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二章 大明帝國的昭昭天命

說難聽了就是誰不想衣錦還鄉。
或許這是帝國合法性的最有力來源。
「這,才是大明的昭昭天命啊!」
以大明的兵強馬壯,掃蕩中原,還不是分分鐘鍾的事情。
儘管多年前,朱大皇帝就和左宗堂他們討論過大明的國策。
大英帝國的使命是什麼呢?
絕對不是把目光困於華夏故地,而是放眼整個世界,在世界範圍內實施華夏文明全面擴張!
王有齡深表贊同道。
王有齡詫異了好一會,才說道,
當年的逆臣現如今的大明丞相,一人之下,萬萬人之上,何等的風光!
喝著杯中的茶,他的心神似乎有些恍惚,似乎有種迷夢一般的感覺,「這茶,原產於中國,而今卻育成於南美,待到華夏大同之世,世界必定盡為華夏之世……」
也正是在這一天,在1875年的元霄佳節將過的時候,大明真正銳變成了一個世界帝國。
不過就是華夏的大同之世!
表面上看似是兩個國家的利益之爭,實際上卻是文明之爭。
就是通過貿易與殖民壓榨世界,以和*圖*書帝國之外的貧困換取帝國民眾的幸福生活,一句話簡而言之,就是「帝國之疆,豐衣足食;帝國之外,貧困交迫。」
大英帝國的使命很簡單,就是商業,就是貿易,就是掙錢。就是用帝國的繁榮來證明一切。就是用帝國之外的貧窮,來成就帝國百姓的幸福生活!
左宗堂醉了。
但是左宗堂他們卻心念念著中原,心念著故土。
昭昭天命,天命昭昭!
是天下大變,還是……
長舒一口氣,左宗堂的雙目變得有點兒狂熱了,他的這種狂熱,不是因為其它,而是因為一種前所未有的使命。
「此,大同之世也!」
什麼是真正的帝國?
說好聽了是中原故士,祖宗之祠仍在異族之手,大明焉能置身事外?
但是大明卻不同於英國。
「陛下……真聖君也!」
「陛下之遠見,實非我等所能豈及啊!此時陛下之所以親征日本,恐怕還有以日本為跳板,于日本興辦學校,以近地之優勢吸納留學生,若是他日中原軍人、學者,皆出於大明hetubook.com.com,那不出十年,即便是李曾等人不反,于軍中的青年軍官亦會造反,到時候,天下……」
在這個文明的延續與發展過程之中,最重要的當然就是擴張,帝國的擴張是為了什麼?
「陛下的深意就是想要以留學生為推手,促成華夏之大變……」
是文明的衝突,是文明的競爭,當然,更多的是帝國的使命,這一天,帝國政務院里的燈光,徹夜通明,他們兩個人喝著茶,聊著天,討論著,探討著。他們討論的話題從遙遠的亞述帝國到羅馬帝國,從羅馬帝國到大秦帝國,從西班牙、到英吉利,最後又回到了大明的身上。
在這道出這番話的時候的,左宗堂與王有齡他們,似乎明白了陛下的心思,當然他們也找到了他們的使命。
又一次,左宗堂完全拜服於朱大皇帝的遠見了,王有齡也根著贊同道。「我等能生逢陛下之聖君,能親手締造華夏之天下,締造華夏之大同世界,可實在是三生之幸,要是他日能生見此等大同之世,縱是粉身碎www.hetubook.com•com骨,亦是心甘情願啊!」
而大明帝國的使命是什麼?
有關這一點,有太多的帝國可以作為例子,比如沙皇俄國,它的使命就是讓自己變成「第三羅馬」,他有徵服野蠻,教化野蠻,恢復羅馬帝國的使命。
什麼是世界帝國,就是一個肩負有使命的帝國。
是東方文明與西方文明的一次競爭。
因為大明是華夏文明的傳承者,這意味著大明所要肩負的使命,並不僅僅只是帝國的繁榮,而是文明的延續與發展。
並不僅僅只是面向帝國子民的繁榮的許諾:「帝國之疆,豐衣足食;帝國之外,貧困交迫。」
什麼是大明的昭昭天命?
而這個使命,必定會與英國發生衝突,因為英國的世界帝國,已經嚴重影響到了大明,同樣大明在世界範圍內的擴張,也威脅到了英國的利益。
在這個世界上,只有一個王者,要麼是以盎格魯-撒克遜人為代表的歐洲文明的世界,要麼是華夏文明的世界。
不是名義上的帝國,一個真正的帝國,首先要賦予自己一個具hetubook.com•com有普世性的使命,帝國通過自我賦予這種使命,讓帝國子民心甘情願推動帝國大業,同時這種使命也會讓帝國的存在變得神聖化。
確實是著相了!
所以,他們才希望通過郭嵩燾來推動變化,製造內亂也好,競爭也罷,只要中原的局勢亂起來,將來他們就有把握說服皇帝把手伸進去。
為了華夏文明的復興——這才是大明帝國的使命!
這不是扯淡嗎?
「如此,只需要每年數百萬元之學費,非但可以培養數萬華夏之人才,而且還能讓華夏面貌一新,值此盎格魯-撒克遜人橫行世界之時,只有華夏內外擰成一股繩,才有可能讓盎格魯-撒克遜人之世界,變成我華夏之世界,我大明強,則華夏強,華夏強,則是我大明強……」
可現在稍微聯繫一下那些留學生的心態,他們似乎明白了陛下的想法。
「華夏之大同世界啊!」
這一天,左宗堂和王有齡他們聊了很多,他們一直在辦公室里聊著,談論著,他們所談論的核心是什麼呢?
等到了次日凌晨時分的時候,在天和圖書色將明的時候,又喝了一杯濃茶的左宗堂拉開了窗帘,然後看著初升的朝陽頗為感嘆的說道。
西班牙帝國認為自己的帝國使命是抵抗宗教改革、維護天主教,這一想法一方面讓它在新大陸開疆拓土,一方面也讓這一使命變成了帝國甩也甩不掉的包袱,在西班牙帝國衰落時期仍然力圖在歐洲恢復天主教勢力。
既然是為了獲取財富,同樣也是為了文明的傳播。
過去,他只是大明的丞相,所思所想無非是治理大明,而現在呢?他卻是帝國之相,他的視界里已經不僅僅只是大明了,而是整個華夏,整個世界。
基督的榮耀大英帝國個毛線?
在獲取財富的同時,華夏文明在世界各地開枝散葉。
儘管杯中喝得是中央山谷霧頂的綠茶,但是香氣怡人的茶卻讓他醉了。
但是大明帝國卻是不同的,因為大明帝國與英國不同,英國是沒有文明的使命,大英帝國本身就是基督世界中的叛徒——第一個背叛天主教以新教立國,傳播基督文明?
王有齡的分析,讓左宗堂深以為然的點了點頭,然後說道。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