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四章 擊敗「MADE IN DAMING」

「儘管這裏確實是一個很讓人著迷的地方,但是布萊恩,英國是你的家鄉,在那裡有你的家人和朋友,謝爾菲德,不比這裏更讓人著迷嗎?」
在簡單的自我介紹后,肯特繼續說道。
即便是現在他們也用鋼製造自行車,可是質量與大明的差距仍然非常明顯,以至於在歐美各國進口的大明自行車才是高檔貨,至於其它的都是蹩腳貨而已。」
面對同鄉的反問,布萊恩又繼續說道。
作為公司的工程師,他很清楚公司的那些保密制度對他的約束,所以不過只是稍微提了一句,就立即打住了。
面對布萊恩的詢問,肯特笑著說道。
既然面前的這個傢伙開出了如此豐厚的條件,那麼他肯定是有所圖謀的。
肯特指著路邊停著的自行車說道。
他真的值這麼多錢嗎?
「布萊恩先生,你現在公司是三級僱員吧,每個月的收入大概是65英鎊,這份收入當然是相當不錯的,考慮到你的養老金,確實很不錯,可是現在,我可以給你一個機會,每個月掙取200英鎊,而且,還有一家工廠10%的股份。」
「是的,請問有什麼可以幫你的嗎?」
https://www•hetubook•com.com肯特笑著說道。
「我還沒有介紹我自己,我叫肯特·福斯,來自謝爾菲德,你也是謝爾菲德人。」
「布萊恩先生,」
作為一個後起國家的大明,必須要大量引進外國智力資源,以滿足工商業經濟發展的需求。
英國獲得廉價的勞動力的同時,德國的工人學到了技術,他們又把技術帶回了德國,直接促進了德國工業水平,為德國製造的崛起立下了汗馬功勞。
竊取商業機密。
再比如說,法國從威尼斯秘密招募鏡子工匠,破解了鏡子的秘密,打破威尼斯對鏡子的壟斷,原本的奢侈品隨之變成大路貨。
「先生,你想做什麼呢?」
「不好意思,先生,我想接下來的話題,我們沒有必要再談論下去,畢竟,這涉及到公司的技術機密。」
「自行車工廠?」
從古至今,商業間諜從來都是屢見不鮮的,到了近代更是極為普遍的。以德國為例,作為後進國家的德國是怎麼追趕的英國?一方面固然是依靠教育,但是另一方面,也是靠偷,儘管德國的工廠、作坊通過的「山寨和*圖*書」英國貨,打開了一定的市場,但是德國貨的質量普遍較差,遠遠趕不上英國貨。歸根結底還是因為技術不如人,怎麼辦?那就只能靠偷了。
「當然。」
「布萊恩先生,我的想法非常簡單,我想在英國擊敗MADE IN DAMING!」
打斷肯特的話,布萊恩說道。
在一定程度上來說,現在大明也是如此,英國需要德國的廉價勞動力,而大明需要來自歐洲各國的專家學者、技術人員以及熟練技工。
「儘管那些歐洲工廠仿製了我們自行車,但是他們的自行車質量卻很差,首先,過去因為鋼材價格的關係,歐美的自行車大量使用熟鐵,而不是鋼材,這意味著他們的車身質量差,至於英美等國仿製的充氣輪胎,質量與大明的輪胎相差甚遠。
從事1830年代到1880年代,前後有上百萬德國人在英國的各類工廠、作坊里務工。
布萊恩就是鳳凰自行車公司的技術員,和很多人一樣,他一直在考慮歸化問題。
即便是英國人知道,德國工人在偷師,他們也沒有無法拒絕德國高素質的廉價勞動力。
「我可以坐下來嗎?」
和-圖-書開椅子坐下后,肯特說道。
「布萊恩先生,你是在自行車公司任職是嗎?」
布萊恩有些疑惑的看著面前的同鄉——他也是英國人。
對於布萊恩說的這一切,肯特當然是知道的,要不然的話,他也不會來到這裏。
如果不值這麼多錢的話,對方肯定不會開出這麼高的價格。但是他仍然迅速的冷靜了下來。
這一技術和大明的自行車技術一樣,在英法等國被大量仿製,至於專利,只需要稍微改動一下外型,尺寸,然後就可以仿製了。打官司……指不定等官司打完了,專利期也過了。」
面對突如其來的邀請,布萊恩有些發懵了。
德國人的偷既有暗偷,也有明偷,所謂的「明偷」就是派出工匠到英國務工,工匠在英國的工廠之中學習製造工藝,然後再次其帶回德國。
肯特笑著說道。
正在用著晚餐的布萊恩,抬起頭有些疑惑的看著來者——他是英國人,他的英語發音暴露了他的身份。
還有法國人在中國偷走的瓷器製造技術,英國人竊取的茶樹種植技術……
從工廠到大學,從銀行到政府機構,在大明的各個行業里都有歐裔僱員的存在,他和*圖*書們之中,既有歸化民,同樣也有簽署合同的僱員。
「技術上以及工藝上的差距,比如歐洲自行車的飛輪、鏈條的壽命就很短,這不僅是因為我們使用的專用鋼材,還有一個原因是特殊的熱處理工藝……」
話到嘴邊,布萊恩打住了,他的表情發生了一些變化,他謹慎的說道。
「什麼?」
「我說的是自行車工廠。」
「你說什麼?什麼工廠?什麼股份?」
200英鎊的月薪,10%的工廠股份,這確實很誘人啊!何止是誘人,簡直是能讓所有人都為之心動,畢竟那可是兩百英鎊啊!
「什麼?」
布萊恩驚愕的睜大眼睛,問道。
從古至今從來都不稀罕,比如南北朝時期,一名印度僧侶將華夏的蠶卵藏在空心竹杖中帶回拜占庭帝國,才開啟了西方養蠶繅絲的歷史,打破了華夏對絲綢的壟斷。
「但是實際上,卻沒有那麼容易,一個最簡單的例子就是充氣輪胎技術。它是用硫化橡膠製成,這個技術已經發明了幾十年了,不過在他們發明充氣輪胎之前,歐洲的馬車車輪都是木鐵輪,硫化橡膠因為其價格昂貴,幾乎沒有人會應用在車輪上。充氣輪胎的出現,改和_圖_書變了一切,這種阻力小且能減少顛簸的輪胎,一經問世,就引起了歐洲人的注意。
「不,現在是我幫你,布萊恩先生。」
「你好,布萊恩先生。」
這天和往長一樣,他一個人來到了經常用餐的餐廳,想用著晚餐。
「這就是我來找你的原因,10%的股份,200英鎊的薪水,再加上……英國!」
「是的。」
布萊恩有些疑惑的看著坐在面前的同鄉,他在說什麼?作為一名自行車廠的工程師,對於自行車他再了解不過。
「為什麼會這樣呢?布萊恩先生,現在我們的材料和他們的可是差不多的。」
「這種自行車,是大明在十幾年前發明的,這種東西,看起來似乎沒有什麼技術門檻,一輛普通自行車要由25個部件和150多種零件組成。按其作用和性能,可分為傳動件、荷重件、制動件和附屬件4大類,這些東西本質上就是工業品,只要有鋼材、機床就能夠生產。」
如果不是因為對方是自行車公司的工程師,他根本就不會開出這麼優厚的條件。
朝著窗外看去,肯特用極具誘惑的語氣說道。
來人客氣的問道。
「請問你是?」
「其實也不盡然,先生。」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