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卷 東旭新生
第五十三章 春日山城內君臣分歧,三河吉田城松平一門降服

是的,春日山城作為上杉家的本城,他依舊是一座非常古老的日本城堡,是那種守備和傢具屬性相分離的城池。
如今德川本領又淪陷的風險,內府必然回援,再加上近畿、四國、濃尾的援兵,其所帶之兵不少於15萬眾,右府未必有勝算啊!」
在浜松城陷落的時候,剛拿到秀家回信3天的豐臣秀貞又一次指揮了對春日山城的攻勢,但是依舊以失敗而終。
儘管秀家儘可能的拖延信息傳播的速度,但是德川家接連朝比奈川之戰、浜松城之戰連敗的消息已經開始發酵,此刻已經傳到了大坂,並在2天後傳到岡山德川家康陣中。
由於領內壯丁被本多正純抽走了,負責這裏守備的松平家忠手裡只有1000守軍,還都是些老弱病殘。即便再次搜颳了領內,也才得到了不足1200人罷了。
「主公,這怎麼能說是無謂的犧牲呢?城外留守的兵力必然不多,且分散在各城布置,我們完全可以聚兵於一處破敵,撕開一道口子之後,那些烏合之眾必然潰散啊。
自織田信長上洛以來,近畿、東海道已經幾十年沒有大規模徵召農兵的情況了,你不能把他們和50年前戰場主力的農兵去畫等號。
所以即便他松平家忠原本只有深溝城8000石之地,還是一個從敵人那邊投降過來寸功未立的人,秀家依舊給他的知行翻倍有餘。
最起碼向的青木一矩並沒有與秀家接戰,只和身為先鋒的足利氏家、豐臣重家所部在尾張國和三河國交界的地方有小範圍的交戰。
也就是在這種情況下,他選擇繼續圍城,直到7日之後收到了浜松城破城的消息,讓他咱也按捺不住接受了秀家的建議。
這已經是東三河的極限了,東三河主力之前可都隨榊原康政駐守駿府呢!
會議初期上杉景勝還是沉默不語的,這與他過去的習慣一致,所以並沒有引起家臣們的注意。
秀家是希望通過松hetubook.com.com平家忠這個事兒,可以鼓勵刺|激更多的德川家臣投降過來。
隨著上杉景勝抗拒出城,越后春日山城下就成了靜坐戰,一直到西面決定天下的戰役結束之後都沒有改變。
50年,3代人都過去了,你還指望這群農民能給你多少戰鬥力?充其量不過是為了籠城濫竽充數罷了。
這個條件並不誇張,足利氏家在和家臣商議並上報頴娃久虎之後接受了他的投降。而他,松平家忠也成為東西合戰開始,豐春軍攻入德川領以來,第一個主動投降的德川親藩。
但是上杉景勝卻不怎麼想。
「越后太苦了,領內戰火少了兩年,民眾和士卒么都已經疲憊,這個時候你怎麼還忍心讓他們去作出無謂的犧牲。」
最主要的是上杉軍已經連續奮戰了快2年了,雖然春日山城內的糧食還能堅持到明年開春,但是士卒們早已疲憊不堪。
誰曾想到他秀家進展這麼快,2個多月就拿下了德川家兩國之地。
這讓他不得不思考是否真的要接受秀家的建議,留下伊達、最上兩家的近萬軍勢,其他人的大軍繼續上洛。
畢竟在他一開始是計劃中,德川領內駿遠三的駿府、浜松等城一個比一個硬骨頭,秀家這次上洛一個個拔城沒有一年半載都打不進近畿。
秀家接受了之前足利氏家對其的許諾,並表示他寶飯郡東部,上之鄉城2萬石安堵。
戶川達安就算再不為秀家所待見,他也是豐春家的家老之一,有著很高的政治地位。再加上戶川家本為宇喜多家舊臣,留他駐守東三河核心要城,並保護後路糧道秀家是絕對放心的。
再加上現在上越教育大學所在的,坐落在春日山城大手口,被他作為本陣的山屋城,春日山城已經被裡三層外三層包圍。
也正是在這種情況下,在又拖延了6日之後他這才帶著近近2萬軍勢啟程北上,打算經過親不知子不知進www•hetubook•com.com入越中。
對於這些民夫秀家留在軍中也是無用,但是放走秀家又有些不放心,索性都徵召起來替秀家修築道理和運輸軍糧、軍備物資去了。
但是當直江兼續表態要代表出城一戰的時候,他卻突然開口表示道「我不同意!」
當然啦,說是親藩是因為他松平的苗字,身為深溝松平家家督,他們和岡崎松平家之間的關係還算很疏遠的,這也是他這面從容投降的原因。
但是他不是無腦撤兵的,早在圍城之初,他就命人依託春日山城下的上杉館修築一座城砦。
只是他的能力又是否真的可以擋住秀家的兵鋒呢?
「我知道,越中和能登對吧。」上杉景勝答道「但是如今右府2月便已拿下了浜松,兵勢之盛天下恐無人可以抵擋了啊……」
因為在豐臣秀貞走之前,最後一次向春日山城內送去了信使,帶來了秀家已經拿下浜松城進兵三河的訊息。這麼神速的進度連直江兼續都大感意外,拿到他德川家真的這麼外強中乾嗎?
雖說這幾年在上杉家內直江兼續成了無冕之王,軍政之令皆出自他手。但是上杉家臣認的還是他上杉景勝的牌子,所以在上杉景勝明確拒絕授權出城的情況下,直江兼續他想要調兵都不可能。
如今隨著春日山的籠城,山腳的居館便被拋棄,豐臣秀貞在這基礎上築城,顯然是做好了長期圍城的準備。
但是他還是堅定的認為應該固守待援,畢竟秀家的進展速度再快,也比不過擁有大義的名分的大坂這邊,他們可以直接統籌中部和西國的大名,人數優勢遠在豐春家之上。
奇怪的是春日山城內面對離去的豐臣秀貞似乎並沒有反應,甚至在走了幾日之後還是沒有動作,甚至沒有打算出城進攻伊達政宗和最上義光的打算。
「主公!治部少輔曾與我言,近畿最少可以動員兵士8萬眾,濃尾再得兵3萬,四國、九州得兵6萬,和_圖_書北陸越前豐臣大將再得2萬。
去掉在守城戰中戰死、受傷的,和被本多家正延攬的,被秀家裹挾走的依舊有2000餘人。這些人將會成為秀家下一步攻略三河時候,拔城填土的苦力。
這與的回答也殺了直江兼續一個措手不及,他錯愕的看向自己的發小和主公,愕然道「主公?這是為什麼?」
事實上在春日山城內的上杉高層內部已經發生了分歧,甚至連直江兼續和上杉景勝這對過去無比信任的君臣之間都發生了裂痕。
他主動與城外的足利氏家接洽,祈求以保留其三河或遠江知行遠封為條件,換來吉田城的開城。
說實在的,對於這個提議他本能的想要拒絕,因為兩家的軍勢加起來不過7000數,而城內的守軍人數是這兩家的2倍。即便加上安東實季、蒲生秀行等大名等大名的軍勢總兵力也剛剛超過1萬人。
作為秀吉姑姑的兒子,青木一矩可以說是繼豐臣秀長死後,豐臣系內最重要的長輩之一了。在木下家定能力不足為用,且其因為北政所兄長的身份變得不值得信任的當下,青木一矩幾乎成了唯一可以獨當一面的大將。
最重要的是距離松平家忠的深溝城並不遠,所以這份封賞很得他的喜歡,當即跪倒在秀家面前向秀家宣誓效忠。
在這6日內他沒有組織進攻,反而是在拚命的組織人手增築攻勢,畢竟在他們走後伊達政宗和最上義光將會分別負責南北防線,由原本的圍城戰轉變為防守戰,只要拖到秀家上洛成功,就宣告勝利。
說罷,便不再給直江兼續勸說的機會,耿直的離開了評定殿。
之前不是沒有德川家臣投降秀家,木曾義利和保科正光都是德川家重臣,但是沒有一個影響力會比一個姓【松平】的人投降來的大。
直江兼續一直苦勸上杉景勝,但是得來的卻是一句「為了豐臣家,我上杉家流血已經夠多了,是時候為自己著想了。即便山城https://m•hetubook•com•com不願意降服右府,我也不同意你帶兵出城的決定!」
這就是妥妥的20萬實兵之數啊!他右府兵勢再盛,分兵三路之下,南路主力又能有多少兵力呢?
浜松城的地理位置和駿府城一樣重要,所以在拿下浜松兵處決了本多正純后,秀家留下了本多家正和在攻城戰中出力頗多,損失也不小的戶川達安留駐。
德川守軍要麼不忍心射殺他們,眼睜睜看著土堀水堀被填平,要麼就將城內寶貴的彈藥、箭矢用在這群炮灰的身上。
等秀家離開吉田城來到岡崎城下的時候,時間已經來到了10月28日。
這裏就是後世的蒲原地區,也是之前秀家奇襲三河之時上岸的地方,三面環山儼然一座獨立王國。
平時上杉景勝和家臣們居住在城下的居館內,這裏也是上杉家實際的統治中心。當然一旦面臨兵臨城下的情況,居住在居館內的武士和城下町的武士就會收縮回春日山城拒守。
對於這些情況秀家並不了解,他只知道青木一矩和石田三成已經被授領為濃尾戰場的總大將和副將,負責整理統合豐臣秀次的濃尾勢三國,兵聚集兵力封堵秀家上洛道路。
倒不是他青木一矩刻意誇大事實,而是大坂方面迫切的需要一場大勝來振奮人心,在北陸、西國遲遲不能取得進展當下,濃尾這邊的小勝也是值得宣揚的。
甚至織田、豐臣、德川等大名為了領內統治的穩定,對於這些農民都有類似【刀狩令】這樣收繳武器的命令。
至於那些不是農民的,地勢、國人、足輕、武士等職業、半職業士兵,能被本多家正招攬的都被其招攬掌控,不願意降服的全部被秀家裹挾著繼續上洛去了。
所以當秀家來到吉田城的時候,這座城已經被無損拿下,秀家在城內接見了松平家忠。
……
除了山腳的上杉館之外,北側親不知子不知入口處的沖見城也被修築,在其東側還修築了五智城。包括原本春日山和*圖*書防線的長池山砦、東城砦、裏山砦都被重新修築為城。
由於兵力優勢在加上未直面秀家本隊,雙方的戰果互有勝負。但是在傳到大坂耳中的時候就成了青木侍從智勇雙全,阻敵于濃尾之外,救國於危難之間的故事了。
與南路軍團進展順利不同的是,北陸軍團這邊的進展就要慢很多了。
還有,正是因為百姓和軍卒已經堅持了2年,才更應該繼續堅持下去啊。若是可以此戰得勝,足以改變越后之局面,甚至可以改變北陸之戰局,為其他戰場出力。
這次會議之前,上杉景勝特意巡視了一圈城垣,在看到城內疲憊、虛弱的士卒,和城外被肆意踐踏的越后之土之後,他懷著沉痛的內心回到城內。
這些人的數量不多,比不得之前在朝比奈川下俘虜的萬餘人。本多正純的守城的人數看著有2萬很唬人,真正的主力還是原本浜松守兵和掛川守兵加起來不過5000人。
事實上在秀家圍攻浜松的同時,頴娃久虎挂帥的足利氏家、豐臣重家兩陣早已合圍了東三河重鎮吉田城。
當初說要替關白效忠的不正是主公你嗎?您的出力和上杉家的付出必然會被大坂那邊看到,大坂那邊的封賞決然不會少了主公的。」
萬一城內的上杉軍湧出來怎麼辦?
至於那些被俘和主動投效的俘虜,其中很大一批人是被本多正純臨時徵召而來的遠江、東三河農民。
山腳下的最上義光和伊達政宗哪一個是好相與的?即便是其他被留下的如安東實季和蒲生秀行都是東北的有力大名,這三家的總兵力超過了1萬餘人,並不比城內駐守的上杉軍少多少。
再加上他本人有著與石田三成超乎尋常友誼的感情,以及他那偏執的認大義的死理,直江兼續依舊表示要繼續抵抗,甚至表示在豐臣秀貞離去之後會是一個反攻收復越后的好機會。
再被圍城多日之後,守將松平家忠收到了浜松城陷落的消息,這成了擊垮他信心的最後一根稻草。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