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四章 這孫子又「演」我

「好!」
孔訥越想越覺得有可能,因為這孫子若是沒奪嫡的心思,就不該賴在京城,而是跟其他皇子一般,趕緊跑出去就藩才是。
老朱見大孫臉色尷尬,暗道這孫子反應還算快,總算明白過來了。
「允炆,你這是何意?」
……
陳宗理對於皇太孫還是挺滿意的,只是覺得皇太孫做事太急切,而且對他們這些官員太不尊重了。
老朱看向門口方向,見到朱允熥拎著棍子闖進來,老臉登時黑了下來。
張斌第一個站出來,向皇帝陛下上書。
六科郎乃是朱元璋特別設置的部門,典型的位卑而權重。
只是,他真敢行那大逆不道之事嗎?
搞不好他前腳剛廢,大同那邊立馬就起兵造反。
然而,在聽到皇帝陛下的呼喚后,孔老頭立馬睜開眼睛,精神抖擻地上前禮拜道。
再者說,就算這孫子想去,自己還捨不得呢!
現在他們所求的就是這件事,希望皇帝陛下讓京中六部尚書、九卿、文官領袖衍聖公擔任皇太孫的師傅,從而影響未來皇帝的執政思想。
在錦衣衛喊出這句話后,很快奉天殿的門口就多了一個素衣素服的清瘦少年。
他確實想打人來著,一聽說朱允炆跑過來告狀,他就想暴揍那孫子一頓。
「皇爺爺,您不是說讓我多聽聽朝臣們的建議嗎,孫兒今天是特意過來上朝的。」
秦逵也覺得朱允炆很孝順,但孝順之外,還有點別的小心思而已。
算這小子識相,知道把咱大孫給刨出去,否則咱就只能把他發配到邊遠之地了。
有子曰:「其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這種事在以前是有先例的。
不論是證券交易所,還是銀行這等要害部門,都不能這麼隨隨便便就開辦。最起碼,得先跟他們商量一下,尊重一下他們的意見。
「因此,臣等建議,陛下可在朝中官員中擇選一二老成持重之人入駐東宮,教導皇太孫殿下朝政之事,www.hetubook.com.com使皇太孫儘快熟悉朝廷運轉之機制……」
「要不孫兒也去給父皇結廬守孝?」
「孔訥……」
上次這孫子跪在乾清宮外,害得大孫跑了一趟大同,還害得自己擔驚受怕了一個多月。
自打大孫被冊封為皇太孫,他還沒調整三公的人選呢,難免讓有心人胡思亂想。
「能!」
畢竟,他只有個衍聖公的爵位,手頭上沒有任何其他職務,他想奏事也沒個由頭啊。
因此,在幾個御史言官打頭陣后,一些侍郎級別的官員趕忙站出來聲援。
「既然你有此等孝心,倒也不用像民間那般結廬,直接住在東陵的配殿或者享殿里吧。」
「皇爺爺,剛剛宮裡有隻野狗,孫兒拿棍子是打狗的!」
「臣在!」
正在眾人心思各異之時,門口再次闖進來一個人。
讓賊去捉賊,這能捉到賊嗎?
「陛下,皇太孫能有此等孝心,實乃感天動地之舉,臣等贊成……」
在朱元璋盛讚朱允炆孝順之時,朝堂上的官員們卻心思各異。
張斌在彈劾完解奎之後,其他御史也站了出來。
「其四,妖言惑眾……」
「既然皇爺爺不同意,那孫兒就搬出太子府,去外邊的希望學堂暫住,以表達對父王的哀思。」
有藍玉和常升在大同蹲著,別說他們這些文官了,就是老皇帝想廢皇太孫都得掂量掂量。
這事不跟他們戶部打聲招呼,實在是有點說不過去。
一般來說,皇帝上朝之時,如果沒有皇帝陛下的宣召,任何人都不得擅自闖進大殿。
基於以上種種,全體文官一致認為皇太孫堅不可摧,誰都不能動搖其地位。
既然皇太孫是鐵打的屁股,那就只能從他的先生身上著手了。
老朱想把事情壓下去,可那些拎著嘴的御史可不想。
「臣等附議!」
他就知道這孫子過來准沒好事,只是沒想到這孫子竟然這樣狠,為了「演」自己,連自己都能豁出去。
當然,面對老朱這樣的皇帝,六科郎中沒人敢使用這個權力和_圖_書
老朱見孔訥這般迅捷,暗罵一聲老狐狸。
「哦……」
不過,他轉念就覺察出不對勁了,這孫子是不是又在「演」我?
奉天殿內。
奉天殿內的官員見到朱允炆穿成這樣,一個個心頭巨震。就連朱元璋,看到孫子這般打扮,心裏也是一痛。
他們怎麼也沒想到,老皇帝能直接把皮球踢到皇太孫那邊!
交易所這東西就不說了,銀行可是直接鑄造錢幣了。
「唉!」
「啟稟皇爺,二皇孫在殿外叩見。」
只是離皇宮近點,方便他隨時提點。
這也是他不願意現在讓朱允熥進殿的原因,一旦有官員反將一軍,朱允熥是去還是不去?
老朱聽到這話就跟吃了蒼蠅屎似的,想要斥責那官員,又找不到合適的借口。
老朱一錘定音敲定此事,只是誰也沒注意到,宮裡還有個皇孫呢。
朱允炆聞言破涕為笑道。
「宣!」
因此,他們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必須受到法律的嚴懲。
「你能有這份心,你父王和母……泉下有知,一定會非常欣慰的!」
「其一,蠱惑皇太孫,罔顧國體,參与商賈之事!」
朱允熥見兩人聊得熱乎,好死不死地湊上去問道。
「只是結廬守孝,要吃不小的苦頭,你這身子骨能扛得住嗎?」
他這個當二哥的去守孝了,那自己跟朱允熞咋辦,是不是也得跟著?
朱允熥聽到這話立馬蔫了,他可從沒想過這事。
孔訥則是遺憾的搖搖頭。
「就按照咱大孫說的辦吧,你二哥去東陵守孝,你在希望學堂給你父王守孝!」
經過幾天的沉寂,御史言官們終於發難了。
既然推行孝道有這般好處,朱元璋又有啥理由不推崇呢?
「反正那邊房子多得是,你多帶些書過去,閑了也能解解悶。」
但當他們對上其他人的時候,比如說皇太孫之類的就不好說了。
老朱長嘆一聲,然後朝著錦衣衛招招手。
「慢著!」
另外朱允熞還那麼小,去了東陵能扛住嗎?
「懇請皇爺爺允准,允炆不勝感激,嗚嗚嗚……和-圖-書
老朱聞言再次惡狠狠的瞪了逆孫一眼,沒好氣的回道。
朱允炆確實是個好孩子,各方面都符合明君的特質,只是可惜有一個更出色的朱允熥。
老朱聽到這話又是一陣意動,他也覺得大孫最近有點太過囂張,幹啥事都不跟自己打聲招呼。
「你如此有孝心,皇爺爺怎能拒絕呢?」
老朱笑著拍拍朱允炆的肩膀道。
這次都察院做得不錯,知道撇清皇太孫的關係了,總算是長了點腦子。
「宣淮王殿下進殿!」
朱元璋唯一的遺憾,這話是從朱允炆嘴裏說出來。如果是他大孫當朝提出來,定然會引起朝野上下的一片讚揚。
「諾!」
老朱見他這樣說也不搭理他,只是拉著朱允炆說話。
「你就別湊熱鬧了……」
「陛下,臣張斌彈劾文華殿佞臣解奎十大罪狀!」
「衍聖公,咱命你當太傅,即日起入駐文華殿,指導皇太孫讀書!」
「就是咱……咱也很高興!」
朱允炆朝著朱元璋行了叩拜之禮,這才哭唧唧地抬起頭。
一個人只要能孝敬父母,聽父母之言,就不會生出造反的心思。
朱元璋在冊封皇太子之時,曾經讓李善長等人擔任太子府屬官,輔佐皇太子。
而且希望學堂那邊小紅樓,還真不見得比在墳地搭個草廬強多少,跟東陵的配殿和享殿比就更差了。
孔訥想到這裏,心裏陡然一驚。
因為,一旦皇帝答應他結廬守孝,那他就不用跟一眾藩王一起就藩,可以名正言順賴在京城了。
「好孫兒!」
……
他最推崇孝道,一來是他本人就誠孝無雙,二來是孝道對國家統治有利。
比如說,給皇太孫換掉幾個先生,換成他們文官的人。
「其三,其人在國子監學習之際,不思用心讀書,竟然倒買倒賣,行商賈之事……」
「皇爺爺,孫兒想去父王和母妃的墳前結廬守孝,以全孫兒的孝義之心。」
老朱此言一出,朝堂上的官員全都傻眼。
除非皇太孫英年早逝……
孝不孝這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
老朱坐在龍椅上靜和*圖*書靜地看著眾人表演,哪怕他明知道說話之人別有用心,但依然有點心動了。
這件事也是朝中大佬默許的。
其部門品級不高,但卻可以封駁六部的政令,甚至皇帝陛下的旨意。
畢竟人家說得也有理,如果自己的幾個孫子都去,那可真是給天下人做了個好榜樣。
然而,就在老朱猶豫之時,門外的錦衣衛突然闖進來。
有彈劾解奎的,有彈劾高明的,還有彈劾老好人楊新爐的,認為他們身為皇太孫的師傅,並未盡到輔佐和教導皇太孫的責任,這才致使皇太孫行差踏錯。
「其五,公然開辦銀行掠奪民財……」
「陛下,微臣建議文華殿之政令,也要經過六科郎中的審核,然後才能頒行天下……」
「逆孫,你拎著棍子幹嘛,難不承想要打人?」
老朱聽到這話,恨不得踢死這孫子,說就說得乾脆點,還用這種詢問的語氣幹嘛?
老朱聽了這話更加高興了。
一般來說,他上朝就是當個吉祥物,根本屁事沒有。
「這麼說,皇爺爺答應孫兒的請求啦?」
「陛下,楊新爐等人雖為江南大才,但其從未擔任過朝廷官員,根本不了解朝廷運轉,恐怕很難輔佐皇太孫殿下。」
老朱聽到這話被深深地感動了,趕忙從龍椅上走下來,一把將朱允炆給扶起來。
正在老朱想到這兒的時候,突然有一個御史說了句話。
老朱聽到這話恨恨地瞪了逆孫一眼,隨即像是攆蒼蠅似的揮揮手。
「你二哥說要去你父王陵墓前結廬守孝三年!」
其他文官見文官領袖入駐文華殿,也感覺一陣欣喜,覺得勝利的曙光就在眼前。
朱允熥也被這話給噎住了,一時間答應也不是,不答應更不是,臉上寫滿了糾結兩個字。
老朱聞言暗暗琢磨了下,覺得這樣也不錯,也算對天下人有個交代了。
然而,朱允熥剛走了沒幾步,老朱就把他給叫住了。
老朱聽到這事,下意識地皺了皺眉。
「其二,與民爭利!」
可朱允熥剛被冊封為皇太孫,有很多事情要學習呢,哪有時間去墳和_圖_書前守孝?
「滾!」
「這兒有幾份彈劾你手下的奏摺,你拿回去處理一下!」
朱允熥豈是那麼容易滾的?
陳宗理等人聽到張斌的彈劾奏疏,也露出滿意的微笑。
老朱在解決此事後,當即打發兩個孫子出去。朱允炆躬身領命,朱允熥見狀也有樣學樣,只是看向朱允炆的眼神頗為不善。
「微臣定當全力輔佐皇太孫,督導皇太孫讀書!」
「微臣拜謝陛下!」
難道說,朱允炆已經生了奪嫡之心?
朱允熥狠狠地瞪了眼說話的傢伙,見這傢伙有點眼生,暗暗琢磨改天找詹微問問這傢伙叫啥,把他調去文華殿掃地!
「陛下,臣斗膽建議皇太孫跟淮王殿下一起守孝,這樣也能成為一樁千古佳話,也能讓天下臣民感受到皇家對於孝道的重視!」
「其六……」
孔訥正站在最前邊閉目養神呢。
因此,朱允炆就算賴在京城不走,也斷然沒有半點機會的。
朱允熥見老朱目光不善,趕忙將手裡的棍子扔了。
「皇爺爺以孝道治天下,孫兒自然不能落於人後,願效仿民間孝子,于父王墳前結廬守孝三年……」
在見到老朱開口趕人後,他非但沒走,反而覥著臉湊了上來。
老二老三去守孝了,那剩下的朱允熞住哪兒?
「咱今天不想看到你!」
現在皇太孫根基已穩,先不說老皇帝對皇太孫的寵幸,單說藍玉明明打了勝仗,依然蹲在邊境整修城池,整軍備戰,不肯請求班師回京,這裏邊就有不小的貓膩。
現在這孫子又故伎重施,肯定又是衝著咱大孫來的!
兩相比較的話,朱允熥更符合老皇帝的期望,也更容易獲得老皇帝的喜歡。
在張斌念著自己東拼西湊的十大罪狀之時,老朱只是靜靜地看著對方。
「皇爺爺,您和二哥說啥呢?」
因此,他也希望有人能敲打一下皇太孫,讓皇太孫重視下朝中的這些老人。
孔訥等的就是這個,聽到老皇帝這樣說,當即躬身領命。
然而,這個人非但闖進來了,手裡竟然還拎著一根棍子。
如果不跟著,會不會被人罵不孝?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