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二章 全部!打盡!

「甚好!有什麼需要,可使人稟報本公主,只要是刺殺秦文遠那賊子的事,本公主皆能答應你等。」
「頭兒、想不到那秦文遠武功這般高明,似折家小將軍這等神箭手也是不能竟功,如今刺殺的計謀已然敗露,我等接下來該如何行事?」
各位武生施平身所學,使長槍的點出槍花朵朵,招招不離對手要害,使大刀的刀光形成水幕護住周身,游斗中尋找制敵的先機,使長劍的輕盈飄忽,刺、削、挑皆是得法,使長矛的霸氣,竟是不顧自身勇往直前,使馬槊的虎虎生風,砸得對手兵器火星爆閃,使短槍、盾牌的進退有度,抵禦對手進攻卻還要分心使短槍神出鬼沒,讓對手防不勝防……
「著人傳本王軍令,吩咐陳老三于長安城中撒開眼線,打探何人慾與本王作對,竟使此等卑劣的手段,一有消息即時稟報,本王倒要看看長安城中不開眼的東西。」
眾聽得首領吩咐皆是不語,稍許,那首領再是言道。
「今日勝出的武生,稍時于監考之處抽籤待來日比武再戰,其餘武生往兵部報備,願意從軍者,兵部視其武考的成績,酌情授與軍職。」
那被喚做羅七的精瘦漢子起身施禮過後,不發一言轉身出屋,出府邸左右警惕看了看,沒發現什麼異常,隨著來往的人流,消失於人群中。
使錘的如猛虎下山,使槍的如蛟龍出海,當真是龍爭虎鬥各不相讓。
號角聲響,這廝先自大喝一聲,勒馬成人形站立,瞬時便縱馬揮錘衝鋒,竟是照著場中另一位使紅櫻長槍的白面銀甲小將衝去。
長安城中一處不大的府邸之中,十數位精壯漢子圍坐在其中一位面色陰鷲,眼露凶光的男子周遭,有人輕聲說道。
這兩個小子當真是將遇良才,棋逢對手!竟是平分秋色,誰也占不著誰的便利。
張公謹率禁軍于場內拱衛著高台上的觀席,非朝中大員不得靠近。
這廝衝鋒之hetubook•com.com時,場中數十武生便各自捉對兒廝殺,你來我往,戰馬奔騰,但見得考場里馬蹄聲起,黃沙瀰漫。
其中有位胯坐在黑色駿馬之上也能看出其丈八身軀的小子甚是博人眼球,但見這廝身披玄鐵甲,頭戴獅形盔,手執一對八棱鐵鎚,虎背上豎直綁著的古樸寬大劍匣吞口處,形似蛟龍頭的劍柄讓人看來生起許多敬畏。
秦文遠身旁端坐的李靖、李孝恭似也被突然的變故嚇傻,如何能提醒旁人躲避。
說時遲、那時快!
縱觀整個校場中大戰,最是戰得激烈,使人眼花繚亂的便是那使鐵鎚的黝黑小子與使紅櫻長槍的白面小子,只見二人于場中錘來槍往,進退得法。
想此等大恨,讓這老東西終日不得安身,卻不想想自家之過,以為頂著個皇族的身份便可為所欲為,當真不把天下人放在眼裡。
這不!羅七從進入王家府邸便被斥候盯上,這廝出府自然有人遠遠跟著,使羅家「燕雲十八騎」于長安城中隱匿之地浮出水面。
同安長公主聽得這廝所說,聞言羅家對刺殺秦文遠之事並非就此罷手,再是於心里幻想著殺死秦文遠的情景,竟是老臉浮上笑容。
「公主容小人稟!此次折家二公子頂替大公子奉旨進京參加武舉考試,使大公子隱藏暗處刺殺秦文遠之計失敗,待大公子安然離開之後,小人等皆欲偽裝成塞外販馬的商客居於城中再尋刺殺秦文遠的機會,此過程中我等自然行事隱秘,想必不會使人注意,待長安城因行刺之事稍有平息后,正是我等出手之時,屆時、那怕與秦文遠同歸於盡,我等也要使這賊子為羞辱羅家之事付出死亡的代價。」
秦文遠不忍百姓遭此無妄之禍,速使看台上禁軍形成人牆,擋住騷亂、擁擠的人流。
稍許時間,已然有不敵對手,折戟沉沙的小子倒下馬背,場中監考的軍士迅捷縱馬將之帶和_圖_書出大戰的圈子,剩下於場中的考生卻再找對手繼續戰鬥。
圍觀席上此起彼伏的加油聲、喝彩聲,比武開始便不曾斷過。
秦府親衛見王爺遇刺,早是嚇得不知所措,此時聞王爺軍令,周倉反應迅速,分出一部親衛守住校場進出通道,一部緊隨王爺往觀眾席上尋找刺客。
使錘小子將一對看似重量不輕的鐵鎚硬是揮舞得如臂使指,指南打北,砸東掃西,竟是不見半分遲澀,這廝馬背之上,時如霸王托鼎舉雙錘擋住對手槍尖,時如僧侶使雙風貫耳的招式欲將對手頭顱拍碎,混戰中顯得輕鬆自如,面上的王霸之氣直如修羅在世,雙目里儘是俾倪天下英雄的傲慢之神。
只見得齊王秦文遠身軀如大鵬展翅般輕飄飄從座位上升起,三支成「品」字形射來的利箭越過腳底,「咄、咄、咄!」射中座椅后的白虎屏風,箭尾兀自搖擺不停。
此來人便是接令往王家尋同安公主的羅七。
再看那使槍的白面小子,一桿長槍顯是得名家調|教,刺、挑、掃、撩等招式進退有度,其出槍的速度竟是使槍尖震顫起層層疊影,朵朵槍花前赴後繼直擊對手,左三路、右三路、上三路、下三路皆是恰到好處挑開對手鐵鎚運行的軌跡,長槍旋即盪起秋風掃落葉之勢,這小子馬背上的身軀,柔軟得如浪里的白條,微風裡搖曳的楊柳,面上淡然的表情仿若武得星君轉世來到凡間。
羅七一番言語正是說到同安公主心上,這老虔婆「傑傑」陰笑,使滿臉的皺皮抖動不已。
便在這老虔婆沉吟、暗思之際,王府下人進屋稟報有羅家人來訪。
此為因找不到線索而使的最笨辦法,然、這最笨的方法有時卻能收到奇效。
「你等真是沒用啊!本公主答應的事已然做到,你等卻還有臉前來,卻又有何事?」
秦文遠身形於空中展開「鬼影步」功法,仿似鬼魅的身影迅捷襲向利箭射出https://m.hetubook.com.com的方向,同時于空中大喝而道。
斥責、怒罵、爭吵的聲音摻雜著呼朋喚友的大喊聲四處可聞,可見得長安城這一盛事有多麼的吸引民眾。
「稍安勿躁!如今長安城四處搜尋我等,先將折家少爺折宗本送出城再做打算,待折家軍派出接應的軍士前來后再做打算。」
大唐武舉考試,第一天校場比武竟是發生刺殺齊王秦文遠的大事,衙門奉旨徹查此事,一時長安城風聲鶴唳,充斥著「山雨欲來風滿樓」的危機氣氛。
「周倉何在!凡場中可疑者休得放走一人,有抵抗者,斬!」
此時、觀眾席上已然秩序大亂,尖叫、慘叫之音混雜,人群你推我擠,那裡看得見半分刺客的身影,眼看著觀眾此等大亂之下,定然會發生踩踏造成傷亡。
場中比武的武生此時已然被突起的事變不得不停下比試,皆是各帶馬匹,端坐馬背警惕自身安危,不敢擅自亂動。
「很好!你等且將那折家小子送來本公主這裏隱藏,待本公主設法將之送出城便是,刺殺徐天那狗賊的事卻是不能耽誤,你等可有什麼計策說來聽聽。」
根據比武規則,比武施行淘汰賽制,按抽籤順序上場自尋對手比武,以此循復,終以三名獲勝者爭奪武狀元。
自古有窮文富武之說,只這身行頭,馬匹便讓多少寒門弟子望而止步,便有幾位也是極少之數,且多為家道中落的將門子弟,平常人家的子弟想有此等裝束端是太難,便是學得三瓜兩棗的功夫也是不易,如何能與這些家學淵源的武生相比,除非是有什麼奇遇,那又另說。
就在此等密切的監控里,恰好發現折宗本轉移至王家府邸之事,便在折家小子就要接近王家府邸之時,有「齊王府」親衛早是隱藏於路徑中突然發動襲擊,便是折宗本武藝高強,終是雙拳難敵四手,連帶著護送他的羅家數名「燕雲十八騎」中的成員,雙方激戰中和_圖_書,在數名「齊王府」親衛被重傷的情勢下終是全部落網,沒有漏下一人。
同安公主示意將來人引入廳堂,待來人進屋便恨聲說道。
眾考生轟然應諾,皆是遵令而行。
就在二人殺得難分難解,使看台上太子李治,諸多朝臣跟著緊張之際,觀眾席中突然有利箭帶著尖嘯的風聲射向徐天。
找不到刺客,秦文遠回到看台,傳令禁軍保護太子先行離去,再是傳令擊鼓鳴金,使各位考生於台階前聽令,待考生陸續往看台之時吩咐周倉。
這卻是:「夢裡娶媳婦想得太美!」
陳老三奉命徹查長安城中刺殺主子事件為何家所為,這廝調集「荒幫」和「虎威幫」于長安城中混跡三教九流中的幫眾四處秘密打探,再使麾下善於監視、跟蹤的斥候,秘密監視坐落於長安城裡的王家、長孫家、韋家等與主子有仇的世家大族和朝廷勛貴府邸。
太子李治見秦文遠遇刺,震怒之下,傳太子令迅速關閉長安城四門,使千牛衛兵士、武侯嚴查進出校場的觀眾,凡攜帶武器者一律拿下交衙門嚴審,卻又那裡能查到絲毫端倪,刺客正是利用這等混亂的場面隱藏於百姓之中,兵器怕是早就丟棄。
長安城王家府邸,同安大長公主坐于廳堂愁眉不展,這老虔婆已然得知刺殺徐天的行動又是失敗,竟是暗恨折家人無用,想老娘好不容易使人將弓箭等利器送進較場,使諸多人扮成看比武的百姓圍在折宗本身邊掩護其射出致命之箭,卻還是不能竟功,當真是天意不可違嗎?
「叮叮噹噹」的兵器撞擊聲音伴隨火星閃爍,煞是好看!
「公主息怒!小人前來乃是奉頭領之命,想如今長安城四門盤查甚嚴,折家大少爺隱藏城中終是不算妥當,如是被徐家派出的眼線發現,即便不知行刺之事,便是于朝廷彈劾折家軍邊將非奉召不得入京城的罪名,恐怕也會給折家帶來麻煩,朝廷藉此追查下去,刺殺徐天之事終將被和圖書查出是我等所為,如今情勢,公主可否想想辦法送折小將軍出城,刺殺徐天的事交給我等繼續完成。」
各位考生聚集台階之處,秦文遠與李孝恭和李靖商議之後,李靖嚴肅而道。
數十名武生接令,各自按抽到的簽號下場自尋對手行車輪大戰。
隨著獲得比武資格的各路考生陸續進場,太子李治率朝廷諸多大員在禁軍的簇擁中於高台坐定,秦文遠、李靖、李孝恭三位主考端坐監考席。
「羅七,你負責聯絡王家之人,可否使王家設法將折公子送出京城,此事因我等而起,萬不可將折家牽連,深陷此事之中。」
辰時、立於監考席位側面的軍鼓「咚咚」敲響,軍將於台上揮動令旗,傳令比武開始。
周倉得令,使親衛傳令長安城中徐家情報頭子陳老三。
數十名武生中,有數位頭戴束髮金冠,臉膛白凈、黝黑的小子端是出彩,你看他等於場中皆是怒眼圓睜,冷靜望著周遭,倒是有些氣候。
這老東西與羅家人于府里再是一番密談之後,羅七返回住處稟報頭領,尋機按同安長公主之言,將折家大公子折宗本想法送入王家府邸隱藏,待長公主護送出長安城,使其全身而退。
數十下場尋戰的武生皆是全身披掛,頂盔貫甲,玄鐵、金甲、銀甲、皮甲在陽光下閃閃發光,槍、刀、戟、錘、矛、劍、馬槊等十八般兵器各呈威武之勢,胯|下赤、黑、烏等各色馬匹不安嘶鳴,前後蹄蹬地,竟是不耐被背上的騎士勒著不得縱躍。
同安長公主此話便是連羅七也想不到這老虔婆怎地與秦文遠有那麼大的仇恨,他卻不知這老東西乃睚眥必報之人,心中恨極徐天不給王家面子,滅殺王家子侄王珪滿門並較場擊殺隨她多年的護衛謝弘,便是連程處默那廝調戲她女兒的事也記在徐天身上。
隨後二日,斥候再見這府邸有人與蕭瑀府中人接觸密切,且行跡詭異,此現象引起陳老三重視,遂加大對此處的監控。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