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四章 大明的能源危機

其實在歐洲那些老牌殖民國家的身上,還是有很多東西是值得學習的。而善於學習正是華夏民族的最大優點。
不過身為皇帝,總是要荒唐幾把的,在不然,皇宮裡精心挑選的女官,豈不是很寂寞。
在感嘆著身處南美這個人種熔爐,想要控制好自己,擇食不容易的朱先海強行按下心底的那點想要繼續荒唐一把的念頭,有如聖人一般直接起了床。
煤炭供應鏈的安全,就是國家安全啊!
一天的工作是從帝國調查部的情報簡報開始,遞交情報簡報的帝國調查局特工,一直在候見室等待,按照規定情報簡報,必須要親自交出,中間不得假手他人。
一邊吃著早餐,朱大皇帝一邊看著報紙,報紙是了解外界的最佳渠道,兼聽則明嘛!
這事誰的心裏都沒有底,畢竟做皇帝咱也是大閨女做轎頭一回不是。但身為皇帝,抓大放小就對了。
既然自己這邊的人力不夠,或者說不想用自己人去干那些粗活。那就雇傭廉價勞動力吧。
「陛下,北海總督區和阿拉斯加一樣,都是人口嚴重不足,一座產量百萬噸的煤礦,至少需要數萬礦工,沒有足夠的人口,即便是有煤礦,恐怕也難以開採啊!」
「北海總督區就有煤礦,我們可以加大對煤礦的勘探力度,新建一批煤礦以保證我們的需求。」
https://m•hetubook•com•com
「另外,給北海那邊發電報,告訴他們,要儘快完成煤礦的勘探工作,爭取在今年找到煤礦,然後明年把煤挖出來!」
相比于歐洲人的野蠻,大明是仁慈的,不但沒有計較他們過去犯下的罪行,而且還給了他們重新做人的機會。
其實,皇帝的一天和普通人一樣,至少沒有什麼本質上的區別。
想了想,朱先海又說道。
「……截止到上個月,我國的煤炭有50%依靠巴塔哥尼亞高原煤礦,另外50%依賴進口,但是隨著工業的發展以及民間用煤的需求增加,目前缺口日益的增加,如果不解決煤炭供應問題,僅僅只是依賴進口,只恐怕會嚴重影響我們的產業安全。」
早餐說豐盛,其實也就是牛奶、雞蛋之類的,也就是相對的種類多一點而已。
到了會議室后,沒有什麼太多的禮節,就是鞠躬行禮而已,然後就是各位大臣依次發言。
在另一個時空,不列顛哥倫比亞省是加拿大最重要的煤炭產區,當地的煤礦大都是露天礦,埋層淺容易開採,而且煤炭都是質量上乘的冶金煤,當然也可以用作動力煤。
在批示了幾件議題之後,身為帝國宰相的左宗堂與工商大臣方展博一同上奏了一件大事。
「陛下,左相以及各部大臣已經到和*圖*書了會議室,正等著您召見。」
「嗯,礦上的勞工不足,那依我看,可以從中非公司那邊想想辦法,嗯,我們只需要勞工……按勞工待遇辦理吧。」
清晨,6時30分,朱先海就會起床,除非是昨晚和幾個妃子一起大被同眠,小小荒唐一把,否則這是雷打不變的規矩。
自己的能力到底是崇禎還是朱元璋?
這也是人之常情嘛。
作為開國之君的朱大皇帝,在當初設立帝國體制的時候,就是實權君主,既然是實權君主,那就要承擔起君主的責任。但是他可不願意像「老祖宗」朱元璋那樣,事事親力親為,事無巨細,勤勉至死。
南美什麼都好,就是沒有大煤礦。位於巴塔哥尼亞南部的里奧圖爾比奧是大明最大的煤礦區,大明全國的工業用煤幾乎全由這個煤礦供應。可即便是如此,大明也不得不花費大量的資金進口煤炭。
肯定不能讓他們就那樣閑著。所以才要物盡其用,如此才能對得起給他們開出的工資不是。
朱大皇帝可是非常善於聽取民間聲音,從報紙上聽從民意的,有點可惜的是,現在生活在大明治下的近三百萬說著西班牙語、義大利語等歐裔移民,他們慕華歸化之心日益濃厚,已經不再看西文報紙了,大明境內再沒有一家西文報紙。
工商大臣方展博直和_圖_書接了當的提出了北海總督區問題所在,人口才是最大的問題。
不過,他們可以看華文不是,反正早晚都要學的。
況且那邊也是有大量的廉價勞動力可以使用,放著現成的勞動力不使用,根本就是浪費不是。
沉默許久,朱先海說道:
周三,照例又是一個荒唐日,上午九時許,朱先海終於從溫柔鄉的軟玉堆中起身了,瞧著床上亂七八糟躺著幾個族裔各異的妙齡女子,
這個時候,差不多已經是上午十時許了,秘書宋遠清將準備好的資料遞上,直到這個時候,朱大皇帝才開始一天的工作。
打開情報簡單的密封條后,朱大皇帝就翻看著簡報上的內容,既有國內的,也有國外的,總之,四海昇平。不過,很快在保安司令部的簡報中,還可以看到又有一批住在「特高科」的居民主動申請移民「古拉格」。
嗯,他們將在那裡過上幸福的日子。
煤炭資源的不足,是對大明的工業發展的重要制約,一但供應鏈受到影響,大明的工業生產必定會受到的重大打擊,這是必須要加以解決的核心問題啊!
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如果沒有夠的煤炭,蒸汽機就無法運轉。工廠就不可能開工。所以進口煤炭就成了唯一的選擇。
皇帝的一天里都在那裡忙活什麼?
「還有,王德興,你們運輸部要立即落實好勞m•hetubook.com.com工北運工作,還有從即日起將特高科、關塔那摩等地叛亂分子都送去那些礦區鍛煉,爭取讓他們早日完成改造,成為一名合格的大明公民。雖然他們是叛亂分子,但是相比那些勞工,他們之中不少人都是受過教育的,可以做工頭使用的嘛,可以確立生產指標,這個指標必須要壓實,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對,把生產指標直接和他們的改造掛上鉤,讓他們努力改造,爭取早日重新做人。」
或者說這個皇帝豈不是當的很無趣?既然當上了皇帝總要去享受一下吧。
想了一會,朱先海又補充道。
這樣做能夠最大限度的增加會議效率,即便是後世的跨國公司,也不會在董事會議上去討論什麼雞毛蒜皮的小事。
大傢伙肯定不陌生了,因為他們之中不少人都是契約勞工出身。甚至在聽到這個名詞的時候,他們都不禁皺了下眉頭。
9時20分,梳洗完畢后的朱大皇帝又進行20分鐘的鍛煉——在新安河邊的步道散了一圈步,然後,在餐廳享用了一頓豐盛的早餐。
大明的煤不夠了!
朱大皇帝捏了捏眉心,引進勞工,這也是沒有辦法啊,畢竟,煤總是需要有人去挖的。
「煤炭的生產與供應是事關國計民生的大事,這件事必須要從根本上加以解決!」
「至於『契約勞工』的合同,我看可以借鑒和_圖_書一下外國人的先進經驗嘛,畢竟他們在這一塊是很有經驗的,我們要善於學習。」
當然,更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大明還有有一個勤奮的皇帝崇禎皇帝,這位爺也是事事親力親為,事無巨細,勤勉至……亡國而死。
「這個勞工呢?就是『契約勞工』,對於這個大家並不陌生,你們研究一下,制定一個方案,嗯……」
周三,也是例行的國務會議。與周一的御前會議不同,例行國務會議只有宰相和提前通知的部門大臣參加。而御前會議是所有人都參加。
無論是最新一期的《南華早報》,還是《皇明日報》都沒有什麼值得特別關注的新聞,享用完了早餐之後,照例又散了一會步,隨後才進入書房。
為了提高國務會議的效率,早在公司時期,朱先海就會讓秘書提前整理歸類各部準備上會討論的議題,對議題分門別類歸納梳理成為一份會議概要。
沒有人就是有礦又怎麼樣呢?只能睜大眼睛看著!
雞毛蒜皮的小事,也要皇帝去過問,那要那些大臣幹什麼?給他們開那麼高的工資,就是吃白飯的嗎?
甚至在將來他們還有機會在非洲大陸安家落戶,然後開始新的生活。
可以肯定的是,皇帝肯定不會扛著那個金鋤頭在地里幹活兒。
在說出這番話的時候,朱先海不禁感嘆著自己的仁慈。
朱先海想了一會,然後說道。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