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卷 落日餘暉
第十九章 明石之戰(下)

他只能仰天長嘆道:「難道連老天都站在逆臣這邊嗎?」
這樣的折損數目即便在幾萬人的大軍之中依舊屬於傷筋動骨。最關鍵的是,茶茶交給他的黃母衣眾、御使番眾、御詰眾御三眾損失極大,只有600餘人成功撤回了東岸,大部分人全部折在了對面。
陣型本就被打亂的小早川眾再也不復此前攻城時候的組織度,在御三眾的衝擊下潰不成軍。
石田三成將他當做超大口徑的鐵炮,籠統搜集到了大幾十門,一輪炮擊之下直接炸膛了6~7門,使得剩下的足輕對於操作這種火器多少有些畏懼。
此前毛利家受封九州6萬石,可是在1593年毛利秀賴死後,其子秀秋只被准許繼承1萬石,領地也從九州轉封至了丹波,但是好歹也是大名身份了。
不過並不是所有的筒都能順利擊發,甚至有好幾個直接在原地炸膛,將周圍操作的足輕炸死了一片。
明石川距離大海並不遠,這裏也到了明石川的入海口,幾百米的距離人就會徹底被海水吞沒根本不給人反應的機會。
戰至下午時分,兵力上處於優勢但是遲遲不見北側打開局勢吃掉渡河而過的4萬東軍的豐臣秀次,不顧黑田如水的反對,又派人向中津防線增派1萬軍勢。
然而面對其他將領對自己的口誅筆伐,作為茶茶選定的總大將的石田三成卻沒有心思關心此戰的戰損,倒不是他甘願承擔這份責任,而是他手中收到了一封來自京都的最新戰報!
大好幾千人已經渡過了明石川,道最後只有一條浮橋得以存續,再加上被擠落明石川的士卒和被斬下首級的將士,成功撤回東岸的只有2000餘人,折損了5000餘數。
而因為下雨,原本在東岸射擊打亂西軍陣型的石火矢全部失去作用,東西方的鐵炮全部臨時作廢,弓箭的射擊準度也收到雨水的影響,雙方回到了最原始的廝殺狀態。
他下令明石城內剩餘的3萬東軍齊出,以黃母衣眾、御使番眾、御詰眾3200人為鋒矢頭部,向明石川上的浮橋發動攻勢。
與此同時,小久保城本陣之內,聽完石田三成出陣兵渡河攻擊自己這邊的秀次臉色脹紅,死死的盯著東面的局勢。
隨著遠處的一聲悶雷,似乎預示著一場大雨即將到來。
事到如今即便石田三和_圖_書成沒有下令,南方戰場的東軍也已經開始向那唯一的退路奔走,前線的戰線出現了撕裂。
望著河對岸的西軍又有一支部隊走出,明石城內眺望佔據的石田三成明白時機已到。
眼見西軍在北方遲遲不能打開局面,豐臣秀次更加焦急,他下令讓他的弟弟秀保帶著紀伊和歌山藩精銳親自前往北方督戰,務必要將渡河進攻的東軍聚殲于中津城下。
事實上石田三成身邊毛利秀秋就已經向其提過了這個問題,毛利秀秋是斯波家後裔,其父毛利秀賴向後服侍國織田信長和豐臣秀吉,此前還擔任過高遠城主。
剛剛看到石田三成出陣的秀次才剛剛向前線下達了死守一線的命令,沒曾想到命令剛剛下達不久明石川一線隨即被石田三成攻破。
眼見效果不錯,在武士們的強令下,他們只能硬著頭皮重新清膛裝填準備射擊。
除了石火矢之外,石田三成不知道又從哪裡搗鼓來了一些炮烙玉,是原本在守城的時候僅剩部份,也全部投入到渡河的作戰之中。
「那為之奈何?」秀次的話音剛落,伸手試了試這才發現天空開始下雨,坐在殿內的黑田如水反應慢一拍,但是也很快意識到環境發生了變化。
若是秀家或九州島津家在這裏或許會對這些武器有些眼熟,原來這些筒並不是青銅鑄造的大筒,而是鐵質筒管的石火矢筒。
而現在對面的東軍又是石火矢的,又是炮烙玉的,收為在浮橋上的小早川眾軍勢徹底亂了。
而因此最收益的莫過於西軍的,畢竟相比較武士比例更高,甚至有專門純武士組成番隊的東軍,西軍的軍隊組織依舊出於戰國末期普通大名家的水平,有些大名的隊伍中甚至還有一定比例的農兵存在。
此刻還在東岸的石田三成聽到西面豐臣秀次本陣出陣的消息,也不由的替這個敵人讚美道「孫七少爺頗有當年關白之風啊,只可惜不能為輔弼幼主之臣。」
在他看來武士死於戰場是極其榮譽的事情,他是為此戰不能一鼓作氣拿下西軍而嘆氣。明明自己的布置都沒有問題,明明此前佔據對自己這邊還由利,可是卻因為一場雨使得雙方形勢逆轉。
他扭頭看向身後的黑田如水,向其詢問建議。可是黑田如水只是有些痛苦的皺著眉頭遲遲https://www.hetubook•com.com不見其發言。
石田三成一意孤行的明石決戰打成這番模樣,他是要復最大責任的。但是你真的要說全是石田三成的錯他卻要不服氣了,因為若是沒有那場陣雨,此刻的自己恐已經站在小久保城內布置對西軍將領的追剿命令了。
但由於戰場寬度不夠,長槍揮舞受到局限,只能重複的進行刺擊或者上下拍擊的動作,在加上腳上泥濘的土地限制了走位,武士們引以為傲的槍術和步伐根本施展不開,武士和足輕們的差距被無限縮小。
小早川眾之後的便是黑田家的軍勢,家督黑田長政看到前方的情況心中膽氣散去不少,但是自己的父親和秀次並沒有給自己送來收兵的命令,他只能死死的頂在這裏的第一線,為後面的變陣爭取時間。
「殿下現在當高舉義旗親自帶領本陣出陣,以此來穩定局勢並鼓舞士氣。我會在後方收攏小早川眾,一旦重振完畢便會待其支援殿下。」
這是茶茶交給石田三成最後的底牌,此前即便明石城再怎麼危險,這3200人都始終沒有參与到戰鬥之中。如今時機已到,自然是到了利劍出鞘的時候了。
下定決心的秀次喚來侍從為自己披掛,這一來二去又耗去了一段時間,隨著外面雨勢不斷加大,秀次帶著自己的岐阜眾5000餘人從小久保城出陣,出陣之前他命人將自己的旗幟高高舉起,向整個戰場宣揚自己的到來。
「勘解,不如將北面前去支援的軍勢調回如何?」
要知道由於戰場容量的原因,東西兩軍真正廝殺在一起的軍勢也就萬餘眾,東軍甚至有過半還沒有渡河,這一下徹底斷了渡河的可能,即便是上游的水位也來到了胸口的位置,再加上水流湍急,已經不能徒步泅渡。
伴隨著以上御三眾出陣的還有一隊抱著大小各異筒裝物的武士,只見他們在明石川便建立陣地,將手中的筒狀物防止在地上。
這幾隻部隊都是豐臣家精銳的精銳,不同於普通的旗本,裏面所有人都是武士子弟出身,最差也是世代足輕眾因為有功被提拔入組的,擁有豐富的戰鬥和殺人技巧。
恐怕連豐臣秀次和石田三成都沒有想到,戰場的局勢居然在片刻之間就發生了變化,此前明明佔據優勢的東軍反而被西軍反壓了https://www.hetubook.com.com回來。
看到豐臣秀次對於親自出陣有所顧慮,黑田如水繼續勸說道「戰機稍縱即逝,殿下若事實不作出動作會引前方將士猜疑。
隨著雨勢的減弱,北方苦戰的東軍將士也趁著水位降低的機會初步撤回東岸,但是南方決戰的東軍就沒有這麼好的機會了。
但是此前一直作為攻城主力的小早川眾早已疲憊不堪,而且本身就是偏僻的鄉下武士,在失去主心骨后的戰鬥力更加不是精銳的御三眾可以比的。
然而在這種環境下,東軍的優勢根本無法被發揮出來,西軍出現了局部的優勢,已經有部分臨河的東軍士卒被擠下了明石川。
秀次之所以這麼做是因為整個上午都沒有看到對面名石城有動作,他認為今日的這次攻勢可能是不滿石田三成靜坐戰的部分東軍將領自作主張的舉動,而石田三成依舊像一個老烏龜一樣選擇死守明石。
隨著上游水流的增速,甚至浮橋上面的士卒也被受不住平衡從浮橋上摔落到水面上,至此東軍聯絡兩岸的道路幾乎被截斷。
畏懼歸畏懼,但是射出的石丸效果確實不錯,雖然準頭全看天意,但是炮擊到對岸的彈丸在人群中炸開確實引起了不小的騷亂。
隨著雨勢的加大,士卒們身上的衣物都被雨水沾濕,整個一幅貼在身體上非常不適,連帶著殺人的動作也出現了走形。
但是大部分御三眾士兵卻從另外兩座浮橋渡過的明石川,想著小久保城秀次本陣殺來,在他們身後的是2萬餘人的豐臣旗本。
好消息是天上的雨勢已經逐漸減弱,石田三成親自帶人趕到橋邊,對著橋上向東邊逃命的東軍士卒呼喊道「不要退!雨馬上就要停了,我當優勢此戰當勝!」
大家都是久經戰陣的武士,身處在石田三成身邊的人不可能看不出來局勢出現了變動,哪裡輪得到你一個前線將領回來建議。
這一陣雷雨下的快去的也快,個吧小時的功夫天空便已經放晴,除了明石川上漂流的屍體之外,似乎都沒有為什麼證據這場突然來襲的雨水改變了怎麼樣的局勢。
而武士們若是不能施展出其華麗的槍術,只能靠最普通的挺刺那麼還不如足輕手中的三間槍來的有利,因為三間槍更長,更有柔韌性,還看進行上下拍打的槍衾之術。
儘管高hetubook.com.com級武士們一直在呼喊著要求砍斷浮橋的繩索,可是明石川就這麼寬,對面的鐵炮眾貼著岸邊射擊西軍防線,即便知道會挨西軍的槍子都死戰不退。
甚至在戰鬥力上,也比主要充當儀仗的御伽眾、御側眾和御小姓眾要強的多。
足輕們的性命並不值錢,但若是可以憑藉石火矢打開局面,幫助御三眾突破浮橋防線並站穩腳跟,使得自己這邊的3萬人渡河並鎖定勝局,那麼這點犧牲都是值得的。
眼見局勢已經不可逆轉,石田三成無奈的嘆了口氣下達了撤兵的命令,只是他的這個嘆息並不是為死去是將士嘆息的。
人家石田三成連大名的建議都不鳥,會鳥你一個豐臣家高級旗本的建議嗎?
黑田如水的最後一句話,給豐臣秀次下決心強勁的支撐。他認為這就是此前僧人所說的自己定鼎天下之戰。
正當他想要說些什麼鼓舞士氣的時候,突然感覺臉上一濕,抬頭一看天空中居然下起了雨水。
如今天公作美,降下雨水,明石川向來有泛濫的故事,若是可以撐到上游水勢暴漲足以截斷敵已經過河軍勢之退路。我方由可勝矣!」
已經渡過河的東軍知道退路已經沒有了,確實如石田三成所望的表現出了驚人的戰鬥力,但是隨著水流的變大,有一條浮橋被上游衝下來的屍體和樹木衝垮,明石川兩岸聯絡只能靠那唯一的木橋了。
收為浮橋一線的部隊多是小早川家的筑前眾,為了恢復筑前42萬石的領地,他們戰鬥意志沒得說。
西軍在明石川上一共修築了3座浮橋,最後拼盡全力才砍斷一根浮橋的繩索,讓其帶走了十幾名御三眾士兵的性命。
但是眼看著周圍勸諫自己的聲音越來越凶,他也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此乃決戰也,有進無退。向前傳令,既身陷死地當背水一戰以全忠義!」
經過一輪|操作之後,隨著武士的命令這些筒狀發出炸響,筒口冒出火焰,似乎有什麼東西被從筒內推了出來,向著對岸發去。
至此整個明石城正面戰場的西軍只有3萬人左右,與明石防線的3萬人人數相當。
秀吉旗本眾將領尾藤賴次看到東軍被壓制的情況,從岸邊跑到石田三成身邊建議道「如今天時並不在我,我方眾人被擠壓在岸邊,明石川水勢暴漲,當儘快把人撤回東岸,待之後再組織第二次攻勢和_圖_書才是。」
若是可以在明石全勝石田三成,不僅大坂城要為我臣服,就連遠在朝鮮的秀家也只能匍匐在自己的腳下。
明石川兩岸很多地方都農田,此前因為戰爭這才逐漸硬化,如今隨著雨勢的降下農田重新變得泥濘起來,不論東西兩方的士卒都在這些田埂地里打作一團。
但是人好不容易逃出困局,哪有心氣敢於再闖一次囚籠,最關鍵的是這個天上的雨水是減弱了,但是你能保證就不再下雨了嗎?
那麼他就想要利用時間差,用最短的時間打垮北側那4萬東軍。
這個時候黑田如水的內心是非常崩潰的,剛剛讓你不要調兵北上支援,北面的兵力足夠了你非不聽,現在本陣前方虛弱被人抓住機會了你來問我意見了?
但是事情就是與他所想的事與願違,北面遲遲不能打開局面並不是北側兵力不夠導致的,北側此前擁有6萬軍勢,打4萬軍勢本身就是有優勢的。
從一些筒上的銹跡可以看出有些年頭了。沒錯,這些就是在11年前,秀吉征伐九州時候從島津家手中收繳的石火矢,當初在岡山城下正道被秀吉認為毫無用處的東西,沒想到庫藏多年居然被石田三成又翻了出來。
豐臣秀次的這次戰略調動實際上更像是添油戰術,關鍵是這個油還沒有添進去,全溢在外面了。而這一切反而恰恰是石田三成所期望的。
即便是武士也不理會石田三成的呼喊,幾萬人想著這個3人寬的浮橋上擠去,有些人明明已經踏上了浮橋,卻因為把握不住平衡跌落在明石川中,任由水勢將自己沖向大海。
這還僅僅是南方戰線的戰損,北側渡河2萬餘人,折損近萬人,整個東軍經過這次決戰尚合計折損近15000人,達到了1/5的程度。
只是戰場寬度就這麼大,北側西軍第一線三個面一共才投入了4萬人左右,而東軍實際投入一線作戰的只有2萬餘人。
秀次的提議剛剛說出口,隨即被黑田如水拒絕道「被放大明本就人心不齊,如今若是看到後方有軍勢撤走,不論是不是南下支援本陣都會動搖北方的軍心。到時候北方戰線潰敗,東軍北、東兩面夾擊本陣,那麼我們就徹底輸了。」
更因為後面的水勢上漲,東軍很多人根本退無可退,只能反過來向前頂,最終導致東軍內部整訓出現了騷亂。
【啪嗒】【啪嗒】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