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七十章 請戰!進城!

秦念蔣使親衛距離西涼軍陣數百米外的林地,擇高地吩咐炮兵架設炮陣,其餘親衛持槍散開警戒。
薛丁山聞聽斥候所言,仍是不敢掉以輕心,謹記「小心使得萬年船」的古訓,派出數股兵士于村寨周遭的樹林中隱藏警戒,隨後方傳令麾下大部安營紮寨。
「唉!」
秦曉樂催馬一路衝殺,長戟下不知挑落多少西涼將領,周身被鮮血染紅,樊梨花緊跟夫君身邊,一桿長槍指南打北,打神鞭、乾坤圈祭出,不知擊殺多少敵將,這夫妻二人,男的形如修羅王轉世征戰沙場,女的猶若魔界殺神降臨凡間。
哈迷王聽了丞相之言,王座上嘆息數聲,想百萬雄師,萬里之地被大唐擊潰、佔領,是自己高估了西涼實力,妄想中原花花江山,方招來如此大禍,如今國力削弱,再無有與大唐爭鋒的可能,本王之錯啊!
「今日與西涼軍會戰,著令薛丁山為主將、竇仙童、竇一虎、秦夢等為副將,領十萬軍組成左翼兵團,王鳳兒為主將、羅章、薛應龍、折德戾等為副將,領十萬軍組成右翼兵團,左右兩翼兵團,負責擊潰牽制我軍的韃靼國、烏孫國、鬼空國,天竺國、真童國左右兩翼兵馬,樊梨花、刁月娥、劉浪、單思敬、程大寶等為各軍主將,率部隨本帥正面迎敵,徐念蔣率部于大戰前,對敵實施炮火攻擊,擊潰西涼聯軍囂張氣焰。」
秦曉樂在營中得報有西涼差官求見,吩咐帶進說話。
唐軍正面、左右兩翼,三路大軍齊集西涼王城東門列陣。
傳令兵拍馬往前軍傳達元帥軍令。
且說城頭上西涼守軍見太子被俘,趕緊稟報狼主得知,哈迷王聽了稟報,竟然于王座上大聲哭道。
秦曉樂允准,使大部兵馬仍在城外駐紮由樊梨花統領,隨後攜王鳳兒、刁月娥、劉浪、單思敬、程大寶等十數將領,領三萬金吾衛精銳騎兵,軍中放還西涼太子烏鷹www.hetubook.com•com,隨西涼王君臣等一併進城。
聞聽秦曉樂之言,烏鷹大怒說道。
小番兒報入中軍,西涼太子聞報,披掛整齊,手提一柄重百十來斤的金背大刀,率十數戰將,威風凜凜來到陣前,單人獨騎上前會晤徐曉樂。
太子得令,收攏逃回王城的殘軍編入城中守軍,點齊人馬尚有五十多萬,分兵十萬往王城東西南北四門守衛,吩咐城頭多備弓箭、滾木、投石車、床弩、灰瓶等防禦之物,隨後率餘下之兵于城池東門外布下戰陣,使韃靼國、烏孫國、鬼空國,天竺國、真童國三十萬兵馬為左右兩翼牽制唐軍,西涼十余萬騎兵為主力正面迎敵。
「據斥候稟報,西涼國太子領兵于王城東門外擺下軍陣,以韃靼國、烏孫國、鬼空國,天竺國、真童國三十萬殘兵為左右兩翼鉗制我軍,正面是西涼太子所領十數萬騎兵,如此陣仗想是欲與我軍作生死決戰,本帥便成全這位太子爺,使他也嘗嘗兵敗的滋味。」
一個時辰后,只聽得唐軍營中戰鼓聲震,號角聲咽,隊隊兵馬陸續出營按指定區域結集。
「啟稟主上,城中已無兵馬可用,便是有將願意出戰,已然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如今情形,主上也不必太過驚慌,依臣之見,不如備下降書降表到唐營納款,將造反之罪推在蘇寶同身上,想大唐仁德之君,心然允之,自然會放還太子,再備金珠玉帛女子獻給唐天子,唐軍必退。」
秦曉樂傳令鳴金收兵,分兵于西涼王城四門屯紮,將個王城圍得水泄不通。
西涼太子烏鷹提一桿長矛,擊殺不少唐軍兵將后與徐曉樂遭遇,二人相見,分外眼紅,也不打話,見面便交戰起來,一個要保國雪恨報仇,一個要征服敵國建功,馬背上各使絕招,恨不得將對手斬殺。
秦曉樂聞言大喜,想蘇寶同這廝興兵侵擾中原和圖書,引起大唐征西,不知多少人因此喪命,耗費多少國力,如今西涼國願意投降結束戰爭,正是解軍民於水火之中,遂傳令軍中數十將領齊聚,同往軍營外面見西涼國王,接受降表。
薛應龍、劉浪、單思敬、程大寶等唐軍將領緊隨主將周遭奮勇殺敵,十八般兵器之下,神擋殺神,佛擋殺佛。
連問數聲,兩班文武無人應答,只有丞相出班說道。
西涼聯軍左右兩翼兵馬聽得出擊的號令,皆是行動起來。
聞言無語,秦曉樂真的不想造下太多的殺戮,雖說一將功成萬骨枯,他也不想看見一個個鮮活的生命死在他的眼前。
「某家大唐征西元帥徐曉樂是也!想你西涼本與我大唐井水不犯河水,你家王爺聽信蘇寶同之言,累犯大唐天威,使兵禍亂我邊關軍民,痴心妄想奪我中原花花江山。引得吾皇發兵征西,一路勢如破竹,蘇寶同自知罪大惡極,已然自刎謝罪,如今上朝天兵兵臨你邦王城,本帥希望太子殿下能審時度勢,憐惜生命,收兵投降歸服大唐,稱臣納貢得到善終。」
薛丁山、王鳳兒為主將統領的左右兩翼唐軍,分別率部接戰,使弓兵射擊,槍兵、刀兵列陣突進,騎兵兩側掩殺的戰鬥隊形推進,殺得聞唐軍炮火已然心存懼怕的五國兵馬,大多一觸即潰,多是潰逃、投降保命要緊。
命令傳達,各位將領拱手,齊聲道。
隨著鼓聲響徹原野,西涼軍正面兵馬開始發起對唐軍的衝鋒,便在此時,唐軍軍陣後面發出「碰、碰、碰」的炮擊聲,顆顆炮彈在空中發出哨音,落地便如火球炸開,掀飛的塵土、彈片無情收割西涼兵馬的性命,劇烈的爆炸聲,驚得西涼騎兵戰馬不受控制,嘶叫著橫衝直撞,亂了衝鋒的陣型,自相撞擊,多少騎士墜馬,喪身馬蹄之下。
不日,薛丁山所部先鋒軍行到距西涼王城五里地外一處村寨,見村寨中人和圖書去房空,正自驚疑,有斥候稟報附近村寨番民皆遷往王城,估計是知道唐軍不日便至,害怕殺戮,所以如此。
秦曉樂率三萬金吾衛主力騎兵護著徐念蔣麾下千名親衛和數百火箭弓兵,樊梨花等將領所領騎兵、步兵緊隨其後。
見得西涼軍中身穿金甲,手提大刀的太子出陣,秦曉樂馬背上大聲說道。
西涼太子聞言喝道。
唐軍兵士見將領威武,士氣大振,不惜身死衝鋒陷陣,擊殺得西涼兵哭爹喊娘,仿若見了虎豹的弱小動物,紛紛往四野逃竄,恨爺娘少生了兩腿。
「看來尚須一場惡戰,方能徹底擊潰西涼鬥志,傳令先鋒主將薛丁山,兵至西涼王城五里地外擇地紮營,等待大軍匯合,不得擅自行動。」
西涼國這位烏鷹太子,生得一表人才,臉如滿月,眼睛明亮如夜星,身軀挺拔高大,自幼得異人傳授兵法,習得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
一聲嘆息!秦曉樂面上堆滿悲天憫人的表情,帶轉馬頭回陣,傳令擊鼓發出炮擊的命令。
秦曉樂聞報西涼軍情,面色肅穆對左右將領說道。
見得西涼太子冥頑不靈,仗著自己有些本事便不知天高地厚,寧願冒著動搖西涼國本,連累數國兵馬被殲滅的危機,一意孤行的愚蠢想法,徐曉樂暗嘆這廝真他媽是無知者無畏。
烏鷹落馬,倒在地上,被秦曉樂長戟戟尖頂著咽喉不敢動彈,恨極中做了唐軍俘虜。
想到此處,哈迷王允准丞相提出的建議,速使人修下降書,宮中取出寶貝,裝載數車,親自率文武出了王城,使西涼文臣為先差往唐軍通稟。
這廝此時雙目血紅,高聲吩咐擊鼓傳令兩翼用來牽制唐軍的韃靼國、烏孫國、鬼空國,天竺國、真童國數十萬兵馬出擊,他要看看唐軍在如此眾多的兵馬下,有多少炮火能夠抵擋。
「既然西涼國還存有抵抗的意志,那本帥就徹底摧毀他們尚存的決心,和_圖_書希望諸位將領在這最後的征戰中奮勇當先,不懼生死,為結束戰爭而英勇殺敵。」
說完此話,接著又道。
見得是太子請戰,哈迷王心中略定,傳下諭令使城中兵馬全歸太子調度,各位臣子鼎力相助,不得有誤。
秦曉樂率大軍匯合薛丁山前鋒軍后,著令程大寶領兵于寨子外挖掘壕溝,壕溝後設立拒敵鹿角,瞭望哨塔,使大軍于寨子周遭按八卦方位紮營,將中軍帳設立寨中。
見這太子面色平靜,毫無慌亂的模樣,秦曉樂嘆他不知征戰血腥,沙場猶若地獄,馬背上好言與他說道。
西涼國借來的兵馬,大多不想在別國的戰爭中捨命,戰鬥力可想而知。
「正是本太子,南蠻通來姓名,有何話說?」
來到營門,見得西涼王君臣拜伏營外,秦曉樂上前說道。
「來者可是西涼太子烏鷹?」
秦曉樂得各部稟報就位的信息,催馬往兩軍陣中,指名要西涼太子烏鷹說話。
見得諸位將領如此狀態,秦曉樂滿意微笑,開始傳達軍令。
「呔!秦蠻子休得大言不慚,我軍失勢乃蘇寶同無能所致,今日遇著本太子,定讓你有來無回,休得多言,這便戰個高低。」
「得令!」
「西涼國君臣請起,本帥奉旨征西,欲滅你國,既然你等君臣悔罪,元兇蘇寶同已死,本帥暫接你國降表,使八百里加急稟報吾皇,旨意傳來,本帥班師之時,帶你等君臣同往京城朝見皇上覆旨。」
一輪炮擊后,秦曉樂傳令布置於騎兵陣前的弓兵射擊,漫天的箭矢成拋物狀態飛行,形成箭雨落下,其中混雜有觸發裝置的火箭跟著落地炸開,雨落般的箭矢、熊熊的火焰無情吞噬人畜性命,使西涼騎兵攻擊受阻,為躲避箭雨、火球、炮火的打擊,西涼軍衝鋒的騎兵不受控制般四散開來,使首尾不能相顧。
「我邦狼主誤聽蘇寶同之言,觸犯大唐天威,招致天兵兵臨城下,追悔莫及和圖書,今率領文武眾臣,出城迎接元帥,情願上表降唐,稱臣納貢,歲歲來朝,望元帥允准我邦誠意,接見狼主收下降表,罷戰止戈。」
交戰不及十合,秦曉樂發威,使長戟架住烏鷹長矛往上猛挑,烏鷹被大力撼動,馬背上身子搖晃,似捉拿不住自己兵器,便在他慌亂中發力欲穩住身軀,秦曉樂長戟迴轉,使他頓失力道,收勢不住,身子往後倒下滾落馬背。
所謂人狠話不多,這位西涼太子,算得是位「不見棺材不掉淚」的狠人……
眾將領軍令出帳,各往營中調兵遣將。
帳中諸位將領聽得主帥之言,齊聲稱是,戰意盎然。
烏鷹太子終是見識到數十萬大軍沙場戰鬥的殘酷,見識到唐軍火器的犀利,見識到唐軍主帥用兵的厲害。
「如今情形,西涼滅國在即,目下還有誰能領兵退敵?」
大軍于營中休整一日,隔日黎明時分,秦曉樂升帳傳令擊鼓聚將,待眾將齊聚,帥位上肅穆說道。
「西涼王不識時務,動搖國本作最後的掙扎,此不可取也!」
唐軍在「玉龍城」休養十數日後,秦曉樂使尉遲小黑、李敏忠領二萬軍駐守城池,隨後率三十萬兵馬繼續西進,行軍途中得斥候統領甲頭兒稟報,得知西涼國太子烏鷹領五十萬兵馬守護西涼王城,並於王城城外布下四十多萬人馬的軍陣,欲倚托王城地利擊潰來犯唐軍。
西涼文臣進得唐營中軍大帳,拜見唐軍元帥徐曉樂說道。
說完此話,接著又道。
正面炮擊停止,秦曉樂傳令騎兵出擊,一馬當先衝鋒在前,數萬騎兵散開如大鵬展翅,寬闊的原野上如浪濤拍擊海岸,使不成戰鬥陣型的西涼軍,被擊殺得往四處逃命。
西涼哈迷國王聞言叩謝起身,請秦曉樂率軍入城。
這位信心爆滿的西涼太子,計謀堅守王城,尋機擊敗唐軍的策略就此破產,使于王城外與唐軍交戰的數十萬大軍死傷慘重,被俘者不計其數。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