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關東鎮八荒
第八十七章 岩代小笠原話落城

秀家說道這裏,在地圖上畫出了由南向北的水路貿易路線,由北向南的東山道陸奧陸路貿易路線,由西向東經國田村城的磐城岩代貿易路線,以及從會津走豬苗代湖而來的會津越后貿易路線。
數百年的思想固化,使得高畠失去了發展的機會,等到明治維新之時,米澤已經成為了無可爭議的置賜核心,高畠失去了發展的可能與必要。
所以,縱使在這裏築城相比在岩代其他地區築城其經濟效益不高,但是作為郡山城東側的守備隘口之用,確是非常必要的。」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兒。」秀家也很無奈,田村築城勢在必行,或許這也是秀吉多給秀貞1個築城名額的緣故吧。
從本質上來說,戰國大名寧願讓置賜郡廢掉,也不願意看到置賜郡脫離自己的掌握。
其二是在後山館基礎上築城,因為這裡是你領的相對最南端,陸奧街道在這裏由南北向轉向東西,向小峰城而去,你需要一座城控制南方。
為了防止阿武隈川泛濫道灌溝渠,內側居民主動加高堤壩防止水淹罷了。興修水利乃是大名的本分,您可沒有修築城防啊!
再說了您的引水灌溉工程是多出一同開始的,有什麼證據證明是專門為新二本松城修的嗎?」
失去須賀川城之後郡山城和南岩代就好似被割裂了一般,若是敵人繞過了最前面的防線,郡山城前將無城防守,甚至因為超遠的通信距離,郡山城都沒有多少反應的時間。
其一是在滑津、松崎的基礎上築城,這裏依靠阿武隈川,雖然偏離陸奧街道,但是可以與石川郡相呼應。
倒不是秀家裝,他是真的不知道怎麼取捨,最好的結果就是再向秀吉取得2個築城名額,國神、後山、松崎三城成犄角之勢交相呼應。
小峰城背靠阿武隈川,南接寒曬山,寒曬山以南就是明神山脈,阿武隈川以北是會津山脈余脈,而陸奧接到從其城下町穿城而過。
伊達家對於這裏也比較重視,作為你領地北部最重要的城堡,也作為你本城郡山城北側的護衛,我認為有必要在二本松這裏築城。
這裡是阿武隈川的發源地,又是下野進入岩代、進入陸奧的門戶,無論如何都不能控制在他人手中。
「為了和*圖*書更好的在郡山城東西兩側形成城下町,讓郡山城稱為聯通羽奧、會津、磐城、關東的貿易樞紐,我建議將現如今的廢棄先如今的郡山館,向東尋找合適的位置修築一座平城。
同時相對應的,東山道的貨物可以在這裏上岸,再該走陸路繼續南下,這樣一來須賀川以北的陸奧街道就可以主事由南向北的單行道,行路效率大大提升,貿易效率也提升。
然而秀家對其解釋道「不不不,這是引水灌溉的溝渠,因溝渠用水便利,民眾自發聚集於其兩側……
這裏距離石川郡較遠,茨城、磐城之敵,可能從棚倉而出走石川郡繞過這裏直接襲擊須賀川城。
而水攻恰恰是秀吉派系中最喜歡使用的兵法。
秀家看著他一幅孺子可教的表情,裝作沒有理解他為什麼這麼興奮,繼續向南介紹道「再往南就是你的本城郡山城了。
聽到秀家的話,小笠原秀貞假作憤怒的說道「喂喂喂,兄長你可不能厚此薄彼啊,為什麼我這邊就要簡單的多了,你究竟有沒有用心啊!」
而船引這裏正好是一塊相對開闊的盆地,再加上有大瀧根川流經,是田村郡內最好的一處商貿、農業發展的優勢地區。
如今你已經必然不可能在石川郡樹立城堡,最多是樹立武士的藩陣罷了,那麼就需要在距離石川郡不遠處有一座可以憑藉的城池。
秀家指著地圖對著他介紹道「首先是二本松城,這裡是奧州畠山家的本城,地理位置和政治意味非常濃厚,畠山家被伊達家擊破后,這座城就落入了伊達家手中。
我打算以南側的羽石館為基礎,新營建一座平山城,其東側緊挨著阿武隈川,絕不會再次發生斷流之可能。」
不論南來北往的商客,可以在須賀川上岸交匯,並從這裏繼續向南連接茨城、下野,進入關東。
「雖然不信,不過優美的風景確實有使人心生愉悅之功效啊。」
他從另一邊拿出另一張書狀,對著地圖上岩代中部和南部向小笠原秀貞說道「侍從你這邊準備城池就比長門守這邊簡單多了。」
無他,還是那個原因,岩代南的平原實在是太過廣袤了,敵人有千種、百種方式突破防禦。
在失去了後山城https://www•hetubook.com•com這個中轉基地之後,國神城可能很難連通小峰城,小峰城這座前線壁壘就會像一座孤島一樣孤立無援,不急迫前面阻援的守軍,是不可能威脅到攻城部隊的。」
這自不必多說,是白河結城氏的本城,白河結城氏此次未參与小田原之戰,本領被剝奪,這裏自然是被收歸你管理的。
你的岩代雖然不臨海,但是阿武隈川是日本稍有的深水河道了,若是利用好這條河道,每年漕運收入依舊是一筆很可觀的收入。」
小笠原秀貞聽著秀家作出介紹,贊同的點了點頭說道「確是是這樣,在船引地區築城是必須的,只是這樣一來就等於費掉了一個築城名額了。」
阿武隈川水流湍急,開挖水渠正好可以疏通水系,減少下游泛濫的可能,同時能引水灌溉農田可謂是一舉多得。
當聽到還扯到風水的時候,秀貞用手掩住嘴巴笑道:「沒想到兄長還懂風水……」
此時,在一旁旁聽的中川清秀提議道:「若是將須賀川城名額用在這裏,以松崎、後山兩城為本築城如何?」
最後秀家只能無奈的說道「這裏的廢城暫緩吧,待檢地之後我會代你向父親上報,請求他准許再批你兩座名額,至於最後成不成全看他的想法了。」
南北自不必多說,依託阿武隈川的正是東山道陸奧街道本身,可謂是四路匯聚之中心,依託阿武隈川,你還可以興辦船運,與北側的福島城聯繫,甚至繼續北上從伊達領出海。
「若是白川郡在你手中,我會義無反顧在棚倉築城(後世丹羽長重的本城),控制主此城、磐城進入岩代的南部道路,這樣縱使讓南岩代成為無城守備的平原都沒有關係。
秀家聽到他的問詢無奈的搖了搖頭。
但是僅僅只有1城,根本不可能做到兼顧。
北側直接利用伊賀川之水做北側水堀屏障,東、西、南三冊側直接從南側阿武隈川開挖水渠引水灌溉水堀,我更建議直接在城南形成水池,不僅有守備之功還有風水之利。」
但是我並不是直接使用原來的二本松城,幾百年過去了,阿武隈川的河道都向西偏移了,二本松城距離水源太遠,之所以被伊達家落城就是因為斷水之m•hetubook.com.com功。
若是你在這裏沒有城池守備,可能敵人都兵臨郡山城下了才被你發現。
聽了秀家的介紹,秀貞的腦海中已經開始孕育出一片廣闊的藍圖,郡山城的地理位置太過優越,不然後世也不會成為福島縣內比福島市更發達的城市。
聽了秀家介紹了一通,秀貞大致明白了各方優劣,正如秀家所說的,三種方案都很難取捨,最後他看向秀家問道「兄長以為現如今最合適的是那種方案?」
須賀川的位置太過重要,阿武隈川正是從這裏開始具備船隻航行的條件,若是南方有事,信使可以沿著阿武隈川一路南下統治郡山和福島城。
可是現如今這裏屬於岩城家領,就使得你失去了封堵南方道路要隘的可能。這樣一來想要敵人就可以從南方似乎忌憚的進入你南岩代平原,這麼廣袤的平原不是一座城可以守住的。
舉一個例子,蘇州的崑山經歷這幾十年的發展,相較於蘇州更加向心於上海。
但是現如今你的築城名額只剩下一個,我給你三個方案給你選擇。
特別是靠近岩代這一側,這邊都是丘陵谷底,雖說不上道路行徑便捷吧,但也說不上困難。
介紹了這麼久,秀家也有些口渴了,從侍從手中接過一杯已經涼溫的茶水一飲而盡,對著秀貞繼續介紹道「岩代的最南側白河郡內是小峰城。
很明顯中川清秀聽明白了秀家話里的意思,高畠城確實是置賜郡最好的地區。
對於中川清秀作出這樣的決定,秀家並不感到意外。他在中川清秀落黑子的邊上用沾著朱紅的毛筆圈上一個圈,算是對中川藩落城暫時落下一個帷幕。
同時在出現戰事的時候,也可以防備從磐城防線行來的敵軍,成為本城郡山城的前方守備支城。
過去石川郡內三蘆、藤田(不是伊達郡的藤堂,同名)、沢井,配合白河郡內的松崎、滑津、館山、後山、上町、木內山諸城形成了嚴密的防線。
但是在會津街道還沒有接通的前提下,米澤一旦廢城,高畠城的地理髮展很有可能向伊達、最上方向偏移。
秀家介紹完郡山城本城,秀家又指著郡山城西北側丘陵中的田村城說道「磐城山脈說是崇山峻岭,不過還是有不少山谷的。
最關鍵https://m.hetubook•com.com的是,這裏距離須賀川較近,距離白河小峰較遠,若是敵人兵圍小峰城,向東迫近至木內山城附近。
若是在廢棄米澤的前提下發展高畠,那麼置賜以高畠為本身可能會發展的很好,但是對於福島本領會產生離心力,這對於中川清秀控制領內是不能接受的。
但是對於這一點秀家並不是擔心,他用朱紅在地圖羽石城北、西、南畫出兩條橫線和一條縱線對著兩人解釋道「秀貞的知行為20萬石,支城不能使用水堀,但是沒說不能開挖水渠引水灌溉周圍的田畝吧!
畢竟地圖上你也看到了,阿武隈川以東就是田村郡的丘陵了,便於兵士隱藏。
「這裡是一塊廣袤的平原,縱使有山勢也只是幾座幾十米高的小山丘罷了。僅僅依靠1城想要在控制這麼大一塊區域是非常困難的。」
其實他的質疑是正確的,天下沒有十全十美的城防,二本松城因為偏離水源被斷水之後迅速投降,而羽石城靠近湍急的阿武隈川,確實有被水攻的可能。
但是同樣的,因為他的地理位置太過靠後,一旦茨城、磐城防線出現問題,這裏雖然都可以兼顧到,但是最終的效果可能東西兩面都不能完全兼顧。
小笠原秀貞看著秀家在地圖上寫著羽石館的位置圈了圈,贊同的點了點頭,倒是中川清秀對著秀家說道「阿武隈川水流湍急,若是在羽石館築城,若是敵方水攻如何自處?」
失去須賀川城不僅僅使得郡山城南失去了今後可以預見的經濟前景,南方的防線被頂到了白河這裏。
國神、後山、松崎三城即便失去1個名額,縱使有兩城名額的情況下,依舊像是破洞的頂棚一樣,沒有任何效果。
但是接下來的判斷,就開始湧現出不同的意見出來了。
若在船引這裏築城,不僅可以兼顧農業發展,更能成為磐岩街道的中轉站,享受往來商貿之利。
因此在北方重點防守的情況下,用在南方的築城名額實在是有些不夠了。
在這道防線之後是孤山、國神、泉崎、觀音山、大和久、和田等諸城組成的二道防線。
小笠原藩和中川藩不同,中川清秀只需要顧及北側的最上、伊達就行了。但是小笠原秀貞既需要顧及北側的伊達,還要顧及伊達走相馬路從m.hetubook.com.com東側來,還要提防南方的佐竹。
可以這麼說,控制了小峰城就等於控制了關東與陸奧的門戶,絕對是兵家必爭之地,因此第五座城設置在白河小峰城是無可爭議的。」
第三個就是在他們後方的國神城築城,這裏位於南岩代平原中心,可以兼顧到各個方位,可以作為連接小峰城與須賀川城之間的紐帶。
選擇在這裏築城的原因很簡單,這裡是你本領的相對中心位置,在西側有南北兩條線路越過豬苗代湖聯通會津,在東側也有道路沿著丘陵翻過磐城山脈聯通磐城領。
田村郡因為多丘陵的緣故,可能相對不太重要,但是正因為這裏道阻難行的緣故,才需要一座本城壓陣。
到此為止,秀家的觀點得到了秀貞和中川清秀兩人的認可,他們對於秀家落城的建議都給出了很高的評價。
同時,作為郡山城南方的支城,這裏也可以成為郡山城南方最後一道防線,守備可能從南方襲來的攻擊。」
但是日本戰國不是後世大一統的中國,不可能做到整個考慮。戰國本質上依舊是封建社會,大名最關心的就是對自己領地的控制。
「那路或多!」聽了秀家的解釋,小笠原秀貞茅塞頓開驚訝的說道「四庫一~」
「在往南就是須賀川城。」秀家指著郡山城南的須賀川說道「岩代面積太過廣闊了,想要連接南北兩地,你就必須要有中繼承代為聯繫。
至於城下町怎麼就發展城依託溝渠兩岸建築了,內岸又為什麼比外岸堤壩高一階,這完全是水利修繕的必要啊。」
「以上5城看來大家都沒有意見,最關鍵的問題在於第6城。」秀家指著地圖上,岩代南側的白河郡東部,石川郡西部、白川郡北部及岩瀨郡大片的平原說道
更關鍵的是從郡山到松崎之間距離太遠了,步行需要8個小時,在這個時代幾乎等於一個人一天半的行進路程。
「你可是誤會我了,岩代兩山夾一川,發展的經濟核心都在阿武隈川西岸,因為地理限制,因此我為你留城都是沿著阿武隈川設計的。」
「啊?!」聽到秀家耍無賴的解釋,兩人都露出驚訝的表情,小笠原秀貞更是脫口而出道:「還能這麼解釋的嗎?這不就是水堀嗎?」
對於這個提議,秀家依舊搖了搖頭表示不可行。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