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二章 靈活!怒氣!

「少帥!宮裡的劉公公前來府里傳旨要你與馬文駒同住宮裡去見皇上。」
秦文遠接住圍向他的僧人發出各種攻擊,雙手「乾坤無極手」配合「鬼影步」施展開來,但見他指東打西,左右飄忽,雙掌每發出一縷勁風必有一位僧人倒地,瞬時便見場中只有兩個僧人執著鋼刀背靠關背面現驚懼之色護住自身再不敢動彈。
「少帥放心,我等定不負使命!」
「韋大人休得在殿上危言聳聽,此次打鬥的事件吉大人到現在並未有定論你便如何得知是秦文遠所為,如是現在便將那秦文遠交由朝廷有司審理怕也是不合大唐律法吧!」
「皇上、吉大人所說此次械鬥乃金勝寺僧人挑起所致,微臣以為這話是秦文遠為庇護自家麾下而編造的謊言,朝廷萬不能採信徐天所說,想那徐天個性桀驁不馴,先是皇宮門前重傷善德大師,此時又對金勝寺僧人下此毒手,對此等不敬佛禮佛的兇徒,微臣上本參秦文遠自持武功高強,麾下親衛俱虎狼之士而罔顧我大唐律法造下如此人神共憤的殺戮,著請有司衙門審理秦文遠惡行還天下人一個公道。」
「皇上宣各位大人上殿!」
這僧人自是小看了秦文遠的實力,待得秦文遠兩股勁風襲至他才感覺到死亡的危險已至,可惜這時已是為時已晚,在秦文遠這含怒的勁氣之下,這僧人連悶哼的聲音都未發出便被擊打得在空中翻了幾下后直挺挺落於地面一動不動。
「阿彌陀佛!老衲善德拜見皇上,懇請皇上為佛門做主,下旨徹查長安城西門外佛門弟子被滅殺之事竟是誰如此心狠手辣,老衲倒要當面問問他怕不怕下地獄。」
「我這就與馬文駒進宮,若是你等見我倆晚間還沒回府便請老夫人與青姨帶著府里的家眷和墨家諸人等往武功縣那邊的寨子轉移,府里的一切交給徐世軍打理就行,陳老三這便往城外和*圖*書的徐村尋找你大哥與二哥隨時帶人做好接應的準備,到時如有事情發生同樣是將徐村的一切都交給管家處理,凡在徐村的親衛全部隨著往武功縣進發,然後你帶斥候營的兄弟就在長安城隱秘留下,帶著荒幫的弟兄除繼續打探各種消息同時起聯絡的作用。」
「善德大師稍安勿躁,待吉溫將現場的情形說說后再議吧!」
聽到殿外吉溫呼叫,李世民回到龍榻坐下對身邊太監說道。
眾僧人見秦文遠來得勢猛,進場便先廢了己方一人,紛紛放下與之纏鬥的對手全部向秦文遠發起攻擊,此時秦文遠再顧不得什麼李世民所說大局不大局,對在場的所有親衛厲聲說道。
……
「多謝少帥關心,文駒身上這點皮外之傷無妨,麾下兄弟卻被這些禿驢殺了三名,少帥可一定要為弟兄們報仇啊!」
來到西門外吉溫便見十數具屍體躺在地上,數名輕重傷的軍漢顯是被處理過傷勢或坐或躺在用木板鋪著的地上,滿地的鮮血以及兩名被弓箭射成刺蝟的僧人直讓他看得眼皮發跳。
「何人擊鼓?帶上堂來!」
秦文遠此時萬分冷靜地吩咐親衛將死去的兄弟用布單蓋上,施展手法為重傷的親衛止血並從系統里移出些止血與消炎的藥水和紗布。
「前進、前進,我們是戰無不勝的徐家軍。為同胞、為自由,我們必將英勇,將我們的血肉魂靈奉獻,兄弟同心,誓殺欺凌我同胞之敵人,雖遠必誅、雖遠必誅。前進、前進……!」
第二日清晨,李世民進得太極殿便聽到偵騎司關於長安城西門外秦文遠麾下與僧人發生械鬥的奏報,奏報里李世民得知秦文遠憑一己之力搏殺數名僧人便知此事已然鬧大不好處理,直後悔自己祭完天後怎不吩咐人將這惹禍的小子叫到自己身邊,若只是他手下與僧人發生打鬥並互有傷亡,此事處和圖書理起來自是雙方各打五十大板便可了事。
三團熊熊的大火終是燃燒起來,一陣壓抑的歌聲隨著燃燒的大火在空地及空地周邊的樹林里怒吼著。
「吉大人,秦某麾下親衛今日從外公幹回府,行至長安城門之外時偶遇數名僧人,此數名僧人得知親衛乃我府中之人便發起挑釁,若不是親衛見機回府稟報,想必現在你看到的就不只是這數名我府里死傷的親衛了,怕是十數人都要被這些禿驢無端剿殺,希望吉大人查清這些禿驢為何方僧人給徐某一個交待,否則秦某便按自己的方法尋找這些禿驢的老窩,那時吉大人須怪不得秦某不給大人這長安城府尹的面子。」
諸親衛附和著秦文遠的話語拍著胸甲大聲喝叫。
短短時間七名僧人盡喪秦文遠與親衛之手,遠處觀看的行人與不少江湖中人終是見到這少年公子如此鐵血的手段俱是有些膽寒,有那在長安城裡見過徐天的路人嘴裏兀自喃喃。
眾親衛得少帥吩咐又見少帥趕來便滅了對方最強的僧人,一時士氣大振各持兵器向僧人成合圍之勢。
聽到秦文遠如此慎重的交待,司馬雲天與趙猛、吳平與陳老三俱是心裏熱血沸騰,各自跪地對秦文遠說道。
「公子放心,司馬定不負所托!」
太監來到殿外大聲高叫。
司馬雲天還從未見過秦府親衛如此鐵血的一面,此時也被這雄壯的歌聲燃起一抹熱血,心裏暗言與這一幫肝膽相照的兄弟一起便是死也值了。
「皇上,微臣以為不如將秦文遠與他那麾下參軍召到此處,眾臣可當面向秦文遠發問當時究竟發生了什麼,怎地會造成如此大的傷亡事件。」
聽得秦文遠所說,吉溫心裏暗忖這滿地僧人的死屍沒有一個活口,事情的起因自是由你怎麼說了,現長安城外發生如此大的械鬥死人案件,且死的又多是僧人,怕是那佛門知道之後定https://www.hetubook.com.com不會甘休,如今只得趕緊將這裏的情況堪查清楚後奏報皇上,如何處理還得看皇上的旨意執行才是。
聽到陳老三堂外大叫的聲音吉溫頓感頭痛,待得陳老三上堂將發生之事略微稟報完畢,吉溫速起衙役、仵作及一幫武侯帶著陳老三往長安城西門外查看。
說完此話,秦文遠查看地面上倒下的親衛,除有兩名重傷失去手腳之外,三名親衛已是緊閉雙眼長眠於此,看到這些追隨自己多年的親衛慘狀,秦文遠一聲長嘯后大聲吼道。
「諸位兄弟,今日我們又要於此送別幾位袍澤,秦文遠心中有愧沒有保護好你們,但願這些死難的兄弟在天之靈原諒我秦文遠在長安城的懦弱,原本我秦文遠想要低調為弟兄們創造一個好的生活環境,看來是我秦文遠想當然了,既然低調換不來我們想要的安寧那便戰吧,從今後不管是朝中高官還是皇親國戚又或是各方勢力,凡有挑釁我等的一律加倍殺之,誓與來犯之敵不死不休!」
秦文遠手執火把于柴堆前悲憤地大聲說道。
杜如晦聽到韋廷所說后立馬駁斥而道,接著便於殿中跪地再對皇上啟稟。
「太極殿」里李世民來回走動思索如何處理此事,殿外善德和尚正與長孫無忌和宇文士及等一幫已經得知此事的朝中大臣俱是面帶憤怒與凝重之色,此時正請求值殿武士稟報皇上大家求見。
聽到陳老三稟報,秦文遠略微思索之後對司馬雲天與趙猛和吳平說道。
秦文遠見此氣沖牛斗,馬背上躍起身軀如大鵬展翅沖向和尚群里出手最凶、功夫顯是最強的僧人撲擊過去,但見得那僧人手裡一把戒刀如浪里翻滾的白條魚兒甚是靈活無跡。
「秦文遠!朕來問問你長安城西門外你府里衛士與金勝寺的僧人打鬥究竟為何事所起,朕希望你如實道來,休得有半點的隱瞞。」
將此兩個僧人https://m.hetubook.com.com交與親衛招呼之後,秦文遠方近身馬文駒身前關切問道。
此時的秦府里,秦文遠將受傷的數名親衛經過一夜的救治並安置妥當之後,除了在府里警戒的親衛外,所有的親衛在馬文駒、趙猛和吳平的引領下來到秦府後院外不遠的空地上聚集,那三具被白布包裹著的屍體橫放在空地上堆起的三堆柴禾上,近百名親衛齊齊跪于地面臉色俱現悲憤的神色。
李世民聽完善德所說后皺眉言道。
「不死不休!不死不休……!」
……
可惜是馬文駒為了不引起朝廷對秦家親衛更多的關注而沒讓親衛們攜帶熱兵器出來,否則這些僧人怕是早被剿殺乾淨。
參加完祭天活動剛回到衙門還沒喝口熱茶的京兆尹府尹吉溫進入大堂端坐后厲聲呼道。
眾親衛聽到少帥厲聲大喝的聲音,手裡的弓箭俱是齊發往兩名陷入包圍中警戒著的僧人射去,只聽得場中傳來「秦文遠你不得好死!」的凄厲叫聲和數聲慘叫之後,場中便陷入寂靜。
「某乃秦府家人,奉我家少爺之令前來稟報府尹大人,長安城西門外秦府親衛被不知何方的僧人無端挑釁發生械鬥,現雙方各有傷亡,望大人速速派人前往查看。」
「秦爵爺!待本官將此處情況堪查清楚之後奏報皇上再論吧,本官私下奉勸爵爺在這期間還是不要再起禍端為好,否則於你於我都沒有什麼好處,請爵爺帶著你的人自便吧,若是本官尚有什麼不明之處,還請爵爺吩咐你這些親衛配合本官的調查。」
「將他們都喚進來吧!」
「咚、咚、咚!」的鼓聲很快便讓衙門裡衙役鼓噪起來,各執棍棒站立衙門大堂兩邊。
便在此時,留下在秦府警戒的陳老三前來稟報。
眾臣聽到太監的聲音后整理好官服各自魚貫而入大殿,剛入得大殿善德和尚便大聲宣著佛號上到殿中向李世民行禮說道。
李世民聽完幾位大臣的和-圖-書奏報后,對身邊太監劉公公說道。
「殺!」
「放心,今日在此的和尚一個也不要想活命。」
「速宣秦文遠與他那麾下的參軍上殿見朕!」
尚在空中的秦文遠,雙掌兩股勁風朝著那僧人打出,只見那僧人迅捷脫開進攻的親衛,持戒刀一個刀花挽起便迎向秦文遠。
「沒事吧?」
秦文遠見吉溫已至,上前施禮說道。
「臣吉溫有事奏報!」
「似秦爵爺這等狠人,便是連殺神也不過如此啊!」
「啟稟皇上,長安城西門發生之事乃微臣得徐天家人來衙門擊鼓稟報所知,微臣帶人對整個現場已經進行過勘查,乃是秦府親衛與金勝寺僧人發生械鬥,徐府親衛三死四傷,金勝寺七名僧人全部死亡,微臣在現場見到徐天,據秦文遠與他麾下參軍馬文駒所說此次械鬥乃是金勝寺僧人無端挑釁秦府親衛所起,具體的情況微臣還得走訪當時在場觀看的百姓和江湖人士方能知曉,如今大致情況便是如此。」
吉溫此時已是匆匆來到皇宮,大殿外高聲叫道。
皇宮太極殿內秦文遠與馬文駒奉旨隨劉公公上殿參拜皇上后便聽李世民開口言道。
就在吉溫剛說完打鬥的案情,大殿上便有諫史大夫韋挺高聲奏道。
陳老三得少帥吩咐騎馬飛至京兆尹府衙門,將衙門前擺放的大鼓一通猛敲。
待得為受傷的兄弟處理完傷勢之後,秦文遠吩咐陳老三前往城中京兆尹衙門報案,訴說秦府的親衛入長安城時被不知是何方的僧人挑釁而發生械鬥,雙方各有傷亡的案情。
「將這些僧人全部殺了為傷亡的兄弟們報仇!」
幾名衙役聽到府尹的吩咐欲拉扯陳老三上堂,陳老三亮出秦府秦文遠的名刺大聲叫道。
秦文遠凝視數人幾眼后將之一一扶起,接著便與幾人和近百親衛鞠了個九十度的躬禮,此舉直驚得所有在場的軍士與司馬雲天無不為之矚目,心裏頓感有種即將走向戰場的血氣升起。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