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森聞言偷偷看了眼朱允熥。
「跟朕說說老爺子近況咋樣了!」
「本來咱們日本男人也生不齣兒子呀,生孩子這事是女人的,跟咱們男人有什麼干係!」
齊泰聞言連聲附和道。
韓清對這個日本貴族非常滿意,此人不論執行力還是做事的態度都可圈可點。
「諾!」
「誅明社立足未穩,還應多多發展教眾!」
「放肆!」
躲在人群中的久我賴通看到百姓如此激動,臉上露出得意的笑容。
韓清破罐子破摔,給了個非常離譜的建議,卻不成想獲得久我賴通的大力好評。
「馬上命人發布律令,禁止百姓談論此事!」
「據虎爺那邊彙報,太皇陛下自打與那楊氏驚風玉露一相逢,就再也沒去過輕工業園區那邊……」
「算了,就讓這小子撿個便宜吧。」
常森在一堆奏報里翻了翻道。
「要是招募啥高端人才也就罷了,連個乞丐頭都搞不定,這二叔不要也罷!」
「此事決不能波及到大明!」
「這銀礦早就是咱們大明的了,咱們大明人挖大明的銀礦,何用他們倭人多嘴!」
「大人!」
否則,將來大明江山傳到他兒子那代再鬧,很多事可就生死難料了。
「正常來說農民給我們幹活,我們連五文錢都不給他!」
「算我一個!」
「希望他真的能放下吧……」
三條實野也不信龍脈之說,他們日本若是有龍脈,也就不至於總地震了。
唯一不滿意的就是此人身高太矮了,這要是將來上了戰場,恐怕連大明士兵的腰都摸不到啊……
躲在皇宮中的花山大寺和三條實野聽到外邊的動靜,嚇得跟兩隻鵪鶉似的一動都不敢動。
朱允熥聽到常森的彙報嘆了口氣道。
「你這就從狗洞鑽出去,我在這兒跟他們周旋一會兒,你趕緊從狗洞鑽出去求特使救命!」
「我哪知道咋辦!」
「只有咱們人足夠多,才能給予大明致命一擊!」
「咱們咋平息,軍權都在https://www•hetubook•com•com
源道義手中,咱們這些公家沒有半點軍權……」
第二天,京都的街頭巷尾突然傳出一個謠言。
「有血性的跟我來,咱們一起去皇宮討個公道!」
「詳細說說!」
韓清聽到這話也是一陣無語,心道日本天皇荒唐到這種程度了,日本百姓都不造反的嗎?
「再者說,咱們日本國也不講究龍脈呀,風水倒是講究點……」
「咱們大明目前也只是在石見銀礦那裡駐兵,其他地方並未過多參与。」
「叫花子?」
朱允熥確實嫌他們的動靜小,在他看來這群人能鬧就趕緊鬧,最好在他活著的時候鬧。
「大人,大事不好啦!」
「當然!」
花山大寺正在侍女的侍奉下品茗,突然見到三條實野慌裡慌張的喊話當場有些不悅。
「皖王殿下最近挺低調的,每天都待在自己的府里,只是偶爾陪著王妃去京城周圍的寺院上香。」
「賴通謹遵大師之命,只要大師一聲令下,賴通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大人,京城百姓議論紛紛,矛頭指向大明石見銀礦,說大明人挖了咱們日本國龍脈,壞了咱們風水,要讓咱們日本男人都生不齣兒子!」
「咋辦?」
「大師!」
「大師,五十文不少了!」
「此事不可大意,萬一有人挑唆,致使咱們跟大明決裂,咱們日本可承受不住來自天朝的怒火呀!」
「惡行?」
朱允熥聞言登時眉頭皺起,然後一把將奏報搶過來一目十行的看完。
韓清頂著個光頭,穿著一襲縫縫補補的袈裟,面帶無限慈悲的說道。
但大明的入侵改變了世界,也改變了日本。讓日本從封建時代,進化到半封建,半殖民時代。
然而,讓三條實野和花山大寺想不到的是,公告一經發布立時引起軒然大|波。
「是是是……陛下天縱之才,豈能在乎一個皇宮做題家!」
「這個謠言一出,別說普通人和圖書坐不住,就是京都那些公家也坐不住,肯定會群起而攻之!」
身後有人,久我賴通的膽子更大了,不僅喊出趕大明,生兒子的口號,更是將誅明社的部分綱領透露了一部分。
正當三條實野吐槽的時候,他突然想到一個人。
「唉!」
「我也去!」
「那就說工錢!」
「朕會怕他?」
「賴通閣下,你接下來多培植點年輕人,沒事給他們宣揚下大明的惡行。」
因此,民族矛盾也就提前爆發了,只是民族意識能不能提前覺醒,這個就不得而知了。
常森聞言趕忙請罪。
朱允熥聽到這話微微一笑。
常森見朱允熥這樣說,趕忙大拍馬屁道。
「咱們可以找大明特使,特使手裡有一支千人的火器隊,足可以將門外的武士們盡數剿滅了!」
「哈?」
「沒……」
「天皇陛下滯留大明,源道義將軍都沒回來,何人敢以天皇陛下的名義發布公告!」
「皖王殿下啊……」
「楊氏的兒子成功入學了吧?」
「頂著老朱家的名號,竟然只忽悠了這麼點人?」
「比如說大明強迫日本民眾挖礦,每天只給他們吃三頓飯,卻讓他們干六個時辰的活!」
「其中周王、燕王、齊王、楚王等跟大臣交往甚密,要不要警告一下?」
正在趕路的三條實野聽到街頭巷尾的議論,當即命令車夫調轉馬頭來到近衛大臣花山大寺家中。
常森聽到這話整個人都麻了,難道皇帝陛下就一點都不在乎?
「按照日本特使的說法,誅明社以扶持天皇,抵禦大明,將大明的軍隊從日本本土趕出去為宗旨……」
朱允熥聽得很認真,聽到最後出忍不住問道。
「是!」
「那就跟他們說,大明人挖礦壞了你們風水,讓你們當地人生不齣兒子,或者生出來也會夭折!」
花山大寺聽到這話冷笑道。
「招了多少?」
「好!」
兩人又討論了些細節,久我賴通這才離去。
「對!」
「何事如和*圖*書此驚慌!」
雖說齊泰的話有點不講理,但卻非常符合眼下這年代。
三條實野一聽這話氣得眼珠子都快瞪出來了。
京都本就有很多浪人,這些人在家鄉失去了土地,正是愁的沒事幹呢。
花山大寺聽到這話心裏也是一凜。
「同時密令日本特使,讓他密切關注誅明社的一舉一動,如果有新的動靜第一時間稟報!」
「還有這事?」
花山大寺聞言嘆了口氣道。
「呃呃……」
「哦?」
「在我們日本,就算是給天皇種地,一天也吃不上三頓飯。而且,每天幹活的時間絕對超過七個時辰,比大明銀礦那邊累多了……」
「朱允炆怎麼說也是朕的二哥,豈能容你如此稱呼!」
常森低頭看了眼奏報道。
「這……」
「喂,你聽說沒,大明在挖咱們龍脈,破壞咱們九州島的風水,要讓咱們生不齣兒子,斷子絕孫……」
「讓石見銀礦守將注意警戒和防備!」
朱允熥聞言點點頭道。
「這個辦法好!」
「老爺子沒去找火柴作坊的相好吧?」
「找到了!」
「大明之惡罄竹難書!」
「對呀!」
但朱允熥不打算管,只要老朱做的不太過分,他都不想管。
「朕的這群叔叔們折騰不出什麼浪花,與其在他們身上耽誤時間,不如把精力用在如何提升人口上。」
「說石見銀礦守將剋扣工錢,將本來每天一百文的工錢降成五十文了!」
「我說咋生不齣兒子,原來是被大明人挖了咱們的什麼脈!」
朱允熥聽完皇城的彙報,當即將常森這個錦衣衛二把手打發走,帶著一眾內閣成員處理來自海內外的各種奏摺。
「諸位義士跟我走,咱們一起把大明趕回去!」
「諾!」
常森再次被朱允熥的話整無語,在他看來陛下好像盼著那些叔叔造反似的,總嫌他們折騰的動靜小。
「陛下,最近京城藩王動作頗為頻繁。」
「廢物!」
「對!」
久我賴通從告示處開始搖人,m.hetubook.com.com一開始只有十幾個,可隨著他走到皇宮門口,他身後已經聚集了超過五百名武士。
韓清越聽越崩潰,絞盡腦汁的憋壞水,想了好一會兒氣惱的道。
「呃呃……」
久我賴通一臉糾結的道。
「實在不行就只能將你交出去,暫時讓他們消氣了!」
他本以為煽動百姓很難呢,哪成想皇宮那群傻乎乎的官員主動將把柄送了過來!
久我賴通從位於京都的府邸出來,換乘了好幾次馬車,這才來到一座位於京都附近的荒僻寺院。
「可曾製造過什麼針對大明的活動?」
久我賴通聽到這兒尷尬的老臉都紅了。
但老百姓信啊,一旦百姓信以為真,遲早釀成禍患!
「以後注意!」
「微臣知罪,微臣再也不敢了……」
朱允熥自然知道楊氏的兒子為何能考上,有老朱這個出題的總考官給他開小灶,他要是考不上都見了鬼了。
「太皇陛下最近挺閑的,每天只是帶著十三爺閑逛,給十三爺講京城這幾年的變化……」
「陛下,日本國大使稟報說當地清華家久我賴通組建了個反明組織,稱之為誅明社!」
朱允熥聽到這個消息一點都不驚訝,甚至覺得日本早就該建立一個這樣的組織了。
能否把握得住本心,不被一眾高官顯貴家子弟給影響,還得看那孩子自己的能耐。
「大師,你對我們日本可能不太了解……」
「不管!」
「據說已經招募了三百多……叫花子……」
歸化城行宮。
現在包括大明在內的整個世界,民族意識還沒覺醒呢,所有國家有一個算一個,都只是封建皇權的附屬而已。
「嘶……」
「這是矯詔!」
「高分考進的,人人都誇那孩子有慧根哩!」
「是!」
「我已經按照您的吩咐組織人手了,咱們下一步做什麼?」
「哦哦哦……」
「好!」
現在見有人組織,他們一個個非常踴躍的參加。
「這是篡權!」
「據說現在有十三人,都是日本的公族子弟www.hetubook.com.com。而且現在還只是密謀階段,沒有什麼實質性動作。」
「而且從法理上來說,咱們開採石見銀礦是合法的,是獲得了日本國王允許,並且源道義將軍也同意……」
「不過據咱們的線報稱,久我賴通曾經偷偷去過石見銀礦,可能是想在銀礦的事上製造事端吧?」
「朱允炆那邊有啥動靜?」
這次不僅是京都百姓炸鍋,就是滯留在京都的公族都炸了。
「不急!」
「朕只是不想看到他自誤罷了!」
「陛下可是對皖王殿下不放心,怕他……」
「大寺大人,卑職要是沒記錯,卑職是奉了你的命令去傳旨的吧?」
「陛下,蔣指揮使來報,說朱樉殿下現在正招兵買馬呢,他問咱們要不要管一下?」
「諸位,大明的惡事可不僅僅是挖礦,他們還偷偷買咱們的糧食,將咱們本就不夠吃的糧食買走,讓咱們每年都餓死十數萬人……」
三條實野趕忙去皇宮草擬聖旨,然後通過內務省發布出去。
「好!」
「諸位,一定是有人假傳天皇陛下旨意,意圖讓咱們日本斷子絕孫!」
韓清聽到這話整個人都麻了,但他吸取了剛剛的教訓,並未表現的太過驚訝。
「對對對!」
而且從本心裏說,貧寒子弟進入皇家大學未必是好事。
「我可是去寺里問過老和尚,老和尚也是這麼說!」
日本。
因此,他對於大明的藩王一直是縱容態度,恨不得他們現在就打出「清君側」的旗號。
隨著朱允熥登基稱帝,朱允炆徹底失勢,朱允炆皇宮做題家的外號不脛而走,甚至成了很多人在朱允熥面前表忠心的道具。
朱允熥聞言冷冷一笑道。
「現在不是爭論這個的時候,咱們還是趕緊想辦法如何平息外邊的事端吧!」
自從朱允熥喊出「皇宮做題家」這個名頭,朱允炆就多了個做題家的外號。
朱允熥聞言搖搖頭道。
但朱允熥並不喜歡這個稱號,他沒有把人打倒再踩一腳的習慣。
「好!」
「現在有多少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