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五章 皇爺爺,我勸你善良!

秦逵也不想惹這個麻煩,趕忙看向一旁的戶部尚書和兵部尚書。
可就在他想開口打斷這三隻蠢貨的時候,大殿上突然響起一道弱弱的聲音。
因此,聽到戶部尚書反向講價,朱允熥心裏的驚詫可想而知。
「請陛下放心,我等定然悉心教導!」
「只要吳王殿下能保質保量地打造出足夠多的兵器和農具,本官親自為您請功!」
要是按照他們這個說法,自己以後每天至少要學習十三個時辰!
這尼瑪是要坑死我呀!
只是近幾年他年歲大了,氣性不像以前那麼大,這才殺得少了。
「回稟陛下,微臣將教導三皇孫百家之言,使之博古通今,不至於被一家之言所蒙蔽。」
陳宗禮也覺得十萬太少了,朝廷正在北征,需要的兵器數量巨大,這點錢可能都不夠買鐵料的。
老朱在敲定這件事後,就朝著朱允熥揮揮手,像是攆蒼蠅似的把他給攆走了。
「請皇爺爺放心,孫兒保證完成任務!」
這點小事他就不能一個人扛著,非得把他們倆扯進來?
老朱一聽這話就眉頭皺了起來,趕忙喝止了大孫。
做好了不見得是功,做錯了肯定是過。
雖然兩人心裏恨不得掐死秦逵,但依然要硬著頭皮站出來跟他商量。
只有工部尚書秦逵一臉的開心,感覺自己終於甩掉了一個大包袱。
「以後大本堂就不用去了,但每天的功課依然不可少!」
這不是把自己架在火上烤嗎?
然而,就在他鬱悶不已之時,突然聽到老朱這話,直接把他氣得眼珠子瞪了起來。
「你們……」
「但只限於京城之內和圖書的,各地府縣依然照舊!」
「這是自然!」
工部尚書秦逵一聽這話,趕忙看向一旁的戶部尚書陳宗禮。
「好呀!」
但一想到戶部的存銀,他也只能硬著頭皮討價還價。
高明聽到這話上前一步。
皇帝陛下擺明了要支持孫子,你把我扔出去幹嘛!
反正今天就是炫耀一下大孫新拜的三個師父,現在目的已經達到,而且遠超自己的預期,也就沒必要聽他們聒噪了。
當然,更主要的原因也是怕殺光了沒人給他幹活。
「皇爺爺,我勸你善良!」
朱允熥自動無視了老朱的呵斥,開心地跟三位尚書討論起來。
當時從京城六部到地方官員牽涉了幾萬人,全都被他給咔嚓,以至於當時的六部尚書團滅!
「哼哼!」
「戶部尚書,十萬兩銀子實在是太少了,還不夠給工匠發工錢呢,您能不能多加點?」
「微臣覺得吳王殿下說得很有道理,但微臣才疏學淺,目前還看不出什麼問題。陛下如果心存疑慮,不妨問問秦尚書?」
朱元璋聽到他們這樣說,不由笑吟吟地看向一旁傻乎乎的大孫。
「三位尚書先別吵了,要不然你們把官辦作坊承包給我,我先幫你們管管?」
朱允熥聞言有點小失望,戶部尚書也有點小後悔。早知道只是京城裡的作坊,就不給朱允熥加那五萬兩銀子了。
到時候朝野上下一片指責,勢必會對大孫的聲望造成影響。
老朱見這孫子如此說也就不再勸了,不過他最終能答應這事,主要還是看大孫身後那三位師父。
「朱允熥,你可要想好www.hetubook•com•com了再應承!」
邵永善本來已經悄悄地往後退了,想悄無聲息地回到人堆里,不惹這個大麻煩。
「秦逵呀,你覺得此法是否可行?」
「陛下,微臣也覺得吳王殿下所言甚是有理。但此事牽涉戶部和兵部,畢竟不管是農具的分發,還是兵器的調撥,都需要戶部和兵部配合。」
「微臣……」
「您若是真能接下這份重任,那可是為朝廷幫了大忙!」
「那就再加五萬兩!」
「皇爺爺,我幹了這樣大的事,總得給我個官印、聖旨啥的吧?」
「朝堂之上,哪有你說話的份!」
老朱倒是聽得心花怒放,直感覺自家大孫挖到寶了。有這三位大才教導,將來一定能成為大明最優秀的儲君!
「我兵部不管那些,我們只要兵器合用,不連累前線將士就行!」
「那就把官辦作坊都包給我好了,我也不多說,一年一百萬兩銀子還是能做到的!」
不過,他很快就反應過來了,朝廷壓根就沒意識到工匠們的價值。
「既然如此,那就將工部名下的作坊都包給你吧。」
可剛退到一半,就聽到老朱這樣問,給他恨得心裏都要罵娘了。
高明說完這話就退後一步,隨後楊新爐上前。
「回稟陛下,鄙人打算將四書五經全部梳理一遍,讓三皇孫明白聖人至理。」
只是聽到他張口就要一百萬兩銀子,讓他感到非常難辦。
「咱對三位的人品、才華都是放心的,可咱對自家這劣孫不放心,還是想再給他加點功課,嘿嘿嘿……」
「咱替死去的皇兒,感謝三位大賢了!」和圖書
戶部尚書也非常想促成這件事,巴不得讓吳王殿下在庶務的岔路上越跑越遠。
老朱坐在龍椅上聽到這話嘴一歪,心裏恨恨地想道,咱大孫的功還用得著你請?
三位尚書聽到朱允熥這話眼睛卻是齊齊一亮,幾個人眼神交匯,立馬心領神會地朝著朱允熥躬身一禮。
咱大孫但凡干出點啥好事,咱都明發邸報,讓全天下知曉!
「另外,我們額外生產的農具、鐵器之類的,就不給朝廷交稅了,權當是給工匠們賺點吃飯錢。」
「陛下……臣……臣……」
既然你們這麼蠢,那我就只能不好意思了,嘿嘿嘿……
「一旦在朝堂之上答應這事,那可就等於立了軍令狀!」
「那就十五萬兩吧,但不能拖延付款,你們要是拖延一天,我這邊就拖著不開工!」
老朱看著這仨人演戲,心裏一陣冷笑,琢磨是不是再換一批六部官員。
其實所謂的商量,就是互相扯皮。
朱元璋從龍椅上站起來,走下台階,朝著三位大儒躬身一禮。
「只要三位用心教導咱大孫,功名利祿,官位爵位,咱一樣都不會少!」
朱允炆多好啊,勤奮、好學、明事理、講仁義,不比朱允熥強多了?
「如果陛下不急的話,請容微臣和戶部、兵部的兩位尚書商量下,改日再給陛下答覆。」
「上課之事嘛……」
「我戶部也不管那些,只要你工部打造的農具能耕地就成!」
老朱為何說「再」呢,那是因為早年郭桓案的時候,他已經換了一批了。
六部尚書心裏更是充滿了碎碎念,這三位好好地待在家裡當隱士不行么,非得和*圖*書出來趟這個渾水。
朱允熥也見好就收,當即應承下來。
如果這三位願意出手,那他大孫承包作坊這事確實不難。
「三位大賢,你們打算如何教導咱大孫啊?」
朱元璋再次沉聲問了一句,朱允熥趕忙回道。
「回稟陛下,草民將教導三皇孫史書,讓他知曉古今王朝之興替。」
朱允熥聽到這話整個人都麻了,他說的一百萬兩承包費,是說他每年給朝廷的銀子,不是找朝廷要銀子!
「另外,我以後要是忙這事,就沒時間去大本堂上課了,您看是不是……」
本來三位老頭是想避開的,可一聽到是替已故太子朱標行禮,他們也就坦然接受了。只是在老朱行禮后,他們趕忙回了一禮。
套用後世的一句話就是,朝廷培養個官員真的很不容易。
邵永善略微糾結一下,頓時把皮球傳給自己的頂頭上司。
「吳王殿下公忠體國,實在是讓臣等佩服之至。」
「官印、聖旨明早給你!」
「吳王殿下,一百萬兩太多了,戶部實在是拿不出來,您看十萬兩行嗎?」
陳宗禮聞言趕忙道。
再者說教導皇孫也行,就不能挑個像樣的皇孫教嗎?
畢竟六部尚書跟普通官員不同,這玩意是需要一步步歷練、培養的。
自己只是個小小的侍郎,不管選擇支持哪邊都要得罪另一邊呀!
秦逵正皺著眉頭深思呢,突然聽到這話心頭都是一跳。
如果戶部不撥錢,他們連購進鐵料的錢都沒有。
朱允熥聽到三個老頭的教學計劃,心裏就已經開始抱怨不已了。
「不必那麼麻煩,你們就在大殿上商量,今天必須商量出個www•hetubook•com.com結果!」
「如果吳王殿下還是嫌少,那本官也實在沒辦法了。這還是從京官的官俸里擠出來的,不知道有多少人要背地裡罵本官呢……」
老朱在朝堂上跟他們鬥了二十幾年,一聽這話就知道這廝是想拖延時間。
要知道全國工匠幾十萬人,每個府縣都有官辦作坊,這一年創造個幾百萬兩的利潤跟玩一樣,他拿出一百萬兩銀子給朝廷,已經夠黑心了……
老朱聽到這話果然轉向秦逵,笑吟吟地看著秦逵說道。
「趕緊下去吧!」
老朱意味深長地看向朱允熥身後站著的三人,心道你都拜了三位大賢為師,大本堂去不去也沒啥意義了。
他既然存了立朱允熥為嗣君的心思,怎捨得讓他趟這個渾水?
雖然全大明的工匠都歸工部管,但工部的開支可是要靠戶部撥款的。
「住嘴!」
朝廷不就是因為缺錢,才想到要搞什麼公私合營么。你這一開口就要走一百萬兩銀子,讓別的部門咋活?
朝堂之上的文武百官聽了當場被鎮住了,這是一個普通皇孫該學的嗎,就是當年的太子殿下,也沒學過這麼多吧!
老朱是真急了,正所謂多做多錯,不做不錯。
一邊是六部尚書,以及京城上千的文官集團。一邊是曾經的授業恩師,以及一個皇帝陛下非常喜愛的小皇孫。
在兩人說完后,秦亨伯也上前一步。
兵部尚書茹常和戶部尚書陳宗禮,見秦逵一句話就把他倆牽扯進去,心裏那叫一個恨啊,恨不得踹死這多嘴多舌的傢伙。
老朱聽了一會兒,見他們短時間內整不出個所以然,就想打斷他們的話,讓他們滾回去研究。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