以說是非常適合的了。
而作為日本的實際掌權者,統轄天下軍勢的將軍,在面對外敵可能的入侵的時候,需要以不足全國1/3的財政收入,去承擔整個日本城防,顯然是不可能的任務。
見羽奧大名都答應了下來,秀家轉頭看向宇都宮國綱和佐竹義宣說道「兩位大人是距離羽奧地區最近的大名,羽奧地區如果出現了叛亂的情況,我希望兩位大人可以施以援手。」
以我們後來人的視角去看《一藩一國一城法》和《家臣集往令》都是加強大名集權的法條,有助於加強大名們對領內的把握。
至於怎麼監督這些農具的熔煉工作,也就只能麻煩秀家,在岩代建立高爐熔煉鍛造了。
在日本,鐵一直是一種稀缺的重要物資,這就導致即便是到了江戶時期,日本的農民還在大量使用木質農具從事從業生產,農業生產效率大打折扣。
秀家說道這裏指了指坐在下面的石田三成和大谷吉繼,秀家已經和他們商量好了,檢地的事兒先押后,待收繳玩領內的武具之後再行檢地,這樣面對的www.hetubook.com•com風險會小很多。
可是當這個國家需要面對的敵人不再是內部的藩國,而是外面的外敵的時候,你就會發現這個政策之下是早已疲敝的將軍、大名和百姓。
要知道將軍是武士階級推舉出來的,他們是將軍統御天下的基石。
在軍備自備的情況下,大名並不需要為農兵們的軍備負責,但是刀狩令后,一旦遇到戰事他們需要為普通士兵準備具足和兵器。
至於具足和大鎧,農兵的獲取方式只有可能是從戰場上剝下來的,但是像他們這麼低級的農兵,就算獲得了所謂的具足和大鎧,也是被上級武士「買走」的下場。
為了滿足上級領主要求,也為了自己的小命要緊,用皮製包裹的竹甲和木甲就逐漸步入戰場之中。
但是關東-羽奧地區可不一樣啊,這東西還大面積普及呢,就秀家這兩天所見的佐竹、最上等大名的軍勢中,依舊有士兵穿這樣的鎧甲。
這樣做的好處就是集中管理集中銷毀,不使大名私藏武備,同時還能拉動岩代地區的工業和商貿發展。
但是大部分的農兵的武器實質上還是粗製濫造的大雜燴,甚至戰場上的真正殺死人的不是武器本身,而是武器上帶的污染。
沒有一個王朝在平和之後沒有收繳民間鎧甲的動作,甚至很多時候私自製甲都是眼中的犯罪。
對於農兵來說,武備最常見的獲取方式有三條,其一就是祖上傳下來的老寶貝;其二就是究竟山上砍伐的竹槍或者木槍,稍稍富裕的會給他包上鐵槍頭;至於其三嘛當然是從戰場上打了勝仗之後繳獲的啊。
歷史上德川幕府的奔潰就奔潰在財政上,他們本質上想要用疲藩來弱化各個藩國的政策沒有錯,這個政策在德川幕府的前200年中被很好的貫徹知行了。
想要解決這個問題其實很好解決,其一就是像各藩國徵稅,但是這事兒怎麼看怎麼不靠譜,縱觀世界歷史,你hetubook.com.com和曾見過國王向自己的貴族們徵稅的呢?就算有,他們的結局都寫在了歷史里。
整個鎧甲上面也就內外包的皮革有點用處,可以在重複利用在之後新鍛造的鐵質具足上,至於裏面的竹片、木片,不過是被拆了燒掉罷了。
至於這一世,他大寶寺家在失去蒲生和最上的幫助之後,僅僅依靠上杉家能不能壓制領內,還請拭目以待吧。
日本戰爭的主戰場一直是近畿附近,關東-羽奧地區的戰爭烈度和習慣似乎落後近畿30年以上。
即便是秀吉和德川時代,這兩個開國之君都不敢直接讓大名交稅,而是選擇讓大名每個一年參勤上貢的方式給大名持續放血。
在兵農合一的年代,農兵需要自備兵器去為大名打仗,但是僅僅是一把最次的武士刀就需要5貫文,這很明顯超過了農民家一年的收入。
而且最關鍵的是,他交給宇喜多忠家的長生軍是自己多年籠絡的孤兒組成的,兵員來自秀家領內和征戰各地收攏的孤兒,忠誠度沒有話說。
早在1586年他們就開始介入會津和出羽的戰局,如今秀吉將大寶寺及庄內領正式確認為上杉家的領地之後,上杉家也算是一隻腳踏入羽奧了。
「我不需要你們也一同派人參與別動隊,我只需要兩位大人在受到我或者豐臣侍從所請之後,能儘快將手中能快速調動的部隊借調過去,幫助他們處理羽奧地區的事物。」
佐竹義宣和宇都宮國綱答道「臣等手關白所命,為殿下所調略,但凡有用得上我們的地方,但請殿下說明。」
「既然諸位對組織別動隊的事兒沒有異議,那麼此事就這麼定下吧。」秀吉環視一圈,對著眾人說道
歷史上庄內騷亂正式在羽奧檢地時候發生的,最終在蒲生氏鄉、最上義光、上杉景勝三人合力之下才撲滅,大寶寺家因此被秀吉剝去知行。
對於這些數量龐大的武器,部分精品肯定是被當地大名就地收繳如武和圖書庫的,至於剩下的充數貨留著也沒有意義,索性就地熔煉城農具再分發下去。
一下子收繳這麼多具足,很難有足夠的鐵質新具足進行替換,羽奧大名有保留的需求,這也是秀家循序他們保留7成的原因。
「今日召集諸位過來,除了這一件大事,還有一件事要提前告知諸位,那就是羽奧廢城及築城之事。」
「那就好……」秀家聽到兩人同意自己的請求,一顆懸著的心總算放了下來。
關於刀狩令的布政,我不需要多言,諸位根據法令施行,收繳領內民眾的武器,包括但不限於、刀、槍、弓、箭,具足、大鎧等,這事兒由石田治部和大谷刑部負責監督。」
既然想要從大名手中收錢來武裝軍勢不行,那隻能換一種思路了,讓大名們提供兵員,來替將軍守護天下,成為將軍常備軍的一隻。
還記得秀家此前和這些大名說的話嗎?
北條家消滅尚在眼前,在這個時候作出自廢武功的事兒,很難保證秀吉會和對羽奧、關東大名殺一個回馬槍。
你還別說,這些竹制、木質的鎧甲,在面對丸木弓射出的箭矢和刀槍的劈砍的時候確實有一定的防禦效果,可以說是非常的物美價廉了。
縱觀秀吉在此前交代的話,這其實是秀吉唯一將實權下放給秀家去做的事兒,也是秀家在羽奧地區最大的權利。
至於秀家手上的3成部分是一點用都沒有,對於這種鎧甲秀家也沒有是一點興趣,他不像刀具可以重鍛成農具發下去。
要徹底的解決的這個問題,秀家必須要成為當權者才行。
「我思來想去,對於羽奧地區的諸位大名領不是很了解,因此想著這條法令暫時壓一壓,諸位回去之後先將剛剛答應的軍役兵卒送到岩代來整訓,之後再將刀狩和廢城一同展開。
特別是本就對秀吉處置不是很滿意的伊達政宗,在聽到秀家要求廢城的命令后,神色已經從嚴肅轉變為陰鬱了。
這句話從秀家的口中再次得到證https://www•hetubook.com.com實,眾人的表情都有些嚴肅起來,甚至比剛剛秀家對他們攤派軍卒表現更加凝重。
就像我前文說的那樣,城池是一個大名,乃至是低級武士權威的象徵,城修的越大越豪華,象徵著你在周圍的勢力越龐大。
其實不論是胴丸、腹卷、大鎧還是具足,他們的製作方式大同小異,都是用威繩串聯其各個甲片,本質上的扎甲的不同編址方式罷了。
秀家對於這隻軍勢都想要了怎麼辦了,到時候在岩代屯駐3500人,仙台屯駐1500人,秋田屯駐1500人足以監視整個羽奧地區的大名。
那個收繳的3成的操作,完全是為了樹立豐臣家的權威走的流程罷了。
同時,城池本身是你半獨立的象徵,若是哪天你與你的領主尿不到一個壺裡面的去了,可以申請隱居,躲進小樓自成一統。
「這隻部隊的目的是防止叛亂一揆做大,在其勢小的時候進行撲滅,若是勢大難治了,就拖延到主力動員抵達。」
這隻部隊明面上是為了彌補各大名動員遲緩的問題,以儘快解決山匪和作亂的一揆眾,但是其中未嘗沒有針對羽奧大名的想法。
當然秀家也考慮到因為羽奧地區裝備落後的原因,大名家需要一定的軍備儲備需求。
這裏面就存在一個管轄權爭議問題,對於庄內領秀家道理有沒有權利去管轄。
只是這些都不會說出來罷了。
畢竟宇都宮和佐竹說是兩家,卻情同一家。這兩人如今一個堵下野,一個堵在茨城,若是他們對自己有所抵觸,那麼自己對羽奧的掌控力將會大打折扣。
後世我們常見的竹甲和木甲,多用於劍道保護用具之中,事實上這本就是日本的一種禮儀用鎧甲。
無論在任何時候,鎧甲都是絕對的戰略物資,也就只有像現在的戰國亂世,才會在底層如此泛濫。
在秀家的設想中,最好還要讓他們為這名士兵提供軍糧好軍餉,但是這樣一來必然導致軍卒軍備、軍餉的參差不齊,現在m.hetubook.com.com只能暫時由秀家來統一武裝他們。
對於他們來說,身上能有一件腹卷、胴丸就已經是一件非常幸運的事兒了。
當然這說的是武士鎧甲不論怎麼進化,他的材質本身是有保障的。
現如今有了這麼多廢鐵,用來打造農具說不能還能進行一波產業升級。
其實如今對羽奧地區擁有極大影響的還有一家,那就是位於越后的上杉家。
但是從秀吉下令要在羽奧-關東地區開始廢城開始,這種愜意的生活將一去不復返了。
可是這個參勤上貢本就是一個儀式,大名交多少全部遵循前例,並不足以擔負後期的現代化軍事改革的軍費開支。
在得到兩人的確認后,秀家才繼續說道:「收繳上來的具足、大鎧7成交由各大名自行保管,3成上繳本家。收繳的刀、槍、箭半數全數上繳,待熔煉成農具,以備農業開墾所用。弓全部由各大名自行處置。」
而這一次秀家是要從羽奧大名的手中要人來組織一隻常備軍勢。
不要看秀家要求上繳民間刀槍的一半,看起來似乎數量很多,但是要知道真正被刀狩的是底層的農民和工匠,這些人的裝備大部分都很破爛。
但是如今既然人家大寶寺義勝不要秀家插手,秀家何必熱臉去貼那個冷屁股自討苦吃呢?
這種竹木鎧甲在西國早就因為鐵炮的大規模普及被淘汰了,畢竟誰都不想花錢穿一件屁用都沒有的防護衣,逃跑的時候甚至還可能拖累自己的速度。
但是隨著戰國戰爭規模的不斷擴大,鎧甲的需求越來越大,而鎧甲保養是一件非常繁瑣的事兒。
應仁之亂一來,日本已經亂了百余年了,民間的武備早就已經泛濫了,戰爭打到後期部分幸運的農兵家庭的裝備甚至比地侍和武士還要好。
但是這個時候很多大名的思想還有轉變過來,在他們看來各個支城本身就是本城的防禦體系之一,秀吉要求廢城實質上是在讓他們自廢城防。
6500人的常備軍,放在羽奧絕對是一隻不小的軍勢力量了。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