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根據地
第0962章 盧象升戰死

但清軍的話不一定可信!
當盧象升率領的明軍被外面的清軍告知他們已經被放棄。
高起潛大潰而逃,縱然是較為精銳的關寧鐵騎,在這種人的帶領下,也發揮不出一分的戰力。
盧象升見狀面不改色,反倒越發的堅強。
盧象升左乳率先中了一箭,然後被他拔出去,揮刀砍向趁機襲擊自己的清軍。
楊嗣昌倒是接到了盧象升戰死的情況,此時並沒有說出真相。
眾人隨盧象升收兵回到營,吃喝裹傷休息。
阿巴泰對於逃兵並沒有過多阻攔,這些人會加劇明軍對大清的恐懼。
因為他幾個在陝西的兄弟都投降了錘匪,故而舉薦王朴為大同總兵,換上自己人。
不得不說盧象升天生神力此時確實發揮了作用。
「你與楊國柱各自帶兵突圍,莫要在此故作兒女狀。」
盧象升陣亡的第二天,消息還沒有傳來。
他只能瞄準眼睛脖子等部位,精神大為疲憊,還要上陣廝殺。
最重要的是被大明的關寧精銳主動放棄當炮灰的。
但戰場上的局勢並不是能像小說一樣,總能有一個人出現力挽狂瀾。
以此來警告那些想要像盧象升靠近的官員。
哪像王朴,直接跑路。
他毫不慌亂的排兵布陣,在軍中布置巨炮,夾雜著強弓勁弩,就等著清軍來攻。
王朴那個狗東西,先跑就足以說明問題了。
泥人尚有三分火氣呢,阿巴泰便下令攻擊。
同時阿巴泰已經打算利用被圍困的這波明軍,去釣另一波實力更加雄厚的明軍來救援。
他們若是能突圍出去,算他們運氣好,若是無法突圍,連被利用的價值都沒有,合該他們沒本事,就得死在這裏。
待到他撲到盧象升的屍體上,後背已經被射成了刺蝟,二十四隻箭掛在他的後背,頭歪而亡。
宣府總兵楊國柱脫下鎧甲,坐在一旁大口吃著不多的飯食。
結果招致更多的箭矢。
盧象升舉刀砍殺周遭清軍,他已經將生死置之度外,什麼清軍在他面前擋路,都得砍死和_圖_書
對於王朴的逃跑,盧象升並沒有多言。
雙方激戰一天,損傷皆是不小。
可沒有輪換,沒有休息,沒有後援,甚至吃不飽飯。
盧象升忍痛打了個滾,把自己的嘴唇都咬破了,強行讓自己以刀支撐身體,想要再戰。
但此時的清軍開口,許多明軍雖然心裏嘀咕,但也沒有表現出來。
所以還是趁著黑夜突圍為好,向著大軍靠近,可令清軍不敢輕易追擊。」
然後以大同有警,恐怕錘匪有所動作為由,直接帶兵跑回大同。
這波明軍戰力不俗,且表現的很堅強。
你們一幫大頭兵在他們眼裡能有什麼價值?
這些年的歷練,也讓他非常認同盧象升的作為。
就在他思索如何破局當中,明軍走到蒿水橋,與清兵相遇。
指望高起潛那個太監,還不如指望自己能夠戰勝清軍。
混亂當中趴在地上的掌牧楊陸凱驚的大叫一聲。
外敵暫且不管,朝中只能有一個聲音,一個策略,那就得是我說的戰略。
爺不伺候了,直接潤!
以至於大明諸多州縣,全都被清軍所攻破。
姜襄對於盧象升這個宣、大總督義正言辭的表示,他姜襄絕不會與錘匪同流合污。
事情到了這種局面,責任全都在盧象升一人!
待到天還沒亮,清軍就派遣大批騎兵直接圍著營寨跑,以此來震懾殘存的明軍。
但大多數人都沒有王朴這種人有本事,至少危機感十足,且在大亂當中都能保持全身而退。
誰敢阻攔,寧願放著外敵不管,也得先搞死你!
雙方激戰三個時辰,大明士卒在盧象升的率領下,死命反擊。
虎大威晃動著發酸的胳膊,在打下去,就是將死的局。
甚至有些明軍哪還有多少力氣劈砍?
總歸是四箭三刀要了他的命。
至少在他認為,王朴擔任大同總兵是比姜襄可靠的,是自己人。
自己這個總兵雖然是靠著盧象升舉薦升任的,但老子的命是自己的,絕不可能為了大明死在戰場上。
和_圖_書阿巴泰自是觀察到戰場之上,有明軍一個大將,手持關刀,奮力拚殺。
若是盧象升能跟他們一起走,也能逃出去。
好不容易在野戰當中遇到了敢於交戰的明軍,必須要給予足夠的重視。
「督師,我等理應連夜撤走。」
你一個高官戰死沙場,有皇帝的撫恤,兒孫還能受到照顧,有世襲的官職。
現在聽到清軍如此言語,皆是有些難以接受,或者是心生絕望。
高起潛從雞鳴跑路的事,盧象升是知道的,但並沒有說出去。
戰馬也被射倒。
可讓阿巴泰失望了,擁有關寧精銳的高起潛根本就不敢來救,還想著要趕緊離開這裏。
待到高起潛得到盧象升戰敗身死的消息,更是不敢與清軍交戰,不在遲疑下令逃跑。
有利於潛伏者的潛伏。
否則老子的家業可全都沒了。
若是他們能夠為大清所用,將來指定能夠發揮出巨大的戰力。
一直觀摩戰事的阿巴泰聽到探馬回報,說幾十裡外的明軍已經有逃跑的跡象,杜度等人已經在沿途部下埋伏。
戰事到了如今這個局面,盧象升也沒有什麼被的選擇。
余者各自逃竄。
可左乳那支箭的傷勢早就讓他行動緩慢。
許多人都被清軍衝倒在地,一刀砍倒。
那種猛人是有,可一點都不常見,否則也不會青史留名。
虎大威、楊國柱不愧是戰場悍將,帶著自己的心腹家丁硬生生的殺出清軍的包圍圈,直接走了。
反正賀今朝已經成為草原上的天可汗,若是能夠掌控大同,那邊能更好的掌控那些蒙古人。
現在這種情況,盧象升掌控的兵力不足五千餘人。
盧象升雖然沒有抓到姜襄通錘的實際動作,但基於直覺,又把他調為副總兵。
這種事,上哪說理去?
盧象升的左腦被砍了一刀,腹部被砍了一刀,面門被砍了一刀。
面前清軍的夾擊,明軍士卒剛接戰一下子就損傷慘重。
但倉皇之間,卻是向東跑了二十里,一下子就中了清軍的埋伏。
和-圖-書象升掌控中軍,命令虎大威率左翼,楊國柱率右翼,與清軍展開激戰。
但盧象升越戰越勇,直接躍馬殺進清軍軍陣,甚至衝著阿巴泰的將旗而來,勢要宰了他。
他只不過是當著眾人的面有敢戰的言論,現在看來,就是一個沽名釣譽之人。
一般人早就死在亂軍當中了。
崇禎依舊當眾叱責盧象升偵探不明,調度無方,坐視各邑淪陷,毫無救濟動作。
虎大威只覺得臂膀酸痛,縱然他善於騎馬射箭,可清軍的鎧甲也極佳。
否則早就在他當總兵的時候,把整個大同都送給錘匪。
當盧象升發表這番講話之後,王朴就覺得領導不行啊。
盧象升身邊已經沒有什麼親信家丁伴隨。
崇禎早就有了換帥的打算,只不過有楊嗣昌的勸諫忍住了。
你願意為大明殉國,當一個忠臣,有沒有考慮過底下兄弟們怎麼辦?
隨著清軍蹂躪京師周遭,又讓他坐不住了。
如此才有利於我大清的強盛。
他也會精心指定軍略,免得被人看出來他是卧底。
虎大威牽住盧象升的戰馬,頗為急切的道:「督師,我們速速突圍,否則必死無疑。」
清軍可千萬不要盯上我。
盧象升則是高聲道:「我不死在疆場上,難不成要死在西市嗎?」
楊嗣昌並不是想要幫清軍,而是為了堅定的執行他「攘外必先安內的」策略。
待到大軍開拔之後,王朴便帶著兩千餘人齊齊後撤至盧督師的身後。
此戰盧象升部全部陣亡,唯有少數人僥倖突圍。
本來大軍應該向西逃走,至少錘匪不會主動出山西邊境。
能派人通知你盧象升一聲,給個理由,就算王朴念著你提拔他為總兵的好了。
若是賀今朝包圍他們在此振臂一揮,告訴他們投降能夠得到保證,大多數明軍都會選擇投降。
盧象升重重的倒在地上。
他們全都死在了跟他衝鋒的路上。
虎大威無言以對。
縱然是敵我雙方都沒有人能夠預料會是這種結果。
可我等大頭兵,和-圖-書連軍餉都拖欠,更不用說戰死後有撫恤這種好事了!
盧象升說完之後,便直接奪過虎大威手裡的韁繩,帶著他自己的心腹向著清軍衝上。
若是在相持下去,怕是不用天亮,清狗就得圍住南家莊,讓我等無法撤走。
圍點打援的戰術,在清軍作戰模式當中,目前屬實是第一選擇了。
盧象升領著明軍與清軍短兵相接。
所以此番出征,是大同總兵王朴帶兵跟隨盧象升。
到了這種地步,大明官軍還能給大明打仗,就只能從百姓嘴裏搶吃的了。
朝中誰敢阻攔,都必須得付出代價來,你們只能選擇且只有一個選擇就是聽我的。
目前他說這話就是在給撤盧象升做準備,然後示意下面的人趕快提這個建議,朕好准許。
盧象升任用王朴,還不如任用姜襄,至少他還會考慮暴露問題,不會敗的太明顯。
這便是被崇禎認為最信任的內臣當中「最具有軍略的人」。
縱然是阿巴泰想要招降,可眼見這個明軍將領不僅不快納頭便拜,反倒還想殺了自己。
但隨著他掉落馬下,清軍蜂擁而上。
雞鳴的援軍已經跑路,你們若是投降大清,定能保住富貴,分得田地,娶妻生子,並把富貴綿延下去。
類似於楊嗣昌的這種操作,一點都不新鮮,到了清軍入關,南明建立的時候,更加的明顯。
最重要的是對於外族人的許諾,他們都是有所懷疑的,還得剃辮子。
他心裏反倒是想著要羅織證據,污衊盧象升逗留不前,怯而不戰的罪狀。
他本就是塞外降卒,在山西的時候抵禦錘匪賀今朝。
但問題是自己人一頓微操,直接把所有人都給葬送了,比潛伏者制定的計劃,損失的還要大。
天亮之後,清軍密密麻麻的圍住了一個小村莊,著實讓人看著頭皮發麻。
盧象升若只是斬斷箭矢,沒有拔|出|來,尚能殘存一會。
緊接著盧象升的后腰、左右大腿個中一箭。
他們已經成為大明的棄子,再掙扎有什麼用?
大多數時候敵人的m.hetubook•com•com潛伏者會考慮邏輯問題,要讓己方敗的不是那麼明顯。
盧象升被迫與楊嗣昌「黨爭」這麼久,都沒有想清楚,有些時候就是自己人更加不靠譜。
因為他們不止一次聽說過山西軍民的事,畢竟他們可都是在山西邊境待過的。
他方才自己就已經手刃數十清軍。
盧象升沉默不語,這個時候從哪裡能叫來援軍呢?
待到午後,明軍當中火炮炸膛的炸膛,就算能用火藥也沒有了,箭矢更是早就射光了。
姜襄被盧象升懷疑勾結錘匪賀今朝。
在也沒有人給他打掩護。
盧象升則是告知清軍就是在騙人,前幾年清狗撤退,還不是把投降他們的文官武將都給宰了。
誰願意去送死?
打這麼多年仗,類似吳國俊那種運氣極好的人,不常見。
因為在立下一兩次大功后,這種人下一次戰事當中都不一定能活著。
如此方能不被迅速懷疑暴露,或者幾次引誘明軍落入陷阱,不會一次性全都吃掉。
「督師,小心。」
他咬著牙直接沖向盧象升的屍體,大叫著給他自己鼓氣,縱然後背中箭也不敢停歇。
當盧象升發表這番「激勵士氣」的講話,王朴就決定帶著自己的兩千人跑路,不能跟著盧象升一起去送死。
后錘匪實力越大,驅趕官軍出山西,後到了京師被崇禎任命為山西總兵。
大明皇帝也不會記著你們的好。
清軍散去,各自殺向其餘明軍。
他這不是打仗,而是帶著人去送死啊!
掌牧楊陸凱目睹盧象升戰死,眼含熱淚,害怕督師的的屍體被清軍騎兵踩踏而無。
阿巴泰吩咐了一句。
對大明的仇恨,這些棄子們會更加的瘋狂。
「告訴他們目前的戰況結果,然後派人勸降。」
阿巴泰也接受過三國演義的洗禮,故而對手持關刀之人頗有好感,下令再次招降那個明軍將領。
就在盧象升的帳篷內一陣沉默的時候,清軍在黑暗當中,已然把南家莊圍了三層又三層。
「督師,我軍沒有援軍,反倒清狗可以不斷的叫來增援。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