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萬曆朝鮮之戰
第九十九章 明日議和

況且經過這2年的管理,秀家早就在兩道扶持起了新的一套統治班子,裏面既有提拔的朝鮮百姓,也有順從的朝鮮舊貴族,更有改姓的日本武士,兩位大君到了兩道,只要垂拱而治即可。
6、為保證兩國通好,請朝鮮王擇縣主下嫁豐臣家總大將豐臣秀次。
有御史直接上書稱努爾哈赤之所以壯大,全因遼東李氏養寇所至,請求萬曆皇帝處置李成梁、李如松等人。
這個人是誰自不必多說,過去10年只有遼東李成梁才有這樣的能力。
可是建州在哪裡呢?
要知道大明乃是「天朝上國」,努爾哈赤在大明看來是臣服自己的土司酋長,還是一個上門女婿。
宋應昌看到這些內容后,起初並不以為意,認為這是日本偽造的證據,是在離間大明臣子之間的關係。
與豐臣秀勝不同的是,豐臣秀次迫切的想要快點結束朝鮮之戰,因此若是可以達成議和,什麼方式他都願意試一下。
他很清楚,努爾哈赤在10年間瞞著大明攻伐侵吞周圍的部落不可能沒有一點風聲,之所以大明朝廷不知道肯定是遼東有人幫他壓下來了。
那是大明遼東都司下屬,就在北直隸的邊上!
石星表示,如今在薊遼待命的精銳足有10萬人,聽聞那努爾哈赤所有的兵力只有3萬餘人,大明天兵不需要任何人的幫助便能掃平建州。
冊封小西行長、加藤清正、福島正則、島津義弘、豐臣秀勝等16人為都指揮使;石田三成、大谷吉繼、羽柴秀俊、木村重茲等45人為指揮僉事,其他封千戶者225人。
4、朝鮮國之所以分崩離析乃是君王李昖不善治理之過,應該由其下罪己詔,昭告天下。
照理來說你努爾哈赤未獲大明的旨意是不能隨便對周圍部落興兵,更別說直接將別人吞併附庸了。
毫無疑問,不論是相比歷史上還是這一世,秀家專呈給豐臣秀次提出的議和條件是明日雙方最接近的一份條件。
同樣的,秀家也很清楚,日方全部撤出朝鮮一定是對面大明的條件,這一條是絕對不允許後退的底線。
雖然花房正幸將這些證據都交給他看了,並把其中的政治意義也給他解釋了一遍,但是豐臣秀次似乎還是不理解這些證據的意義。
隨後他又表示第五條和第八條也要修改,咸鏡道和江原道可以由兩位大君名義的代為統治,但是下面的官吏必須是由日本人擔和圖書任,而慶尚道必須割讓給日本。
但是他也表示,若是有一隻部隊可以從鴨綠江南部奇襲建州,或許可以起到奇效。
8、日本願意主動出兵幫助大名圍剿逆臣努爾哈赤,大明若是准許,請允許日方暫駐慶尚道至平賊之日為止,期間請允許日軍兵士、軍糧從容通過咸鏡道與江原道。
到了那個時候兩道名義上是朝鮮的主權領土,但是實際的治理理念卻與朝鮮格格不入,依舊是由日本這裏遙控。
要知道此刻朝鮮可是聚集著大明最精銳的4萬大軍,後面還有2萬在薊遼待命。
對於石星的建議萬曆皇帝仔細思考之後稍稍做了修改。
3、自合約簽訂之日期,日本願意陸續從朝鮮撤兵。
如今朝鮮八道疲敝,朝鮮兵孱弱不足以用,倭兵在此前的戰鬥中證明確實有一戰之力。
謝用梓答覆道「是倭方征朝總大將豐臣秀次親自擬定的條件。」
至於讓順和君和臨海君去擔任江原道、咸鏡道的半獨立君主,完全是秀家想出來的主意,畢竟怎麼著都收了人家的老婆,還反過來了人家的岳父,要照顧著一點女婿嘛。
而這份議和的條件乃是秀家書寫轉交花房正幸,再由花房正幸轉交豐臣秀次、加藤清正和鍋島直茂,讓他們以咸鏡道兵團的名義提交豐臣秀次的建議。
7、請大明冊封秀吉為日本國王,正妻北政所為日本王妃,長子鶴松為神童世子;
宋應昌等人此刻正在開城,劉綎人護送傳旨的官員前去開城,宣讀其卸職和任命徐一貫全權負責對日和談的聖旨。
當然秀家也在給秀吉找補面子,秀吉肯定是不願意將所有的部隊全部撤回日本的,即便現在再朝的日軍已經基本斷糧,全靠咸鏡道、江原道的糧食供給京畿道、忠清道的日軍。
1、日本與大明、朝鮮重新修好。
要知道去年10月,努爾哈赤剛剛擊退海西女真部落的進攻的時候,曾經上奏大明皇帝抵禦了外族的入侵,因此受封建州衛都督一職。
其實對於大明來說,咸鏡道和江原道是不是要讓朝鮮國王冊封給自己的兩個兒子世襲罔替根本不在意,只要名義上朝鮮國保存領土完整讓天朝有面子就行了。
5、咸鏡道與江原道之民苦朝鮮王久矣,抗拒朝鮮官軍全是兩道民眾自願之意,即便日本退兵也不言以重回朝鮮王治下。
以秀吉的腦子很快就想出來這一定不www.hetubook.com.com是秀次能想出來的議和條件,秀次這將這份功勞都讓給了加藤清正、鍋島直茂和豐臣秀貞三人。
而在北京這邊,萬曆皇帝看都這份條件之後很驚喜的挑了挑眉,他能從這份條件背後看到擬出人的政治智慧。
至於朝鮮國王是否願意下嫁縣主這個事兒,大明只能從中調和,大明不能做主。至於其他的條件,大明都可以接收。
之所以沒有明確說什麼向大明臣服,或者表示什麼兄弟之國之類的話,不過是秀吉礙於面子沒寫罷了。
至於是否需要日本兵幫助攻打努爾哈赤的建議,萬曆特意詢問了石星的意見。
結果現如今又從朝鮮傳來了李如柏與努爾哈赤的關係,以及宋應昌面對這件事兒的反應,無一不讓北京城的官員憤恨。
秀吉一開始並不理解這裏面的意思,前野長康代為解釋的。
種種跡象都表明,萬曆皇帝已經對再朝的4萬明軍起了疑心,畢竟這裏面的很多將領都是薊遼出身,即便是宣大的祖承訓和查大受,此前也都是遼東軍戶出身。
聽到這個答覆,萬曆皇帝說道「未曾想到,這個豐臣秀次還有這般智慧,只是不知道這個條件是否得到了對面豐臣秀吉的准許?」
萬曆當即寫了一封信件讓錦衣衛送去平壤給劉綎,讓他接管朝鮮各軍,並將他們有序帶回遼東。
即便朝鮮的明軍撤了回來,短時間內應該也不會對朝鮮再次支援了,對於萬曆皇帝來說,日本和努爾哈赤誰的威脅更大是不必說的了。
你努爾哈赤吞併其他臣屬大明的部落,建立偽邦,還和與大明時常交兵的蒙古部落聯絡,你是什麼意思?你是不是想要聯合蒙古造反!
2、大明應保證日本與大明之間的勘合貿易。
由於談判的問題長時間懸而未決,如今時間已經來到了1594年2月,作為議和副使徐一貫看到努爾哈赤與蒙古逐部聯絡的信件不敢大意,隨即呈送給了宋應昌。
同意聯署這份議和條件的豐臣秀次、加藤清正、鍋島直茂豐臣秀貞等人,包括秀家在內都期望侵朝戰爭可以結束,為此即便再作出一些讓步也未嘗不可。
萬曆皇帝派人私底下給沈一貫送了一份信件,說的是對日議和的條件,總之除了和親與割讓朝鮮國土這兩條底線之外,其他的事兒都可以談。
與此同時,由徐一貫主導的對日和談正式進入到談判的高潮期https://www.hetubook•com.com
於是他便將讓花房正幸參与道與明使和談的隊伍中去。
石星表示可以讓倭兵出兵建州,但是規模要進行控制,並且他表示支付給倭寇的備寇銀不能超過2萬兩。
不僅繳納了白銀和黃金抵罪,更是派遣了4000播州兵衛大明去打朝鮮。(雖然現在還沒入朝)
秀吉想了片刻之後對條件進行了修改,首先將第7條刪去,他表示自己不需要大明皇帝的冊封,自己就是日本的關白,日本的實際統治者,自己的權利來自天授!
別說萬曆皇帝氣死了,下面的百官群臣都忍受不了這樣的恥辱,已經連著上書好幾天了。
裏面的內容大致如下:
此前日軍示弱之後,石星建議先將明軍撤回境內修整,但是宋應昌認為不能撤回朝鮮明軍的事兒再次被翻了出來。
冊封豐臣秀次、豐臣秀長、豐臣秀家三人為大都督,封德川家康、前田利家、蒲生氏鄉、毛利輝元、小早川隆景、上杉景勝、豐臣秀貞等8人為都督僉事;
畢竟他們可以直接殺到努爾哈赤本城,取得這些證據后還能全身而退,足以看出他們並不弱於女真兵。
但是他這樣的舉動很快就被下面的人告發到了北京言官那裡。
事實上萬曆皇帝已經接見了石星,讓其與兵部商議出進攻女真之計劃。
而花房正幸則解釋道「這些文書當然不能讓明國退兵,但是卻能讓他們對我們的態度軟化不少。我們只要作出稍稍的退讓,便能促成和談的成功。」
這份條件實際上並沒有得到秀吉的准許,秀吉的核心條件一直都沒有變化,但是經過1年的議和最開始那條大明與日本和親等條件已經被秀吉放棄。
原本朝鮮之戰的事兒牽扯了萬曆皇帝太多的精力了,他並不是想此事太過發酵,因此一開始對於彈劾努爾哈赤的奏摺都是留中不發,並且暗示內閣對御史們暗示一下不要鬧大了。
只是很可惜的是,距離萬曆和秀吉的底線依舊有一段距離,這時候就要看誰願意讓步了。
聽到日本這邊的條件之後,徐一貫不敢自專,表示需要上報萬曆皇帝決定。至於朝鮮那邊,不用問也知道肯定是一條也不答應的。
他驚奇向前來通報的謝用梓問道「這是那個日本國君豐臣秀吉的條件?」
既然雙方都不願意後退一步,那麼便找一個理由將這事兒拖一拖,參与圍剿努爾哈赤需要與建州女真和圖書接壤,那麼讓日本參与到圍剿之中就是一個不錯的借口。
結果不久之後在朝鮮督軍的宋應昌私自壓下同樣的罪證,再加上李如柏老婆是舒爾哈齊女兒的事曝光,這讓萬曆再也坐不住了。
這次的和談不再是由小西行長和玄圃靈三負責,豐臣秀次親自下場,前去碧蹄館與徐一貫交流,誠意可謂表現的頗足。
對於與日本關於朝鮮議和之事,萬曆皇帝急召宋應昌入朝申辯,任命徐一貫為禮部侍郎全權處理對日議和之事。
他在讓內閣回復徐一貫的奏摺中表示,大明可以接收兩位王子立國兩道,但是慶尚道必須自議和之後便歸還朝鮮。
特別是最第七條請封秀吉為日本國王這條讓他非常滿意,要知道這一世的萬曆可是知道在日本豐臣秀吉的上面還有一個名義上的天皇的。
與此同時,萬曆皇帝再次下令山東、南直隸、浙閩再次抽調2萬備倭兵入京,湖廣、抽調1.5萬衛所及土司兵北上保定駐守,陝西、甘肅、陝西抽調1.5萬邊軍精銳進駐薊州,原本在京都待命的2萬川、雲、貴、桂四省土司兵會同1千神機營精銳進駐遼東。
請大明天子分封順和君為咸鏡大君,臨海君為江原大君統御兩道。為保朝鮮國境完整,願意將其列入朝鮮國治下,兩道大君為朝鮮王之臣世襲罔替。
豐臣秀次看到花房正幸親自到來有些意外,但是在聽到手裡握有與明朝議和的關鍵道具時候,他又顯得非常興奮。
但是現在,在這麼多事兒集中爆發之下,難免會讓人臆想連篇,認為遼東李氏是不是打算擁兵自重。
結果受封還沒滿3個月,就被人挖出來早在5年前人家就已經以「女直國貝勒」的名義統御建州三衛5部落了。
大明同意日方參与道對努爾哈赤的戰鬥之中,在此期間,大明可以保證日方在參与對努爾哈赤戰爭中過境慶尚道、江原道和咸鏡道的權利,但是也表示此次出兵建州的倭兵不宜超過2萬之數。
在此之前劉綎已經親自將包括李如柏、祖承訓在內的高級將交付給乘船而來的山東巡撫孫礦,並由其押送入京。
謝用梓和徐一貫此前都沒有想到這個問題,在他們的潛意識中,這本來就是日方提出的條件,必然是得到過秀吉的准許的,居然直接硬著頭皮承認了這個事實。
最讓人萬曆不能忍的是,他居然直接以國主的身份,去和與大明朝關係不好的察哈爾蒙古諸部往和-圖-書來,你佟佳·努爾哈赤眼裡還有我這個大明皇帝嗎?
在萬曆看來,這第七個條件就是秀吉想要取代天皇,並且自降皇號,在加上前面請求勘合貿易的條件連起來看就是向大明臣服的表現。
4月3日,劉綎以獲得萬曆皇帝秘旨,召集朝鮮諸將議事為由,將駐朝明軍將領召至平壤,隨後將其全部軟禁。
但是現如今李成梁、李如松都被明升暗降軟禁在京城的情況下,朝廷派去遼東督軍的宋應昌還能和李如柏等人壓下對努爾哈赤不利的奏報,這事兒意義就變了。
播州土司楊應龍再怎麼逆反,他打周圍的土司打歸打,最多也就是劫掠一番,然後上奏說是私底下鬧矛盾罷了,可是一寸土地都不敢侵吞的啊。
在日本為大明徵伐努爾哈赤期間,其軍糧及軍備可以由日方自備,作為條件大明應支付備寇銀每年5萬兩。
萬曆皇帝特別註明,要劉綎控制李氏子弟及其家丁出身諸將如查大受、祖承訓、李寧等人。
4月15日,駐守朝鮮的各處的明軍,除了平壤、開城依舊有5000人駐防以外,其他3萬餘人開始有序向遼東撤兵。
要知道此刻這份證據不止呈送給了宋應昌,北京城的科道言官和都查院也都是有一份的,如今努爾哈赤私自攻伐同僚,建立偽邦,私結外邦的事兒正在朝堂吵得不可開銷呢。
結果你努爾哈赤比楊應龍還要逆反,侵吞周圍部落土地還不止,還未經冊封私立偽邦,這簡直沒把大明放在眼裡啊!
最關鍵的一點就是:播州在四川南部和貴州西北部,距離北京天高皇帝遠,在亂也威脅不到大明統治的中心。
在他一旁的豐臣秀勝笑稱「若是僅憑這些文書就能讓明國退兵認輸,那邊不用我們這些武士去死命拼殺了。」
在此之前,一來是日本確實一直沒有投降,二來朝鮮君臣一直堅持要明軍不能撤走,再三就是萬曆皇帝也向在修整之後再將日本打下海,這才沒有把軍隊撤回來。
與徐一貫要回去詢問萬曆一樣的是,日本這邊也需要去和秀吉商議。
「讓步?關白的殿下定下的條件,又豈是這麼容易鬆口的呢?」豐臣秀勝依舊不屑的回答道。
萬曆皇帝之所以能對楊應龍暫且綏靖,一來是人家雖然一直打明朝的臉,但該慫的時候沒有立起來一次過。
萬曆皇帝表示最多給予日方2萬兩備寇銀(不是分年的),但是可以允許日方將建州獲得的戰利品帶回等等。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