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章 軍火商人的盛宴

大明最大的兵工廠是那家?
這或許不盡然,但是可以肯定的一點是什麼呢?
20000發,這陸軍對機槍的要求——機槍必需可以連續射擊20000發!
……
槍聲再次響起!
「把彈鏈連接在一起,用133號槍試射!」
這種不需要電池,電動機而且重量更輕的機槍,必定會改變戰爭……
之所以有點古怪,是因為方型機匣里插著一根金屬彈鏈,機匣前有一個圓鐵筒,鐵筒似乎還在滴噠滴噠的滴著水。
「等凱旋后再見!」
至少在步兵團中被淘汰了!
而兵工廠是最早應用這一生產技術的地方。
戰爭絕對是軍火商的狂歡。
終於,鎮洋艦隊出發了!
可以說,這家工廠堪稱是大明的工業之母,因為在大明的第一台國產機床、國產蒸汽機等設備,都是產自於這家工廠,同樣的,這家工廠也是大明的兵工之母。
大明,這個立國不過五年,進入新大陸不過十六年的國家,即和_圖_書將迎來新時代血與火的洗禮……
「船長,等凱旋后,你我再見!」
一支支步槍被組裝生產出來之後,會被裝箱進行試射,就在成車的步槍用推車經小軌道送到試射場的時候,試射場里仍然和往日一樣槍聲大作。
清脆而急促的槍聲在射擊場上響了起來,沒有加特林機槍的幾根槍管,也不需要電動機,只需要拉動槍栓,然後就可以持續不斷的射擊。
此時,射擊場里的人都被吸引了。
當然是南華公司,也就是曾經的在亞美利加公司,朱大皇帝的皇家產業!
大名鼎鼎的南華兵工廠、克虜火炮廠、南苑彈藥公司,南華造船廠、臨海造船廠、連山綜合工廠幾乎所有大明能夠叫得上名號的兵工廠,都是南華公司下屬企業。
大明最大的軍火商是誰?
當然是南華兵工廠了,這座擁有超過30000部機器、七萬工人的兵工廠,是世界上最大的兵工聯合體。與其它的專業工和圖書廠不同的是,這座工廠設有槍廠、槍彈廠、炮廠、炮彈廠、火具廠(生產引信及火工品)、火藥廠、鑄造廠、鋼鐵廠等數十家分廠。
通火通明的車間里機器轟鳴著,工人在機床前將金屬切削成零件,那些零件又經過檢查以及熱處理,最後又被送到裝配車間,工人們將零件裝配成整體,再放到工作台中央的傳送帶上,一個個零部件通過傳送帶送到下一個工作台,然後被組裝在一起,最終形成一支完整的步槍。
在槍聲響起的時候,劉慶恩則盯著機槍,壓根就沒有理會被打碎的靶板,現在最重要的是什麼呢?
「噠……」
不過只是幾十息的功夫,300發的彈鏈就打空了,在打空的瞬間,劉慶恩就說道。
除了步槍射擊台上試射員不停射擊之外,在旁邊的一個射擊台上,一個射擊員坐在三腳架的後方,正在操作著三腳架上怪模怪樣的玩意。
在4月份之後,南華兵工廠就顯得極其和*圖*書的忙碌,原本每天兩班每班10小時,變成了每天兩班每天11.5小時,為什麼要留一個小時,因為機器需要檢修,否則,二十四小時連續生產也不是不可能。
「我估計最少有17000了……」
從最初只能連續射擊一兩千發子彈,到現在已經可以連續射擊上萬發子彈,甚至就連同槍管外套用於冷卻槍管的冷卻水筒,也從2.5升提高到3.3升,以延長射擊時間。
就是它能連續射擊多久。
人們你一言我一語的討論著,或許對於外界來說,這架機槍還是秘密,但是對於南華兵工廠里的人來說,這並不是什麼秘密,畢竟,在過去日子里,這種新型機槍就一直在改進,在測試,在這個射擊場上,它的性能在不斷提升著。
林躍虎即將上艦時,在棧橋上,沈耀祖看著他,沉默片刻后,他說道。
兩艘南華級戰鬥艦、四艘臨海級裝甲巡洋艦,再加上四艘輕巡洋艦,這支龐大的艦隊出和圖書發了。
戰爭是什麼?
急促的,綿延不絕的槍聲,就這樣在射擊場上迴響著,伴隨著機槍的歡騰,冷卻水筒里的水沸騰了,些許蒸汽冒了出來,而隨著不斷的射擊,蒸汽越來越多,冷卻水筒里的水在減少,在機槍的右側彈殼堆積如山。
「那豈不就是有15000發了?」
在劉慶恩的要求下,另一架試製機槍採用了加長彈鏈,整整67根彈鏈被連接在一起,在接下來48分12秒里,那架機槍一直在連續射擊著,連續不斷的射擊震驚了所有人,就連同槍廠生產加特林機槍的工程師們也驚動了,他們看著那架機槍噴吐火舌時,腦海中只有一個念頭——加特林機槍被淘汰了!
在他扣動扳機的瞬間。
此時此刻,說不上什麼依依惜別,軍人有軍人的告別方式,一個握手,一聲「保重」,足矣。
「打了多少子彈了?」
這種工作模式看似很簡單,但卻是領先時代半個世紀的「流水線式生產」,在和-圖-書過去的幾年間,大明的生產專家們一直在研究著這一生產技術的革新,試圖通過這種生產技術的革新來推動生產上的工業革命。
試射員立即拿起彈鏈,將彈鏈引導條塞進機匣,然後再次拉動槍栓。
人們站在附近驚訝的看著它,這個看起來似乎有點兒不太起眼的傢伙居然打了這麼多子彈!
「裝彈,繼續射擊!」
「嘩啦!」一聲,在上膛的同時,他又一次扣動了扳機。
在塞爾維亞,有一則諺語這樣說道:在戰爭中,政治家提供彈藥,富人提供食物,窮人提供孩子……當戰爭結束后,政客們取回剩餘的彈藥,富人種更多的糧食,窮人尋找孩子的墳墓。
在艦隊出發時候,港口到處都是送行的人們,不僅有海軍軍人的家人,還有很多軍人的朋友,他們之中有很多都是軍人。
經過不斷的改進,它已經日益完美了。
在打完第67根彈鏈后,劉慶恩的臉上露出了笑容。
「兩萬發了……」
「50多條彈鏈了!」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