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二章 震驚了,我的大明

在火車的轟鳴聲中,這列從臨海駛來的火車,在升騰的白色蒸汽中,拉著清脆的汽笛,轟轟隆隆隆地緩緩駛進了南苑火車站,也將日本使團一行送到了一個他們羡慕且期待的城市。
放下了手中的一張《生活周刊》畫報,伊藤博文又一次朝著窗外看去——現在列車已經駛進了南苑的地界,這是大明最大的中部工業區,這是一座到處都是煙囪和廠房的城市……
來來往往是路人看起來也是面色紅潤,穿著整潔乾淨,一眼就能看出他們的生活應該是非常富足的。
這個在異域立國不過十二載的大明,居然可以這樣的富裕、繁榮和先進!
驚嘆之餘,木戶孝允扭頭向坐在對面的伊藤博文發問道:
而呈現在世人面前的卻是一個龐大的重工業城市,當然並沒有人知道,這個重工業城市背後的故事。他們只是看到了這座城市呈現在世人面前的那一面。
大明虧啊!
「他,他們到底是怎麼做到的?」
工業發展說白了和科技發展一樣,肯定是方向大於努力!方向錯了,再努和_圖_書力也白搭。
「真不愧是當世列強啊!」
「伊藤,這裏想必就是南苑吧?這些廠都是幹什麼的?」
十倍的利潤啊!
「大華鋼鐵公司、南苑機車公司、千里馬汽車公司以及其它的幾十家企業都在這裏,到現在為止,這裏還是西半球最大的鋼鐵工業中心,據說僅此一地,每年上交的稅收就超過三千萬元!」
南苑能夠發展起來,靠的是什麼?當然是朱大皇帝對未來技術發展方向的掌握了,不僅掌握了方向,甚至還時不時的丟出幾本堪稱「天書」的技術性書籍。在那裡技術性書籍的推動下,大明的工業技術發展水平遠遠超過歐洲各國,如此一來,想不發財都難。
那怕是現在大明擁有大量的留學生和本土技術人員,也比不上那個時代,每年數千萬元的暴利。
1872年年初,呈現在伊藤博文等人眼前有,是一個典型的剛剛拉開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國家!
在伊藤博文等一行人來到這個工業化的城市時,對於這些來自落後的、原始的「愚昧」之國的和圖書人們,他們這些自許見過世面的大人物們,瞧著和那些剛剛離開移民營,來到這裏闖蕩的大明百姓一樣,無不是張著嘴巴,瞪著眼睛,東張西望的打量著這座繁華的城市。
不過和過去不能比啊,過去靠著鋼材出口獲得的巨額利潤,南華引進了大量的設備,直接促進了南華工業的突飛猛進式的發展,那才是南華的黃金時代啊!
「日本將來也要擁有自己的南苑!」
可是大明呢?
可是在1868年之後,全部改變了,次年價格就下降了30%,到現在,鋼材價格已僅相當於過去的35%左右,即便是利潤仍然非常可觀,可是遠無法和過去相比啊!
這樣的高價是什麼概念?
一時間,車廂里儘是一片稱讚聲,要是他們知道「平爐鍊鋼法」的「發明人」朱大皇帝本人,在得知「西門子和馬丁」兩人在1868年研究出「平爐鍊鋼法」的無奈。要知道在此之前,憑藉著對廉價鋼材的技術壟斷與保密,大華鋼鐵公司的鋼材利潤可以達到數千萬元。
伊藤博文在喃和*圖*書喃自語道。
「這可真叫財源滾滾啊!」
「對,這裏就是南苑,也是我們要參觀的重中之重,畢竟,大明帝國50%的工業產值來自這裏,這裏的大型廠子基本上都是亞美利加公司,也就是大明皇家的產業……大華鋼鐵公司也是盛德皇帝創辦的,它擁有全世界最先進的鋼鐵技術,聽說目前使用的平爐鍊鋼法,最早就是誕生於此,甚至就連英國也從他們這裏引進了平爐鍊鋼技術!」
木戶孝允在驚嘆之餘,並不知道,大明的蒸汽機車技術始於仿製,但是在完成最初的技術積累后,靠著朱先海從商城內先後購買的幾十本蒸汽機車書籍,大明的蒸汽機車技術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展。
相比于歐美蒸汽機車,大明擁有更強有力的機車以及更有的貨運車輛,使火車的容量翻了三番,更結實的鋼軌允許更重的載運,再加上進一步完善的空氣車閘,使得大明的機車在三年前就已經成為遠遠領先於世界的存在了。
在感嘆著大明的強大與富足的同時,他們的心底不斷的在https://www.hetubook•com•com發出一個疑問。
看著精神十足的路人,感受著周圍闖入眼中的富庶,日本使團上下無不是處於某種極度的震驚之中。
甚至現在大明的機車已經成為大明對外出口的拳頭產品。畢竟沒有任何資本家會拒絕那些載貨量大的火車。
甚至可以說,整個南苑都是靠著鋼材出口的暴利建立的。當然,這一切都是不為外界所知的,
道上「咣鐺」作響的電車緩緩駛來,街道上車水馬龍來回賓士、街道兩側儘是高大氣派的建築。
「是啊,我們在美國碰到的火車最多只能拖15節貨車廂,可是在大明卻足足多了一倍!」
伊藤博文馬上就介紹了起來:
與其它仍然沉浸或者追趕蒸汽時代餘暉的國家不同,大明帝國已經義無反顧的走進了第二次工業革命。
「大明到底是怎麼做到的這一切?」
這些許下雄心壯志的日本人,只看到工廠掙錢,卻沒看到掙錢的背後,能夠看穿未來的企業當然上財源滾滾了!
生鐵每噸12元,鋼材每噸130銀元。
他們又是怎麼做到的呢?
不過www.hetubook.com.com,還好,在過去的兩年間,靠著更成熟的平爐鍊鋼技術,大明通過輸出鍊鋼爐和相應的技術,也發了一筆小財,總算是又掙了一筆。
一時間,驚訝之聲不絕於耳,大保久利通等人更是說道。
他們真的很難想象,很難想象這一切。
「他們僅僅只中了12年……」
其實在踏上大明這片土地的時候,岩倉也罷,大久保利通也好,伊藤博文同樣也是一樣,他們的心底都冒出了這麼一個疑問。
「三千萬元!」
突然,伴隨一陣悠長的汽笛聲,緊接著就是一列滿載著煤炭的火車轟隆作響的呼嘯而來,和伊藤博文乘坐的客車擦肩而過。
伊藤博文這位工部大輔,特意數了一下火車的節數,這一路上,他發現大明蒸汽機車絕對稱得上是動力強大。
僅僅不過只是12年。
「足足有三十六節,大明的火車可真能裝貨啊!」
「比日本的財政收入還要多幾倍啊!」
「吆西,大明帝國之科學,果然有獨步天下之處啊!」
或許在美國的時候,他們曾經感受過美國的工業興盛,但是美國畢竟立國快百年了。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