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萬曆朝鮮之戰
第四十四章 自辯(下)

「什麼?什麼?你在說什麼?」須田伯耆意識到自己語言上的錯誤,緊張的說不出話來。
「什麼意思?」
說著向剛剛押送自己的武士要來自己的包裹,在眾人面前展開,正是片倉景綱為其準備的木盒。
不得不說,伊達政宗再次扳回一局,畢竟書信的筆記可以模仿,但一個人用詞用句的習慣確實一直以來練成的,絕不是這麼容易改變的。
當時我實在是沒有足夠的知行對他們進行安頓,只能將他們留在本地,又沒有足夠的錢糧補償。
「絕對沒有」伊達政宗否認道,但是隨即又補充道「年前營救木村吉清父子時候用軍糧1500石鐵炮20挺,換來其能安全開城離開。
若是你真的是突然要截殺使者,獲得書信,你又哪裡有時間去清理什麼地方?
「很抱歉,當時都是口述的,並無留證。」
【轟~】須田伯耆的回答讓殿內響起了一陣喧囂的聲音,因為須田伯耆的答覆等於是在指正伊達政宗早就和一揆眾有聯繫。
而且想要把狼馴養成狗,是不能被人家牽著鼻子走的,你得在他面前建立威嚴,讓他知道你才是頭狼,讓他發自內心的畏懼你。
淺野長政將記錄交給秀家,由秀家複核對照,同時表露出自己的觀點「筆記看起來確實一模一樣。但是這不是正應證了伯耆剛剛所言他為你代筆的事實嗎?」
但是眼下須田伯耆自身難保,中島求實的證言就顯得有些力道不足了。
答案肯定是否定的。
「此事都是你說的,可有證據?」淺野長政問道。
守門的武士見來人是你壓根沒有細查,畢竟誰能想到我的祐筆居然背叛了我出奔了呢?
須田伯耆的反駁很快就被伊達政宗駁斥道「蠢材!當日受石田三成及淺野侍從所命,帥軍北上就出木村父子之時,就是我口述書信由小十郎(片倉景綱)所書送入圍城軍中。
「擔心引起上峰懷疑,因此特意沒有留存。未經請示便分軍備是在下的罪過,只是當時轉封時間緊迫,分家時間短暫來不及請示。
承認吧,壓根沒有什麼驚心動魄的截殺使者的事,如果真的有這事,請問被殺的使者在哪裡?真田及諸位大人找到了嗎?」
「是……」面對質問須田伯耆猶豫了片刻答覆道「是和過去一樣,由你口述和-圖-書,我書寫的。」
「這麼多軍備從本家內部出去,你居然沒有痕迹嗎?」
秀家坐回到位置上去,舌頭在閉口的兩排牙齒間滑動,思考著對伊達政宗的安排。
「不算,這怎麼能算呢,你是受了石田治部和淺野侍從的命令嘛。」
就連秀家都已經對須田伯耆這個小人充滿了厭惡,示意左右武士將他拉下去仔細審問,若是最後罪成,必然要被除以斬刑。
然而伊達政宗卻有理有據的反駁道「須田只是我的祐筆,我每次向其口述命令時候都是在旁人侍候之下說的,此時在下的家臣與近臣都可以作證,即便是外面的安房守也可以作證,在下從沒有單獨向其傳達過需要書寫的命令。」
臣下想著關白殿下所言今後天下一統,南北再無戰爭,便認為那些軍備已經沒了作用,將他們都作為補償折價送了出去。
「臣下為人性格自傲,對上尊或保有尊敬,對於下者使用平語交流,這是我用詞的習慣。
於此同時,伊達政宗說道:「而且須田伯耆只是我的祐筆,替我書寫文件,並不參与決策,每次都是我們議論完成之後所寫的,淺野侍從對過筆記想來應該一樣吧。」
既然如此,證據已經是不證據,索性買個人情與伊達家交好,或許才是不錯的選擇。
可惜他高估了秀家和淺野長政,最後還是在他的提醒下才發現了問題所在。
「大納言,侍從大人。」伊達政宗見目的已經達到,從剛剛掙扎嘶吼的表現變為平靜,他看向秀家緩緩說道。
伊達政宗步步緊逼讓伯耆直接一屁股坐在了地上,但是依舊掙扎著說道「是……是你口述我寫的書信,為了保密要求我親自送到。」
「這正是我馬上要指出的問題所在!」伊達政宗接過淺野長政的質問回答道。
不然秀家搞出這麼大陣仗就為了定伊達政宗兩三條小罪,實在是有些興師動眾了。
現在須田伯耆的可信度已經被擊穿,最關鍵的物證有問題,人證剛剛還說漏了嘴,想要憑藉這封信定伊達政宗謀反的罪責顯然已經不行。
他的話音落地,原本還打算拓印並勘驗印章真偽的淺野長政也停下了手中的動作,殿內所有人齊刷刷的看向須田伯耆。
以至於淺野長政也答覆道「此事我已經被和*圖*書我記錄在案,最後會聯通卷宗、證據呈交大坂之時,給石田治部確認。
但是若是因為後來他們拿著這些軍備參与武裝強抗的一揆這個事兒,伊達政宗是全盤否認的,絕對和自己沒關係,就算有也是刁民為了活命的隨意攀咬。
若是此事得以證實,奧羽一揆這口大鍋伊達政宗怕是跑不掉了。
但是回想起過去應該沒有留下痕迹的伊達政宗認為,秀家手中頂多有幾門繳獲的鐵炮或其他軍備,還有幾個證人的證言,實質性的往來的證據不可能有。
「!!!」
伊達政宗很聰明,他知道怎麼避諱重罪,專門挑罪責輕的承認。
臣下又恐分家之後再給予物資引起的誤會更大,對於這一點失誤在下絕不避諱,請兩位大人責罰。」
須田伯耆過去確實是我官方的祐筆,待我寫了幾封官方的書信,而所對應的人多是如大納言這樣的。
呵呵呵,要我說,那個什麼鳥別所淡路在我眼中不過是土雞瓦狗罷了,我怎麼可能在信件中全程以這樣的稱呼稱呼他呢?」
淺野長政聽聞,示意在自己的家臣陪同伊達家的人前去領取歸檔的那份記錄,隨意翻看了幾份上面都有與會人的名字,以及最後書寫記錄員須田伯耆的名字。
你聽一聽伊達政宗這句話,挺有道理的,可是再仔細品一品就會覺得不對,我們現在不久是在議論你有沒有謀反嗎?
而他手中的中島求實和那個伊達政宗所摸不清的究竟知道多少的【證據】,將會是今後數年內秀家拿捏伊達家的命門。
可是伊達政宗用他巧妙的語言,成功將自己的形象樹立成一個被奸臣迫害的忠於豐臣家的形象。
淺野長政看過幾份歸檔的記錄,對比了一下書信的筆記,發現居然一模一樣,這讓伊達政宗的證言真了幾分。
但是走的匆忙未能察覺那偽印投入火中併為銷毀為我所獲,現呈送給兩位大人,請兩位大人明察!」
也只有你,以你下層武士出身的身份,才會對所有人都使用畢恭畢敬的敬語,以至於你在偽造書信的時候都忘記了這個事。」
秀家本來的計劃是讓須田伯耆藉著內通的信件打衝鋒,中島求實再在後面添把火,伊達政宗和伊達家就這麼完了。
須田伯耆見伊達政宗呈送上來一個偽造的花hetubook•com•com押印章為證,還說他尾巴沒掃乾淨,本來就因為一直被動而緊張的他居然脫口而出道:「不可能!我是確認清理乾淨才走的,而且我壓根就沒有用什麼印!」
說道這裏他似乎找到了什麼自證清白的論點,看向淺野長政和秀家掙扎著說道「兩位殿下,請您原諒我吧,我是為了凸顯出我的功勞這才編造出了所謂截殺使者的話,從頭至尾都是由伊達政宗派我去的。」
他取出木盒交給淺野長政繼續說道「須田伯耆偽造信件,構陷於我,可惜花押練習多年還是不滿意,隨即便選擇用木頭客一個出來為印。
聽聽,這就是伊達政宗的答案,在他開口之前,秀家便已經想到了這一種回答,這也是秀家認為僅憑中島求實一張嘴不具有什麼效果的原因,因此才沒有把他交出來對峙。
大部分人活在這個世界上,無非是為名或利。
伊達政宗話音未落,坐在末守的伊達成實便站了起來說道「此事我可以證明!
後來又說是你自己替我代筆的,那麼後面截殺我使者的故事是不是一樣呢?
你一定要說有問題就是軍備物資太過敏感,我應該請示一下,對於未經請示驚擾了上面,我願意攬責。
承認吧,這一切都是你的妄言,當天晚上風平浪靜,我已經問過下面的武士,你是獨自一人借口家中有事得我准許出的城。
「我沒有!」須田伯耆見到伊達政宗職責自己構陷他激動的說道「這封信當真是伊達左京大夫寫的!」
其實像稱呼用詞這種細節,石田三成當真不一定注意到,不過他此刻敢於拿石田三成出來作證,他的證言就已經有了很高的可信度。
他們與臣下及伊達家多有情分,離別之際臣下曾經送出一部分軍備作為補償,感謝他們多年來對本家的付出,是我辜負了他們。
「是我親筆寫的嗎?」伊達政宗冷靜的質問道。
但是你怎麼解釋押花於你如出一轍呢?」
儘管已經知道了結果,但是秀家依舊面調戲伊達政宗說道:「是嘛,這次你沒有與他們書信往來留存嗎?」
在座的很多人都是在新年伊始便拋下家裡人,冒著風險跑到這個鬼地方來的,他們才不會管此次一揆背後的底層邏輯,他們只會對伊達政宗表示憤怒。
在伊達政宗口中他分軍www.hetubook.com.com備是因為轉封之後分家的賞賜和補償,當時他們還是我的家臣,我給我家臣一些物資有什麼問題?
因此在模仿我書寫習慣的時候,依舊使用尊稱稱呼那個別所淡路。
大名也希望自己生前做的事能夠被人記住,因此都有記錄自己歷史的習慣,而這些書狀都能在自己晚年甚至死後被後人用來記錄傳記的依據。
「你剛剛說什麼?伯耆?」伊達政宗步步緊逼詢問道「你說什麼清理乾淨才走的?你用的不是印你用的又是什麼?」
而伊達政宗又一步緊逼道「你前面說過,你是無意中看到了我寫信給那什勞子別所淡路的,心急真田及諸位大人,這才選擇截獲了信件。
既然是要敲打小狼,那麼就得狠狠的教育一番了。
「荒謬,天底下哪有讓自己的祐筆去送這麼重要的信件的道理,那豈不是在向眾人宣告我伊達政宗謀反嗎?」
既然有了這樣的發現,秀家便不準備再讓中島求實出來作證了,他已經成了一個「核威懾」,既然是威懾自然是隱在後面的好。
伊達政宗的回答引起殿內一陣交頭接耳,有贊同的,也有不認同的。像須田伯耆就駁斥道:「許的你有求於人呢?」
「須田伯耆的書法於我相近,過去一直代我書寫文案和書信,想要模仿我的字跡並不是很難,甚至在耳濡目染之下,學會我的花押都是可以的。而那封書信恰恰是他自己寫出來污衊我的。」
只是雖然伊達政宗可能造反的事兒過去了,伊達家的3日前在利府城與秀家兵戎相見的事兒可不能這麼輕易的過去。
伊達政宗從說罷便從身上取出幾份信件轉交給秀家和淺野長政並說道「請大納言與淺野侍從拿來自己過去與我往來的書信,便能發現不同。」
僅僅是三言兩語之下,伊達政宗就將人證須田伯耆打成了一個不誠實證人,使得眾人對他的發言真實性產生質疑。
當時陣中的石田大人可以為正!縱使石田大人不再這裏,在下的堂弟藤五郎(伊達成實)也可以為證!」
原來伊達政宗在給下屬和外臣聯絡的時候所寫的書信除了開頭會點名對方的稱呼之外,下面多用你、爾來稱呼對方。
「當然不一樣啊殿下,我想說的是,須田伯耆雖然書寫上筆記與我相似,但是與我著書的用詞習慣hetubook•com.com上有著天壤之別。」伊達政宗回答道。
也不知道在歷史上面對豐臣秀吉的時候,他是否也是這般模樣自辯的。
伊達政宗答道「伊達家是鄉下小族規矩沒有這麼多,但是也有將相關命令收檔的習慣,您可以去探查對比,留檔的那份上面會有在場與會人的信息。大人也可以拿那些信件過來對比筆記,看看是是不是一模一樣。」
就連淺野長政都放棄了繼續質問伊達政宗,坐回到位置上等待秀家的決斷。
而且就算說出來了,也是空口無憑,君不見伊達政宗早就已經做好了腹稿,秀家還沒有把話點名,就已經說的分毫不漏了。
當時在下剛剛轉封,兵力實在不足,只能出此下策以和平的方式就出兩位,若是殿下認為這也是資助一揆的話那便是資助吧。」
「你要不再想一想,在一揆發生之前,對會津、岩代領的一揆是否有接觸和資助呢?」
因此依舊堅挺的回答道:「當時在下被迫轉封,知行地大大減少,有很多本地的武士不願意離開,其中不乏大族。
說罷他也頗為後悔的膝行上前兩步,向秀家和淺野長政祈求原諒說道「臣下過去是伊達家之臣,被迫行此事實在是無奈之舉,還請兩位上殿原諒。」
只是依照歷史上秀吉的性格,眼下征伐朝鮮在即,他是否有這個意願再打一場陸奧之戰?
伊達政宗不愧是戰國有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在這個對他進行批判的會場上,居然可以通過語言調動周圍人的情緒,使得自己牢牢的佔據主動權。
伊達政宗看向秀家,想要從他的眼神中看出秀家究竟知道多少,又是不是在詐他。
事實上這正是秀家眼下證據鏈短缺尷尬的地方。
聽了一整場辯論的秀家從位置上站起,看向站在下首的伊達政宗問道「左京大夫你這麼自信與一揆眾沒有交集嗎?更沒有資助、鼓動一揆的行為?」
秀家看向伊達政宗,突然發現他這個人還挺有意思。
眼下伊達政宗大罪肯定是落不成了,最起碼在秀家和淺野長政這邊落不成,一定要落就得是秀吉親自|拍板了。
可是那封送給一揆首領別所淡路的信件卻與書寫給自己的信件一樣,使用的是對自己官名的尊稱。
若是後來有部分武家參与一揆,使得殿下在北上的途中有所阻礙,實在是在下的無心之過了。」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