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七十五章 加強!謹慎!

參加完程咬金的葬禮回到京城洛陽,秦曉樂再是上表請辭軍職,朝會上,武則天接受了他的辭呈,使李敬玄接任金吾衛大將軍一職。
程咬金過世,朝廷追封他驃騎大將軍,益州大都督,謚號為「襄」,准其葬于昭陵。
聽得女皇點名,三位臣子皆是打起精神,想著該如何回復女皇的詰問……
為使母子安全,事情穩妥,秦曉樂吩咐親衛發報往齊州歷城,請求父親、兄長派兵接應。
從女兒的信中,她雖沒有看出什麼端倪,但以她的精明,已經意識到秦曉樂估計不久也會離開京城。
太平公主離開京城不久,秦曉樂轉呈太平公主書信時言及太平回鄉祭祖之事,武則天大為惱怒,意識到這是秦曉樂未雨綢繆的計謀,使已為人婦的公主先離開京城,免得屆時夾在母后與夫君間的矛盾中難做。
幾位夫人皆是預感到與夫君離別在即,雖是心中不舍,然、卻都不說破,她們也是修行之人,早將生離死別看得淡漠,想如不是隨夫修習道經,恐怕自己早成世間一杯黃土,能活得今日也是得天眷顧,經歷了幾朝幾代,還有什麼看不破的。
「明年科舉,增加武科遴選天下有志於軍中效力的青年,加以教化后,使其為軍中各級將領。」
樊梨花前鋒軍到達「翼州」城下,有甲頭兒麾下斥候稟報,言及城中有朝廷派出捉拿元帥的數千騎兵,以婁師德為主將,調動「翼州」數萬守軍,準備在「翼州」城圍剿金吾衛三萬騎兵。
聞得武三思的話后,狄仁傑說:「朝廷允准秦曉樂、薛丁山等將領辭官容易,卻又使誰人領軍,尤其金吾衛乃是數次征戰沙場的軍隊,如是使沒有軍功的將領繼任,恐怕不能服眾,遇到有戰事,當以何人領軍作戰?」
「翼州都督聽令,著你堅守城池並派員往魏州、瀛州、幽州求取援兵,待婁某往城外會會徐曉樂,看看他和圖書到底有多大的能耐。」
吩咐太監速往「忠國公」府宣召徐曉樂進宮,太監奉旨前往,不久回報「忠國公」府已然人去樓空。
秦曉樂與大軍匯合后,以樊梨花為前軍主將、薛應龍為副,率五千騎兵直逼「翼州」城,王鳳兒為後軍主將,率五千軍護著數十輛馬車和一眾家僕,徐曉樂自帶中軍,以劉浪、單思敬為副,成主力軍團推進,進入「翼州」之前,先使甲頭兒率斥候營兵士混入城中打探軍情。
「狄大人所言不虛,秦曉樂數次率軍征戰沙場,解帝國於危難之中,其在軍中的威望,如今可比李靖、秦世勣二位軍神,他如辭官,必然會使軍心震動,如是處置不好,甚至可能引發兵變,當務之急,臣以為,派往十六衛軍中的監軍當講求方式方法,使軍隊抵觸的情緒慢慢平息,此過程中,朝廷當安撫秦曉樂等一幫將領,絕不可採取簡單,允准辭呈的方法處之。」
洛陽京城,秦曉樂自從太平公主攜兒女離開后,雖仍是掛著金吾衛統領之職,卻甚少往軍中處置軍政,將一應軍中之事多是交與監軍處理。
有了這等預感,秦文遠生出臨別之前召集兒子們回府見面的打算。
其間,魯國公程咬金不滿武則天專權,因言語不當先被貶為岐州刺史,這老玩童一生見過帝國太多的興衰之事,淡然處之,以自己年老為借口,上表朝廷請求致仕,獲朝廷允准他回到長安城「魯國公」府養老,不久于府中安然逝世,享年一百零九歲。
她知道,女兒這一去,恐怕今生再難有相見之時,不禁心中也是有些傷感。
此時,遠在齊州歷城「青風觀」中靜心參悟道經的徐天,近日有突破「盤古心經」七層心法的預兆顯現,已然隱隱感覺到了來自「天」的壓迫,恐怕因此引起天劫,擔憂自己突破之日便是與家人分離之時,動了往昆崙山中m.hetubook.com.com突破的想法,使其避免家人親歷他突破時不可預知的結局。
路途中,刁月娥因牽挂家中老父,辭別義兄、義嫂,約定他日相聚后,帶數十隨從自回西涼不表。
武則天聽過諸位心腹所言,沉吟良久,面色冷漠說道。
武則天聞報此軍情,瞬時便知這部兵士未歸與徐曉樂定然脫離不了干係。
婁師德聞言,卻是一旁不屑而道。
武三思、狄仁傑、姚崇、婁師德的建言、顧慮,武則天聞之不作表態,卻是對身邊侍立的上官婉兒和一直沉思未發言的李昭德、張柬之三位臣子點名說道。
李敬玄回往京城,先是被賜封左曉衛大將軍,朝廷允准薛丁山、羅章、秦夢、折德戾辭官歸故里,使羽林衛、千牛衛大權落於武則天指派的官員之手。
「傳旨洛陽至齊州必經城池官府,發現秦曉樂蹤跡就地緝拿,婁師德率軍沿路追蹤,務必捉拿徐曉樂回京。」
「諸位大人所言,臣以為,狄大人的顧慮不無道理,想秦曉樂於軍中為將領軍多年,素有威望,而其父齊王徐天更是以深不可測著稱,太宗、高宗兩朝,齊王爺宦海浮沉,徐家勢力非但沒被削弱,反而如鐵壁使朝廷不能插手東北、齊州軍政,秦家子嗣中秦曉樂入朝為官,此乃齊王爺效忠朝廷,不願遭人詬病有謀叛野心的所為,如是使秦曉樂辭官回歸故里,朝廷與秦家再無牽連,其中的厲害關係,諸位大人以為該當如何處理?綜上,臣以為現在接受秦曉樂等軍中諸位將領的辭呈,不是好的時機,還望陛下聖斷。」
時任「翼州」都督李大人對婁師德欲與秦曉樂爭戰的想法並不看好,以他駐守「翼州」緊鄰「齊州」轄地的所見所聞,深知秦家軍的難纏,如是派員往「幽州」等沿線城池求援,兵馬異動引起徐家軍作出相應對策,稍不謹慎便會使「翼州」至「幽州」一線數和-圖-書座寧靜的城池陷入戰亂,這個責任可不是他能擔負得起的。
婁師德于「翼州」城中得報有秦曉樂率軍抵達「翼州」城外,速傳令「翼州」城四門緊閉,城樓上多備弓箭、火炮防禦。
這日、秦文遠結束修行,出「青風觀」回到府中,終日與家人相聚享受天倫之樂,再不言修行之事,他這反常的舉動使月兒、襄城、墨菲、敏敏、雲霞等幾位正妻心實不安,蓋因這幾位夫人隨他修行,對道門之事也是了解甚深,出現這種情況,說明夫君道法已然達到某種臨界,預感到他不久便要離開府里,這一去恐怕便是生離。
秦曉樂辭職前,于金吾衛軍中下達的最後一道軍令,便是使劉浪、單思敬、薛應龍率三萬精銳騎兵,按照訓練計劃,帶兵出城演訓。
他對這些不知行事循序漸進,慢慢滲透,使軍隊思想統一而達到監軍的目的,反造成如今局面的官員,心中不知暗罵了多少次:「蠢貨!」
奈何!婁師德持有女皇旨意,自己當奉旨照行,然、這等局面卻又不是自己願意看到的。
這廝于城樓觀看,見得城外大軍皆是金吾衛騎兵裝束,對左右官員、將領大怒說道。
說完此話,婁師德城樓上接著傳令說道。
聞得秦曉樂悄然離開京城,三萬金吾衛騎兵沒有蹤跡,武則天大怒。
得到此報,樊梨花率軍于城下不敢使五千軍突進,等得夫君大部到達,將此情況稟報。
狄仁傑話落,兵部尚書姚崇接著說道。
「李昭德、張柬之、上官婉兒,你等對此事有何想法,今日殿中當暢所欲言,休得有所保留。」
……
「姚大人此話危言聳聽,想我朝精通兵法戰陣的將領非止徐曉樂等,據臣所知,駐守河源一線的李敬玄、黑齒常之將軍等,也是能征善戰之將,便是京城中也有不少勛貴、將門子嗣可以為軍中之將,完全可以取代徐曉樂等統領軍隊,臣以為https://www.hetubook•com.com,陛下對這些將門子弟稍加信任,便可得其為所用。」
多誇得這位李大人行事謹慎,否則,局勢將進一步惡化。
因金吾衛大將軍麾下騎兵一直沿用此等訓練計劃,軍營中監軍並無覺得有什麼異常。
李昭德、張柬之聞言皆是贊同上官婉兒的意見。
此時,婁師德率數千騎兵已然先期于秦曉樂之前進入「翼州」城,這廝持女皇敕令,順利接管「翼州」城防,調動駐守城池的軍隊加強城防,嚴格盤查過往城門的商旅、行人。
接下來數月的時間,秦文遠開始召集於各處領軍的兒子回往「玄園」。
卻說紫微宮中,李昭德、張柬之、上官婉兒聞女皇詰問,皇宮內舍人,素有巾幗宰相之稱的上官婉兒,先是說道。
秦曉樂、王鳳兒、樊梨花,夫婦三人和義妹刁月娥皆是全身披掛,領數百親兵護著隨行的家僕,沿官道一路往「翼州」進發,欲在此處匯合三萬大軍,過「翼州」進入「齊州」地界。
大軍出城后數日,秦曉樂接到父親召回子嗣的電告,使身邊親兵通知于洛陽城外密林間隱藏的三萬軍分散往「翼州」城外匯合,隨後攜夫人王鳳兒、樊梨花及一干隨員、奴僕,悄然離開京城。
說完這些安排,武則天接著又道。
「武三思、姚崇、婁師德,你等即日起約束派往十六衛中的監軍官員當低調行事,對軍中中下級將領多行懷柔之策,同時,傳朕旨意,使朝廷勛貴、將門子嗣,凡習武者,皆往兵部報備,李昭德為朝廷欽差巡視駐紮邊城的軍隊,明為表彰有功將士,實為擇效忠於朕的將領入朝聽用。」
武則天今日所言,已然決心全力整頓軍隊,使其于軍中有人可用,再不受人挾制。
計謀好軍隊的事後,秦曉樂回到府中,廳堂中,將自己在朝會上提出辭官的事與幾位夫人言說,將自己擔憂和可能遇到的麻煩一一道出,勸說太平公主https://www.hetubook.com.com攜帶兒女,先行離開洛陽,回往齊州歷城。
想到此處,李大人便多了個心眼,接令后除使麾下加強城防,對於派員往「幽州」等城池求援之事,卻是行觀望「翼州」局勢后再作打算的拖延之策。
卻說劉浪等將領率三萬金吾衛騎兵得令繞過州府,晝伏夜行,秦曉樂到達「翼州」城外等待二日,終與大軍匯合,言及一路情形,慶幸總是順利達到這三萬大軍脫離朝廷的目的。
「秦曉樂早有反叛之心,打著金吾衛訓練的愰子,卻是將朝廷這部人馬變成他的私軍,如今情形,我等務必阻攔秦曉樂過翼州,將其捉拿治罪,三萬叛軍將領全部問罪斬殺。」
婁師德領旨,點數千騎兵出東都往「翼州」疾馳,這廝欲在此處攔截、捉拿徐曉樂,卻是與徐曉樂和金吾衛騎兵匯合的地方不謀而合。
有了這個認為,武則天吩咐武三思增強對金吾衛大軍動向的監控,傳旨使河源都督李敬玄回京接任金吾衛大將軍一職。
太平公主這些年親見母后所作所為,對夫君的擔憂深以為然,為使夫君無後顧之憂,留下王鳳兒、樊梨花于府中協助夫君應對即將要發生的事,給母后留下一封書信請夫君轉呈,叮囑夫君早日回歸,隨後便帶著兒女在數十親衛的簇擁下,悄然離開京城。
武周「如意」元年二月(692年6月)末,新任金吾衛大將軍的李敬玄緊急稟報朝廷,言說三萬金吾衛騎兵精銳外出訓練超過時間未歸,欲傳令斥候統領甲頭兒尋找蹤跡,卻是發現斥候營早是一座空營。
秦曉樂從皇宮回到軍中,召集劉浪、單思敬、薛應龍等心腹將領密議一番,囑託他等即日起將三萬金吾衛精銳騎兵時時拉出兵營訓練,此舉是給予軍中駐紮的監軍大人,營造出一種使大軍出營訓練的常態化行動,使其在某一天神不知、鬼不覺中,使這部騎兵能安然出城,徹底脫離朝廷的掌控,成為徐曉樂的私軍。
上一頁