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李世民的震驚

但是出於對魏徵的信任,他還是仔細的查看起來。
那樣的話,簡直對李世民就是怒火攻心。
「臣附議,此計,功在千秋!」
而這些秦文遠都在文中寫了,只不過並未寫詳細的規定,只是寫出了名稱。
「這!真的這不可思議!」
「考卷?難道說?」
皇宮,大殿。
哪怕是文武百官,都沒有幾個人不及長孫無忌了解大唐全體情況。
魏徵躬身對李世民說道,雖然他知道李世民跟秦文遠的衝突,但是這個沒關係。
「啟稟陛下,長孫大人,魏大人殿外求見。」
豎日下午。
「陛下,方才魏徵跟下官說,他有治國神策一篇,可造貞觀盛世!」
此時看著他這麼嚴陣以待的樣子,顯然這一篇治國神策,乃是真的。
李世民驚呼出聲,這是他這些天第一次如此失態!
只要是按部就班的完成,至少可以讓大唐的賦稅,翻幾倍!
李世民的心中,微微有點失望。
「陛下,臣今日為您獻上治國神策hetubook.com.com!」
「真乃鎮國神策也!應當發給每名官員端詳一二!」
「輔機,魏大人,你二人怎麼看?」
最近這些天,他就一直都是這樣,像是有心事困擾。
看著魏徵這緊張兮兮的樣子,長孫無忌都開始震驚了。
如果真的是治國神策的話,那對大唐來說,簡直就是天大的幸運。
可是現在!
「這般國士無雙的大才,應當收入官場,為國效力。」
聽著魏徵的話,長孫無忌也是站出來。
很快,魏徵一臉激動的走了進來。
「真乃治國神策也!不對!這似乎是考卷!」
所以要是為了這麼一點事情,將大唐的棟樑之才拒之門外,顯然是亡國之道。
而魏徵也是重才之人,再加上最近大唐方面,治國神策的確無法實施,所以他很尊重秦文遠的意見。
一想到這裏,李世民整個人就激動起來了。
「陛下,不管是詩賦,經學,還是這時策,這名考生所給出的答卷,都是和圖書最完美的。」
但是一群參加科舉的少年們,怎麼可能會有治國神策?
「此人真乃國士無雙,縱然是在鄉野之間,也可以對大唐國事這般了解。」
如果達成了這篇治國神策中的設想,那大唐將會掀起翻天覆地的改變。
他太了解魏徵這個人了,頑固不化,可以說古板的很。
但單單是憑藉這些,他們就可以自己去完善,若是連這些都做不到的話,他們就不配做大唐的高官。
長孫無忌一時愣住了,完全不敢相信這份治國神策來自科舉。
難道說,魏徵這個老傢伙突然間靈光一動,想到了什麼治國良策嗎?
但是隨著仔細的閱讀,李世民的神情逐漸的變得凝重,變得震撼。
「是今年進士科的考卷,這個題目還是我親自點頭髮行的。」
長孫無忌開門見山的說道,頓時間讓李世民微微一愣,旋即目瞪口呆的看向他。
考卷,這就代表著治國神策是一名考生寫出來的。
「甚至可以說hetubook.com.com,科舉開設以來,沒有考生能夠與其相比。」
考卷太詳細了,上萬字的商賈改革,甚至連數據都做好了。
李世民起了興趣,喊道。
魏徵如此說道,當然商賈需要嚴密的法律來約束。
他心中有了猜測,但還是不敢相信。
他實在是太激動了,本來治國神策是不能獻給李世民的,因為秦文遠不允許。
這要是真的做到,大唐的國力也會跟著翻倍啊!
畢竟連他們這些每時每日,都在思考如何治理大唐的人都想不出,考生們就更難上加難了。
李世民沉聲問道。
「呈上來!」
如果商賈改革成功,大唐國力翻倍的話,他將會名傳青史,當真國士無雙!
「單單就是商賈改革,若是成功的話,就足以讓他名傳青史,萬古流芳!」
到時候別提去看治國神策了,本來淡出李世民視線的秦文遠,都有可能再次被李世民給記念上。
而首輔長孫無忌,更是其中的佼佼者,更有大唐第一陰人的稱呼。和-圖-書
比如目前大唐的商人數量,目前大唐的賦稅,依舊目前大唐商人可以產生的經濟數額等等。
「若是按照他的辦法來做,破釜沉舟的進行改革,來年大唐的賦稅,至少翻倍!往後隨著商賈的發展,大唐的國力只會蒸蒸日上!」
治國神策?什麼情況?!
李世民皺眉,商賈之道,最為下乘,所謂的治國神策就是這個嗎?
李世民激動的喊道,接著便遞給了長孫無忌。
他只是詳細對照了一下,就可以發現,考卷上面說的,完全都是正確的。
他魏徵天天指著李世民的鼻子罵,甚至火氣來的時候,李世民也沒少用刀架在他的脖子上。
剛正不阿的魏徵,實話實說,直接站出身說道:「啟稟陛下,實不相瞞,這份考卷臣得到約有幾天了,這幾天臣也仔細進行了驗證,發現這上面所寫之事,完全符合!」
李世民面色一動,可依舊是眉頭緊皺。
從魏徵的手中接過了秦文遠的考卷,當看到考卷的時候,李世民一下子愣住了https://m.hetubook.com.com
他們是不敢相信,小小商賈之道,居然這般強大。
畢竟,要是李世民一聽到考生是奪走他寶貝女兒秦文遠,先入為主,心生怨念怎麼辦?
「如今他已經在趕來的途中了。」
因為今早秦文遠特地找他了,說是治國神策可以獻給陛下,這讓他如何不激動?!
諾大的大殿之內,只有首輔長孫無忌和李世民在聊著國家大事。
魏徵禮都沒有行禮,說道。
李世民直接道:「傳他進來!」
要是真的推廣商道,真的制定一系列跟商道有關的法律,那大唐的國力,真的會來一個翻天覆地的變化。
但相應的這種人,說話做事就一定是可靠的。
魏徵激動不已,而後顫顫巍巍的從懷中,捧出了秦文遠的那一卷策論考卷。
「商道?」
而如今,他還特地抹除了秦文遠的名字,就是要給李世民一個接受的時間。
可以入朝為官的,都是稍微有點實力的人,對大唐的一些國務都是有著充足理解的。
但是看著魏徵的反應,這似乎是真的。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