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 凡爾登絞肉機

不過只是眨眼的功夫,這片開闊地帶就被紅色所籠罩,紅彤彤的霧就像晨霧一般,籠罩著大地,血霧在陽光的照耀下帶著詭異的美麗。
在暴雨一般的彈雨之中,沒有人能聽到槍聲,能聽到的只有傷兵的慘叫聲和絕望的哭喊,可即便是如此,軍官們仍然固執的執行著命令,命令部隊向明軍軍防線衝鋒。
而機槍在兩公里,甚至三四公裡外發起的間接射擊時,士兵們根本聽不到槍聲,只能聽到宛如風吹麥浪的沙沙聲。隨之而來就是子彈擊人體和被擊中者的慘叫聲,而且間接射擊可以輕易的形成幾乎毫無死角的交叉火力。
在有如雨點的「沙沙」聲中,一個又一個人倒了下去,空氣中到處都是子彈擊中士兵骨頭時發出的脆響,有的人腦袋被被子彈射穿,白色的腦漿像雪花一樣飛散著,有的人甚至被子彈硬生生的打成了兩截。
早在1870年代,歐洲各國軍事專家就給出了這一論斷。
當一些英國人跳進彈坑裡趴在那裡躲避彈雨時,子彈卻不斷的從他們頭頂上落下,和_圖_書擊中他們腦袋,他們的後背。
在道格軍士長與部隊一同前進時,他首先聽到的是一陣風聲!
天地間一片靜寂,但是置身於這片屠場之中的英國,所能清楚的聽到的周圍的聲音——是身體被擊中時的撲撲聲和骨頭碎裂時發出的響聲!
「間接射擊」時機槍的瞄準和射程計算方法和火炮類似,都是通過表尺實施射擊。但是兩者的效果卻截然不同,在炮彈飛來時,士兵可以通過彈丸的呼嘯聲提前獲得預警,通過卧倒、隱蔽來躲避火力。
隨著宋德基的一聲令下,他所指揮的六挺十年式重機槍開火了,在機槍手按下擊發連桿的瞬間,槍身高仰直指天空的十年式機槍歡騰的鳴叫起來。
這種聲音聽起來沒有任何威脅,但在風聲嘎然而止時,前方正在行進的士兵猛然癱倒在地上,下一瞬間,「沙沙」聲更加密集了,風吹麥浪時溫婉的風聲似乎變成風暴。
風聲!
「機槍只是用於對付土著的武器!」
「快點,再過幾秒鐘,咱們要在3000米外英國佬送和圖書回老家!」
紅色的霧……瞬間就籠罩了大地,在風吹麥浪的沙沙聲中,紅色的霧雨升騰著,血霧籠罩了周圍所有的一切。
「開槍!」
紅色!
不過只是片刻功夫,近七萬英軍就被子彈激起的的塵土和血霧所籠罩,紅色的血霧就像是地面沸騰的蒸氣來一般,將所有人都籠罩于其中。
他們死去……無聲無息的死去!
機槍手們興奮的喊叫著,十年式機槍使用的7.5毫米重尖彈與普通彈不同,重達13.9克的彈頭和3.6克發射葯,賦予了它驚人的射程和強勁的威力,這種磕葯彈的有效射程高達4000米。
風吹麥浪粼粼起!
在進入陣地后,機槍連的軍官們展開大比例地圖,像炮兵一樣開始了圖上作業,在指南針、測角儀、傾角儀、分度規、瞄準立柱在各種器械的幫助下,位於後方的重機槍手們用了差不多兩分鐘,才完成間接射擊的準備。
那一陣風聲,就像他在愛爾蘭鄉下的田間遊戲時,風吹麥浪的聲音似的。
只是這場風暴捲起的並不是和*圖*書麥浪,而是一陣陣的紅色。
在帝國軍方的機槍射擊戰術中,「間接射擊」被置於相當重要的位置,所謂的「間接射擊」。就是對視線以外的目標進行射擊,這種射擊技術極難掌握,但是作戰效果極佳。間接射擊的最大價值在於可以把機槍很好地隱蔽在已方防線的後方,用等於「謀殺」的火力殺傷敵人。
現在,機槍手們相信,他們肯定能夠把英國佬埋葬在槍林彈雨組成的死亡地域之中!
此時六萬余英軍就會像是麥田裡的麥子一樣,密集的彈雨中不斷的倒下,就像有無數台收割機在勞作似的,成片成片的麥子倒下了。
就在這時,天空兩道紅色的信號彈拖著火紅的煙跡飛上了天空,那是射擊的信號——英軍進入的射擊區域。
「沙\沙……」
甚至直到現在歐洲國家對大規模裝備機槍興趣有限,僅在殖民地戰爭中以及要塞防禦運用較多。在普法戰爭期間,德軍的火炮射程更遠,法軍的機槍經常被毀滅于德軍的炮火之中。
對於身處開闊地帶的英國人來說,所和-圖-書有的一切都是無聲的,這是一場無聲的屠殺,子彈像狂風暴雨一樣席捲著地面上的一切。
相比于大炮,機槍的射擊彈道不明顯,射程近,容易被火炮壓制。
「我敢打賭,今天咱們至少能殺兩萬英國佬!」
是凄慘的哭喊聲和絕望的尖叫聲,而成為他們中的許多人這一生中發出最後一聲絕響。
事實上,帝國軍方研製它,就是為了讓其能夠與火炮進行對抗,或者說在火炮射程外實施遠距離間接射擊。
總之一句話,在能夠操縱火炮且運用散兵的「文明國家」面前,離開了要塞的機槍,簡直就是不堪一擊的。
在這些英國人倒下的時候,他們壓根就沒有聽到槍聲,而在兩千五百米外,宋德基則指揮著他的機槍連實施大傾角間接射擊,與此同時,有上百個機槍連,在軍官們的指揮下按照「表格」實施間接射擊。在連續不斷的射擊中,冷卻筒內的冷水被槍管加熱,直到沸騰。彈帶打空的的瞬間,彈藥手直接扯平彈帶將引板插入機槍。機槍再一次歡騰起來。在震耳欲聾的槍聲中,1和-圖-書3.9克重尖彈呼嘯著飛上天空,朝著兩千多米外的目標飛去。
「我賭兩塊錢,至少能殺三萬!」
他們相信機槍是一種克敵制勝的武器,只要能夠充分發揮出它的作用。
早在加特林機槍的時代,帝國軍方就通過充分的試驗研究出縱射火力,後來面對火炮對機槍的威脅,又研究出了——間接射擊。
沒有任何徵兆,子彈就擊中了軍士長頭頂的鋼盔,去勢未衰的子彈直接擊碎了他的腦袋,在他猛然倒下的時候,子彈就像雨點似的從高空砸了下來,士兵們中彈的位置不是肩膀就是腦袋,但凡是中彈,幾乎都是必死無疑。
不過,與歐洲各國不同的是,帝國軍方一直重視機槍的運用。
手提著彈藥箱的藤田對身邊的戰友說道。
想要進行精確的間接射擊,並不一件容易的事情,這需要進行周密的計算,這種方法很複雜,儘管帝國機槍專家們早就研究出間接射擊所需要的全套裝備、手冊和換算表。在他們的幫助下,射手們能夠對看不到的目標進行間接射擊,但是射擊準備有些漫長的。
……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