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關東鎮八荒
第一百一十九章 朝鮮遣使入大坂

葛西大崎家的領地佔據有陸前的加美、玉造、遠田、栗原、登米、小鹿、桃生、元良8郡,以及陸中的氣仙、磐井、伊沢、江刺4郡知行合計34萬石,其中陸前8郡20萬石,陸中4郡14萬石。
因此他們刷了一個小聰明,將秀吉想要朝鮮國王臣服的意思轉變為日本現在出來了一個新國王,想要與朝鮮王國建立外交關係,希望朝鮮能派使者到日本去。
因此其在不久后命令宗義智父子去朝鮮交涉,要求就和琉球國王一樣,由國王親自出面東渡日本前往京都拜見秀吉,並向其臣服,不然就要渡海派兵討伐朝鮮。
陸前刈田、柴田、伊具、亘理、名取、宮城、黒川、志田8郡及宇多郡一部最初在秀吉的預計中一直是按照表高45萬石去定義的。
為了方便劫掠,部分海賊甚至佔據竹島、隱歧島,直接以這兩座島為前進基地對朝鮮進行劫掠。
但是這一世有了一個叫秀家的男人,他在日本最北端的蝦夷搞殖民開拓,既然是殖民開拓就需要人口啊。
彼時秀吉已經完成對北條的征伐,並在宇都宮完成了仕置返回京都。
室町幕府時期陸奧領檢地表高合計約138萬石,陸中和陸北加起來才僅僅25萬,再去掉現如今相馬、岩城所領的磐城國15萬石,陸前怎麼著都應該有108萬石。
但是由於朝鮮國王李昖(yán)認為秀吉是弒殺了其君主之後成為日本國王的,因此不願意與日本建立外交關係。
打頭一人從其補子、腰帶來看應該是緋袍入門的四品官員,後面兩人應該是六品官吏。
秀吉召集這麼多東北大名千里迢迢而來,目的當然不是簡單的走個流程就結束了,他還需要向羽奧和關東大名宣示自己的武威,讓這群最北端的鄉巴佬見識一下什麼叫做四海臣服。
至於陸前8國只有23萬石這個事兒,秀吉一點都不擔心,伊達領的陸前鹽釜湊是整個東北最重要的港口,每年給予伊達家提供大約3~5萬貫的收入。
簡單來說就是:你秀吉給我砍的太多了,我家裡快揭不開鍋了,再這樣下去我連武士們的俸祿都發不出了,實在受不住我只能放人。
他並不擔心伊達政宗會上交一份假的田籍薄上來裝可憐,畢竟如今石m•hetubook•com•com田三成就在陸奧進行檢地,陸奧諸國究竟有多少知行一驗便知,藏是藏不住的。
為了這件事他特意將此前就已經抵達京都的琉球使者押下,等到羽奧諸大名到了之後才來大坂向秀吉表示慶祝。
為此他不得不親自跑了一趟廣島城,請求毛利輝元約束手下,同時準備隨便挑幾個人死刑犯給朝鮮國王交差。
但是對於宗義智來說,心中懸著的石頭終於落下,只需要返回日本之後詭稱是來向日本臣服了,就等於是完成了使命。
而一旦朝鮮使者來到日本,就向秀吉說這是朝鮮臣服的使者,企圖矇混過關。
因此秀吉對伊達政宗進行了安慰,表示如今檢地剛剛開始,待羽奧地區檢地完成之後,如果確認其知行確實只有23萬石,會從大崎、葛西的領地中給予補償。
歷史上確實有這麼一個條件,可是歷史上這些倭寇只是在全羅道周圍劫掠,可不像現在這般範圍這麼廣闊,遍布整個朝鮮東部和南部。
這麼多人光靠地里的產出根本不可能養活,捕魚業以及對朝鮮貿易才是對馬島的經濟命脈。若是依照秀吉的態度強硬要求朝鮮國王,那麼對馬島經濟命脈肯定沒了。
然而重頭戲並沒有結束,在琉球使者退下去后不久,秀吉示意坐在末尾的一名武士差不多是時候了。
但是秀吉顯然沒有聽明白伊達政宗這一點,在他看來秀吉下達羽奧仕置和檢地的命令之後,伊達政宗這麼快就將自己的田籍薄交了上來,這就是上道的表現啊。
當然啊,秀家這邊是花錢出錢給安家費,讓朝鮮百姓自願遷移來蝦夷分土地給種子的,但是有些事到了下面具體實施的時候就很難把控了。
也就是說伊達家現在的知行如果把鹽釜湊算上,伊達家的知行折米不會低於50萬石。
但是現在他清楚的制度秀吉想要朝鮮作為跳板對明作戰,需要給朝鮮一個好印象,因此滿口答應下來。
那意思就是再說:我伊達家扛不住了,今後若是有「前伊達家臣」在周圍騷亂,你秀吉可不能怪到我頭上啊!
最開始確實秀家計劃的和朝鮮官方做買賣,直接從他們手中收購流民,但是久而久之秀家的政策就變了味,畢竟做中間商只不過是和-圖-書賺差價,兩頭收錢才是真正的無本暴利買賣。
至十一月秀吉正式出陣北條的同時,朝鮮國王正式確立了一正使黃允吉、與副使金誠一、書狀官許筬等人出使日本。
在宗義智的認知里,東方的大佬還擁有這般水軍規模的有且只有可能是毛利家了,這個毛利家他可惹不起,因此一直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大家都是在政治場上沉浮多年的老狐狸,哪裡還不明白對面的意思,這事兒既然當著這麼多人的面擺上了檯面,自然是不擔心對方賴賬的,現在只是擱置爭議罷了。
不久宗義智返回朝鮮,並隨行帶了幾十個在日本居住的朝鮮僑民,謊稱是朝鮮的逃民,連帶著那幾個死刑犯交給朝鮮國王,並承諾會約束沿海的盜匪。
歷史上氣仙郡是屬於陸前國的,因為在明知初期的分國時候,這裏屬於仙台藩的知行範圍,屬於伊達政宗所領,因此在分國時候直接划入陸前,不過從地圖可以看出,氣仙和元良一半實際上從地理上的從陸前突出於陸中的。
畢竟之前情報一直顯示,小田原之戰前的伊達家知行是120萬石,去掉會津20,岩代20與中川領有的信夫、伊達、置賜郡17萬石,扣掉的總知行只有57萬石。
對於朝鮮國王李昖來說,此舉名義上慶祝豐臣秀吉平定日本全國,實際上還負責探查秀吉是否有入侵朝鮮的動向。
朝鮮國王很開心啊,覺得倍有面子,先下令處死了這些盜匪和「朝鮮逃民」,並賜予了宗義智一匹內廄好馬。
尋常他自然不會鳥這個宗義智,畢竟麾下的武士難道交給宗義智來養嗎?
直到這個時候秀家才發現引著他們入殿之人乃是對嗎宗氏大名宗義智,之間他引著三人來到秀吉面前向秀吉伏倒拜道「啟稟關白殿下,朝鮮王使者黃允吉、副使金成一帶到。」
隨即以「數年間倭寇在「乷背通」等朝鮮奸民的配合下,數次對朝鮮全羅道、慶尚道、咸鏡道及江原道展開攻侵,殺害邊將,擄掠人口為借口,要求日本先交還被擄掠而走的朝鮮百姓,交出匪首給朝鮮處置。
早在1587年,九州合戰之後,氣吞山河豪氣雲天的秀吉便滋生了對外征戰的想法。
因此在天正十七年(1589年)初,趁www•hetubook.com•com著北條氏向秀吉降服,秀吉徹底沒有了後顧之憂,他給宗義智寫了一封言辭激烈的書信。
跟在他身後的是兩名身穿青色長袍,鷺鷥補子、素銀腰帶,三色練鵲綬帶的官員。
宗家一方面不敢違背秀吉的命令,另一方面深知朝鮮不可能輕易向日本臣服。
在書信中表達了對宗義智外交成果的強烈不滿,要求朝鮮國王必須在當年夏天前渡海來日,不然就要讓小西行長和加藤清正等人帥兵渡海攻打朝鮮。
位於對馬島的宗義智隱約從手下人口中聽聞,東方有大名正在主持對朝鮮的劫掠,聽說還是一位大佬。
可是秀吉這邊降低了對朝鮮的關注度,不代表你宗義智可以不干事了啊。
了解歷史上大崎、葛西一揆有伊達家影子的秀家,很清楚伊達政宗的意思就是在給秀吉打預防針。
但是眼下可不行了,秀吉是下了死命令的。
秀家當然不知道因為自己的出現使得這幾年對朝鮮的劫掠規模擴大了數倍,搞得朝鮮上下苦不堪言,北從咸鏡道,南至全羅道、慶尚道沿岸都是一片烽火,沿海的村莊甚至都不敢住人了,就怕晚上睡著睡著被人擄掠而去。
後來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秀吉處置切支丹導致九州發生民亂,在加上後來北條氏對秀吉命令的抗拒,才使得秀吉對朝鮮的關注度有所降低。
巧的是,這個時候他從一個南蠻傳教士路易斯·弗洛伊斯口中聽聞「朝鮮每年作為貢品向對馬國主繳納一萬袋米」的事兒。
其實這不怪宗義智,畢竟歷史上在這部分劫掠的只是小股日本浪人,他們劫掠朝鮮單純是為了生存去劫掠。
取中位數來看,小小的對馬島上實際上生活著萬餘人。
毛利輝元壓根沒搞清楚究竟什麼事兒,以為是家裡有部分武士下海搞副業被抓包了。
秀家的資金無形之中就滋養了一大批此前活不下去的日本浪人,踩著小船就敢去朝鮮沿海劫掠,漸漸的還形成了產業鏈。
秀家驚訝于秀吉對於伊達政宗的挾兵要價的態度,居然沒有給予想象中的憤怒,甚至連意思斥責伊達政宗的表現都沒有,但是很快秀家便知道了原因。
宗義智對朝鮮的外交遲遲不見進展,這讓秀吉惱羞成怒,他覺得你宗家可是朝鮮的「宗主國」和-圖-書,哪有大哥指揮小弟1年多都沒有動靜的?
然而就是這個切支丹和尚出於虛榮心的一句話,讓秀吉誤以為朝鮮王國連對馬島的宗家都怕,那更別說我這個宗家的頂頭上司了。
黃允吉與金成一兩人的名字在明、朝鮮、日本三國歷史上都是繞不開的存在,正是他們兩人的到來正是拉開了秀吉對朝戰爭的序幕。
在他的計劃中日本統一併不是終點,他還要去打敗明朝征伐印度,甚至要用武力好好教訓南蠻那群異教徒們。
而且這個檢地數據已經是100年前了,陸奧過了100年知行增多10萬石很難嗎?
幾人從天正十八年(1590年)3月6日從王京出發,由於路途不便,走了4個月才從王京抵達京都,等候秀吉的謁見。
甚至裏面還有很多匪首的名字宗義智連聽都沒有聽過。
而想要對朝鮮進行劫掠,對馬島就是倭寇們重要的中轉港口。
但是現在的秀吉還與慶長檢地不同,並沒有將貿易收入算入總知行中去,僅僅按照石高來說,伊達家現在僅有23萬是或許真的少了些。
眼見自己謊言要被戳穿,自己的經濟命脈都要沒了的宗義智急了,他親自寫信給秀吉,說他會親自渡海朝鮮,勸說朝鮮國王來日云云。
用伊達政宗的話來說就是「不論殿下賞賜什麼我伊達家都感念殿下的恩情,只是我伊達家所領被大幅消減,家臣們的俸祿知行都難以為繼了,懇請殿下准許我伊達家對家臣體系進行精簡。」
本州島上的人口連東北都不願意去更別說蝦夷了,再說他需要對日本各國保密自己的蝦夷開拓,這就導致他將目光盯向了最近的朝鮮和東北女貞。
他找來明白高麗語和朝鮮宮廷禮儀的博多聖福寺僧人景轍玄蘇,再帶上自己的家老柳川調信,以及以博多名商島井宗室為首的商人前往朝鮮交涉。
陸奧那個地方貫高與石高的比例大概是1:10,以慶長三年時伊達家上交的田籍薄所示,其最主要的宮城郡貫高5186貫948文,折米51,869.48石,基本上就是按照1:10的比例換算的。
對於琉球這個新收的小弟秀吉非常滿意,當即反過來賞賜了他們不少金銀和布帛。
其實這是這明傳教士誇大宣傳的緣故。
所謂的放人是和-圖-書文藝的說話,這些人都是職業武士,除了殺人還會幹嘛?真的把他們放逐,大部分人又都是本地佬除了上山為匪還能做啥?
最關鍵的是對馬島貧瘠,全島可耕種的土地出糧不超過5000石,但是島上實際上有超過120個自然村落,每個村落50~200人。
總之秀吉這一番操作下來就一個意思:你伊達政宗的意思我聽明白了,但是羽奧不能亂,你先幫我撐一撐一切等檢地結束之後等我看看在給你添一筆。
當著三人一步入殿內,秀家的眼皮就止不住的狂跳。因為後世明粉的漢服狂魔的秀家很清楚的知道眼前之人身著的乃是明制官府。
就算有數據誤差,雜七雜八的扣掉,這麼大的領地表高也不會低於100萬石。
對於宗義智再次提出派出使者的請求,朝鮮上下商議決定向看看誠意。
而不久之後,在秀家的操作下,琉球入朝向秀吉降服,這讓秀吉更加堅定了自己的想法,因此他開始著手準備對「唐」國的入侵戰爭。
但是現在從伊達政宗給出的數據看來,其所領有的僅有23萬石,加上會津20、岩代30、磐城15,整個陸前的表高難道只有88萬石?加上陸中陸北堪堪超過100萬石?歷經百年發展之後陸奧國在官方的表高倒退了30萬石?
從以上的計劃來看,此時的宗家顯然還不清楚秀吉有對朝鮮、乃至明朝侵略的想法,不然根本不會想出這麼投機取巧的想法。
那名武士起身向秀吉示意後轉身離去,不多時便引著幾名陌生人入殿,打頭的一人身著緋色長袍,其上面綉著雲雁補子,腰纏素花腰帶,掛在腰間的綬帶上綉著雲彩和極鶴。
但秀吉並沒有馬上接見他們,因為秀吉知道羽奧、關東大名即將從北方而來,他想要在這群鄉巴佬面前好好展示一下的權威。
自應仁之亂以來,日本朝廷對武士的約束力越來越低,這就使得「倭寇」這一身份在九州、西國各邦國開始有組織的出現,襲擊的對象不僅僅是明朝還有朝鮮。
朝鮮王本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則,每年會給宗義智100石糧食,並許諾其獨享對朝貿易,以此換來宗家對倭寇船隻停靠對馬島的拒絕,再不濟也要在倭寇入侵之前提前傳信給朝鮮的邊將好讓朝鮮做好準備。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