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關東鎮八荒
第九十九章 里見重興與本多重次

——
聽到能重回武家的消息,淳泰眼皮不自主的跳動了一下,頭微微抬起看向看向秀家。
這次他的回應明顯要迅速很多,看來秀家剛剛的安排確實安排到他心底里去了。
只是這裏乃是平地,想要在平地起城,殿下可是給我們家出了個不小的難題啊……」
而秀家上一次前去上總,就是為了在里見家被改易之後,將這章牌握在手中。
「那要是我讓你重回武家呢?」秀家見看不出他的情緒,皺了皺眉頭繼續問道「讓你重回武家成為里見家督,你會怎麼面對這些事兒?」
在豐臣秀次看來,對里見家難得的勝利,正是自己樹立權威的時候,而他的祭品就是里見家親族的頭顱,自然不願意退讓一步。
說句難聽的,很可能秀貞已經做過嘗試了。
只見他的身邊帶著一個與秀家年級相仿的少年,帶著一絲恐懼,卑微的向秀家行禮。
不得不說,本多重次不愧德川三奉行的稱呼,僅僅是在岩代粗粗過了一遍,編隊岩代的實際情況估計差別不大。
但是在關東舊臣這邊卻頗有微詞,甚至有秀家並不是真心接納他們的說法出來。
待眾人走後不久,又有人來找秀家,卻是此前被秀家派去上總的柘植三之丞。
你可以將你的那些叔叔、弟弟們都接過來,雖然比不得當初在上總的舊領,但是安頓一家卻是無虞的。」
而且三河說是南國,哪年不經歷幾次大雪飄搖的時候,正要說沒經歷過寒冬秀家是不會信的,你又不是九州島津家。
但是或許是害怕自己內心剛剛的激動表現被秀家發現,后或許是真的舉的自己已經出家,不應該摻和世間的事兒,因此內心有一絲愧疚。
本多重次點了點頭表示對秀家推測的認可,但是又搖了搖頭說道「差點被殿下帶偏了,這裏可是岩代啊,可沒有東海那般的氣候和人力。
淳泰又緩慢的把頭低下念了一聲佛號,最後向秀家說道「在下已經出家,世間的事兒與在下無關了。縱使有一日恢復武家之名,我也心中只知效忠主上,而不因舊事而亂了心智。」
天地良心!
歷史上的梅王丸在里見家被改易后不久去世,其中要說沒有里見家的操作秀家是一個字都不信。
兩邊還是挨著的,往大了說自己還是出於德川家的羽翼之下。
如今才6www.hetubook.com.com月,縱使是蝦夷都是夏季,本多重次哪裡感受過北國的寒冷?
2000石的知行僅僅是大身旗本階級,在宇喜多家內部話語權並不大,再加上此前就有1500石領取世祿的政策。
(詳情看此前地圖)
也就是說以本多重次為首的一批德川舊臣對於從信濃轉封不是很能理解。
秀家看向跪在地上的淳泰,對著他說道「里見家的事兒你都知道了吧?」
可是現如今小笠原秀貞被轉封岩代,與德川家之間隔了宇都宮、佐竹和秀家,再加上是不靠海的內陸國,可以說的上完全與德川分隔了。
如今卻已經是20歲的年級了,不得不說里見義重這十年的書沒有白讀啊,最起碼這養氣的功夫到是一絕。
「就這麼著吧。」秀家拍了拍自己的大腿鬆弛了一下緊繃的肌肉站了起來,對著依舊跪坐在自己面前的淳泰說道「明日起你便恢復里見本姓以及太郎的通稱,我將家字賜予你,從明日起你便喚作里見義家吧。」
他們都是德川舊臣,縱使被德川家康安排給了小笠原秀貞做家臣,在他們看來不過是老子給兒子鋪路罷了。
他的一番道理懟的其他人啞口無言,可是內心還是有些不能接受的。
甚至很有可能如歷史上一般,直接成為德川的附庸,與德川家康一起出兵。
本多重次話語中的寒冷,更多的是指距離德川家康偏遠而心寒啊~
因此當聽聞自己重新成為里見家督,並獲得5000石知行之後,里見義家的養氣功夫終於是破了,帶著一絲激動的情緒顫抖著向秀家謝道「臣下多謝主公恩義。」
秀家該怎麼證明自己雖然勸了小笠原秀貞,但是他當初是拒絕我的呢?
可是豐臣秀次說道「舅父大人明言,一切參照北條舊事,北條家是主動開城投降的,依舊是北條氏政一人切腹,其他一門及家臣盡數改易流放。
里見家家督里見義康,以及成年的弟弟正木時茂、里見義高全部被要求切腹,其他的孩子歷史上名喚里見康俊、正木義斷、正木忠勝之人全部被流放為平民。
里見義弘的兄弟薦(薦繁體字)野賴俊、正木賴忠,女婿正木賴房等人也因此獲罪,被免去了知行自行流浪去了。
之後梅王丸被破接受出家的安排,自m.hetubook.com.com稱淳泰,開始在岡本城郊外的聖山,之後成為泉慶院(現在的館山市)的住持。
「再說了,信濃那塊地的商貿可比不上這裏,陸奧街道穿城而過,這裏可是聯通南北的重要地區啊。」
在秀家看來,本多重次這裏的溫暖和寒冷並不是指的環境天氣,而是人文環境。
豐臣秀次此人從來都不是一個好脾氣好相與的人,在得到秀吉的准許,並備秀家的羞辱之下(最起碼他認為是羞辱),戰鬥對里見家進行了無情的迫害。
秀家從他的沉默中看出了一絲端倪,於是對他說道「我知道你在擔心什麼,你那幾個堂兄弟就隨你一起在岩付城學習吧,由你的幾個叔父替你去管理領地。」
正所謂依山傍水,坐擁陸奧街道,同時兼顧左右。在這裏築城確實整個岩代最合適的地方了吧。
「這是哪裡的話,能在外領得到招待,已經是在下的榮幸了。」
當初去找她是因為想要讓他為自己掌握上總出力,如今卻沒想到上總的大片領地被秀吉授予給了堀秀政。
但是他很可能發現他的命令到了地頭實際實施的時候,暗地裡都被這群人換成了德川家的法度,他麾下的信濃10萬石,儼然成了德川下屬的領國。
柘植三之丞在一旁幽幽的答道「主公,里見家的淳泰師傅帶到。」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死的都是當初奪走自己家督位置的叔叔兒子,有或許是因為自己的妹妹、母親都是死於里見義賴的手,淳泰表面上依舊看不出一絲的傷心,淡淡的說道:「這是武家的宿命,而在下已經出家,卻是不再關心這些事兒了。」
在這裏秀家遇到了小笠原秀貞留在這裏的重臣本多重次,他是當時秀貞立藩信濃的時候,德川家康送給小笠原秀貞的家老。
秀吉是關白,自然有跳出規矩處置北條家的道理,但是你豐臣秀次是誰啊?只是一方的統兵大將罷了、越前的大名,有什麼權利壞了規矩?
但是不管怎麼說,秀吉對秀次處置里見家默認的態度也算是為秀次背書了,之後儘管私底下還有人言語,但是在檯面上眾人都算是默認了其處置合理性。
畢竟有這群德川舊臣在其內部擔當著重要的位置,自己的政策處處有德川家康施加政治影響力的存在,以秀貞的政治敏銳性不可能發現不https://m.hetubook.com.com了。
發現秀家的目光向東側的阿武隈川方向望去,本多重次也看向東方說道「殿下當真是給我家主公選了一處好地方啊……
說不定當初秀貞主動向秀吉提議轉封岩代,正是看出了自己對信濃領地統治的薄弱。
而這群人是自己的父親德川家康送給自己的,秀貞不可能公開處置他們,這樣對他的名聲不利。
可是出生於享祿2年(1529年)的他如今卻已經是60歲的高齡的,歷史上的他死於1596年,如今已經可以從他的外在明顯的看出疲態。
「作左衛門大人」秀家喚出本多重次的通稱,對著他說道「你應該也看出岩代的潛力了吧。」
甚至他的命令可能都出不了松坂城,這才讓他有了想要避開德川家康影響力遠封的想法。
偏偏秀家還要肩負東北羽奧的事兒,因此也不願意在這裏多打擾秀家,紛紛向秀家告辭。
說罷便作出請的姿勢,邀請秀家登城。
畢竟秀貞雖然是家督,但是卻是這群人捧上來的啊!
里見家的事兒傳到秀吉這邊時候,就連秀吉都沒有對秀次有過多的評論,至於私底下舅甥二人怎麼說的,外人就不知道了。
他不僅是德川家的奉行,更是一位作戰勇猛的武將,即便是放眼天下依舊是一位智勇雙全的武士。
縱使本多重次自己都承認了,這裏確實比松坂更有發展潛力,但是松坂距離德川家本領近啊!
想到這裏的秀家深吸了一口吸緩了片刻,心中不由的清新小笠原秀貞最後向秀吉提出了轉封眼底的請求,這才把這群德川舊臣的根從信濃拔除了。
如今久留里城是被我攻下的,里見家抗拒不降,難道不應該處置的更為嚴厲嗎?至於家臣,難道我不是參照北條之例處置的嗎?」
已經出家的里見義重對於里見家被滅亡的事兒,表面上依舊波瀾不驚的答道:「您說的事兒,在下有所耳聞。」
豐臣秀次當初作出這樣的處罰的時候,他的身邊很多人勸他說處罰過重,僅僅處罰里見義康就行了,你都牽扯到他兄弟了,現在還要牽扯他的家臣,這是自顧未有之事。
這裏的郡山城並不是秀家給小笠原秀貞規劃的位置,而是位於西側的舊郡山城。
秀家說罷看向左右繼續說道「別說甲信了,就算是駿遠三也沒有這麼大片的平原吧hetubook.com.com,若是岩代發展得力,這麼大片領土頂遠江、三河兩國不過分吧?」
轉封岩代當真是小笠原秀貞私底下和秀吉說的啊!
「我等南人,不習慣北地的嚴寒啊~」面對秀家的詢問,本多重次嘆了口氣答道。「但是身為家臣的,自當以主公的利益為先啊……」
下面幾人很清楚,關於稅制改革問題是現階段宇喜多家最大的事兒,而秀家早已為此事鬧得焦頭爛額。
對於秀家的這個提議,他沉默了幾秒,但是依舊很快向秀家說道「是。」
秀家藉著問道:「你有什麼看法嗎?」
畢竟大部分關東舊臣,都因為被秀吉改易而本領剝奪,再次被秀家錄用知行都是剛剛超過千石。
但是小笠原秀貞既然選定將郡山作為自己的本城,在帥軍北上的時候就將本多重次留在了這裏,讓他代為開始領內的刀狩、檢地事宜。
可惜不論他們在下面聒噪什麼,秀家都不會改變政策,甚至在他看來2000石的標準還少了呢。
淳泰其實就是里見義弘的嫡子,此前里見家的少年家督里見梅王丸(義重)。
經過半天的討論,望著與自己最初的計劃大相徑庭的行政策略,秀家疲憊的揉了揉太陽穴痛苦的說道「關東之事,暫且就此定下吧。
聽著秀家的解釋,本多重次笑著對秀家說道「殿下當初就是這樣勸說我家主公動心的吧。」
里見義家要說沒有復國的心那是假的,畢竟里見家怎麼說都是關東的強力豪族,就算出家了也不甘心就此覆滅。
這裏的郡山城本來是二階堂家須賀川城的支城,因此城防和大小並不是很完善。
他也不能直接疏遠化他們,畢竟德川家康正是通過他們暗自控制松坂舊領,秀貞疏遠的小動作根本逃不出他的眼線,稍有動作,他的命令可能都不能通達松坂下面的各個分郡。
里見義賴還恬不知恥的自認已經亡故的兄長里見義弘為養父,以長子的身份繼承里見家家督的身份。
當年他被逼出家的時候才10歲,心性還沒有長成。
岩代在太閣檢地之後,確實檢出了31萬石的知行領,直到關原前後,這塊領地的知行也只有35萬石左右,而限制其發展的正是氣候和人口增長。
明明坐擁上總大部近15萬石領,卻被只擁有安房一部5萬石的叔叔里見義賴下克上成功。
隨著秀家的命令下和_圖_書達給三位家老以及麾下的家臣,不出意外的引起了一些騷動。
「豐臣右大將」見到秀家到來,本多重次向秀家行禮表示尊重,隨即說道「主公此前就曾和我說過,殿下會從關東北上,讓我好生招待,我已經在城內準備了的餐食,還請您不要嫌棄簡陋。」
聽著本多重次的回答,秀家臉上依舊保留著笑容,但是內心卻波濤洶湧,因為他從本多重次的語氣中聽到了埋怨的意思。
要是小笠原秀貞繼續屯駐于信濃松坂,萬一有一天秀家和德川發生衝突,那麼引以為助力的小笠原家很可能會因為家臣的脅迫根本使不上力。
築城的事兒不急,總要等摸清楚領內的人口和經濟實力再開始不是?
等到秀貞回來了,自己當真應該再好好和他聊聊了。
里見義家的到來是在秀家的計劃之內的,只是如今外部環境發生了改變,里見義家已經不適合再被安排到上總去,恰好兩人年級相仿(里見義家出生於1570年),因此就秀家有了將其收入侍從隊之中培養的打算。
畢竟就算是僧人,他們在寺廟中,塵世外的勢力和權柄,依舊是依靠塵世內的親族強盛而帶來的。
我身邊現在正好缺人,你不如在我身邊作為的侍從一段時間,我會在岩付城下賜你一座藩邸,至於三浦郡的藩陣依舊允許你修築。
而小笠原秀貞麾下,真正能說道精通此道的,恐怕只有德川三奉行之一的本多重次了吧。
秀家在宇都宮城帶到了5月底,看著自己領內的局勢逐漸趨於穩定,隨即便帶著自己的侍從隊和旗本眾,近1000人隨著佐竹義宣的3000人北上,至郡山館停下。
如今我等身處下野宇都宮,關東具體的布政之事,還是等轉封事定之後,行在回蹕岩付之後再行商議把。」
稻種一年一熟已是恩賜了,且民力終有盡時,能有個30萬已經是天賜了。」
這裏稍稍補一下前面的劇情,聊一聊里見家的結局。
如今只是上調至2000石罷了,因此在宇喜多家舊臣內部並沒有引起太多波瀾。
「我再將相模國三浦郡5000石封給你,作為你的知行地,讓你離你的老家也近一些。
聽著本多重次話中的意思,秀家眉頭一皺向其問道:「本多大人似乎對轉封岩代有所微詞?」
「30萬石……難道不比松坂侍從在信濃的知行要廣大嗎?」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